第二辑 高原读云
桃花源里悟人生
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
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地方,无尘世之烦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老少怡乐,生活安逸,有花有草,有山有洞,有小桥流水人家……这样的传奇,写在纸上,留在心里,令多少人神往?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我们追随着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笔下奇文《桃花源记》,来到湖南德阳的桃花源。
千里迢迢赶赴这里,真的就是为了与桃花的一场约会吗?
千年前的一股清风,将陶渊明吹进了神秘的人间仙境——桃花源。这个人间仙境让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尘世,多了一份憧憬,多了一些希望,也让人们心中滋生了一个梦想。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诞生以来,神州大地上就有了一个让世人魂牵梦绕的传奇之地——世外桃源。那是一个桃花盛开的地方,那里充满了神秘、美丽、祥和,寄托了浪漫而神奇的憧憬和梦想。《易》曰:“春桃生花,季女宜家。”自古,桃花怒放,桃枝叶茂,桃果累累,寓意婚姻幸福美满。
《桃花源记》所描述的“世外桃源”遗址,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它不知让多少人产生过悠悠遐想。其山水田园之美,寺观亭阁之盛,诗文碑刻之丰,历史传说之奇,举世罕见。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桃花源得以吞洞庭之湖色,纳潇湘之灵秀,沐五溪之奇照,揽武陵之风光,集古老、神奇、幽雅、秀美、壮阔、清丽于一体,融诗情画意、历史典故于一炉,成为经久不衰的风景名胜。
我猜想,当年陶渊明也是在桃花盛开的季节应邀来到这里的吧!如今,我们沿着陶公的脚步进入桃花源景区,但见桃花林里,桃树枝丫旁逸,呼之欲出。走过桃花林下幽幽曲径,映入眼帘的是古老的青砖青瓦仿古建筑,四角是高高的飞椽,置身其中恍如穿越了时空,回到了千年前,耸立眼前的,就是桃花山山腰上的渊明祠了,这正是陶渊明喝酒采花的地方。
沿着弯曲的青石板路前行,有一方竹亭,据说,该竹亭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洗礼,亭里的竹子看着是圆的,摸着却是方的,象征了古代文人墨客虚怀方正的品格。山边溪流穿过遇仙桥飞流直下,淙淙流水声荡涤心中的尘埃。溪流旁盛开着许多不知名的野花,为幽静的山野平添了几分色彩。抬眼望去,便是秦人古洞了,那溪水从古洞流泻下来。古洞暗而无光,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便是著名的秦人村了。这是陶渊明笔下秦人怡然自乐的居处,高古苍寒的秦人古道,界敞奇踪、顿豁心臆的豁然台,天下一绝的竹廊,领略秦人茶道的延至馆,桑竹垂荫的秦人居……晨钟暮鼓,回彻心扉,恍若隔世。
无论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还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公“不为五斗米折腰”“守拙归田园”的超凡脱俗境界,都令我辈为之慨叹。然而,心灵的归属,不是寻一处地理意义的武陵源,而是找一处托付灵魂的美景。也许,你的桃花源是一条碧绿的小河,河边绿草茵茵、垂柳依依;也许,你的桃花源是草原蓝天下的一群牛羊,或是一座青山;也许,你的桃花源,仅仅是一间草房,房间里挂着一只风铃,叮咚、叮咚的铃声和着室内的几句诗行;也许,你的桃花源是富丽堂皇的殿堂,抑或环境优美的别墅。无论怎样,你心中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有自己真正意义上的桃花源——其实,心里藏着幸福,何处不是桃花源!
一丝轻风吹来,所有的幽怨惆怅都随风而去。我想,到这里来的人,经过陶公的熏陶,灵魂应该得到淘洗,得到净化了吧。桃花源之行,使我穿越时空,真正走进了文学名篇里那个遥远的时刻。
情迷茅荆坝
汽车从承德避暑山庄一路向北,行驶约一小时,忽见蓝色的天空中有朵朵白云涌来,路的两旁,密密麻麻的树木绵延,我猜测茅荆坝国家森林公园就要到了!
茅荆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交界处,属阴山山脉、七老图岭余脉之要冲,控一山口,即可挡住千军万马,因此这里历来是兵家必经必争之地。纵目远望,辽阔的草原与莽莽森林尽收眼底。境内层峦叠嶂,鹰扬鹿隐。伊逊河、武烈河等河流川流不息。山场广阔,林木繁茂,植物种类达1780余种,野生禽兽69种之多。这就是茅荆坝森林公园。一个树木的王国,一个绿色的王国,一个依然保存着原生态的自然王国。
这里,树叶是翠绿的,花朵是娇艳的,草尖是亮晶晶的,鸟的叫声是清脆的;这里,溪水慢悠悠地流淌,繁枝密叶在空中摇荡。那叶片上滑动的露珠,如一粒粒珍珠般晶莹剔透,难怪人们一走进森林,就想放开喉咙喊叫,让积存胸中的浊气随山野的回声远去。绿,是这里的底色,那盈盈翠色更逼近到你的眼睛里、心窝里。我猛然想起石涛和尚的两句诗:“不识年来梦,如何只近山。”许是山峦的淡远、宁静在感染着我?这里,空山寂寂,微风习习,林峦似动不动,松涛若有若无,听到的只是自己脚步的回响,通体浸透着一股彻骨的宁静与灵澈。
来到这里,一个个历史场景在眼前浮现。历史上的茅荆坝景区,发生过许多汉族、契丹人与金人之间的战争。标志着契丹政权彻底灭亡的辽金“陷泉之战”,以及清兵入京过坝梁都发生在这里。巧合的是,在“陷泉之战”中,金人使契丹人遭遇了灭顶之灾,几百年后,金人的后裔满清入关,也是沿着他们先人经过的地方进入北京,鼎革华夏的。清兵入关,兵分两路,一路是从山海关,一路即从此地进京,所以此地又称为清兵入关口。
茅荆坝还是武烈河的发源地和滦河的水源地。随着季节变化,茅荆坝的美已经轮回了不知多少个春秋。我们先走进黑熊谷。这是一条足有20多里长的大峡谷,清风习习,满眼飘绿,使人心旷神怡。这是一个无人问津的天然大氧吧,碧蓝的天空,朵朵白云,清清流水。久居闹市的人来到这里,无疑是迈进了天堂般的世界。古人有言:“嗜欲深者天机浅。”怡然自乐,忘怀得失,正是环境直接作用于心境的结果。在物欲喧杂的噪音中,是无法听见智慧老人的叩门声的。
忽然一阵淡淡的清香扑面而来,而且越往前走,香气愈浓。经过一番仔细观察,原来是这深谷中的杨树发出的味道。我顺手采下一片杨树叶放到鼻间,顿觉阵阵香气扑鼻而来,我把那片小树叶放在鼻孔下不停地嗅,越闻越香。据说这是世界上难得一见的“香杨”。香杨,多么好听的名字!这愈发让我感到好奇了。香杨树没有白杨那么高大,但它的身躯直挺秀美,枝条婀娜,叶缘光滑无棱,极具观赏性。这种树抗寒,抗旱,适应性强。香杨树可提取香油精,枝、叶、芽中含有大量香精,一年四季散发香味,尤其是在雨季,当气孔张开时,香味更加浓郁。木材是制作高档家具的好原料。香杨树无飞絮,集绿化、美化、香化、净化于一体,观赏与用材于一身,实在是难得的园林绿化珍品。
茅荆坝森林中溪流清澈,像条条丝带飘绕在树间,把春的信息、秋的喜悦传递给热爱大自然的游人。茅荆坝的平地有丰盈的泉水,像大地母亲敞开的温暖怀抱,用健康的元素和满腔热情,抚慰从四面八方来的游客。这里的草甸平坦舒适如毯,树木遮天蔽日,我透过林间缝隙仰望,只能望见一小片的天空,好似大树擎起的一块蓝的手帕。茅荆坝林中有涓涓水流,你把耳朵贴近地面时,便可听到叮叮咚咚的水声,如云雀歌唱般美妙悦耳。青山、绿水、阳光、小鱼,以及无边的花草林木,都像是神来之笔,把茅荆坝描绘得如此多彩、绚丽。
茅荆坝的树,除了一部分落叶松是人工种植的以外,其余大部分都是次生林,有很多榆树蓬松着,像南方生长的大榕树那样,如座座帐篷把地面罩住。在树与树之间,在高大的树冠下,生着各种野花和杂草,它们随风涌动,煞是喜人。如胭脂般嫩红的锦带花,挂在翠绿的枝条上,随风飘舞,煞是令人心动;那“石生蝇子草”花,像路旁的串串灯笼,更是无限妩媚;那种很有名气的“糖介花”,红黄相间,长在同一根枝条上,就算是走遍所有都市的花卉市场,也难得一见。
这个秋日,我走进茅荆坝,观如画的树林,闻鸟鸣幽谷,听溪水潺潺。我的心已经很久没有这样欢畅过了,我知道这欢畅源于你——茅荆坝的无限风光!
阴山的召唤
阴山,承载了多少游牧民族的理想和期盼。这里,远古和现实碰撞。这里,风声如铁,铁骑铮铮,记载了多少光荣和泪水,留下了多少不朽的足迹和梦想?
走进阴山山脉,你会生发许多想象:如果有一匹高头大马,你也许会一跃而上,变成一名勇士,驰骋在草原上;如果你身边有一柄凿斧,你也许会手持利器,在某一块石壁上创作出古朴斑斓的图案……我来到阴山,是在8月,这是一年中草原最丰美的季节。站在阴山脚下,当我抚摸刻在岩石上的太阳神像时,感到数万年的历史不过转眼一瞬,甚至会有“时光倒流”的错觉,那一幅幅古老的岩画,令我展开无限的遐想。
站在这里,犹如站在千折百回的历史长廊之端。脚下的残石破砾印证着岁月的伤痕,那亘古绵延的喜悦和忧伤,在这里历历重现。
阳光依旧是当年的阳光,土地依旧是当年铁蹄踏过的土地,山雀和飞鸟在蓝天之上互相追逐,白云翻卷重复着昨日的表演。在这里,你不会嗔怪阴山不够壮观,草原不够丰美,这丝毫不影响它的形象,也丝毫不影响我们快乐的心情和开心的笑脸。我们从千里之外来到这里,已经体验到了它内在的精神气度和充沛的气韵,享受了一次视觉的盛宴。在这里,我的心灵得到了升华,得到了滋润和满足。
蓝天之下,大地之上,历经了千百年风雨洗礼和日月轮回,先人们在狩猎归来或是太阳初升时,信手描绘的这些或温情、或狰狞、或和谐、或血性的作品,依然清晰地折射出文明和智慧的光辉,它与大地同在,与日月同辉,这不能不让人感慨。阴山,是草原历史的凝固,它见证了草原游牧民族的历史,无言地守护着广袤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