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晴雯之死

第五回 晴雯之死

晴雯之死是《红楼梦》的重头戏之一。众多学者都认为这其实是对黛玉命运的一个暗示,对此我也深表赞同

大多数读者对于晴雯的喜爱源于开篇的判词:“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所以晴雯未出场其实已然在读者心中拥有了美好的想象,也种下了为其鸣不平的种子;再加上死后宝二爷一篇《芙蓉女儿诔》,曹公借宝玉之口,行云流水,洋洋洒洒写了一篇全书篇幅最长的诗文辞赋,充分展示了曹公的不世才华,诔文旁征博引,将贾谊、石崇、嵇康等人政治生涯的变迁引入文中,更大量借用了《离骚》里的辞藻,连文体格式都采用了《楚辞》之风。曹公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在这篇诔文中尽情宣泄了一番。我个人认为单就这篇诔文而言,其文采之飞扬、感情之真挚、寓意之深刻足以同曹子建的《洛神赋》、三闾大夫屈原的《离骚》一起光耀后世

不知其他的前辈学者是如何来分析晴雯与黛玉之间的关联关系的,但我以为仅以王夫人对晴雯那句“水蛇腰,削肩膀,眉眼有些像你林妹妹”以及所谓的她俩都天真纯洁之类笼统的概括,就说作者把她俩联系在一起,这也未免太浮浅了。且也不符合曹公玩弄文字游戏的一贯风格。脂评本曾说《红楼梦》的写法“草蛇灰线、空谷传声、一击两鸣、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所以我就斗胆做以下设想

第一,第六十三回中林黛玉抽了个芙蓉花的签,这《芙蓉女儿诔》自然就与她脱不了关系。第二,诔文中以香草、兰蕙做比,大伙儿肯定不会不知道,林黛玉的来历:绛珠草呀!所以我不但认为晴雯影射黛玉,就连香菱我以为都是黛玉的一个侧影。以后的篇幅中我会慢慢聊这个香菱。这一回只谈晴雯。第三,以宓妃做比,就更加明显了,林黛玉是谁啊?潇湘妃子。第四,当宝玉将“红绡帐里,公子多情;黄土垄中,女儿薄命”改为“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时,黛玉“陡然变色”。第五,就是通篇诔文压根就不是在说一个丫头,各种遣词用典大多都是祭奠结发妻子才能用的。贾宝玉是绝对不可能犯这样的错误的,林黛玉又岂是等闲之辈?同样不可能发觉不了;而她又是个这么爱吃醋、爱耍小心眼的妹子

然而以上所说都只是照字解字罢了,只是为了证明晴雯和黛玉之间是有关联的。其实我内心认为这篇诔文根本就是曹公为自己写的,什么晴雯、黛玉都只是个幌子。这一点他日抽空细聊

还是先聊本回主题,晴雯。其实我一直不解的就是曹公为什么要用晴雯来影射黛玉,毕竟出身太过卑微了,前面花了一大堆功夫只为烘托黛玉出身高贵,突然后面就搞出这么个小丫头来做她的侧影,真不知道曹公到底是怎么想的。晴雯,一个奴才的奴才,被赖大家的当作礼物送给贾母,父母全无,只有个姑舅哥,叫作吴贵,取个老婆灯姑娘,也有人认为即是后来和贾琏有一腿的多姑娘,以后有空再聊;后来贾宝玉去看晴雯,她躲在外头偷听,八大胡同式的调戏方式差点没把贾宝玉给吓死;总之家庭背景实在不堪

但是曹公却实实在在地花了大量篇幅来塑造这个人物,从第三十一回《撕扇子千金一笑》、第五十二回《勇晴雯病补雀金裘》,一直到第七十七回《俏丫鬟抱屈夭风流》,无处不体现了作者对于这个人物的重视。从来对于晴雯的评价就是红学爱好者乃至研究者们争论不休的话题。今天我们既不毁也不赞,就以一个现代人的角度八卦一下。晴雯,怡红院里的四大丫头之一,也有人认为是五大丫头,因为前面谈到的诔文中还出现了一个叫檀云的,是和麝月相提并论的,但后文中没再出现此人,所以此处也就忽略不计了

怡红院既是她们的家,也是她们的工作单位,我们来看看晴雯在怡红院这个职场的人际关系。四个大丫头的头儿无疑是袭人,她跟袭人斗嘴,讥讽对方:“便是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事儿,也瞒不过我去……明公正道,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话说“打人不打脸,说话不揭短”,可这丫头一开口就戳别人的心窝子。她和宝玉调笑撕扇子玩,恃宠撒娇撕了无辜的麝月的扇子,全不当回事,还曾出言讽刺过麝月:“交杯盏还没吃,倒上头了。”秋纹得了王夫人的赏回来夸耀,她不但当众泼冷水说是别人挑剩下不要的,还借题发挥讽刺袭人是西洋花点子哈巴狗。这是她和平级之间的关系现状

看看她对待同事的态度。碧痕伺候宝玉洗澡的时间长了点,她偏就发现席子上都汪着水,还宣扬了出来。小红替凤姐儿办点事,她便嘲笑小红攀高枝儿。对小丫头们打骂更是随其心意,有一次还很点儿背地让王夫人给碰到了

再看看她对上级的态度,宝钗到怡红院找宝玉聊天,走得晚了,她就开始发牢骚,抱怨宝钗有事没事跑来坐着,叫人三更半夜不得睡觉。贾宝玉淋雨跑回怡红院叫门,麝月错听成宝钗要去开门,她直接阻拦,拒绝开门。王夫人找她问话,她没有一句真话,书中说王夫人信以为真,怎么可能呢?贾宝玉身边有哪几个丫头,王夫人会不知道?我猜王夫人没准就是不揭穿,让你扯,看你能怎么说

试想这么一个人,你就是能力再强,人再俊,职场谁会喜欢呢!贾宝玉喜欢她是因为他们不仅仅是上下级关系呀

更何况置晴雯于死地的关键一击:抄检大观园;其始作俑者正是晴雯自己呀!不少读者都认为抄检大观园是绣春囊惹的祸,实际上是晴雯为了帮宝玉逃避贾政问学想出来的主意,小丫头风吹树影看花眼以为是人,一阵忙乱,晴雯借机让宝玉装病说是被吓着了,还报告给了贾母,本来上有贾母的王夫人未必敢做出抄检大观园的决定,这下子贾母震怒,后果很严重;这才有了抄检大观园的前戏:贾母查赌;也才引发了后续的抄检大观园这出大戏。回过头来想想,其实连晴雯最初生的病也是因为她本来想要扮鬼吓唬麝月,结果反害自己受了风寒于次日病倒

那为什么大家还是会觉得晴雯死得冤呢?我想一来当然是受作者诱导,无论是判词还是章回的标题都突出了一个“屈”字,那么到底屈在哪里呢?我有个不恰当的比喻,好比一个人犯了罪,法院宣判:打架、斗殴、强奸,扰乱社会治安,数罪并罚,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那么晴雯的问题是什么呢?打架、斗殴、扰乱社会治安她都有份,强奸,这是她最委屈的一条。首先,她没有“强”,贾宝玉和她是两情相悦;其次,她未遂啊!虽说临死前她是真真切切地后悔了,但这一条她是绝对没有的。前面那几条,怎么都不该死罪啊!所以当然是冤屈的

晴雯作为林黛玉的一个影子,就算是香消玉殒了。可是一个侧影怎么能多角度地与女主角呼应呢?当然不够。下回我们就将分析林黛玉的另一个侧影,她是谁呢?且待下回分解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