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杜甫

望岳

杜甫[19]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20]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21]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2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3]

登山之所以能让人产生豪情万丈的感受,正是因为山顶与山底视角的区别。站在山顶上,平时觉得高大甚至需要仰望的景色,都会变得平凡甚至渺小。有过这种经历以后再来看世事的轻重大小,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感觉。

杜甫描写泰山,也是尽力体现视角变化带来的不同:站在山上向下望去,原先广袤无垠的齐鲁大地上的春色尽收眼底;原先无远弗届的阳光被高大的山体阻挡,将山北山南分成了阴阳两个世界;原先飘荡在天上的白云如今徘徊于胸口;原先需要仰望的飞鸟如今睁眼平视就能看见;原先巍峨的群山,在泰山顶上望去变得异常矮小。在这一系列的对比中,泰山的高峻神秀和登山后雄心壮志勃然而兴的感受便跃然纸上了。

杜甫曾经游览过五岳中的泰山、华山和衡山,各写了一首《望岳》,分别描写三座名山的高大、险怪和深幽。在这三首诗中,这首登临泰山的作品最为著名,就是因为它向读者生动传递了这种视角转换带来的不同心情。

[19]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诗人,有“诗圣”之称。

[20] 岱宗:泰山。

[21] 钟:聚集。

[22] 决眦:睁大眼睛。

[23] 会当:终要。凌:靠近,登上。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