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之一 日征月迈,归去来兮

楔子之一 日征月迈,归去来兮

它:旅途中,地球上

我:迈兮,中国人,19~23岁,行者/爱听完故事讲故事

〈遇见“空中骑士”〉

那年我十六岁,坐在一架从费城开往法兰克福的飞机上。独自在外求学后第一次参加春游,目的地是意大利。换登机牌的时候,我得到了一个靠窗的位置,但是却并没有和同行的老师同学们坐在一起。

当乘客几乎都到齐的时候,我身旁走廊座位的旅客才登机,他是一个头发花白、身材高大的老头,风尘仆仆走来,把他的古董箱子往头顶行李架里一塞。坐下来深深舒了口气,转头对我微笑。也许是因为刚才在奔跑吧,他满面通红,但精神饱满。

那时候我是个经历简单的花季少女,除了告诉他我是中国人,正在美国留学,将要前往意大利去春游以外,没什么特别值得分享的。这位老先生却很健谈,一路飞行过程丝毫不显疲惫,给我说了许多他零零碎碎的事情。他说到他是德国人,以前在法国上过学,现在在德国和美国来回跑做生意,每周都至少要坐两次中长途飞机,度假的时候最喜欢去希腊,冬天喜欢去瑞典滑雪,有三个孩子分别生活在纽约、柏林和法兰克福,他会偶尔去探望……

我以为世界很大,而在他的诉说里,世界却仿佛很小。我问他,家在哪里?是美国还是德国?他指了指头顶的行李架,“家一直在这里,家无处不在。”飞机抵达法兰克福以后,老先生帅气利落地取下箱子,还是风尘仆仆,又从容淡定。他和我微笑告别,我则要继续转机去威尼斯。

时光飞逝,回忆模糊。我早已忘了那天航班上的餐食,那位老先生的面孔,还有到了威尼斯后吃的第一个冰淇淋球是什么口味,但我一直记得他指着行李架时说的话。很多年以后我渐渐明白,那一次短暂的相逢,他在我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那颗种子发出了冒险的枝芽,开出了远行的花。现在的我偶尔也会在飞机上交朋友,不知不觉我变成了当年那个绘声绘色说故事的他。

〈爱你恨你美利坚〉

很高兴认识你,我叫迈兮,女,90后,出生在上海,从小有两大兴趣爱好:到处闲逛和听故事。长大后这两大爱好发展为满世界飞,听完故事后给人讲故事。人生一大转折点就是初中毕业后来到了美利坚,你别以为我要给你讲留学生故事,我要给你讲的是作为留学生的我,在不上学时候的故事。

我和我生活了很多年的美利坚之间有一种很复杂的情感。一开始是毫无保留的爱,接着是嗤之以鼻的厌恶,最后是看开一切的淡然。刚到美国的时候我不停地发现那些美国好过中国的东西,简单说就是发达国家的很多优化制度和体系。慢慢地,几年“蜜月期”过了,我开始注意到越来越多美国不好的地方。一直以为美国是一个比中国更开放更包容的地方,却逐渐发现它也有非常保守且一成不变的一面。日常里最让我唏嘘的就是很多美国年轻人无知且自以为是,总觉得自己生活在这个世界最好的地方,所以无需去了解和学习其他地方的事。

不论一个国家比你生活的地方更发达还是更落后,都值得去了解。了解比你发达的地方可以提高自身,了解比你落后的地方可以让你更加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我很羡慕美国的学生,生活在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他们有很多机会去了解世界各地的人和事,因为美国吸引了全球的精英前去学习和生活。然而可惜的是很多美国年轻人并没有意识到这样的机会,自然也谈不上珍惜。

在美国时间越久,我就越发想去探索美国以外的世界,在课余我会收集空闲时间去远行。留学的那些年,走了一小圈世界,我逐渐也看开了。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国家,好也是相对的好,坏也是相对的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一颗装着世界的心〉

当你遇到一个陌生人开始一段对话,通常情况下都会不由自主地寻找你们的共同经历,因为寻求共鸣感是人的一种本能。

这些年一大感触就是地球原来比我想象的小,而人与人的距离和地球的大小不成比例。

马不停蹄地跑过很多地方,有时候半梦半醒的状态如同游走在任意门边;遇到了各式各样的人,有的成了不知名的过客,有的成了我手机讯息里的常客,但他们或多或少有那么一瞬间震撼过我;听了很多很多的故事,我知道如果不曾经历过这样的旅程,许多故事也许我一辈子不能想象。

有的时候你只顾着边走边拿相机拍照,然后回看的时候你会说:“这是我曾经看过的风景,他、她或是它曾是我风景里的过客。”直到有一天你在某处风景里发呆,不知谁的相机快门的声音把你拉回现实,这才发现,其实我们都一样,现在的我是别人风景里的过客。

〈最想说给你听〉

有人问我是怀着怎样的心情书写这些故事的。我说,这是一段我最珍爱的岁月,最难忘的青春。如果我有一个现在不满20岁、对大千世界充满好奇的弟弟或妹妹,我会想把这些故事讲给他/她听。因为我很希望十五六岁那年的自己能有幸读到这么一本书。

日征月迈,归去来兮。时间推移,初心不变。

故事源于生活,生活造就故事。

真实源于想象,想象点缀真实。

祝你阅读愉快。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