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有价玉无价

黄金有价玉无价

多年以前,我写了一部中篇小说《缅甸玉》,由此“骗取”了中国宝石协会副会长的一块“石货”。

副会长在来信中诚恳地说:“看来,您是这一行的专家了,送您一块小小的石头,以示敬意。”此话着实令我汗颜——我哪里懂什么玉?我不过是为了写小说别露怯,临时看了几本资料书而已。

不过,人确是需要鼓励的,自那之后,我真的在鉴别玉石上下了点功夫,但越是下功夫越觉得鉴别之难。有时你觉得它百分百是A货,可它恰恰就是B货;有时你觉得它是那种变色的高档翡翠,可它恰恰就是用铬盐做了手脚,在滤光镜下才能暴露真面目;有时你觉得它是种优水足的玻璃种,可它其实是做工精良然而一钱不值的“日本玉”,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发现那小小的玻璃气泡……而最难办,最不可思议的就是所谓“石货”,也就是含翡翠的原石,对此,即使是最现代的鉴别机器,最资深的行家里手,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即使你明明看见了露在表面的“松花”,打开来也未见得是“苍色”,闹不好只有表皮的一丝绿而已,但有时,表面上似乎只有隐隐绰绰一点绿,而打开来却是货真价实价值连城的大片翡翠——这简直太刺激了!难怪古往今来,多少人为了赌石而倾家荡产,却依然有更多的人前仆后继!

漂亮的张部长戴着如她本人一样漂亮的玉镯,在袅袅茶香中,和我们说起了腾冲,说起了翡翠的真品与赝品:

清朝初年,刚刚从第二条丝绸之路驾临滇西的翡翠,并没有什么A、B货一说,全都货真价实。因为硬度高,水头好,上好的翡翠颜色鲜阳匀浓,翠绿欲滴,如老坑玻璃种,还有很多上等翡翠,如金丝种、紫罗兰种、白底青等等,被当时很多爱玉、佩玉的人视为至宝。日本、新西兰还把翡翠作为本国的“国石”。由于翡翠产在紧邻中国的缅甸,且大部分成品在中国加工的特殊地缘关系,西方很多国家普遍认为翡翠是中国的“国玉”。到了清末民初,爱玉之风更是盛行:军机大臣荣禄的一只翡翠翎管,竟然价值黄金13000两;上世纪30年代中期,北京翡翠大王铁玉亭有一副手镯,以40000银元卖给了上海的杜月笙,当时传为美谈;近年香港佳士得等大拍卖行,更是频频以天价竞拍翡翠,屡创中国宝石业公开成交纪录……然而,正如《易经》所言,凡盛极之事,必然要带来负面的东西,就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所谓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之时,B货诞生了。

所谓B货,便是那种带斑带癣的“脏”翡翠。经强酸浸泡、腐蚀,去掉斑癣以增加透明度,再用高压将环氧树脂或其他替代物贯入被强酸腐蚀而产生的裂隙中,起到充填、固结裂隙的作用,以冒充A货。看上去真能以假乱真,可两三年之后便会失去光泽,满身裂纹,原形毕现。

作者在云南腾冲

除B货之外,还有C、D货,C货完全由人工注色,滤色镜之下,变成红色,如用强力褪字灵擦洗,表面颜色能够去掉或变为褐色。而D货干脆就是“他山之石”,譬如日本玉、马来玉、独山玉或者澳洲玉等等,都是些不值钱的软玉,更有甚者,还有用绿玻璃及绿塑料冒充的“翡翠”,实属混淆视听。

假货最初源自香港,当时翡翠的百分之七十至八十销往台湾。香港人为了赚钱,大量制造B货倾销台湾。1994年有位台湾阔太太戴着700万港币的玉镯子去洗桑拿浴,出来后手上的镯子被打回原形,丑陋不堪,这是当时令整个玉石界震惊的第一宗B货欺诈案。

自那之后,辨识玉石的真伪便渐渐生成了一门学问。在一些玉石专家手里,掌握着大量科学仪器:什么光谱分析仪、折射仪、比重水、接触液、目镜分画尺……但依然不能百分百地辨别真伪,特别是含翡翠的原石。

然而在腾冲,根本不存在这个问题。腾冲人有一个古老的传统,腾冲人的血液中延续了几代人的诚实,他们严守着做翡翠的行规,在腾冲,你不必担心有假货,上至政府办的旅游商品店,下至腾冲人的小货摊,件件玉石货真价实。只有种优种劣之分,没有真品赝品之虑。在这样一个商业神话全民忽悠的时代,有这么一块干净的地方,实属难得!

尤其难忘的,是李部长家中的玉石。李部长少言寡语,皮肤黝黑,看上去像个普通农民,而他的家却令人惊诧!

穿过滴着水的石子小路,脚上沾着灰尘和碎草,幽暗的光扑面而来,有如进了阿里巴巴的山洞。那山洞的深处是一个洁净朴实的女子,穿蓝白花相间的外罩,神情淡定举止得体,她是李部长的妻子。

她给我们这些远方的客人拿出了她的至宝:金镶玉的手镯。

那件手镯美得难以形容,无疑是玻璃种,晶莹剔透,最不同的便是上面镶嵌的黄金花纹,细如发丝,那种工艺,即使在放大镜之下,也绝难露出破绽。她用微笑迎接我们惊愕的眼神:“这原是只普通的玉镯子,不小心摔断了,就想了个办法,用一点金镶起来了,这就叫做金镶玉。”呵,真是有眼不识金镶玉啊!难得的是,面对断了的玉镯竟有这样不凡的创意!——我突然觉得她是个法力无边的魔术师,举手投足间,不知还能给我们变出些什么来。

果然,她秘念着芝麻开门的口诀,一件件奇异之物便一一出现:镶在民国女装上的西方钱币式钮扣,明清家具旁边的法式铜盆,雕着巴洛克式的繁复华丽花纹的椅子扶手……,原来李部长的家竟是个中西合璧、东西方文化荟萃的舞台啊!

李部长夫妇却说,这没什么奇怪的,腾冲在上世纪初便成为了传教士的天堂,在每一个普通百姓家里,都能得到意外之喜。

告别的时候,李部长的妻子在收洗好的床单,她站在养的盆花之间,动作简洁利索,没有一丝夸张与多余。我突然觉得她很美,美得淡定,美得舒展,美得具有一种难以言传的亲和力,美得真实——有如腾冲的玉。

缅甸玉是翡翠的别名。

据说,红色玉为翡,绿色玉为翠,合称翡翠。

又据说,翡翠本为鸟名,《后汉书·西南夷传》载“西南出孔雀、翡翠”。翡翠鸟羽很美,古代已用作饰物。

第三种说法:中国古玉和阗玉被称为翠玉,而直到清朝初年,缅甸玉才从第二条丝绸之路入滇,因此百姓为区别它与和阗玉之不同,起了俗名叫做非翠,光阴荏苒,“非翠”变成了翡翠。

在所有的说法中,有一种说法是肯定的:翡翠是一种美丽的硬玉。

按照宝石学的定义,玉的价值可以超过黄金几百倍甚至几千倍。

所以俗话说:黄金有价玉无价。

此番到腾冲,才真正领略了这句俗话,无价的玉背后一定会是无价的德行,无价的真实。按照李部长的妻子的话就是:“其实鉴别玉石没什么难的,就靠一种感觉,万物有灵,玉石也是有灵性的,你和它相通,它自然就是真的。”

我相信。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