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口之于味,有同嗜焉

推荐序/口之于味,有同嗜焉

董克平 食评家,《舌尖上的中国》美食顾问

某一天,陈大咖转了一个链接给我,嘱我看看里面的内容,随后有些娇媚地说:“给我写篇序吧。”语气温和,但我却听出了命令的味道。点开链接看下去,却被那些俏皮跳跃的文字吸引了,虽然不是第一次遇到它们,这一次再读,实在又读出了一些新意,温婉细润的字里行间,不时流露出的那些锐而犀利的看法,令我敬重。

在四川游逛的时候,只要是季节合适,我总会要上一盘豌豆尖——不管是清炒还是煮豆汤,抑或加了肥腻的猪大肠一起做的汤,很是喜欢豌豆尖的那种细嫩的口感和清香微苦的味道。豌豆尖在四川是一种极为普通的青菜,菜场里常见,酒楼里常有,大咖是这样描述的:

“豌豆尖——豌豆发芽大约30天后摘下来的嫩苗——与粤菜常用的细幼豆苗相比,豌豆尖茎叶都粗大一些,但大约是水土不同的缘故,蜀地的豌豆尖生得极嫩,而且非常鲜美。豌豆尖可以清炒,也宜煮汤,但我最钟情的还是凉拌。豌豆尖稍稍过下滚水,捞起滤干放凉后,加蒜泥、麻油拌匀,滴两滴陈醋,再均匀地撒上盐就行了。这道川式沙拉有着强烈的春天情愫,入口即化,清甜无敌,非常雅致。”

作为肉食动物,我最喜欢的豌豆尖的吃法是煮在加了肥肠的豌豆汤里,翠绿细嫩的豆尖沉浮在泛着浓浓豌豆清香的豆汤里,间或还有几片带着油花的大肠,清鲜与肥润在此融汇,这一切皆因为豌豆尖的鲜嫩美味才得以实现。不过,这只是一钵、一盘、一碗人间烟火。

美食感悟是一种很独立的个体体验,虽然古语讲“口之于味,有同嗜焉”,但也有“适口者珍”的教导让我们记住自己的个性体验。上了《舌尖上的中国》的竹升面,被太多的人奉为美味经典,陈大咖却是对云吞情有独钟。

“面条说到底就是一根根面粉棍子,基本上是没有味道的,需要千姿百态的汤底或浓墨重彩的酱汁帮一把,才能变出风靡世界的魅力。而云吞,薄面皮裹着的馅儿本身就带有味道,并不刻意追求汤底和酱汁。用无味的面条搭配有味的云吞,在调味上很容易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之中,两者无法取舍。”

个性,是美食体验中颇为难得的一种气质,有如某种美味的特立独行,有了它,才能在纷繁的食物世界里保持自己的亮色,这就是大咖文字吸引人的原因之一吧!

《不过一碗人间烟火》是大咖的一本美食随笔,面世时间不长随即再版,说明了这本随笔集受欢迎的程度,我在阅读中亦与作者心有戚戚,某些场面感同身受,阅读也就此转化成为愉快的时光,相信这就是这本小书的魅力所在。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