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3年11月16日,星期日

1823年11月16日,星期日

(《玛丽温泉哀歌》与歌德写诗的方法)

……我又与歌德单独待在一起。他想起曾经答应在适当的时候让我再读一次他的《玛丽温泉哀歌》[17],便站起身来,摆了一支蜡烛在书桌上,把那首诗给了我。能再一次读它,我感到幸福极了。歌德重新坐下休息,让我不受打扰地独自品诗。

读了一会儿,我想对他谈谈感想,却发现他好像睡着了。于是我趁机反反复复地阅读,从中获得了少有的享受。我大体上感觉到了贯穿全诗的特点,青春期似的最炽烈的爱情,因受睿智老年高尚德行的节制而趋于平和。此外我还觉得,此处所表达的情感比歌德其他诗里曾出现过的都要强烈。我认为这是他受拜伦影响的结果,歌德自己也不否认。

“你瞧,这就是极端的狂热状态的产物,”歌德补充说,“当我还沉迷其中,给我世间的任何珍宝我也不肯脱离它;可是现在,再崇高的奖赏也不能诱使我重新堕入那样的状态。

“一离开玛丽温泉我便写了这首诗,也就是说还完全处于新鲜的感受中。清晨八点在第一个驿站上写成功第一段,接着在车里继续写,一站一站地把记在脑子里的东西全写下来,到晚上整首诗已白纸黑字摆在面前。因此才如此直抒胸臆,如此一气呵成。所有这些,都有助于整部作品的成功。”

“同时,”我道,“整首诗在形式方面也有许多特点,读起来不让人产生它与你其他任何诗有所雷同之感。”

“之所以这样,”歌德说,“是因为我就像孤注一掷的赌徒,把所有一切全押在现实这张牌上,毫不夸张但却尽其可能地使它升了值。”

这一表述在我看来非常重要,它揭示了歌德的创作方法,说明了人们何以会一致赞扬他的创作多彩多姿,各式各样。……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