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孤生竹

冉冉孤生竹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本篇列《古诗十九首》第八首,《玉台新咏》题作《古诗八首》之三。

关于此诗的作者,齐梁以来聚讼纷纭。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篇说:“古诗佳丽,或称枚叔,其《孤竹》一篇,则傅毅之词。”萧统《文选》以为是无名氏;唐释皎然《诗式》以为是“傅毅作”。《乐府诗集》收入《杂曲歌辞》,《事文类聚》、《合璧事类》均引作“古乐府”。

此是新婚别离后哀怨的歌。

一说此诗的主题是“极欲为世用而不欲轻为世用”(朱筠);是“贤者不见用于世,而托女子之嫁不及时也”(张庚);是“初有约而终相见背者,自抒其怨思”(刘光蕡)。陈沆《诗比兴笺》说:“《后汉书》言,(傅)毅少作《迪志诗》,又以显宗其贤不笃,士多隐处,作《七激》以讽,此诗犹是旨也。”也有以为“酷似《摽有梅》,当是怨婚迟之作”(吴淇);“此自伤婚迟之诗,作不遇者之寓言亦可”(张玉谷)。全诗可分四部分:首六句追忆新婚时夫唱妇随,女之嫁婿,如孤竹之托根于泰山、兔丝之附于女萝,兴而兼比;次四句写今日远别离之苦,用铺叙之法;再四句将别离之苦用蕙兰花深入一层写;末二句以自慰作结,表现了女主人公不遇的迟暮之感。张庚《古诗十九首解》说:“此诗平平叙去,起‘过时’一句,却是一篇之主,以上十二句皆此句缘起,结句深一步,以自重其品。”饶学斌《月午楼古诗十九首详解》说:“‘冉冉孤生竹’与‘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青青陵上柏’等句遥相掩映”;“‘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固俨尔‘昔为女’而‘今为妇’之小照;‘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又居然‘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之行迹矣。”《诗经》中有写新婚的诗,如《桃夭》;有写婚姻迟到的诗,如《摽有梅》。唯新婚别是此诗的开创,在汉五言诗和乐府诗中亦是仅见的。

此诗对唐人影响很大,李白诗“君为女罗草,妾作兔丝花”;杜甫《新婚别》“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均出此篇。

  1. 冉冉:细弱下垂貌。

  2. 结根:扎根。阿:山坳。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以为这二句是“自己本无兄弟姊妹,有如孤生之竹。未嫁时依靠父母,有如孤竹托根于泰山”。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以为结根泰山是女子,“希望嫁一个终身可以依靠的丈夫”。均可通。

  3. 兔丝:一种旋花科的蔓生植物,需攀附其他植物生长。此为女子自比。女萝:一说即“兔丝”的异名,一说为地衣类蔓生植物,一说为“松萝”,攀缘松树而生长的蔓生植物,不能为其他植物所攀附,此比女子的丈夫。

  4. 时:季节。

  5. 会:相聚。宜:指适当的时间。这二句说兔丝生长有一定季节,夫妻生活也应该及时和合欢乐。

  6. 山陂:山坡。

  7. 轩车:有屏障的车,古代大夫所乘。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女子的丈夫婚后远出,当然是为了寻求功名富贵。‘轩车’是她的想象,并非实指。”

  8. 含英:含苞欲放。扬光辉:焕发绚丽的色彩。

  9. 亮:同“谅”,料想。执:持。高节:高尚的节操。

  10. 贱妾:女子的谦称。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