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846)

白居易(772—846)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赞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征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复乞外,历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秘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仆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

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此词似为白居易自叙其行止、寄内之作,约当作于苏州刺史任上。

“汴水”,在河南荥阳县北受黄河之水,至商丘县南,东南流,经宿、灵璧、泗诸县入淮。

“泗水”,源出山东泗水县,在陪尾山,四源并发,故名。西南流,历曲阜、滋阳、济宁诸县入江苏省境,经沛县、铜山、泗阳诸县至淮阳县入淮。

〔案〕白居易生于新郑,长于徐州,后又作杭州刺史,故首三句云云。

“瓜洲渡”,在今江苏江都南的瓜洲镇。

“吴山”,在今浙江杭县,有瑞石洞、飞来石等名胜。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