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生子

撒拉生子

上帝是个说话算数的人,他眷顾撒拉,让她在年老的时候怀了孕。到上帝所说的日期,撒拉果然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以撒。“以撒”就是“欢笑”的意思,这年亚伯拉罕一百岁。

撒拉有了自己的孩子,就嫌弃以实玛利,不愿意这个使女的儿子将来与自己的孩子共分家产。她更忌妒夏甲年轻貌美,就要求丈夫将夏甲母子赶出家门。亚伯拉罕当然不愿意,为此他很忧愁。上帝对他说:“你不必为夏甲母子担心,就照着撒拉的要求去做。以撒以后生的孩子才是你的后裔。至于以实玛利,我会让他的后裔自成一国,因为他也是你的儿子。”

一日清晨,亚伯拉罕拿出饼和一皮袋水,搭在夏甲的肩上,又将以实玛利交给她,依依不舍地打发他们回埃及老家。

夏甲带着年幼的儿子含泪上路。他们走到别是巴的旷野,迷了路。他们的饼吃完了,水也喝尽了,夏甲就把孩子撇在一棵小树下,自己走开,在离开孩子约有一箭远的地方坐下,哭道:“我不忍心看着孩子死去。”母子相对而坐,放声大哭。

上帝听见了孩子的哭声,就派天使呼唤夏甲:“夏甲啊,你为什么要这样呢?不要害怕!快起来,把孩子抱在怀里,尽力保护他,我必使他的后裔成为大国。”

夏甲听见了天使的呼唤。上帝又使夏甲的眼睛明亮,她找到了一口井,把皮袋装满了水,给孩子喝。母子俩摆脱了困境。

夏甲母子得救后,终于回到了埃及。以实玛利长大后成了弓箭手,住在巴兰的旷野,娶了一位埃及女子,再也没有见过他的父亲。

亚伯拉罕绝对服从上帝,但上帝还要考验他,为此他差一点失去小儿子以撒。

那次,上帝说:“带上你的独生子以撒去摩利亚。那里有一座山,在山上你要把他献为燔祭。”

亚伯拉罕点头照办。第二天清早,他备好驴,带着两个仆人和儿子,还有献祭用的柴火,默默地朝上帝指示的地方走去。

夏甲聆听天使的呼唤

亚伯拉罕带着以撒上山献祭

第三天,他们来到山脚下。亚伯拉罕让仆人在山下等候。他把献祭的柴火让儿子扛着,自己手里拿着火与刀,转身向山上走去。以撒欢快地跟着父亲向前走,他问:“爸爸,爸爸,献祭的火和柴都有了,那燔祭的羊羔在哪里呢?”

亚伯拉罕转过身子,看了一眼以撒,说:“我儿,上帝必自己预备燔祭的羊羔。”

父子二人来到山上,筑起一座祭坛,摆好柴火。亚伯拉罕一下子抓住以撒,捆住儿子就放到柴上,举刀要砍,忽听天使大叫:“亚伯拉罕,把刀放下,你不能在这童子身上下手,不能杀他。现在我知道你是敬畏上帝的人了,你没有留下独生子不给上帝。”

以撒得救了。这时,亚伯拉罕发现一只公羊,两角扣在稠密的小树中,就用它代替儿子献祭。亚伯拉罕给此地起名耶和华以勒,意思是“耶和华自有安排”。

以撒的母亲撒拉活了一百二十七岁,死在迦南地的希伯仑。亚伯拉罕为妻子的去世哀痛号哭,他对当地的赫人说:“我是寄居在你们中间的外族人,求你们给我一块坟地,好让我埋葬我的妻子,使她不致死无葬身之地。”

赫人回答道:“我主请听,你在我们中间是一位尊贵的王子。你可以在我们最好的坟地里埋葬你的死者,我们中间不会有人阻止你。”

于是亚伯拉罕向当地的赫人下拜,对他们说:“你们要是有意成全我,那就请你们为我求琐辖的儿子以弗仑,让他把田头的麦比拉洞卖给我。他可以按照足价卖给我。”

以弗仑当时正好在人群中,听见这话,就大声说:“我主,你不要这样,请听我说,这块田地连同其中的麦比拉洞,我都送给你了,我的族人可以作证。”

听了这话,亚伯拉罕在当地人面前再次下拜,然后当着众人面对以弗仑说道:“如果你愿意,请听我的话,求你一定收下我的地银。”

“这块值四百块银币的地,在你我之间实在不算什么,你只管埋葬死者好了。”以弗仑客气地说。

于是亚伯拉罕就给了以弗仑四百块银币,买下了那地,包括其中的洞连同四周的树木。之后,亚伯拉罕给妻子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把她安放在迦南地的麦比拉洞。从此,迦南地希伯仑的那块田地和其中的洞,就归亚伯拉罕作为坟地使用。

亚伯拉罕把妻子安葬在麦比拉洞

编者提示:“燔祭”是犹太教的一种祭礼,一般是为了求乞和赎罪,将牲畜或飞禽屠宰,把血洒在祭坛的周围,然后用火焚烧献给上帝。但用人做燔祭的事也屡见不鲜。亚伯拉罕将公羊取来代替儿子献祭,从此羊就成了代替人向神赎罪的祭品。后来古犹太人在每年的赎罪日,都要用牛羊的血作赎罪祭,再牵一头活公羊,由大祭司把双手按在羊身上,表示全犹太民族一年里所犯下的罪过都已经通过大祭司的手转到了羊身上,罪责由这只羊承担,然后把它赶入旷野,也就是把人的一切罪过带入了无人之境,最后把用来赎罪的牛羊全烧死。“替罪羊”一词的含义,典出于此。以后“替罪羊”一词先后进入世界各民族的语言,比喻替别人承担罪责、代人受过或无端遭祸的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