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热的电脑先知

苹果二代风暴

狂热的电脑先知

“要让人机交互变得更加简单,让电脑的操作更加容易,让电脑成为大众消费品。”

——在沃兹设计Apple Ⅱ时,乔布斯如是说

Apple Ⅱ在上市之后,之所以令全世界为之着迷,仔细盘点起来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Apple Ⅱ有着独到的设计;二是Apple Ⅱ有着准确的市场定位。而这两个原因,则应分别归功于沃兹和乔布斯。

在当时的个人电脑市场上,Apple Ⅰ虽然在设计上领先于其他的个人电脑,但Apple Ⅰ毕竟只是一块高度集成的主板,并不能算作一台完整的计算机,因此其竞争优势并不明显。如当时的Altair电脑,以及后来的IMSAI 8080和伯克利处理器科技公司生产制造的的SOL-20等,都是其强有力的竞争者。鉴于此,在Apple Ⅰ的设计制造刚刚完成之后,沃兹便将其主要精力放在了Apple Ⅱ的研发之上。有了之前研发Apple Ⅰ的经验,沃兹在设计和制造Apple Ⅱ时就显得熟练多了,没过多久便研制出了Apple Ⅱ的样机。

在苹果公司成立一个月后,即在1976年的劳动节,当时正好又是周末,乔布斯和沃兹带着Apple Ⅰ和他们新研制出的Apple Ⅱ参加了在新泽西州大西洋城举行的第一届年度个人电脑节,在那里,所有人都有机会向别人展示自己的产品。在出发之前,他们将Apple Ⅰ和Apple Ⅱ样机分别放在两个雪茄盒子里,包装十分粗糙。结果,正是由于他们不注重苹果电脑的包装,这让他们在电脑节上遭遇了滑铁卢。

在电脑节开始后,各式各样的个人电脑纷纷登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来自伯克利处理器技术中心的人员所携带着SOL-20电脑,那种电脑有着完整的配件、光滑的金属机箱,以及内嵌式的键盘,而接通电源和显示器的操作也很简单,再加上它所采用的微处理器与Altair计算机的一样,因此它可以很好地兼容Altair计算机的绝大多数程序。而乔布斯和沃兹带来的Apple Ⅰ虽然在功能上要比SOL-20电脑强大很多,但是由于造型粗陋,一直都没有多少人感兴趣,即便是个别对苹果电脑感兴趣的人,也都在大众的引导下,倒向了造型优美的SOL-20电脑。

看到这种情况后,沃兹害羞了,他已经没有勇气向别人介绍Apple Ⅰ的强大之处了。至于乔布斯则充满好奇地在会场中来回走动,仔细地观察每一位竞争对手的情况。经过全场的调查之后,他更加确信了沃兹设计出的电脑是无人能比的,因为无论是Apple Ⅰ还是Apple Ⅱ在功能上都能击败在场的所有对手。但是,与苹果电脑相比,SOL-20有着更加迷人的外观,而Apple Ⅰ与Apple Ⅱ与它相比就显得有些邋遢不堪了。

通过这次小小的失败,乔布斯终于意识到了包装对于个人电脑市场的重要性。因此,当时他就下定决心,Apple Ⅱ在正式上市销售时,不但会有着漂亮的机箱、内置的键盘,还会将电源、软件、显示器等全都整合在一台机器中,使其成为一台真正意义上的个人电脑。对此,乔布斯曾回忆道:“我当时的想法就是制造出一台整合所有部件的电脑,而我们的目标客户也不再是少数电脑爱好者了,而是所有希望将电脑拿到手后就能运行的人,这个数量将会是业余爱好者的1000倍以上。”

在参加电脑节之前,乔布斯本想将Apple Ⅱ作为重头戏在最后推出,可是第一天的遭遇却让乔布斯打消了向世人展示Apple Ⅱ的念头,他觉得Apple Ⅱ应当以一种完美的面貌示人。因此,Apple Ⅱ在被他们带到新泽西后,只被他们带出过一次房间。那是一天的深夜,他们将Apple Ⅱ带到了一间会议室内,并将其连接到了一台彩色投影仪上。他们这样做是为了验证沃兹的一个想法,即让Apple Ⅱ的芯片运行出色彩,一改Apple Ⅰ只有单色显示的情况。经过一番努力之后,沃兹比较轻松地搞定了Apple Ⅱ的彩色输出接口,为了验证他的想法是否可行,他们才会借用酒店内的会议室,结果运行非常完美。当时除了乔布斯和沃兹二人外,只有一个酒店的技术人员见证了这一伟大的时刻。而且,当时他就直言不讳地说道:“在我所见过的电脑中,只有这一台才是我愿意购买的。”后来,沃兹又将Apple Ⅱ连接到彩色电视机上,结果同样能够完美地运行。为此,Apple Ⅱ在1977年正式发售时,还特地采用了新设计的彩虹苹果商标,以强调Apple Ⅱ的彩色功能。

乔布斯也知道,若想让Apple Ⅱ取得成功,需要的不仅仅是沃兹杰出的电路设计能力,还需要让Apple Ⅱ变成一台有着完整功能的消费产品。因此,在返回“硅谷”后,乔布斯便将主要精力放在了Apple Ⅱ的外观设计上。

他先是找来之前的合伙人罗恩·韦恩,请他为Apple Ⅱ设计一个机箱。但韦恩觉得乔布斯两人并没有什么钱,就为他们简单设计了一个机箱,那是一个有机玻璃制成的机箱,棱角处由金属片连接固定,在机箱的正前方还有一扇可以盖住键盘的卷门。乔布斯在拿到样品后很不高兴,因为他想要的是一种既简单精致而又轻巧的机箱,而不是那种笨重的金属机箱。

有一天,当乔布斯正在为此而苦恼时,一家百货公司内的一台食品加工机的塑料外壳给他带来的灵感。后来,他在参加一次家酿计算机俱乐部的聚会时,花了1500美元请一名技术顾问杰里·马诺克为他设计并制造一个外表光滑且又轻便的模制塑料制成的机箱。在看到乔布斯的着装后,马诺克先是有些怀疑,还要求乔布斯预支报酬给他,但却被乔布斯给拒绝了。后来,马诺克还是接受了乔布斯的委托,并在几个星期之后做出了一个完全采用流线型设计的塑料机箱,造型虽然简单,但看上去却很整齐、简洁,乔布斯看到后十分满意。

在解决了机箱的问题之后,乔布斯又将目光转向了Apple Ⅱ内部的风扇上。他觉得在计算机中安装风扇会发出噪音很容易让人分散精力,无法集中精神。当他向沃兹说明这一想法后,沃兹便在家中仔细对计算机中发热的主要器件进行了研究,并最终得出结论,计算机中的大部分热量是由电源产生的。也就是说,乔布斯若想在不使用风扇的情况下为电脑供电,就得设法对电源进行改善。可问题是,沃兹虽然在电路板及程序的设计上是个天才,但他在电源改进问题上却无能为力。

不过,这并没有让乔布斯退缩,反而激起了他高昂的斗志。为解决这一问题,他最先想到了雅达利公司的首席工程师奥尔康,后者在了解情况之后,便向乔布斯推荐了一个人,即罗德·霍尔特。对此,乔布斯回忆道:“奥尔康在听完我所说的情况后,便将罗德·霍尔特介绍给了我,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几乎精通所有的事物。”霍尔特和马诺克一样,在第一次见到乔布斯的时候,他也很怀疑乔布斯到底有没有能力支付自己所需的报酬。为此,他还半开玩笑半试探性说道:“我收费很高的。”乔布斯相信奥尔康推荐给自己的人肯定是有真本事的,于是他便对霍尔特说道:“钱不是问题。”就这样,霍尔特被乔布斯说服了。后来,霍尔特还辞去了在雅达利公司的职务,成为了一名全职的苹果员工。

霍尔特在对电源进行改进时,并未采用传统的线性电源设计方案,而是设计出了一种非常复杂的转换电源,看上去与示波器等仪器上所使用的开关电源相类似。而且,这种新型电源的重量轻,体积也小,最重要的就是容易冷却。这项设计大大缩小了电源所占用的机箱空间,比较符合乔布斯之前所要求的不安装风扇的要求,同时也突破性地创新了计算机电源的输入方式。对此,乔布斯曾回忆道:“那个开关电源是和Apple Ⅱ的电路板一样伟大的发明,很少有人知道并赞扬霍尔特,但他应该为世人所铭记的。”

对于Apple Ⅱ,无论是在外形上还是技术上,乔布斯都力求完美,即便是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他也会尽心尽力地去做好。如在刚开始的时候,他就曾否决过沃兹对于Apple Ⅱ电路板的布局设置,而其理由竟是沃兹设计的线路不够直。

正是这种对完美的追求,乔布斯的控制欲也变得越来越强。在当时,很多电脑爱好者都很喜欢定制和改装自己的电脑,有时候甚至还会在主板上插上各种部件,沃兹也不例外。毕竟沃兹在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想过以苹果电脑盈利,他在设计Apple Ⅰ电脑的时候,只是将自己当成了一名爱好者,并将这种思想带到了Apple Ⅱ的研制中。所以,他在设计Apple Ⅱ的电路板时,准备预留8个扩展槽,这样可以满足爱好者们的需求。不过,喜欢追求完美的乔布斯则觉得预留过多的扩展槽将会威胁到无缝的用户体验,因此他便坚持要求沃兹只留两个扩展槽,即一个留给打印机,而另一个留给调制解调器就行。

对此,沃兹回忆道:“我一般不会发脾气,但是那次我真的急了,就大声地对史蒂夫说:‘我设计的电脑都会带有8个扩展槽,想要只带两个的,你就自己设计去吧。’”毕竟技术掌握在沃兹的手中,最终,这场争执还是以沃兹的胜利而告终。不过,沃兹却也通过这件事情感觉到自己不会一直胜利。

Apple Ⅱ在Apple Ⅰ的基础上,继续沿着革新的道路大跨步迈进。不仅它那优美的塑料机箱第一次让电脑在外观设计上有了个人消费品的味道,Apple Ⅱ还内置了BASIC语言解释器,让人们可以使用与英语语法类似的BASIC语言编写程序。在Apple Ⅱ之前,Apple Ⅰ和Altair 8800虽然也支持BASIC语言,但却只能先从磁带上加载BASIC语言解释器后才能使用,而Apple Ⅱ一开机便能使用BASIC语言,这种创新大大简化了人机交互的方式。

“要让人机交互变得更加简单,让电脑的操作更加容易,让电脑成为大众消费品。”这是乔布斯在沃兹设计Apple Ⅱ时所提出的几点要求,同时也是Apple Ⅰ和Apple Ⅱ所体现出来的最为重要的革新精神。这种精神从苹果成立之初,直至后来其所推出了Macintosh、iPod、iMac、iPhone和iPad等系列产品,无一不贯穿着这种精神,而这也是乔布斯所独有的,一种可以令全世界为之疯狂的精神。

Apple Ⅱ在面市销售之后,只用了短短的6年时间,就成功销售出了100多万台,开创了个人电脑的第一个黄金时代。而如此辉煌的成绩,也证明了乔布斯就像是个先知一般,对大众的心理与市场充满了准确的预见性。

马库拉入伙

“他在英特尔的时候没能获得成功,但在苹果我却能让他很好地证明自己。”

——在回忆初次拉马库拉入伙时,乔布斯如是说

1976年秋,Apple Ⅰ在特雷尔的商店里已不再是最为热门的个人电脑了。为此,乔布斯通过其他办法销售Apple Ⅰ,为苹果公司创造了极为可观的利润。再加上当时的Apple Ⅱ已经到了研发的结尾,只要Apple Ⅱ面世,仅靠乔布斯和沃兹两人是不行的。所以,乔布斯便想了找一些可靠的投资者扩大公司的规模。乔布斯中学时的女朋友克里斯安·布伦南,就是在这个时候加入苹果公司的,但却不是以合伙人的身份,而仅是雇员。

到了1976年底,沃兹基本上完成了Apple Ⅱ的研发工作,此时的乔布斯既要把Apple Ⅱ推向市场,又得忙于扩建自己的公司,此时的他才感觉到自己肩上的压力之大。虽然他也很努力地到处网罗精英人士加盟他的公司,但是当时的苹果公司毕竟是资金有限,无法招揽到最好的人才。尤其是生产整套的Apple Ⅱ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此时乔布斯便想到了将苹果公司的股权出售给更大的公司。

乔布斯一向都是想到做到的人,为此,他最先找到了在雅达利工作的奥尔康,希望奥尔康帮自己安排与雅达利总裁乔·基南的会面。但是,由于乔·基南为人保守,且又有些洁癖,因此,当他看到不修边幅的乔布斯毫无形象地坐在自己对面时,还未等乔布斯开口,就将其赶了出来。对此,奥尔康回忆道:“史蒂夫在进去向乔推销Apple Ⅱ时,乔根本就无法忍受史蒂夫的个人形象及卫生状况。乔甚至还当场吼道:‘我不仅不会买你们公司的股份,还请你马上离开我的公司!’”就这样,乔布斯第一次向别人兜售自己公司的股份以失败而告终。

接着,乔布斯请来了康懋达电脑公司的查克·佩德尔,希望他在观看过Apple Ⅱ的演示之后,说服康懋达电脑公司的高层认购苹果公司的股份。佩德尔看后,对Apple Ⅱ的强大非常震撼,并立即着手安排了乔布斯与康懋达公司高层的会面与演示。在演示完毕后,乔布斯还当场对着康懋达公司的高层说道:“你们也许有兴趣花几十万块钱买下我们的公司。”当沃兹听到乔布斯狮子大开口时,当场就为乔布斯这个有些“荒唐的”建议而惊呆了。他虽然也暗示了乔布斯要价过高了,但乔布斯却坚持说这是Apple Ⅱ应有的价值。

几天之后,康懋达电脑公司的公关人员通知乔布斯道:“我们觉得自己研发电脑将会更加省钱,所以……”这一次虽然还是没能将苹果公司卖出去,但是乔布斯和沃兹一点儿都不沮丧。甚至当康懋达电脑公司在9个月后推出自己的电脑“Commodore PET”时,沃兹还对其直言不讳道:“他们太急于求成了,所以才会做出这么一个蹩脚的产品,他们本来是有机会拥有苹果的,但那早已成了过去。”

在苹果公司的出售再次遭到失败时,乔布斯与沃兹的父亲之间的冲突也爆发了。沃兹的父亲杰里·沃兹尼亚克总觉得沃兹作为一名工程师,贡献要远超乔布斯,而乔布斯却与乔布斯有着均等的利益分成,这让杰里很是想不通。所以,当乔布斯到沃兹家做客时,杰里便对乔布斯提出了自己不满:“你不应该得到那么多,因为你从来都没有设计出过一样产品。”乔布斯听后竟伤心地哭了起来,这个日后被人们视为神魔一般存在的男人竟然如孩童一般哭了,一点儿都不擅长控制自己的情绪。

乔布斯虽然很伤心,但他还是告诉沃兹道:“如果我们不能均等地分配利益的话,我愿意停止我们之间的合作关系,你也可以将这些东西全部收为己有。”沃兹不是杰里,他深知自己与乔布斯的共生关系,假如没有乔布斯的话,也许他现在正在家酿计算机俱乐部的聚会上,向着一群爱好者免费发放自己设计的电路板设计图,而不是将自己的技术转化成了极具潜力的一桩生意,最好的例子就是几年前的蓝盒子。因此,他不顾父亲的反对,依然保持着与乔布斯的合作关系。

但是扩大公司规模、生产电脑,这一切都要花费不少的钱财,乔布斯只得再次寻找认购苹果公司的“财神爷”。这一次,乔布斯找到了雅达利的创始人诺兰·布什内尔,而且,他也没有像前两次那般,要求别人花巨资买下苹果公司,而是告诉布什内尔只需投资一笔资金,便能得到苹果公司的一部分股权。“当时史蒂夫问我能不能投资5万美元,那样我将会得到苹果公司1/3的股权。可是,当时的我觉得自己很聪明,拒绝了他的提议,现在每想起这件事,我都非常后悔。”这是布什内尔在回忆当时的情形时所说的。

布什内尔在拒绝了乔布斯的提议后,便向乔布斯建议,让他去找曾任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任营销经理,后来创办了风险投资企业——红杉资本的唐·瓦伦丁。可能是优越的生活过惯了,当瓦伦丁开着奔驰来到了乔布斯家的车库,看到衣衫褴褛的乔布斯以及苹果公司的简陋时,竟连一点儿与他合作的欲望都没有了。不过,人既然来了,他也不好拂了乔布斯的面子,当场甩袖走人,只是委婉地表明了自己的意思,并在临走之前向乔布斯推荐了三个人。其中,对苹果公司在未来的20年发展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的人,迈克·马库拉就是其中之一。

马库拉是个谨慎而又聪明的人,他每走一步几乎都力求精准,英特尔公司正是在他的努力下才成功上市的,而他借此狂赚了几百万美元。乔布斯在找他出山时,他虽然只有33岁,但却已是处在半退休状态,正在好好地享受自己赚来的财富。不过,马库拉与瓦伦丁不同,他在来到乔布斯家的车库时,并没有太在意乔布斯的形象,反而被沃兹所展示的Apple Ⅱ给深深地吸引住了。对此,马库拉回忆道:“当时我对他们两个的长头发一点都不在意,毕竟头发什么时候都可以剪,但是他们向我展示的东西却不是一般人能够制造的出来的。”

乔布斯何其精明,他一下就看出了马库拉对于Apple Ⅱ的喜爱。但是,乔布斯却没有立即向马库拉发出加入苹果公司的邀请。因为,他对马库拉还是有些了解的,他知道马库拉是在帮助英特尔走向辉煌之时而被抛弃的人,也许是有着同样的心理历程。因此,乔布斯在第一次看到马库拉时就喜欢上了他。后来,乔布斯在回忆此事时曾直言不讳道:“他在英特尔的时候没能获得成功,但在苹果,我却能让他很好地证明自己。”在看透这一点后,并未急于求成的乔布斯只是先向马库拉描绘了苹果公司美好的发展前景,对他灌输了一些苹果电脑将会改变整个世界的家庭和办公室的想法,接着才引诱马库拉一步步地加入苹果公司。

马库拉并不像其他人那般,他的直觉告诉他乔布斯说的是对的。所以,自第一次见面之后,他虽然没有立即答应加入苹果公司,却会经常驾车来到车库。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马库拉竟然发现自己对于开发软件着了迷,很快就成为了一个有着极高水平的电脑程序迷。眼看时机成熟,乔布斯就趁机邀请马库拉入伙,而此时的马库拉在对Apple Ⅱ有着深刻的了解后,也看到了苹果公司所蕴含的巨大潜力。因此,当乔布斯向他发出邀请,他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下来。

在马库拉进入苹果公司后,之前帮助乔布斯设计电源的霍尔特也从雅达利公司辞职,正式加入到了苹果公司。在吸收了两员大将之后,乔布斯和沃兹经过商量,便对公司的股权做了重新的划分。其中,乔布斯、沃兹和马库拉各占26%的股权,霍尔特占10%,至于剩下的股份主要留下用以吸引未来的投资者。作为回报,除了最初入伙时提供的9万美元,马库拉还主动为苹果公司提供了高达25万美元的信用贷款,这对于当时苹果公司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后来,乔布斯在回忆当时的情形还曾说过:“当时我想迈克可能再也收不回他那25万美元了。”

在加入苹果公司后,马库拉先是帮乔布斯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公司战略和经营计划方案。他在计划书中指出,乔布斯和沃兹不能只将市场停留在那些业余爱好者身上,只有将苹果电脑带入寻常百姓家,才能让苹果公司谋取到最大的利益,他的这一想法倒是与乔布斯之前的想法不谋而合。不仅如此,马库拉还在那份商业计划书中做了一个大胆的预测,即苹果公司将会在5年内成为《财富》排行榜500强的企业之一。虽然苹果公司最终用了7年时间才得以跻身《财富》500强,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马库拉那卓绝的眼光。当然了,从这份公司战略和经营计划方案中,乔布斯也看了自己在商务和市场方面与马库拉的差距。

1977年1月3日,苹果公司的三巨头齐聚于马库拉家的游泳池旁边,在那里,乔布斯和沃兹、马库拉一起讨论了有关公司未来发展的一些事情,并在最后签署了一份文件,将苹果计算机公司正式转变成了一家股份公司。同时,马库拉还在文件中坚持写明乔布斯和沃兹必须成为苹果公司全职的员工。当时的沃兹对于惠普公司虽然仍有些不舍,但他还是决定辞职。至于公司的名字,他们虽然也曾想过改换,但由于“苹果”在当时已经有相当高的知名度了,于是他们也就放弃了这一想法。至此,苹果公司才算是迎来了真正的发展。

被上帝咬过的苹果

“你只要不把我们公司的商标做得太卡通了就行。”

——在罗布·雅诺夫设计苹果商标时,乔布斯如是说

在苹果电脑开始生产后,乔布斯等人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将苹果电脑推销出去,同时这也是乔布斯急需得到答案的问题。正在乔布斯为此而苦恼的时候,英特尔半导体公司在1976年秋末所做的一条广告吸引到了乔布斯的注意:在那则宣传广告中,英特尔放弃了之前直接对产品进行宣传的方式,而是以一种更为形象的东西替代原来的电脑形象,并获得了不错的宣传效果。受此启发的乔布斯很自然就被这种宣传方式吸引住了,而且,这种方式对以后苹果电脑的广告宣传理念都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既然想要采取这种方式,那就得先找到设计出这种宣传理念的人。为此,乔布斯便亲自打电话到英特尔公司的市场部,想通过那里的人得到这一广告理念设计者里吉斯·麦肯纳的联系方式。当时接到电话的是麦肯纳公司的一个叫弗兰克·伯奇的业务经理,他在接到电话后只想尽快地将乔布斯打发掉,并不想为苹果公司代理广告业务。但是,乔布斯又怎会轻易放弃呢?在之后的几个星期内,乔布斯几乎每天都会给伯奇打电话,并要求伯奇到他的车库内亲眼看看苹果电脑,而后再做决定。

最后,伯奇终于屈服在乔布斯的“蘑菇功”下,驱车来到了乔布斯的车库。当伯奇回想起这段往事的时候这样说道:“当时我就觉得乔布斯这人肯定是个怪胎,我根本就不想见他,可我又不能显得太过无礼。”尤其是他在见到不修边幅的乔布斯时,更是在后来感慨地说道:“我初次见到乔布斯时,除了衣着外,他还给我留下了两点深刻的印象,一是我觉得他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二是他所说的东西我完全听不懂。”

有了第一次的见面,以后的事情的就好办多了。在乔布斯的不懈努力下,麦肯纳终于肯见乔布斯和沃兹二人了。不过,他们第一次的会面却是不欢而散,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并不是一向喜欢张扬的乔布斯,而是羞涩惯了的沃兹。当他们二人见到麦肯纳后,麦肯纳先是简单翻看了一下沃兹所写的有关苹果公司的介绍,并提出沃兹所写的内容技术性过强,若是不修改得生动一些的话,一般人是很难看懂的。但是,在听完麦肯纳的建议后,沃兹却带着非常不善的语气说道:“任何人都别想修改我的稿子。”对于沃兹的表现,麦肯纳也有些生气了,既然自己负责广告宣传,在这方面的经验肯定要比沃兹这个外行人强得太多了。因此,在一怒之下,麦肯纳竟下了逐客令。

在离开麦肯纳的广告公司后,乔布斯很快就与麦肯纳提出了再次会面的要求,此时的麦肯纳也已恢复了过来,他也觉得自己之前的行为可能有些过激了,便答应了乔布斯。不过,第二次拜访麦肯纳的时候,只有乔布斯一人,而且,两人聊得还很投机。毕竟,麦肯纳对于自己能够策划Apple Ⅱ这种极具时代意义的产品也很有兴趣,因此,两人很快就达成了协议。

从一开始的时候,麦肯纳就很明白,苹果公司若想将其产品全面推广出去,就不能局限在电脑爱好者的市场,需要在媒体上大做广告才行。但在此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为苹果公司设计一个标识。在此之前,苹果公司所用的是一直都是罗恩·韦恩所设计的维多利亚木版画风格的标识,这种标识在乔布斯和麦肯纳眼中都显得过于复杂和业余,更不符合乔布斯那“至繁归于至简”的设计理念。于是,在乔布斯的要求下,麦肯纳便专门派设计师罗布·雅诺夫为苹果公司设计一个全新的标志。

在设计标识时,乔布斯并没有给雅诺夫更多的建议,只是对他说:“你只要不把我们公司的商标做得太卡通了就行。”为此,雅诺夫想到了很多种设计方案,但都被他自己一一否决了。有一天,他的妻子从外边买回一袋子苹果,他看到后便立刻产生了灵感,既然苹果公司是个“苹果”,为什么不能用苹果作为苹果公司的标识呢?想到此处,他便对着妻子买回的这些苹果,花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将苹果的外形简化成了一个圆圆的,且带有一片叶子的苹果。同时为了让这个“苹果”的标识看上去更加匀称一些,同时也为了避免人们在看到这个图案而联想到果蔬,他又在苹果的右边画出了一个缺口,就像是一个苹果被人咬掉了一口一般。不仅如此,雅诺夫还发现,“咬”(Bite)这个词的发音,正好与代表电脑的“字节”(Byte)相同,这可以说是一个完美的创意。

后来,乔布斯在第一眼看到这个标识时,立刻就喜欢上了这个图案。不过,这个标识在雅诺夫的眼中虽然是个完美的创意,但乔布斯还是给雅诺夫提出了一条修改意见,即为这个“苹果”加上彩色条纹。雅诺夫虽然不知道乔布斯为何会提出这一“怪异”的修改意见,但他还是在之前单色设计稿的基础上,为这个“苹果”增加了几道横条纹状的彩虹图案,只是这些条纹的排布顺序并不与真的彩虹相同。对此,雅诺夫回忆道:“当时我并不知道Apple Ⅱ的卖点所在就是它的彩色功能,而我之所以将那些把彩条按照那种顺序排列,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只是我喜欢那样排列而已。”

这个被咬了一口的彩虹苹果商标,自从在Apple Ⅱ上第一次亮相后,一直沿用到了1998年,即乔布斯回归苹果后的第二年。甚至到了今天,仍有很多老苹果迷还在怀念那带有彩虹条纹的苹果标识。因为,这个彩色商标所记录了“苹果”成为IT巨人所走过的青葱岁月,成就了“苹果”这个品牌。

对此,甲骨文公司的总裁拉里·埃里森就曾直言不讳道:“苹果可以说是计算机产业中唯一一个生活时尚品牌。”的确,品牌是苹果公司最有特点,也是最宝贵的财富。当1997年的苹果正处在风雨飘摇中的时候,复出的乔布斯就清醒地看到了当时的苹果所剩下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苹果的品牌。事实也证明了乔布斯眼光的独到,在2011年的时候,苹果的品牌价值一举超越了微软和谷歌,达到了1530亿美元,成为了全球最有价值的科技品牌。

其实,苹果这个品牌值不值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创立苹果公司的那一天起,乔布斯就似乎有一种奇特的魔力,他可以将“苹果”这个品牌变成一种宗教似的存在,让万千世人一看到苹果的商标时就热血沸腾。如IBM的品牌价值靠的是其百年老店的质量和信誉,一般人谁会在意谁是IBM的总裁呢?还有麦当劳的品牌价值,靠的是其遍布五大洲的“M”形标记,毕竟没有几个孩子喜欢打听谁是麦当劳的总裁。但是,“苹果”却是个“异类”,因为在众多人的眼中,“苹果”就等于乔布斯。几乎所有的“苹果迷”们只要一见到那个犹如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时,必然会想到乔布斯,而一想到乔布斯首先就会联想到苹果的产品。因此,苹果的品牌价值,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等同于乔布斯的个人价值。

惊艳亮相

“Apple Ⅱ是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成品计算机,它不再是一些简单部件的组合了,当你买回去之后,立刻就能使用……它本身就是一件完美的产品。”

——在首届西海岸电脑展览会上,对于Apple Ⅱ,乔布斯如是说

当一切准备就绪后,一个令乔布斯等三人都很兴奋的消息传了过来。1977年2月底,乔布斯收到了一份快件,当他打开快件,看到里面那张“首届西海岸电脑展览会的邀请函”时,当时便兴奋不已。随即,乔布斯便决定在首届西海岸电脑展览会公开发布Apple Ⅱ。

该展会将于1977年4月在旧金山举办,举办这次展会的负责人正是家酿俱乐部的吉姆·沃伦,否则的话,苹果公司还不一定能够获得那张可以令他们一飞冲天的邀请函。乔布斯何等的精明,他知道在这次展现会上,苹果电脑必会大获全胜。马库拉和沃兹也觉得,通过这次展销会,可以将苹果电脑的强大之处更为直观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因此,他们三人很快就达成了一致意见,参加这次展销会。

为了更好地展示自己产品,并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乔布斯决定预定下展销会最靠前的展位。为此,乔布斯还向主办方预支了5000美元。沃兹对乔布斯的这一做法非常吃惊,因为这笔资金对当时的苹果公司来说,可以说是一笔巨款了,但乔布斯却毫不心疼地花了出去。不过,沃兹最终也没有对乔布斯的这一做法提出反对的意见,对此,他后来还回忆道:“史蒂夫觉得那次展销会对于我们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他想让全世界都知道,我们不仅有着一家很棒的公司,而且还有着世界上最棒的个人电脑。所以,我没有理由反对他那么做。”

除了乔布斯之外,苹果公司的另一大股东马库拉的表现也很“疯狂”。因为,仅仅是设计苹果公司的展位,他也花掉了近5000美元。当其他公司在设计展位时,用的只是一些普通的桌子和硬纸板做的牌子,上面是手写的各种标识语。而马库拉则在苹果公司的展位上安放了一大块背光式的有机璃板,上面还印着苹果公司的名称以及苹果电脑的商标。展台的四周,悬垂着黑色的天鹅绒。在展台上则摆放3台全新型号的Apple Ⅱ电脑和1台宽屏幕的显示器,显示器上所呈现的则是滑稽的游戏和供人们演示的程序。其他公司与苹果公司展台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在展销会开幕前的一天,为Apple Ⅱ参加展销会而设计的新机箱才运到。本来正在为机箱这么晚才运到而发火的乔布斯,在看到这几个机箱上面有些细小的污点时,乔布斯一下子就爆发了,并严令苹果公司为数不多的几名员工立刻将这几个机箱打磨干净。

除了Apple Ⅱ的外表形象,马库拉还十分注重乔布斯和沃兹的形象,他觉得在这么重大的场合,他们二人也应当穿得正式一点,而不是如之前那般懒散。为此,马库拉为他们介绍了一位旧金山的裁缝,并为他们二人每人定做了三套西装。不过,他们穿上之后却显得颇为滑稽。据沃兹对当时的情形回忆道:“马库拉对我们说,我们必须盛装打扮一下自己,以崭新、整洁的形象登台亮相。”

待一切准备就绪,乔布斯等人就等着展销会开幕了。在展销会开幕当天,当展销会的大门正式打开以后,蜂拥而入的人群最先看到的便是最前端的苹果公司那华丽的展台,以及外表优美的Apple Ⅱ。尤其是当苹果公司的参展员工将Apple Ⅱ的机箱打开时,无论是电脑爱好者,还是普通参观者,亦或是媒体记者,所看到的都是一种从未见过,但设计却极为先进的计算机主板。Apple Ⅱ的主板可以说是沃兹使出浑身解数,将62块芯片通过集成电路而巧妙连接起来的电路板。当这些人听到沃兹的介绍时,他们一个个竟如同未见过世面的“乡巴佬”一般,纷纷为Apple Ⅱ的巧夺天工而感叹。

再加上Apple Ⅱ完全采用流线型的设计,以及电脑屏幕上那变幻莫测的多彩显示,更是令不少人着迷。一时之间,几乎所有的参观者全都围在苹果公司的展台周围,仿佛他们所看到的都是不真实的一般,将Apple Ⅱ视为一个奇迹般的存在。

在听取了马库拉的建议后,乔布斯也第一次穿上了整齐的西装,并不断地将展台边的帷幕扯到一边,以便向更多的人证明他们就只有这三台小巧的微型计算机,并没有靠着其他大型的计算机运行。当时一名正在上高三的学生,同时也是苹果公司程序员的克里斯·埃斯皮诺萨对此回忆道:“在参加完第一天的展销会后,我们所有人都对自己的表现非常满意,但更多的却是兴奋,因为Apple Ⅱ的出现,为整个计算机行业的发展指出了前进的道路。”

在这次展销会上,Apple Ⅱ虽然只是第一次在公众面前亮相,苹果公司也没有什么响亮的名声。但是,表现出众且极具划时代意义的Apple Ⅱ,不但一举吸引了世人的目光,更是让苹果公司的名声几乎在一夜之间响彻了整个旧金山海岸。无论人们相不相信可以将个人电脑装到塑料机箱里,或是一台功能强大的电脑的主板居然可以设计得如此简洁、大胆,Apple Ⅱ都做到了,因为它就真实地摆在大家面前。所以,在展销会结束时,苹果公司一下子接到了300多份订单,这比Apple Ⅰ在过去一年中的总销量还要多出许多。在这300多位客户中,乔布斯还结识了水岛聪,即后来苹果公司在日本的第一位经销商。

在销售Apple Ⅱ的过程中,乔布斯注意到,他们之前所售出的苹果电脑还有升级的空间,便在沃兹与马库拉的同意下,开启了售后免费升级电脑的服务。尽管这会让苹果公司蒙受一些损失,但是乔布斯却不在乎,他觉得只有客户满意了,才是苹果公司生存并持续强大下去的理由。因此,在乔布斯离开苹果公司之前,苹果公司一直都有着为已售电脑免费升级的服务。

Apple Ⅱ以完美的设计和革命性创新,在整个计算机业界刮起了一场风暴。可以说,苹果公司正是凭借着对个人电脑的改革,才得以像火箭升空一般迅速发展起来的。也许有人会问,人们为什么会为Apple Ⅱ而如此疯狂?当你看到Apple Ⅱ所创下的几项记录,就不会再这么问了。如Apple Ⅱ第一次使用了塑料外壳;第一次使用了不需要风扇散热的电源装置;第一次带有高分辨率色彩;第一次内置了扬声器界面;第一次实现了CPU与主板共享内存;第一次拥有了48K的内存……这一系列的革新,每一项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按照乔布斯所言:“Apple Ⅱ是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成品计算机,它不再是一些简单部件的组合了,当你买回去之后,立刻就能使用。你根本无须为了能够正常使用Apple Ⅱ而到处搜集硬件了,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件完美的产品。”

自从参加完1977年的展销会后,苹果公司的购货订单便纷纷而来,从前的资金周转问题迎刃而解。一年之后,苹果公司更是从最初只有6名员工的小公司,迅速的发展成了拥有60名员工的中等计算机公司了。

与此同时,在苹果电脑横扫普通消费者市场的时候,众多美国高中院校也成为了其忠实的客户。在Apple Ⅱ未推出之前,就有不少高中院校曾想选购一些适合学生使用的计算机,但是由于那些计算机操作过于复杂,他们才不得不暂时搁浅了这一计划。直到Apple Ⅱ的横空出世,他们才重新看到了希望,并迅速将Apple Ⅱ作为首选。因此,在Apple Ⅱ推出后的几年时间里,苹果公司就以摧枯拉朽之势,几乎横扫了整个个人电脑市场,而这也为苹果公司赢得了巨大的利益。

如在1979年,苹果电脑的销售额便达到了惊人的7000多万美元,而1980年的销售额则达到了前所未有的11700多万美元。到了1982年,Apple Ⅱ更是以每月33000台的速度出售,当年的销售额更是两年前的五倍之多。在短短的7年时间内,苹果公司就从当初那个资金只有1000多美元的小公司,变成了《财富》排行榜上500强的大企业,创造了当时列入该名单的最年轻企业纪录。

乔布斯凭借着Apple Ⅱ的成功,不仅使自己迅速成为了百万富翁,更是让苹果公司从大量的计算机公司中脱颖而出,迅速成为了个人电脑市场上的霸主,为造就“苹果”神话起了个完美的开端。

总裁斯科特

“在苹果的时候,我朝斯科特吼过的次数最多。”

——在回忆与苹果第一任总裁斯科特之间的关系时,乔布斯如是说

一般来说,聘请创始人以外的人担任公司的总裁是一件好事。但是,苹果外聘总裁的历程却一点都不平坦,甚至是一波三折。几乎苹果公司的每一位外聘总裁都是带着懊丧、遗憾亦或是愤怒而离开的,甚至连乔布斯这个创始人也因为与自己聘请的总裁不和而最终被排挤出了苹果公司。可以说,苹果公司外聘总裁的历史,就是苹果公司早期的动荡史。如苹果公司的第一任总裁迈克·斯科特,与乔布斯之间更就有着说不清的恩怨。

1977年1月,在苹果公司完成正式的公司注册手续后,总部就由乔布斯家的车库转移到了库比蒂诺史蒂文斯溪大道上租来的办公室内。而随着苹果公司的壮大,乔布斯每天都承受着来自顾客和供应商的压力。至于马库拉在入伙时就曾明确地表示自己并不打算亲自管理公司,甚至还坦白地向乔布斯和沃兹说道:“我们作为年轻的创业者,由于缺乏经验,根本就不适合管理公司,我们需要聘请一个有经验的人来。”对于马库拉的提议,沃兹也觉得非常有理。

其实,马库拉这么说更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在马库拉和沃兹都无意于亲自管理公司的前提下,乔布斯也没能承担起自己身上日益加重的责任。不仅如此,他的情绪一直处在喜怒无常中,这一点令苹果内部的不少员工都很反感。当初乔布斯还在雅达利公司上班的时候,他就曾因此而被众人嫌弃,只能上晚班。可是,这里是苹果公司,是他一手创办起来的,没人敢将他赶出来。每当回忆到这段往事的时候,马库拉都会忍不住说道:“他变得越来越专横,批评别人的话也越来越刻薄,从来没想过为别人留点儿面子。”在苹果公司,乔布斯对待年轻的程序员克里斯·埃斯皮诺萨和兰迪·威金顿的方式最为粗暴。当时刚高中毕业的威金顿对此回忆道:“有时史蒂夫只是瞄一眼我做的东西,就会打击我说,那些全是垃圾。他连我做的是什么都不知道,就完全否定,这太武断了。”

不仅如此,乔布斯的个人卫生依然有着不小的问题,尽管别人对他都有些忍受不了了,可他依旧坚信,只要自己坚持素食习惯,根本就不需要经常洗澡。对此,马库拉曾痛苦地回忆道:“当我们闻到他身上的那股怪味时,我们曾多次请他出去洗个澡再进来。甚至在有些时候,他还会将自己的脚泡在马桶里,他的这一举动几乎让公司内所有的同事们都很不适。”

因此,苹果公司的员工,无论是高层还是基层,都不愿意再受乔布斯的管制,并一致决定外聘一位总裁对乔布斯加以管束。于是,他们便靠着马库拉的关系,从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挖来了身为职业经理人的迈克·斯科特,并使其成为了苹果公司历史上的第一任总裁。

仅从履历上看,迈克·斯科特可以说是一个最好的人选。斯科特和马库拉一样,是在1967年的同一天加入仙童公司的。后来,斯科特又进入到了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工作,不仅有着工程师的身份,还有着极为丰富的管理经验。

对于聘任斯科特一事,沃兹十分赞同,他和马库拉一样,希望斯科特的到来,能够管束好乔布斯。对这一决定,乔布斯虽然十分抵触,但无奈的是公司三大创始人中的两人都支持,再加上霍尔特等高层的支持,乔布斯只得被迫接受这一提议。失去对苹果公司的控制权,这对于乔布斯来说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因此,每当乔布斯回忆这段往事时,他都会说道:“当时的我虽然只有22岁,也没有管理好一家公司的经验,可是苹果就像我的孩子,我从未想过要放弃它。”

斯科特和乔布斯有一点相同,那就是二人都对至高的权力和地位有着无尽的追求欲望。但除此之外,二人之间就没有什么共同点了。乔布斯可以说是典型的梦想狂,他所做的一切努力几乎都在为实现自己改变世界的梦想。但也正因为这样,他才会在追求权力的同时而为所欲为,丝毫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斯科特后来对乔布斯如此评价道:“史蒂夫根本就不知道何为管理,他简直一点儿管理能力都没有。假如你正按原定的计划做着某件事,这时他就会突然出现,并时不时插上一手,让你做的事情按照他的意志来回变换。”而斯科特与乔布斯不同,他追求权力的最大愿望就是为了向别人证明自己的管理才能。而且,与乔布斯相比,作为职业经理人的斯科特,在管理方法、管理技巧以及权力分配等方面,都要胜于乔布斯。

斯科特自入主苹果公司以后,就背负着一个艰巨的任务——管束乔布斯。在斯科特来之前,乔布斯在苹果公司内可以说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在斯科特来之后,乔布斯才发现,自己手中的权力正在一点一滴地向斯科特流去。甚至连马库拉也经常站在斯科特的一边,此时的乔布斯才发现,这是一个从一开始便有意针对他的“阴谋”。

刚开始的时候,乔布斯和斯科特之间的火药味并没有那么浓,而斯科特也在严格执行着自己的任务。最初,斯科特还能找来乔布斯一起散步、闲聊,希望借此慢慢改变乔布斯的性格及处事方式。斯科特对此回忆道:“记得当初我与他第一次散步闲聊时,我曾建议他多洗澡,他则以让我多看看果蔬饮食方面的书作为交换条件。”结果,对于乔布斯所奉行的果蔬饮食,斯科特始终都没能接受。对于斯科特的建议,乔布斯虽然也做出了小小的让步,但仍坚持每周只洗一次澡,这让斯科特很是受不了,但又无可奈何。

我们前面说过,乔布斯有着极强的控制欲,他只想控制别人,而不喜欢被别人控制。因此,他和斯科特之间的矛盾迟早都是会爆发的。尤其是当乔布斯发现斯科特竟然是少数几个不会屈服他意志的人时,他那种潜在的征服一切的欲望就更加强烈了。斯科特后来也曾对此深有感触:“他必须受到管制,但显然他不喜欢那样。而且,我与史蒂夫之间的主要问题在于,我们俩人谁更顽固一些,可史蒂夫却不知道我要比他更加顽固一些。”不仅斯科特有此感慨,就连乔布斯后来也曾说过:“在苹果的时候,我朝斯科特吼过的次数最多。”

因此,没过多久,乔布斯和斯科特之间就因为员工编号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在斯科特看来,苹果电脑既然是沃兹发明出来的,那么沃兹自然是苹果公司的1号员工,乔布斯作为苹果创世元老为2号员工,之后是3号员工马库拉,费尔南德斯为4号,霍尔特为5号等。当时,众人对这个编号的处理都没有意见,唯独乔布斯例外。

乔布斯觉得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便对斯科特大喊道:“我要当‘1’号!”“我怎么会让他得逞呢,那样只会让他更加自负。”事后,斯科特对此回忆道。但是,当乔布斯听到斯科特拒绝了自己的请求后,先是对斯科特大发脾气,甚至还很没有形象地在董事会上痛哭流涕,但斯科特却毫不心软,坚持不让乔布斯当“1”号。后来,眼见事不可为,乔布斯就和斯科特玩起了数字游戏,因为他提出了一个建议:“不让我当‘1’号也可以,但是我要当‘0’号。”面对着乔布斯如此的表现,斯科特终于还是向乔布斯妥协了,让他当上了“0”号。不过,后来的银行则又帮斯科特赢回了这一仗,因为美国银行的工资系统中要求员工的编号必须是正整数,因此,乔布斯只得郁闷地当起了他的“2”号。

自此之后,乔布斯和斯科特在苹果公司里便经常为一些事情争吵,且多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比方说,进货合同应该由谁签字,或是员工的办公室应该怎样布局,亦或是员工的工作台应该涂什么样的颜色等。不过,他们二人因为较重大事情而发生的争执也不少。如乔布斯曾想让Apple Ⅱ的保修期增长至一年,这个想法曾让斯科特目瞪口呆。因为,当时电子产品的保修期最长的只有90天,若是延长至一年的话,苹果公司每年的收入就会降低不少。不过,这个问题最终以斯科特的再次屈服而告终。

乔布斯与斯科特还有一点不同,那就是乔布斯无论做什么都力求完美,而斯科特则力求实用而并非完美。其中,最显著的例子便是确定Apple Ⅱ机箱的颜色。在确定Apple Ⅱ机箱的颜色时,潘通公司(Pantone Company)为苹果公司提供了2000余种不同的颜色,但却没有一种令乔布斯感到满意。对此,斯科特很惊讶,后来他还回忆道:“当时的史蒂夫对什么颜色都不感兴趣,甚至还想制造出一种全新的颜色,对于他的这一疯狂举动,我不得不阻止他。”还有就是在调整机箱设计的时候,乔布斯还专门花了几天的时间研究机箱的边角到底该有多圆润才算合适。对此,斯科特依旧不屑道:“我并不关心机箱的边角到底该有多圆润,我只想他赶快将机箱的造型确定下来。”

除了马库拉和斯科特以外,一向与乔布斯关系最好的沃兹也开始对乔布斯的处事风格反感了。对此,沃兹回忆道:“我希望公司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所有员工都是家人,大家没有矛盾地和平共处,共同为苹果公司作贡献,可是史蒂夫把自己当成了管理者,严苛地对待别人,破坏了愉快的氛围。”

不过,不管乔布斯和斯科特之间的矛盾无论如何深化,他们性格上的冲突暂时还没有到失控的地步。尤其是在Apple Ⅱ成功推出之后,苹果公司的业绩越来越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他们内斗时消耗的能量。但无论如何,苹果公司高层间的不和,准确地说,是所有人都与乔布斯不和,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

苹果助推器:VisiCalc

“如果说硬件是电脑的大脑和肌肉,那么软件就是电脑的灵魂。”

——在参加苹果研发者大会时,乔布斯如是说

在推出Apple Ⅱ时,乔布斯对其所做的市场定位便是普及型的个人电脑。因此,除了从外观造型设计上用力外,从一开始的时候,乔布斯就确定了Apple Ⅱ两大核心功能,即游戏和办公。

首先在游戏方面,Apple Ⅱ不仅能够显示高分辨率的彩色图像,还内置有BASIC语言解释器,这也使得Apple Ⅱ在所有个人电脑中拥有了无与伦比的游戏能力。

当然了,Apple Ⅱ若是仅有着强悍的游戏能力的话,也就无法说服人们花费1200多美元的高价购买它了。因此,除了强大游戏功能之外,Apple Ⅱ还有着无与伦比的办公性能。在Apple Ⅱ问世之前,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各样功能单一的文字处理机,还有不少人在用英文打字机处理一些文书信函,用其他公司生产出来的计算器来完成公司理财或商业报表的计算。直到拥有强大办公性能的Apple Ⅱ问世后,人们才逐渐摒弃那种操作繁杂的机器,将Apple Ⅱ视为最理想的办公设备。

不过,Apple Ⅱ在1977年4月刚刚推出之时,其办公能力还是相当有限的。毕竟当时的Apple Ⅱ只支持读取缓慢且易出错的磁带机等外置存储设备。至于软件方面,除了沃兹开发并内置的BASIC语言解释器外,也没有多少可供Apple Ⅱ选用的成熟软件。也就是说,Apple Ⅱ的功能虽然强大,但无论是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在Apple Ⅱ推出后不久,用户对苹果公司推出软驱的呼声也日渐高涨起来。乔布斯和马库拉在看到这一情况后,都极力支持对软驱的开发。乔布斯甚至还意识到,软驱的出现,将会令Apple 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消费品。为此,乔布斯等人决定最迟在1977年为Apple Ⅱ添加软驱支持,并决定在1978年1月于赌城拉斯维加斯举行的美国消费电子展(CES)上展出。

不过,在刚开始的时候,沃兹和其他工程师都在忙着其他事情,均无暇为Apple Ⅱ添加软驱支持。直到1977年底,马库拉找到沃兹,并对他说:“Apple Ⅱ必须支持软驱,并能在两周后的CES上演示,才能让Apple Ⅱ成为办公室内必不可少的机器。”站在一旁的乔布斯也对沃兹说道:“不是我们非要开发软驱不可,而是用户需要软驱,我们不能让客户们继续忍受像蜗牛一样慢的磁带机了。”

在马库拉和乔布斯的提醒下,此前一直忙于Apple Ⅱ改进工作的沃兹才想到之前研制软驱的计划。虽然距离CES的正式开幕只有两周的时间,但这对于沃兹而言已经足够了。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乔布斯对沃兹的工作非常配合,并且还时不时提供一些帮助。如乔布斯千方百计地为沃兹找来了舒加特公司所生产的5英寸软驱及其核心技术资料等。在沃兹忙着调试为Apple Ⅱ新增的软驱接口的芯片以及底层控制程序时,其他的工程师和程序员也没有闲着,如苹果公司的第6号员工兰迪·威金顿就帮沃兹编写了一个高端应用接口程序。

沃兹虽然很自信,但在飞往“赌城”之前,他依旧没能制造出能够正常工作的软驱。但是,沃兹和兰迪却很清楚,软驱的研制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只需再花费几个小时调试一下就行了。于是,在到了“赌城”之后,沃兹和兰迪虽然被拉斯维加斯如梦幻般的城市夜景深深吸引到,但是,他们更清楚自己首要的工作是将软驱调试好。所以,尽管夜色很美,他们二人还是一头扎进展会现场,连夜将软驱的功能调试好了。他们知道,Apple Ⅱ支持软驱给人们带来的震撼会比拉斯维加斯的夜景大得多。

在忙活到后半夜的时候,沃兹和兰迪终于完成了所有的调试工作,此时的两人也已疲惫不堪。不过,向来谨慎的沃兹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强忍着睡意,将明天要用的演示拷贝一份到空白的软盘上。待沃兹蒙眬着睡眼操作着Apple Ⅱ完成备份后,不但没有感到轻松,反而还出现了一个不祥的预感:在打瞌睡的情况下,自己将那个空白软盘中的垃圾数据“备份”到了那张做好了的软盘之上。为了验证自己的直觉,他赶紧将演示用的软盘插进Apple Ⅱ。结果,事实证明了他直觉的准确性,那张做好的软盘上的数据果真被他的“备份”操作给清除了。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