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三
德吉措姆
正当全国各族人民托起中国梦,为实措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力拼搏之际,《西藏岁月系列丛书》应运而生了。这不仅是系列丛书的作者们渴望已久的大事喜事,也是为丛书出版工作而奔波不停的工作人员十分高兴的事情,对于广大读者来说,无疑也是一次共享“老西藏精神”的丰硕成果,进一步了解真实西藏的难得机会。
为《西藏岁月系列丛书》写序,我一方面感到很荣幸,另一方面心理压力比较大,担心写不好。因为丛书的作者中有我十分熟悉的、十分敬重的“老西藏”、老领导,加上作者们每个人的作品分量很重,不仅承载着凝重的历史轨迹和社会责任,而且真实反映了那个年代广大指战员保卫祖国边疆、维护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真实反映了新西藏的发展变化,处处闪耀着“老西藏精神”的光辉。
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简单谈谈对系列丛书(10本)的初步认识,与读者共勉。一是系列丛书体现的五个基本特点;二是作者当年进军西藏时的历史概述;三是“老西藏精神”是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继承与发展。
一、系列丛书体现的五个基本特点
一是作者们晚年笔耕不辍,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整整10本书,洋洋300多万字,字字都是作者们用心血和汗水写成的。其间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他们从不叫苦,从不给组织和领导找麻烦,处处以“老西藏精神”严格要求自己。他们的作品,无论是报告文学、纪实文学、诗词集或文集,还是长篇小说,都凝聚了对党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凝聚了对西藏人民的深情厚谊,凝聚了对生活、对西藏这片高天厚土、美丽风光的无限眷恋,骨子里透着浓浓的“西藏情结”。这是“老西藏”晚年献给党、献给西藏人民、献给新一代的又一份厚礼!
二是丛书的作者们,是一生奉献边疆的“老西藏”。
摆在读者面前的10本书的作者,大多数已是年过七旬的老革命、老前辈、老领导、老作家,还有当年参军时年龄不满15岁的女战士。虽然他们现在已退休多年,却坚持做到了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退休不褪色。他们不仅把自己一生最美好的青春时光献给了西藏,献给了西藏人民,而且到了晚年仍然在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西藏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老西藏”为捍卫祖国边疆,为西藏人民的翻身解放和幸福生活而做出的牺牲和奉献。
三是作品内涵深刻,意义深远。
作者们从不同角度,用不同形式,深刻描绘了西藏和平解放、进军西藏、解放西藏、建设西藏的重大历史变革,以及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央如何继续关心西藏、全国无私支援西藏,使西藏飞速发展变化的可喜局面。其强烈的时代感和社会责任感,必将使广大读者深入了解那个年代的沧桑巨变和那个年代造就的英雄人物,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英雄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从而更加激发爱国热情,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加发奋图强,努力建设家乡,自觉维护祖国统一。
四是作者深入调研、充实内容,保证作品质量。
多年来,丛书的作者们有的不顾年老体弱、疾病缠身,有的不顾家庭生活条件不够宽裕,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坚持创作,有的不顾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坚持走出家门访亲问友,有的结伴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和城市,采访健在的英雄,寻找英雄的足迹,采集英雄的事迹。他们这种对作品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这种对党负责、对社会负责、对英雄负责,也对读者负责的精神,不仅让我们敬佩,更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五是作品客观翔实,文风朴实无华。
丛书的作者们,无论作品反映的是哪个历史阶段,哪个具体事件,都认真坚持文化传承和文化信仰的深刻内涵,每一本书字里行间折射出的崇高境界、理想信念,让正能量传达得更鲜明、更可信、更有效。书中虽然没有更多华丽的辞藻,但娓娓道来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每一个事件,都弘扬了时代主旋律,都是为子孙后代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一本本耐人寻味的厚书,一段段真实可靠的经历陈述,对当代西藏进一步筑牢反对分裂、维护稳定的思想,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繁荣边疆地区文化建设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作者当年进军西藏时的历史概述
1959年之前,也就是民主改革前的旧西藏,是一个又落后又黑暗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在那时的社会里,广大农奴没有自己的土地和牲畜,没有人身自由,却要遭受残酷的压迫和剥削,终年挣扎在贫困、饥饿的死亡线上。党中央毛主席对西藏情况早已明察秋毫,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针对国外敌对势力与西藏地方政府中的分裂主义分子加紧勾结从事分裂活动的严峻形势,做出了进军西藏的英明决定。同时,把进军西藏、经营西藏的任务具体落实给了以十八军为主力的进藏部队。另一方面,党中央毛主席从西藏特殊情况出发,制定了争取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说服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赴京,促使地方政府坐下来谈判。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订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从此,西藏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1951年5月25日,毛主席发布了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的命令。十八军等各路进藏部队,分别从西康、云南、新疆、青海向西藏进发,经过一年多的千辛万苦、英勇奋斗,终于完成了党中央毛主席交给的光荣的历史任务。西藏人民也从此开始认识了解放军,认识了共产党。
1959年3月,西藏上层反动集团悍然撕毁“十七条协议”,发动了全面的武装叛乱。人民解放军坚决平息了叛乱,西藏实行了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当家做了主人。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宪法赋予的民族区域自治权利得到了实现,有力推动了西藏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党中央又制定了新时期西藏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发展措施,安排部署了全国支援西藏的重大决策,使西藏很快实现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边防巩固、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前进的美好前景。60多年的实践证明: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只有在祖国的怀抱中,只有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西藏才会有光明的前途和幸福的未来。
三、“老西藏精神”是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继承与发展
“老西藏精神”是上世纪50年代进军西藏的广大指战员和领导干部、工作人员及后来的驻藏解放军和地方各族干部在极其艰苦、极其特殊的环境下,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共同创造的高原之魂。也就是当年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召开的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就是长期建藏、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艰苦创业、认真执行政策、守纪律的高尚品格。“老西藏精神”是我党我军光荣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继承和丰富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精神财富。
回顾当年进藏部队广大指战员和工作人员所遇到的艰难险阻和特殊复杂的困难局面,想到他们最终如何把五星红旗插上喜马拉雅山时,人们不得不相信“老西藏”们就是一群特殊材料制成的人!“老西藏精神”就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不朽丰碑!
他们热爱党,忠于祖国,一切听从党安排。这是战胜一切困难,最终夺取胜利的根本保证。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不久,十八军在成都的战役也结束了,上级已任命张国华军长、谭冠三政委等领导到地方工作,官兵们好不容易从长期的战争环境中走出来,准备接受相对稳定的地方工作时,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进军西藏,并明确以第十八军为进藏主力。当时部队内部的思想波动可想而知,但是,经过战争锻炼的英雄部队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在张国华军长和谭冠三政委“舍小家顾大家,要把忠骨埋西藏”精神鼓舞下,部队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信心,决心坚决完成党中央交给的任务。只要党需要,一声令下,打起背包就出发。“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就是进藏部队勇往直前的英雄本色,充分体现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高度的政策纪律观念,充分体现了革命军人崇高的理想信念。
他们进军西藏遇到的艰难险阻,是今天的人们无法想象的。无论是十八军各部队,还是新疆骑兵独立师先遣连等进藏部队,都经历了同样的高寒缺氧、风雪交加、忍饥挨饿、缺医少药、物资供应缺乏等困难考验。但他们靠双脚走出了雪山、草地,战胜了自然环境的无情磨难和反动势力的阻挠破坏。如果没有“让高山低头,让河水让路”的英雄气概,没有“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没有“长期建藏,边疆为家”的长远计划,就不会有“老西藏精神”独特的优良品质和高尚情操。
他们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赢得了广大僧俗群众的衷心拥护。“十七条协议”签订后,毛主席对张国华军长特别叮嘱:“你们在西藏考虑任何问题,首先要想到民族和宗教这两件大事,一切工作必须慎重稳进。”毛主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民族、宗教、统战工作在西藏整个工作中的重要性,给部队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当时那种条件艰苦、情况十分复杂的形势下,张经武、张国华、谭冠三等领导模范地贯彻执行了毛主席关于民族、宗教等一系列方针政策,并且制定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如把关于尊重宗教信仰、尊重藏族风俗习惯也作为一项重要准则写进了守则等。总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西藏民族团结、军民团结、军政团结,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可喜局面。
经过60多年的沧桑巨变,“老西藏精神”已成为高原各族儿女团结友爱、拼搏进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加快西藏发展的力量源泉。新时期新阶段,在“老西藏精神”激励下,一茬茬高原官兵、一茬茬进藏干部和一批批援藏干部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优秀代表。如张经武、张国华、谭冠三、天宝、慕生忠、李狄三、布德、蒋英、仁增旺杰、孔繁森、陈金水、轮祖、洛松朗加、祁爱群、李素芝等英雄模范人物。继续理解并弘扬“老西藏精神”,对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确保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和广大读者见面了。借此机会,我以西藏岁月文学艺术工作者协会主席、《西藏岁月系列丛书》编辑委员会主任的身份,首先向北京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市政法委书记吉林同志表示衷心感谢!向北京市表示衷心感谢!如果没有吉林同志的热情支持,没有北京市的慷慨解囊,没有北京市援藏拉萨指挥中心的具体协助,此次丛书的出版工作不可能顺利完成。同时,也要感谢为丛书出版辛勤工作的封面设计、责任编辑等工作人员!还要感谢大连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及大连市援藏干部的大力支持!
2013年6月1日
德吉措姆,藏族,1947年11月生,西藏拉萨人,中共党员。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历任西藏农牧学院附中副校长、学院教务处副处长,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教育处处长,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委宣传部部长,西藏自治区党委副秘书长,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西藏自治区政协党组副书记、政协副主席。是西藏第一位藏族女作家。1977年发表处女作《骏马飞奔》。1980年发表代表作《漫漫转经路》,获西藏自治区优秀作品创作奖。1986年发表《采蘑菇的少女》等等,是军民鱼水情深之歌,一时传为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