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土高原到南海边

从黄土高原到南海边

以北京为坐标,垂直向南划一条经线,沿途经过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湖北、江西、福建、广东共九省市,落点可到南疆“陇西世家”——汕头澄海莲阳上巷村(古称上和巷)。世间有很多事情是巧合的,这个事实兴许还有更深层的内涵。

在潮汕农村地区连片的明清古建筑民宅中,人们醒目地看到其中一些门额上镌着“陇西世家”。这清楚地向人们宣示着:在大海昏昏水拍天的滨海,居住着李氏后裔,他们来自黄土高原的甘肃陇西地区。像历代北方汉族人民为避战乱、饥荒,不断向东南迁徙,却永远缅怀其祖居地一样,树高千丈,叶落归根。南海边“陇西世家”李氏同黄土高原陇西地区李氏,虽然地缘相远,但血缘相亲、习俗相近、语言相通、文化相同,南北相济。

闽粤交通大动脉汕厦公路,连接着汕头经济特区和厦门经济特区,车流昼夜不息。从汕头出发,行驶10多公里,横跨莲阳河(韩江的主要支流)大桥,吸引着旅客眼球的是绵延七八公里,院宅相接、屋瓦相连的偌大一个村庄。它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像长龙一样直躺在公路东畔。这就是拥有近10万人口的潮汕地区第一大乡——澄海区莲阳乡。

莲阳乡依山临海。西畔南峙山下是一片稻田;东畔越过村庄的沙垄,是广袤的田园,一直延伸到海边。盘在公路边的村庄像卧龙,村边的沙垄像伏虎,莲阳河像一条银带,历来被认为是龙盘虎踞、裢带韩江的风水宝地。

地处省尾国角的南疆“陇西世家”,由于现在四通八达的海陆空网络,当地一些农副产品和手工艺术品,已在强手如林的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尽管近年来行政区域不断更改,但是,当今国内外通讯地址,仍然认定它的传统古村名——汕头澄海莲阳上巷村。

笔藏一个古村庄

“陇西世家”——上巷村,既不依托雄伟的山川,也没有瞩目的名胜古迹或历史典故,更未出现叱咤风云的杰出人物。平平凡凡的它却是唐宋时期建立起来的一个古村庄,是潮汕平原人情风俗、自然风貌、文化底蕴的一个典型。也就是说,这个古村落上巷村,放大了就是整个潮汕平原。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尚依稀可见上巷村颇具地方特色的村容村貌。那时,人们在距离几公里地的南峙山眺望莲阳乡时,清晰可见中部地段沙垄上屹立着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楼房。该楼房建于清朝末年,既是莲阳乡的制高点,也是上巷村的标志。天气晴朗时,人们在距离十五六里的南海边瞭望南峙山,隐约可见山腰一座状为“猛虎下山”的宋墓,这是上巷村的开村鼻祖李氏乐天公的陵墓。

古上巷村除了东边靠近沙垄外,贯穿村子南北的沙垄也把村子分为东畔和西畔。村边是苦旱苦潦的水稻田,稻田中河涌、沟渠纵横,水塘、水凼星罗棋布。周边邻村屋瓦相连,鸡犬之声相闻。绕村共有八口鱼塘,每口塘水面三亩左右,养殖鲢、鳙、鲩、鲮、鲻鱼等。塘边长着以榕树为主的乔木。岭南地区夏秋之间台风、暴雨多,榕树、鱼塘被认为是能挡风蓄水的宝物。此外,环村还广种绿竹、朴枳、苦栋、刺桐、木棉、凤凰木和荔枝、龙眼、阳桃、黄皮等亚热带作物和成片的蔗园、蕉林,明清古建筑民宅掩映在绿荫中,自然生态环境优美。

古上巷村先民历尽千辛万苦,为子孙后代创建了一个安居乐业的村庄。在构建村庄和选择地址时,不知经过多少位族长,走过多少地方,集思广益,测方位、定坐标,周密考虑,规划实施,不断调整布局,增添设备,才形成古上巷村的雏形。

尚未同周边村庄连接之前,古上巷村像北方的村寨一样,环村建筑着围墙,布局九个碉堡式的二层更楼(闸门),那时社会治安混乱,盗贼多,倭寇也经常上岸烧杀掳掠。后来,村民以村为单位,与周边村庄联防,以保护农家生命财产安全。别说小偷小摸,上岸打家劫舍的倭寇也惧怕三分。一经发现敌情,更夫敲锣打鼓吹号角,把更楼关闭,村民一呼百应,提着土枪、大刀、棍棒、锄头赶到现场,强盗、土匪插翅难飞。假若倭寇来了,村民便放信号,周边四乡八里武装群众汇集起来,把倭寇团团围住,痛打“落水狗”。这样,村庄治安秩序井然,年年保安全,岁岁保平安。

更楼是更夫夜里休息的场所,更夫由村里的壮丁轮流担当。一年四季,寒来暑往,巡夜的更夫按时敲响木鱼,远远近近响起一阵阵笃笃笃的响声。更夫的责任心强,农忙季节,更声催促着村民起早摸黑安排农事活动。夜里,倘若发现谁家有个伤老病残,更夫会及时赶往救助,解决村民遇到的困难。

上巷村西畔中部有一条全村最长、人口最多的古巷,叫更棚巷。巷口有一座古更棚(更楼的功能),是用木头、木板搭建起来的,四方形,状如亭阁,棚面十多平方米,离地半尺高。两边是鱼塘,榕树蔽天。这是村里保留下来的最古老的建筑物之一。当年,更夫夜里巡村一轮后,会在此汇集情况和交流信息。夏天中午和晚上,村民喜欢聚集在更棚里纳凉、休息。更棚由此成为村民交流农业生产知识和传递各种信息的中心。

在我当牧童时,优美的村容村貌、淳厚朴实的民风,令人永难忘怀。迎晨曦、送夕阳时分,东畔西畔的村道,热闹非凡。特别是傍晚,村民们几乎在同一个时间段踏着夕阳从田园里返回村庄,牧童们骑在牛背上哼着小调;手挥竹竿的“鸭司令”,驱赶嘎嘎叫吵的鸭群归栏;负犁荷锄的村民进村前在鱼塘边洗涤沾满泥水的手脚和农具,炊烟袅袅,禽声哓哓。村头那棵苍劲的红棉树,花朵已经凋谢,落红无数,新长出来的嫩枝绿叶同地里茁壮的秧苗轻梳着春风,利用各自的时间、空间,竞相生长。村口闸门边那棵躯干高大而枝叶稀疏的刺桐树上,两只乌鸦聒噪着绕树盘旋一周后,安静地归巢了。

那时村庄周围盘根错节的老榕树成林成片。说也奇怪,当地鸟类不喜欢在榕树上筑巢孵雏,经过时往往只栖息一下便匆匆飞走,而鹳、鹭类却对老榕树情有独钟,树丫上鸟巢累累,灰鹳、鹭鸶、白鹤、夜鹳等鸟类各自选择适宜的位置筑巢、产卵、孵雏繁衍后代。灰鹳、白鹭天黑前归巢,而夜鹳却离巢飞出去寻食,有序地“交接班”。有趣的是,不管鹳鸟归巢或离巢,像“会师”一样都在榕树林周围低空盘旋。巢里的雏鸟也跟着凑热闹,像“迎来送往”似的,或伸颈扑拍着翅膀,或吱吱叫着嗷嗷待哺。村里人把鹳鹤等候鸟当成“吉祥鸟”,乡规民约都对鹳类实施保护,严惩捕杀和掏窝取蛋。小伙伴们经常到榕树底下,驱赶等待捕食掉下树的雏鸟或鸟蛋的饥饿野猫,也抬头指点数不清的鸟窝。有时,一撮鸟粪不偏不倚滴落在脸上,几乎把眼眶糊住了,引起一阵哈哈大笑,赶快跑到池塘里洗个干净。平凡朴实的上巷村,名副其实的南疆“陇西世家”,是一个四季飞花、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安宁、祥和的田园牧歌式村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地、县(市)、乡镇的建制和行政区域快速变更,合了又分,分了又合,有时,新招牌上的字迹油漆未干,又要更换新招牌了。澄海县的称呼也变来变去,曾划为汕头市郊区,汕头市原本是澄海县一个渔村,老百姓戏谑说,儿子变老子,老子变成儿子了。紧接着澄海县又成为汕头市管辖下的澄海市,现在又变为汕头市的澄海区了。随着行政区域的更变,莲阳乡(古称南洋,莲阳同南洋谐音)也先后更名为苏湾、苏南、东方红,绕了一大圈后再恢复莲阳的名字,政策多变,行政区域和地名也随之多变。现在,莲阳乡因人口众多,一分为三:莲上镇、莲下镇和北湾镇。海外侨胞寄回国的侨批、侨汇的地址,却始终认定澄海莲阳上巷村。

谁能说得准,上巷村这个自唐宋以来一直保持至现在的古村名,在城市化进程中能否永远保留下来?这就是我笔藏一个古村庄的动机。

从黄土高原出发

外地人进入莲阳乡,醒目地看到农村院宅的门楣上镌着“琅琊世家”“颍川世家”“京兆世家”“陇西世家”……明眼人一目了然,依顺序为王姓、陈姓、杜姓、李姓人家。这些古老的传统在黄河流域地区甚少见或绝见,在潮汕平原农村却成为认祖的传统。

走进上巷村,大部分民宅依然保留着明清古建筑的形式,外形构造被当地称为“四点金”“下山虎”(普通人家)或“驷马拖车”(大户人家)坐南向北的大宅院。少数是雕梁画栋的豪宅,而更多的是低矮、简陋的贝灰砂浆,砖木结构的民房。装潢结构,雅俗共赏。大宅院里有些许杂乱,周边房屋中间有一个宽阔的露天院子,通常用来晾晒衣物和杂粮等。院子周围房屋间两旁一般还设东西对称的厅堂,龛里都供奉着历代祖先的牌位。大院宅周边都有十多间房间,房屋还有若干天井接连着,多数是一个家族聚居在一起。

上巷村那些明清古建筑大门口的门额上,端端正正地镌着“陇西世家”四个大字。古上巷村原来是彭、李、刘、黄等姓聚居的村庄,由于历史变迁,到清朝末年,上巷村绝大多数村民是李姓了。“陇西”,指的不只是当今甘肃省的陇西县,而是以天水地区为中心,包括兰州市以东的广大地区。这个地区是当今汉族大姓之一李氏的祖居地和发祥地。“陇西世家”,从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到南疆海隅,万里迢迢一线牵。

据北宋版本《百家姓》中对李氏的注释:皋陶之后,历代人都掌握司法(古称司法为理官),以官为姓,因此称理氏。商代纣王时,理官因敢于直谏而被纣王处死,其子理利贞逃出京师,靠吃李子保全了生命。饮水思源,理利贞改理为李,这就是李姓之始。

又据记载,李广仕汉,唐高祖李渊,广之裔也。从“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到“五代十国”,中原地区长期遭受战乱,一部分唐室后裔自长安经洛阳、开封转道东迁,再往南到福建。也有一部分经河南固始直接随王潮、王审知入闽,后人在晋江莆田定居。迁入福建的主流与唐室属一脉。一支是李渊的后裔,另一支是李渊的五弟李海的后裔。后来又分为若干支派,迁居到广东、广西、江西等地。此后,李氏族人因在福建、广东等地做官而落户于南方各地。从明初开始到清代及民国期间,广东福建李氏族人先后一批批旅居海外。海外李氏宗亲的主流仍然属唐代宗室一脉。

北宋时,从北方移居福建莆田的李氏一支,因做官或讲学先后迁居到潮汕地区。据《澄海百家姓》记载:“始南洋(莲阳)者,乃唐宗室后代一支迁居莆田洋尾。族人李综到潮州游学,居潮州城。李综二子惟仲第六世孙敏迁居苏湾都仙市里。敏生三子,二子、三子分别迁居揭阳县和潮阳县,长子李玄迁居南洋,为南洋之始祖。”其一些同辈兄弟迁居到揭阳县、潮阳县。李玄住在上巷村李和巷(我的故居是李和巷一横巷)。宋代时的古上巷村,还有彭、刘、黄等姓氏聚居,后来大部分迁徙到各地。现代的上巷村,就是由原来的李和巷发展起来的。

李玄六世孙李宇、李乾、李宙兄弟三人,遵祖训长房李宇(号乐天,后代称其为乐祖)居于南洋上巷 [其一部分后裔移居到海阳(潮安)县、海丰县等地],二房李乾居于南洋李厝宫村,三房李宙有两个儿子,分别居于南洋上社(北李和南李),从而导致南洋李氏之众。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澄海李氏近四万人,其中近三万人居住在莲阳。此外,旅居海外的莲阳籍侨胞、华裔不下三万人;散居在全国各地的莲阳籍李氏人口超过一万人。

叶落归根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宗族、血缘的群体形成国家、民族。爱家乡、爱祖国是一致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山高水长,必有其源,参天古树,必有其根。血缘姓氏的纽带把人们紧紧联集在一起,是强大凝聚力的体现。

移居海外的莲阳李氏宗亲,都是为生活所迫的劳动人民,他们离乡背井,漂洋过海到侨居地谋生,但不管他们在侨居地成为贾商巨富、达官贵人,或是普通的劳动人民,都爱国爱乡,每年都捐赠巨款兴办家乡的教育、医疗等社会福利事业。许多爱国华侨青年,因积极回家参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而流血牺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每年都有一批回国求学的知识分子在各地参加社会主义建设。遗憾的是,在极“左”路线影响下,一些有海外关系的人被认为海外社会关系复杂,因而政治上受到歧视,工作生活待遇遭到不公平对待。

改革开放时期,政府全面、彻底落实华侨政策,纠正一切冤假错案,海外侨胞重新恢复对祖国的信赖。

寻根问祖是华夏子孙的一种天性,关系到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文明传承。海外李氏乡亲念念不忘“陇西世家”,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每当海外李氏侨胞回故乡祭祖、探亲访友,他们都习以为常地说:“回 ‘唐山’啦!”这句话重若泰山,表明了他们是来自陇西地区的中华子孙。另有一种含义:盛唐时代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辉煌时期,我们是唐代宗室的后裔。回“唐山”,兴许是当今众多旅居海外中国人回国时的情感写照,是莲阳李氏发自内心的诉求。

在莲阳李氏聚居的村庄中,随处可见古色古香的祠堂(李氏宗祠)。这些祠堂,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大地上历代相传、生生不息的鲜活遗存,是流传至今的正宗“国粹”,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众多祠堂的门楣、楹联、族谱、祖训、乡规民约……都反映着李氏宗族文化,最醒目的是南宋宰相文天祥的墨宝“节孝忠廉”作为李氏家训,记取着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以及重民本、尚和合、求大同、奉勤朴的信条。

坐落在“南李顶”的李氏大宗祠,是莲阳李氏始祖李玄(仁斋公)祠堂,建造于清代道光年间,至今已达180多年。它的三晋宽敞庄严,保留了潮汕地区传统建筑风格,雕梁画栋,装饰精美,有金漆木雕、石雕、嵌瓷等,古朴端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为苏湾中学(澄海县第二中学)校址。莲阳李氏始祖仁斋公墓坐落在汕头市旅游胜地南峙山“塔山古寺”旁边一处名为“丝纱吊金钟”的山丘,因周围四座山中间突出一个状为金钟的山冈而得名。在这座古陵墓前,穿过重重山岭,放眼眺望,可见到烟波浩荡的南海。据考证,这座李氏陵墓是当前粤东地区仅有的四座保留完好的唐宋古墓之一。坐落在“陇头顶”的李氏乐祖(李宇)宗祠,是竹林村和上巷村联办小学校址。这些祠堂,都存着李氏在历史过程中的发展、繁衍的记录,具有历史和时代价值,唤起了民众的乡愁,使之共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寻根之路。

我念小学时,曾听到村里长辈在讲述族谱时说,清代中期时,李玄后裔人丁兴旺,上一轮辈序已用完,新一轮的辈序为:“先德传佳远,裕源世泽长。承基永玉叶,继启有文章”,一首二十字诗。现时,始祖李玄至今已传三十七代。我胞哥的曾孙属“启”辈,是莲阳李氏至今最小的辈序。

退休后,我和老伴曾带着居住在广州的子女、孙辈到澄海莲阳南峙山祭祖扫墓。不久后,又带着儿子、孙子踏上寻根之路。在甘肃省陇西县,我们无法寻觅到与先祖直接有关的古迹遗存,便到天水市(秦州)城西石马坪拜祭李广墓。李广,史称飞将军,卒于公元前119年,天水市秦安人,汉朝一代名将。墓冢高2米,周长26米。墓前树立着蒋中正题“汉将军李广之墓”的纪念碑。墓后是广阔的山坡,绿树成荫,显得庄严肃穆。我默默站在墓前沉思时,孙子李浥吟起唐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沧海桑田

据史料记载:2500年前,故乡的海岸线就在南峙山麓。现代的莲阳乡上巷村,还是在汪洋大海中载沉载浮的礁石、泥沙中,海气昏昏水拍天。岁月流转,沧海桑田。源头位于闽粤赣边山区的韩江,居高临下,川流不息,大量泥沙顺流而下,长年累月沉积在韩江出海口,又受到海潮的冲击、顶托,冲积土逐渐形成滩涂,露出海面,不断延伸扩大,形成了三角洲。

唐代大文豪韩愈因《谏迎佛骨表》得罪了皇帝而被贬到潮州当刺史。韩愈在潮州为民除害,写出《祭鳄鱼文》。文中提到“潮之州,大海在其南”。当时,潮州城南临南海,鳄鱼经常在城边伤害人畜。莲阳上巷周边尚处于浅海滩,未形成三角洲。因受到地震、海啸的影响,到了宋代,韩江主要出海口莲阳河至东里河沿海,形成一条高于滩涂水面的沙垄。沙垄不断被海浪推高至海拔10米左右,沙垄中间地带绵延10里长,形成了南洋(莲阳)上巷一带。

宋代时,已先后有陇西李氏、京兆杜氏、琅琊王氏、颍川陈氏迁居到这里,虽然地处韩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但多为贫瘠的砂质土,到处长着稀稀疏疏的仙人掌、剑麻、假菠萝、茅草等热带、亚热带作物,蛇鼠蝼蚁结窝,鹰扬兽鸣。这里春旱、夏涝、秋风沙、冬咸潮等自然灾害频繁,田园作物经常受到台风、暴雨的袭击和咸潮的浸泡。南峙山乱石磊磊,飞鸟不落脚,一块块的望天田,像鱼鳞一样贴在山坡上。

南宋庆元年间(1195—1200),移居在福建莆田的唐代宗室后裔李玄(莲阳李氏世祖),移居到李和巷(上巷村)。李玄开垦、购置的田地相当于当时莲阳田地的一半,招募、安置大批从福建泉州、漳州迁来的贫苦人家,“授田以资”,让他们在莲阳安居乐业,落地生根。

中华民族极具强韧的凝聚力,雄浑的黄河水、广袤的黄土地培育了我们这个民族。发展于黄河流域的汉族先民,在历代兵乱中几乎都进行过大迁徙,从黄河流域移居到南疆海隅,进行筚路蓝缕的开拓,繁育后代;用光辉灿烂的黄河流域文明启迪蛮荒的落后愚昧,承先启后一代代地传下去,也把中原地区的先进农业技术传播到南疆海隅,开发成人丁兴旺、农业发达、文风兴盛的“海滨邹鲁”。后人应当珍惜先人传给后人的这根精神纽带,增强民族凝聚力,令之发扬光大。

岁月悠悠,演绎春秋。先人为了避免黄河流域历代的战乱,南移到南疆海隅,可是战乱如影随形,日子永不安宁。南宋末年,文天祥、陆秀夫随宋帝昺逃难到南疆海隅,当地老百姓自发奋起“勤王”抗击元兵;明朝万历年间,邻村涂城朱良宝率领农民起义;明朝嘉靖年间,倭寇经常上岸奸淫掳掠,群众自发奋起抵御,追杀倭寇;明朝行将灭亡,清兵南下,群众举起“反清复明”义旗,抵御外族;清初的海禁、迁界,南疆一带,村落看不到炊烟,听不到鸡鸣狗吠,饿殍遍野;日寇铁蹄的践踏;民国时期的苛捐杂税;加上地震、海啸,南疆“陇西世家”同祖先发祥地甘肃陇西地区一样,煎熬在水深火热之中,民不聊生。经历了宋、元、明、清、民国等年代,南疆多少群众牺牲在战场上!

一个地方,一个氏族的兴衰、变迁,是整个中华民族兴衰、变迁的反映,人们从中领悟出一个道理——和平盛世、战乱殃民。

周边的历史事件

中华民族是在艰难困苦、多灾多难中发展壮大的,是在刀光剑影中脱颖而出的,黄土高原、黄河流域,历史战乱频繁,遭受天灾人祸,一部分汉族人民被迫接踵跨长江、越五岭,长途跋涉,经历艰难险阻、流血流汗,开拓创新,重建家园,满怀希望子孙后代能安居乐业。但是事与愿违,在封建社会,岂有净土和世外桃源。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南疆“陇西世家”,从繁荣到战乱,再从战乱到繁荣,这是一部原汁原味的氏族生活沧桑史。这个氏族经济的发展,居住地的变迁,与中华民族全国大局息息相关,同俱盛衰兴败。先人饱受乱世的苦头,居安思危,子孙后代更珍惜社会的安定。

甘肃陇西地区一部分李氏后裔历尽千辛万苦,逐步迁徙到南疆,经历了宋、元、明、清、民国各个历史时期。他们的处境同黄土高原、黄河流域的祖先一样,战乱频繁,天灾人祸,民不聊生,往往比祖居地有过之而无不及。先人曾说,我们再也没有退路了,再迁徙只能走向茫茫大海。这不是耸人听闻。当今,海外侨胞,特别是东南亚地区李姓众多,这是众多的人离乡背井,漂洋过海谋生的真实写照。

南宋绍定年间,奸相贾似道弄权的事情败露后,被贬到福建漳州。居住在福建莆田石狮的当朝丞相郑清芝的侄子郑虎臣,为报杀父之仇,一路跟踪贾似道,在漳州木棉庵(现在的汕厦公路旁)把贾似道杀死。宋理宗命郑清芝星夜捉拿郑虎臣归案。郑虎臣为了不连累郑清芝而自杀,他的四个儿子逃到潮汕地区定居,第二个儿子定居在莲阳乡程洋冈村。

南宋末期宋帝昺,在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的护送下逃难到闽粤一带。一批爱国志士招兵买马“勤王”,抵御元兵入侵。宋帝昺登上南澳岛(当今粤东的南澳县)时,靠近莲阳海岸的凤屿是南宋君臣排兵布阵防御元兵的前沿,曾发生千帆竞发的激烈海战,大批李氏子弟沉尸海底。

明朝万历年间,与上巷村毗邻的涂城村朱良宝领导农民揭竿起义,反饥饿、反压迫,居住在涂城村中李宇的胞弟李乾、李宙的后裔,也加入了起义队伍。朱良宝同沿海各地起义军结成统一战线,抗击明朝官兵。为了巩固起义军的根据地,朱良宝率领军民用泥土、石头、石灰砂浆建筑一座城堡,谓之涂城,一直沿用至今。当时的涂城有杜、朱、李等姓氏聚族而居,大家同心同德反抗官兵,多次击退朝廷官兵的围困、进攻。朝廷只好从闽、粤各地调遣官兵,从四面八方围困城中起义军。孤军无援,寡不敌众,起义军苦苦坚守一段时间后,粮食耗尽,城被攻破。起义军首领朱良宝自焚身亡,其部下将领无一投降,一千二百多人被朝廷官兵斩首。血洗涂城,被杀戮群众也不计其数。目前,涂城村九成以上聚居着“京兆世家”杜氏后裔,李、朱等姓聚居在同涂城村屋瓦相连的南徽村。

明清嘉靖年间,官府无能,盘踞在沿海岛屿的倭寇经常成群结队上岸奸淫掳掠,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受到残害、损失。莲阳老百姓自觉组织起来守土抗敌。以自然村为单位,农闲时训练壮丁,摆枪弄剑练习武艺。村与村进行联防,一经发现倭寇进村,吹响海螺,敲锣打鼓,四乡八里壮丁持械赶来援助,把倭寇团团围住。上巷村、涂城村和南徽村的壮丁奋不顾身,贴近与倭寇进行肉搏,往往把小股倭寇就地消灭干净。

明末清初,清兵大举入关,各地人民不堪外族入侵,纷纷举兵反抗。苏湾(莲阳和溪南合称)棣头村人黄如海举起“反清复明”的旗帜,莲阳的黄厝村和上巷村相连,黄氏青壮年和周边壮丁也踊跃参军。黄如海的队伍军纪严明,英勇善战,从闽粤边一直转战到雷州半岛。后来黄如海的子弟兵在返回故乡的归途中,兵船在惠阳海面不幸遭遇强台风的袭击,莲阳各姓壮丁葬身大海者不计其数,仅黄厝村壮丁就牺牲三百多人。

明末清初,郑成功的队伍路过莲阳,郑氏子弟积极加入队伍。程洋冈村莲阳河南岸的华富村,明清以来大量人口漂洋过海到南洋群岛谋生。清代雍正年间,郑镛南到暹罗(泰国)创业。那时暹罗各地武装势力割据,外族入侵。郑镛南的儿子郑信,团结广大原住民和华侨,组织领导武装队伍,同心协力抵御外犯,把四分五裂的暹罗团结在一起,建立了武吞里王朝,郑信当了开国皇帝。

明代亡,清兵入关后,对外奉行“闭关自守”政策,一直延续至“鸦片战争”,对内实施暴政,残酷镇压人民。清初康熙时期,为了断绝沿海地区同东南亚各国的经济交往,因噎废食,把以货易货的“海上互市”视为走私漏税,实行海禁、迁界政策,坚壁清野,逼迫沿海村庄分别向内地迁移几十里地。沿海地区经济贸易受到严重摧残。整个澄海县都被列入迁界范围。幸好在朝廷中得势的总兵许龙(莲阳人)以缓迁为理由,暗中帮助家乡免遭其祸,留下南洋(莲阳)、三寨沙等处缓迁。康熙五年,报复性限令南洋等地“三天内全部迁移,违者斩之”。百姓丧魂落魄、呼天唤地、离乡别井、妻离子散、满目凄凉,饿殍遍野。好端端一个人丁兴旺的莲阳,见不得炊烟火种,听不得鸡鸣狗吠,乡亲们谁能忘记这段惨痛的历史!

康熙八年“复界”时,莲阳十室九空。上巷村“蓬蒿满室,社散丘墟”,回迁到故屋的百姓“十人存三”。乐祖(李宇)的嫡系后代,绝大多数迁出到外地失去记载。只有三房第二十二世李世魁回到故乡上巷村定居。当今,国内外李世魁的后裔近万人,居住在上巷村一带近两千人口,其中八成是李世魁后裔。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