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鲁迅<野草>的艺术特色
在许多研究鲁迅散文诗集<野草>的文章中,曾对它的艺术特色作了具体而又详细的分析,诸如说<野草>具有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浓郁的抒情和诗的意境,奇特的构思和丰富的想象,凝炼含蓄的语言风格等等。尽管如此,笔者在学习过程中,仍然感到言犹未尽。现在,试将<野草>艺术特色的三点浅见,写在下面,以就正于有关研究者。
题材和形式
对于文艺创作,鲁迅主张“题材应听其十分自由选择”(1933年3月18日致罗清祯的信),反对“题材的范围太狭”(1935年6月16日致李桦的信)。在<野草>里,大至“三一八”流血惨案,小至一片压干的枫叶,各种题材尽收其中,从而反映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六年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时期的现实社会中的人事风貌和作者的战斗生活及其自我剖白的思想。归纳一下,大约有四类题材:现实社会的人与事;自然景物;作者的生活与思想;神话故事等。这说明整部散文诗集具有题材的广泛性。
以取材于现实社会的人与事为例。这类题材在<野草>里,占了大量的篇幅。作者通过这些作品,概括地描绘了封建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的面貌:像黑暗的“地狱”,阴森可怕;似“高大的冰山”,冷酷无情。整个社会充满着压迫、剥削、虚伪和苦痛:“没一处没有名目,‘没一处没有地主,没一处没有驱逐和牢笼,没一处没有皮面的笑容,没一处没有眶外的眼泪。”(<过客>)不仅如此,鲁迅还用他的艺术妙笔,反映了现实社会中各种类型人物的生活、风貌和人生哲学。这里,有上流社会中遇事圆滑,是非含混的市侩主义者(<立论>);有能够区别贫富贵贱的极端势利的“叭儿狗”(<狗的驳诘>);有屈服于黑暗势力的下层社会的求乞者(<求乞者>);有忍羞屈辱抚养儿女以至被儿女鄙夷遗弃终于悲愤欲绝的穷困老妇人(<颓败残的颤动>);有被压迫受苦而又精神麻木的奴才(<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等。社会中各个阶级和阶层的人物几乎都进入了<野草>的篇章,构成了一幅现实人生的图画。
问题不仅在于选取什么题材,描写哪些人物,而在于通过这些精心选择的题材和富于鲜明性格特征的形象,挖掘出深刻的社会主题,表达出作者独到的思想见解。“选材要严,开掘要深”,鲁迅的这个艺术主张,明显地见诸<野草>的创作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