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翳唐山,灵秀钟;我学院,声誉隆。灌输文化尚交通。

习矿冶,土木工,窥学术,贯西中,相期同造最高峰。

璨兮如金在熔,璀兮如玉相攻。桃浓李郁,广座被春风。

宜诚笃,宜勤朴,基础坚,事功崇。文轨车书郅大同。

——西南交通大学校歌

西南交通大学作为一所百年名校,有着优良的学术传统,这里科学技术与文化传统并行不废、交相辉映。交大校歌歌词作者吴稚晖先生早在1934年的校歌中写道:“灌输文化尚交通”“文轨车书郅大同”。在新时代下,如何发扬这一优秀传统培养新时代的“有人文情怀的工程师”?这是我在十余年前进入交大任教所面临的问题。《轨道上的行吟——中国古典诗词网络赏析与创作》一书即是我多年教学实践和探索的结晶。

《轨道上的行吟——中国古典诗词网络赏析与创作》一书由我的QQ空间“诗词茶馆”的内容编纂而成的,也是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本科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的成果之一。作为一位在理工科高校从事中国古典诗词教学和研究二十余年的教师,深感在新时代下如何传播中国古典诗词是教育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目前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技术已经较为普遍,但有意识地在一些信息交流平台集中探讨中国古典诗词,增加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营造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持之以恒的做法并不普遍,且该方面的理论研究也非常欠缺。“一个好的平台,如果只是发表的管道畅通,并不意味着其会有好的传播效果。所以,以何种形式包装与行销传统文化,是当下的最大课题。让传统文化用通俗的方法获得通俗的影响力,这应是互联网时代传统文化重获新生的途径。”

当今时代,互联网的使用已成常态,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受到了挑战,特别是本民族的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典诗词的传承成了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针对现在学生“机不离手”的生活习惯,我的QQ空间“诗词茶馆”将他们的兴趣爱好与传统诗词教学联系起来,把课堂教学延伸为互联网导学,搭建一个较为宽松的交流平台,让学生在此讨论诗词,比拼才学,结交朋友。这既是教学课堂的延伸,也是发现并培养人才的一个有益的平台。基于此考虑,近年来,我在QQ空间中开设了一个读、品、评、议中国古典诗词的“诗词茶馆”,聚集了一批学生(全校各专业均有)在此讨论、学习诗词,从而发现、培养人才,让学生的古典诗词修养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得到提高,从而使古典诗词教学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这本书主要是将2014年8月到2016年12月在QQ空间“诗词茶馆”中讨论中国古典诗词的帖子整理成册,名为《轨道上的行吟——中国古典诗词网络赏析与创作》(其中,创作篇的时间延长到2017年)。“轨道上的行吟”与西南交大校歌“文轨车书郅大同”异曲同工,并且网络也是一种虚拟的“轨道”,拟于此消除学科鸿沟,融合文理医工,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的人才,可谓“桃浓李郁,广座被春风”。

我几乎每天在QQ空间发数首古典诗词,并附简评或引言,引导学生对所发诗词进行讨论与评析,或者发表读后的感受,并不时展示我校各专业学生的古诗词创作。品读诗词共计数百首,原创诗词230首(限于篇幅,并未完全收录)。每天有数百学生参与讨论,取得较大的影响。

“诗词茶馆”所讨论的诗词主要以中国古典诗词为主(大部分是唐宋诗词),偶尔也有少量现当代优秀诗歌。该书内容具有以下3个特点:

(1)引导大家课外学习中国古典诗词(主要是唐宋诗词)。由于唐宋诗词乃中国古典诗词的精华,再加上学生对唐宋诗词比较热爱,因此,该书主要引导大家课外学习唐宋诗词。

(2)注意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结合四季时令节日发表相关诗词,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参与兴趣。

(3)鼓励学生创作古诗词。针对少数对诗词创作有浓厚兴趣的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创作,并安排学生互相点评,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促使学生不断进步。目前共计收录原创诗词230首,尤以理工科学生卢旭杰(电气学院)、戴冬柯(信息学院)、卓俊君(机械学院)和中文系的周伟为多。同时,“茶馆”也进行了包括校庆诗词创作在内的多次集体诗词创作活动,同学们踊跃参与,收到良好的效果。

我于2014年7月开始在QQ空间开设“诗词茶馆”,2018年寒假开通了新浪微博“清平乐的微博小窝”(专发中国古典诗词)。这样,教学空间从教室到QQ空间再到微博逐步推广和拓展,教学对象便从在校学生到往届校友再到社会粉丝,影响面从几十人到几千人甚至上万人,不仅增加了教学受益面,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校通识教育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1. 方文山:互联网时代,该如何推广传统文化,《光明日报》2018-04-24。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