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说法“烧脱伊”!

三个说法“烧脱伊”!

有一天,木工组突然来了一个大加班,一会儿来了四十多口子,只见李老板站在走廊上把手一挥,好嘛,众人齐心,金变黄土。有人说李翰祥写错了,众人齐心,黄土变金才对呀!那你错了,这次偏偏是金变黄土。不,我们李老板争气不争财,搭了一个多月的布景,在他老先生的一声号令之下,起钉拔榫,搬柱移梁,拆窗卸瓦,倒壁推墙,如砍瓜削瓠,如浪卷浮萍,片刻之间,尘土飞扬,没等李老板吸到第五支红锡包的时候,一条洋古式的大街,变成了空前绝后的一片黄土,不是金变黄土是什么?

等公司的巴士把李萍倩导演接到厂里,连拆下的布景板都抬光了。李导演一下车,愣没发现有什么不对(你看那条街道拆得多干净),但只见广场上围着一大圈人,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于是也拥到圈子里看了看,那些人大概故意等他呢,见他一到,不知哪位捉狭鬼学着李导演的语气,喊了一声“锐地,开麦拉!”跟着有人划了一根洋火朝中间堆着的底片上一扔,登时“砰”的一声,火焰冲天地烧了起来。李导演还莫名其妙呢:“啥事体?”

“烧底片。”

“啥体要烧底片?”

“老板叫烧脱伊。”

“啥个底片?”

“《公子落难》!”

“公……”李导演目瞪口呆,半晌无言。

以上是第一种传说,单纯合约问题,和第二种传说还出入很大,不是合约问题,而是剧本问题。《公子落难》开拍了几天,剧本一直没改好,老板和导演之间各持己见,大家都据理力争,谁也不肯让步。有一天李导演几杯老酒下肚,说了几句不中听的话,传到老板的耳朵里,就弄得一发不可收拾了。

别的我不知道,所谓酒言酒语我倒是亲有所闻,亲目所睹:是晚上的事儿,都快夜里十二点,永华宿舍的庙街已经是夜静人稀了,突然有人推开九十七号三楼的窗门朝天大骂:“×你李××的祖宗,我李×××你李××的祖宗。”(都是大人物,直言谈相不大好意思。)声音清脆有力,语气肯定坚决,真有点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味道。

不过,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就算大家同姓不宗,在没有经过历史考据和科学鉴定之前,还是保留一点的好,万一大家全是陇西李,岂不是唐突了“先人板板”?再说“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何苦来哉?(不过,我的祖宗是黑旋风李逵,大家是桥归桥,路归路,完全两码事。)

虽然是酒言酒语,传到李祖永先生的耳朵里总是好说不说好,于是李老板在怒火中烧之余,也就来了两句:“烧脱伊,烧脱伊!”他嘴里的“伊”当然指的是《公子落难》,实际被烧脱的却是周晓晔。底片真烧假烧都不是问题,反正戏总是停了下来,底片早晚要处理的,可是周晓晔的前途却没人理了,经过了这次打击之后,她还真是一蹶不振!

第三个说法,如果是真的就更不大好了,不是合约问题,也不完全是剧本问题,最主要的是有人施压力,令《公子落难》无法完成。这种压力,使公子哥儿脾气的李祖永,大光其火,借着剧本未曾整理好,把戏暂予停拍。李导演也就正中下怀,放下了永华的《公子落难》,到长城去拍他的《一代妖姬》去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