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就像猴子

人情就像猴子

人是猿猴变成的

朋友A打来电话,在电话中又发了一通牢骚,云太忙;又云领导对他如何如何横挑鼻子竖挑眼什么的。我回答说,你这是自找的。朋友本在文联,职称二级作家,平日里总有一些不大不小的文章问世。正因为如此,被领导看中去当了秘书。领导找他谈话的时候,朋友一脸的兴奋,电话那头的声音都有点颤抖。不久,朋友真去了机关,鞍前马后地服务于领导,倒也尽心尽力。职称是没有了,被任命为一个副科级秘书。去本来是可以当正科的,但机关不能跳级提拔,便只好如此了。

放下电话,我想起了《袁中郎尺牍》上的一句话:“寂寞之时,既想热闹;喧嚣之场,亦思闲静。”人情大抵皆然。如猴子在树下,则思量树头果;及在树头,则又思量树下饭。往往复复,略无停刻,良亦苦矣。

人是由猿猴变的,猴的习性就是人的习性。猴进化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变成人了,但这些习性仍是没有改变,反而有变本加厉的嫌疑。比较起猴子而言,喜欢热闹的人类似乎更怕寂寞。

读香艳故事

读《香艳小品精粹》,里面有一章专门摘录和尚偷情的故事。最有名的就是那个“老和尚告诉小和尚女人名叫老虎”的小笑话。中国古代有很多促狭和尚情事、偷情的笔记笑话。想这些笑话的产生,很大程度上与百姓尤其是文人的阴暗心理有关,有着“饱汉嘲笑饿汉饥”的嫌疑。

中国古代偷情的故事真不少。看来严酷的礼教还是很难抵挡人的本能。最有名的当属《西厢记》了,红娘“拉皮条”让崔莺莺和张生成就了“鱼水之欢”,因为结局是皆大欢喜,所以那段偷情也就成为经典。《红楼梦》里贾宝玉也是这样,宝玉与半推半就的袭人“初试云雨”,最后也是不了了之,谁也没有吃亏。当然,色胆包天的,要属《水浒传》中的西门庆,不仅偷人,而且还杀人,连“绿帽子”也不想让武大郎戴。

偷情是需要色胆的。关于这个,王朔有一番妙语,让人拍案叫绝。王朔说:“年轻时有贼心无贼胆,等贼心和贼胆都有了,贼又没有,只好左手摸右手。”

其实深入想一想王朔的话并不对。现在这年头,只要有钱,不仅胆子壮了,贼也会蜂拥而上。

鲍鱼君天下

看有关鲍鱼的资料。在所有的大宴中,如果不是硬比新奇,鲍鱼可能是比较昂贵的一种海鲜了。所以当鲍鱼端上来的时候,也就意味着这桌饭已是够档次了。

很多人一直不理解为什么鲍鱼会那么珍贵,因为它吃起来是那样稀松平常,只是有着较好的韧劲和口感,如果硬要说它有多么好吃,那就有点勉为其难了。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但鲍鱼的确算是餐桌上的珍馐,名列海味“鲍参翅肚”之首。中国古代的宫廷还专门设有鲍鱼烹饪师,对鲍鱼的烹饪方法极为讲究:烧制不能太软也不能太硬,入口要软糯,齿颊要留香,这样的话一般都用炭火瓦煲,用小火煨制18个小时左右,然后配以鱼翅。这样做出来的鲍鱼浓而不腻,异常鲜美。另外鲍鱼扣刺参也是一道名菜。至于鲍鱼捞饭,对于贵人大员来说,基本上属于下脚料范畴的了。

我起先一直对鲍鱼没有一个直接的概念。有一天晚上没事,我坐在电视机前,正巧中央七台在介绍鲍鱼的养殖,我便津津有味地看起来。正是通过电视,我才真正地看清了鲍鱼:它是硬壳的,肉长在硬壳里面。鲍鱼肉的形状像什么呢?像极了女性的生殖器!

我恍然大悟,可能正是因为这个,鲍鱼才一下子身价大增。不仅中国,世界上很多餐饮习惯,都是将类似生殖器的东西或者生殖本身的东西当作“大补”的,比如补“阳刚”的牛鞭、胡萝卜、乌龟、甲鱼;滋“阴柔”的牡蛎、蜗牛、无花果等……而这些“相似”的东西也偏偏能起到奇效。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鲍鱼的身价想来是同理,这都是一脉相承的。就拿鲍鱼来说吧,现代医学也证明,鲍鱼的确有着极佳的“滋阴”作用,它可以明目、养阴、平肝火,医药作用真的非同小可。

这个世界上的很多道理,很多就是由“盲打莽撞”得来的,有时候甚至一点逻辑性都没有,完全就是毫无理由的判断。“神农尝百草”,靠的是什么?一部分是经验,另一部分则是完全的直觉。

名不副实

晚上下班总要经过一条不大不小的街,总能看到一间间发廊出奇地热闹。如今这世道也挺有趣,因一些事情不能正式定义,所以往往都在玩文字游戏:叫发廊的其实根本不理发,叫小姐的根本不是小姐,叫茶座的会连一张喝茶的桌子都没有,叫卡拉OK的根本没有话筒……

其实很多关于文字方面的东西是不能认真的。什么是市场经济?说白了就是什么都有的买,也什么都有的卖。有卖笑的,有卖唱的、卖肌肉的、卖文的、卖怪力乱神的、卖笑话的、卖情调的、卖雅痞的……只要有卖的,也就有买的;只要有买的,也就有卖的。

我有一个朋友在广州,是某名牌大学哲学系毕业的,原本在那里给人编杂志,嫌收入太低,后来干脆整天带着罗盘给人看风水,收入大增。前几日到我处来玩,我开玩笑让他也给我看看,他一脸怪样:“我那点妖术,还敢糊你?!”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