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佚文献的出土并不始于近四十年,但近四十年来地下古文献的相继出土与面世,却为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研究揭开了新页,开拓了新领域。就出土文献而言,一九七二年银雀山古兵书,一九七三年马王堆帛书《老子》与大量儒、道、法、方技、数术类帛书文献,定州八角廊古《论语》,残简《文子》,一九九三年郭店竹简《老子》、《太一生水》,及多种儒家文献的相继出土,或重出于传世文献,或为未曾面世的古佚籍,或儒、或道、或兵、或法,或古方技、数术,为上古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增添了丰富的新材料,印证、校补了传世儒、道典籍的内容,填补了老子到庄子、孔子到孟子间儒、道两家思想发展的空缺。部分文献亦解决了长久以来传世文献载记的疑惑,甚至掀起了中国传统古医学疗法再度抬头、受到重视的风潮。就一九九三年以后,或因购买、或因捐赠而面世的古文献而言,上博藏战国楚竹书、清华简、北大简的出现,除持续扩大上述出土文献的功能外,也让学界有了再见部分古佚的古文《尚书》内容的机会,或使长久以来言之凿凿的古史载记有了大不相同的说法,或让秦汉以来文字统一后的某些官版字书得以面世。总之,这四十年来出土与面世的文献,或掀起《老子》版本学说重探的热潮,或揭开黄老之学研究的序幕,或引发思孟学派探索的思潮,或开启古文《尚书》研究的契机。这一波又一波的探古风潮,终于将出土简帛文献的研究推向了高峰,使之逐渐成为近四十年来国际汉学研究的显学。

面对这些丰富的新古文献研究资料与风潮,本书作者深感不能置身事外,故自一九九二年的教授升等论文议题——马王堆黄老帛书的研究开始,到接下来的定州竹简《文子》研究、郭店儒道文献研究、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简研究,以及目前正在进行的清华竹简研究、北大汉简研究,都从思想史的角度,就其与中国哲学研究较密切相关的理论内容,进行梳理与探讨,完成了近三十篇学术性专题论文。其后在个人所任教的系所开授“近年出土儒道文献思想专题研究”课程,一方面希望个人的研究能与当代汉学研究的显学接轨,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借由开课,引导学生了解进而参与近年这些新材料与显学的研究工作。

为了梳理个人近二十年的研究成果,也为了让有兴趣参与此一研究工作的学界同仁在资料搜寻方面能多一点方便,现将个人近年来的二三十篇研究成果结集成书以出版。清华简的研究因个人目前正在进行中,尚无相当分量之篇幅参与集结,北大简的研究则因目前除《文物》有数篇专刊报道外,图版、释文均未正式出版,个人尚无完整而满意之成果出现,故暂从缺,以待来日。

陈丽桂

序于二〇一二年九月十八日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