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浣溪沙

伏雨〔1〕朝寒愁不胜,那能还傍杏花〔2〕行!去年高摘斗轻盈〔3〕

漫惹炉烟双袖紫,空将酒晕一衫青〔4〕。人间何处问多情?

〔笺〕

〔1〕杜甫诗:斗风伏雨何纷纷?赵注:伏雨沉伏之雨。

〔2〕杜牧诗;何事明朝独惆怅?杏花时节在江南!格物丛话:杏花似梅而稍大,色微红。

〔3〕赵飞燕外传:体态轻盈,能为掌上舞。古诗十九首注:盈与赢通;容也。

〔4〕唐旧仪卫志:凡五路,皆有副驾。士皆平帻,大口袴衫。从路色,玉路服青衫。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1〕

被酒〔2〕莫惊春睡重〔3〕,赌书〔4〕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笺〕

〔1〕李珣浣溪沙词:暗思何事立残阳?

〔2〕汉书高祖记:被酒,夜经泽中,使一人前行。注:犹中酒也。

〔3〕程垓词:昨夜酒多春睡重,莫惊他!

〔4〕李清照金石录序:每饭罢,坐归来堂,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得举杯大笑,或至杯倾覆怀中,不得饮而起。

莲漏〔1〕三声烛半条〔2〕,杏花微雨湿轻绡,那将红豆〔3〕寄无聊?

春色已看浓似酒〔4〕,归期安得信如潮〔5〕,离魂入夜倩谁招〔6〕

〔笺〕

〔1〕翻译名义:庐山远公门有僧慧要者,惠山中无刻漏,乃于水上立十二叶芙蓉,因波轮以定十二时,咎景无差,今日远公莲花漏是也。李肇国史补:莲漏者,庐山僧惠远所作也;乃取铜叶制器,状如莲花,置盆水上,底孔漏水,半之则沉,每昼夜十二沉云。

〔2〕尹鹗临江仙词:红烛半条残焰短。

〔3〕王维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资暇录:豆有圆而红者,举世遍呼为相思子,即红豆之异名也。按红豆产于岭南,秋开小花,色或白或淡红,实如豌豆,色鲜红。相传有人殁于边,其妻思之,哭于树下而卒,故名。

〔4〕陈旅诗:上林春色浓似酒。

〔5〕古诗: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说文:江海之水,朝生为潮,夕生为汐。高丽图经:潮汐往来,应期不爽,为天地之至信,古人尝论之;在山海经以为海节出入之度;浮屠书以为神龙之变化;宝叔蒙以为水随月之盈亏;卢肇以为日出于海,冲击肇而成;王充以为水者,地之血脉,随气进退。

〔6〕宋玉有招魂赋:王逸楚辞章句:招魂者,宋玉之所作也。宋玉哀怜屈原,忠而斥弃,故作招魂,欲以复其精神,延其年寿。离魂,见后西郊冯氏园看海棠阕。

〔校记〕

粤雅堂本“烛”作“竹”,胡刊本亦同。又胡刊本“轻绡”作“红绡”。

消息谁传到拒霜〔1〕,两行斜雁碧天长,晚秋风景倍凄凉。

银蒜〔2〕押帘人寂寂,玉钗敲烛〔3〕信茫茫,黄花〔4〕开也近重阳。

〔笺〕

〔1〕益都方物记:添色拒霜华,生彭汉蜀州;花始开,白色,明日稍红,又明日,则若桃花然。群芳谱:木芙蓉,一名木莲,一名华木,一名拒霜。本草:木芙蓉八月始开,故名拒霜。

〔2〕庚信诗:帘钩银蒜条。

〔3〕唐人诗:敲断玉钗红烛冷。

〔4〕礼:季秋之月,鞠有黄华。注:鞠与菊通。

雨歇梧桐泪〔1〕乍收,遣怀翻自忆从头。摘花销恨〔2〕旧风流。

帘影碧桃人已去〔3〕,屧痕〔4〕苍藓径空留。两眉何处月如钩?

〔笺〕

〔1〕牡丹亭悼殇:翦西风泪雨梧桐。

〔2〕开天遗事:禁苑中千叶桃盛开,帝与贵妃日逐宴于树下,帝曰:不独萱草忘忧,此花亦能销恨。

〔3〕本事诗:博陵崔护,资质甚美。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而花木丛萃,寂若无人。叩门久之,有女子开门,独倚小桃,斜柯竚立,而意属殊厚。崔辞去。及来岁清明,忽思之。往寻,门墙如故,而已锁局矣。因题诗于左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4〕女郎紫竹词:藓痕印得鞋痕小。

西郊冯氏园看海棠因忆香严词〔1〕有感

谁道飘零不可怜,旧游时节好花天,断肠人去自经年。

一片晕红疑著雨〔2〕,晚风吹掠鬓云偏,倩魂〔3〕销尽夕阳前。

〔笺〕

〔1〕张任放云:按龚芝麓有香严斋,所著词曰香严词;龚尝有“蓦山溪重来,门巷近日飞红雨。”二句,为当时所传诵。观容若此词,似不胜重来之感;云忆香严词,未知何指。通志堂集,复将此题删去。王俨斋谓为柔情一缕,能令九转肠回,虽山抹微云君,不能道也。

〔2〕杜甫诗:林花著雨胭脂湿。玉雱词:海棠著雨胭脂透。

〔3〕陈玄祐离魂记:唐张镒居衡州,有女曰倩娘,甥曰王宙。宙幼聪慧,镒许以女妻之。及长,两相爱慕。镒忽以女别字。女闻抑郁;宙亦恙恨,托言赴京,买舟遽行。夜半感想不寐,倩娘忽至;悲喜之余,擎与俱遁。居蜀五年,生二子,始共归衡州。宙诣镒自谢。镒大惊,以其女固在室,病数年,未离闺阁也。两女既相见,翕然合为一体。

〔校记〕

粤雅堂本“疑著雨”作“才著雨”。晚风句作“几丝柔绿乍和烟”。胡刊万松山房丛书本亦同。

一半残阳下小楼〔1〕,朱帘斜控软金钩〔2〕。倚栏无绪不能愁。

有个盈盈〔3〕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见人羞涩却回头。

〔笺〕

〔1〕杜牧诗:夕阳下小楼。

〔2〕洪瑹新月诗:金钩半押帘。

〔3〕古诗:盈盈楼上女。

酒醒香消〔1〕愁不胜,如何更向落花〔2〕行。去年高摘斗轻盈〔3〕

夜雨〔4〕几番销瘦了。繁华如梦〔5〕总无凭,人间何处问多情?

〔笺〕

〔1〕刘过贺新郎词:记酒醒香消,时语客里。

〔2〕韦庄清平乐词:门外马嘶郎欲别,正是落花时节。

〔3〕见前伏雨朝寒阕。

〔4〕孟浩然诗: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5〕萨都刺诗:繁华一梦人不知,万事邯郸吕公枕。

〔校记〕

按此阕与前朝寒阕字句略同,顾刻本西郊二阕接录,故因之。

欲问江梅瘦几分〔1〕,只看愁损翠罗裙,麝篝衾冷惜余熏。

可奈暮寒长倚竹〔2〕,便教春好不开门〔3〕。枇杷花〔4〕下校书人〔5〕

〔笺〕

〔1〕康兴之词: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

〔2〕杜甫佳人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3〕王建赠薛涛诗:万里桥旁女校书,枇杷花下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知。

〔4〕顾瑛诗:枇杷花间如雪白。本草:枇杷其叶似琵琶,故名。果谱:枇杷秋萌,冬花,春实,夏熟,备四时之气。

〔5〕鑑诫录:蜀人呼营妓为女校书。

〔校记〕

胡刊本“江梅”作“红梅”。“花下”作“花底”。

睡起惺忪〔1〕强自支,绿倾蝉鬓〔2〕下帘时,夜来愁损小腰肢〔3〕

远信〔4〕不归空伫望,幽期细数却参差。更兼何事耐寻思。

〔笺〕

〔1〕元稹诗:桃花暗淡柳惺忪。注:动摇不定貌。

〔2〕古今注:魏文帝宫人莫琼树,制蝉鬓,飘渺如蝉翼。

〔3〕范云诗:妾自愁成瘦,非君重细腰。

〔4〕元稹诗:解怪还家晚,长将远信呈。

五月江南麦已稀〔1〕,黄梅时节〔2〕雨霏微〔3〕。闲看燕子教雏飞〔4〕

一水浓阴如庵〔5〕画,数峰无恙〔6〕又晴晖。湔裙〔7〕谁独上鱼矶〔8〕

〔笺〕

〔1〕陈造四月诗:正是江南打麦天。礼:孟夏之月,……麦秋至。拾遗记:北胡中有指星麦,四月火星出,麦熟而获之。广志:破藏稷,逼麦稷,此二者以四月熟。

〔2〕赵师秀诗:黄梅时节家家雨。周处风土记:梅熟时雨,谓之梅雨。椑雅:江湖二浙,四五月之间,梅欲黄落,则水润土溽,础壁皆汁,蒸化成雨,谓之梅雨。沾衣服,皆败踠。

〔3〕李端诗:霏微风带雨。

〔4〕元稹诗:桃叶成阴燕引雏。辛稼轩山花日词:月月闲看燕子飞。

〔5〕丹铅总录:画家有庵画,杂彩色画也。

〔6〕风俗通:上古之世,草居露宿,恙,噬人虫也,善食人心。凡相问,曰无恙。

〔7〕李商隐柳枝词序:明日,余比马出其巷,柳枝丫鬟毕妆,抱立扇下,风障一袖。指曰:若叔是邪?后三日,邻当湔裙水上。以博山香待,与郎俱过!

〔8〕韩愈文:或采于薄,鱼于矶。说文:矶,水中碛也。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1〕横笛〔2〕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3〕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4〕里忆平生。

〔笺〕

〔1〕李白诗: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乐府杂录:笛,羌乐也。古有落梅花曲,开元中有李謇,独步于当时。程大昌演繁露:笛亦有落梅折柳二曲,今其曲亡不可考矣。

〔2〕梦溪笔谈:后汉马融所赋长笛,空洞无底,正是今之尺八。李善为之注云:七孔,长一尺四寸,此今之横笛耳。

〔3〕九辩:惆怅兮而私自怜。

〔4〕杜甫吹笛诗: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

咏五更和湘真〔1〕韵。

微晕娇花湿欲流,簟纹灯影〔2〕一生愁。梦回疑在远山楼。〔3〕

残月暗窥金屈戍〔4〕,软风徐荡玉帘钩〔5〕。待听邻女唤梳头。

〔笺〕

〔1〕明陈子龙文集名。

〔2〕见前如梦令辘轳金井阕

〔3〕王次回诗:篷窗新署远山楼。

〔4〕王次回月诗:暗露婵娟屈戍边。辍耕录:今人家户设铰钉,名曰环钮,即古金铺之遗意,北方谓之屈戍。

〔5〕卢仝诗:仙宫云箔卷,露出玉帘钩。北梦琐言:杜荀鹤书吟一帘联云:“旧衣灰絮絮,新酒竹殇殇。”或话于韦庄,庄曰:吾道“印将金锁锁,帘用玉钩钩。”

原作

陈子龙〔1〕

半枕轻寒泪暗流。愁时如梦梦时愁〔2〕,角声初到小红楼。

风动残灯〔3〕摇锈幕,花笼微月〔4〕淡帘钩,陡然旧恨上心头。

〔笺〕

〔1〕陈子龙,明松江华亭人,字人中,更字卧子,号大樽,崇祯进士,以定乱功,擢兵科给事中。工诗赋古文,取法魏晋,骈体尤妙。著有诗问略,白云草庐居,湘真阁诸稿。

〔2〕赵文鼎诗:相思情不极,有梦到愁边。

〔3〕郑谷诗:落花风动宿斋灯。

〔4〕王之涣诗:谢家池馆花笼月。

五字诗〔1〕中目乍成〔2〕,尽教残福折书生〔3〕,手挼裙带〔4〕那时情。

别后心期和梦杳〔5〕,年来憔悴与愁并,夕阳依旧小窗明〔6〕

〔笺〕

〔1〕许浑诗:南国争传五字诗。南史陆厥传:五字之中,音韵竟异;两句之内,徵角不同;世呼为永明体。按王次回有赠诗中,亦有此句。

〔2〕楚辞: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

〔3〕王次回诗:一宵残福折书生。

〔4〕薛绍蕴小重山词:不胜情,手挼裙带送宫行。

〔5〕周邦彦红罗襖词:空乖梦约心期。

〔6〕顾琼临江仙词:残阳傍,小窗明。

记绾长条欲别难〔1〕,盈盈〔2〕自此隔银湾〔3〕;便无风雪也摧残。

青雀〔4〕几时裁锦字〔5〕,玉虫〔6〕连夜剪春旛〔7〕,不禁辛苦况相关。

〔笺〕

〔1〕张乔寄故人诗:别离河边绾柳条。花蕊夫人诗:早春杨柳引长条。

〔2〕古诗:盈盈楼上女。

〔3〕苏味道诗:银湾晓转流天东。跖鸡集:银湾,谓银河也。

〔4〕顾琼浣溪沙词:青鸟不来传锦字。李商隐诗:消息期青雀。洞冥记:有女人爱悦于帝,名曰巨灵,帝旁有青珉唾壶,巨灵出入其中;东方朔望见,目之,因飞去,化成青雀。帝乃起青雀台,时见青雀来,不见巨灵也。

〔5〕沈佺期诗:愿得佳人锦字书。

〔6〕韩愈诗:钗头缀玉虫。

〔7〕后汉志:立春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都百官,皆衣青衣,立青旛,施土牛耕人于门外。又:立春日,今世剪彩,错缀为旛胜,虽朝廷亦镂金银擒绡为之,戴于首;士庶之家,剪彩为小旛,散于首饰花枝,皆曰春旛。或剪春胜,春婕,春钱,花鸟人物之巧,以相遗。

古北口〔1〕

杨柳千条〔2〕送马蹄,北来〔3〕征雁旧南飞,客中谁与换春衣〔4〕

终古闲情〔5〕归落照,一春幽梦〔6〕逐游丝,信回刚道别多时。

〔笺〕

〔1〕角山楼类腋:古北口,在京兆密云东北。王沂公上契丹事:古北口两旁峻崖中有道,仅容车轨。日下旧闻:古北口,亦名虎北口。

〔2〕白居易诗:一渠春水柳千条。

〔3〕埠雅:法言曰:能来往者,朱鸟之谓与?燕一名元鸟,雁一名朱鸟,元鸟以春分来,朱鸟以春分去。

〔4〕雍陶诗:新裁白紵做春衣。

〔5〕陶渊明:有闲情赋。

〔6〕元稹诗:春愁兀兀成幽梦。

〔校记〕

胡刊本“闲情”作“闲寻”。按误。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1〕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2〕

一抹晚烟荒戍垒〔3〕,半竿斜日〔4〕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5〕

〔笺〕

〔1〕古诗:胡马依北风。

〔2〕孙光宪浣溪沙词:杳无消息若为情?方言藻:若为,犹言如何也。

〔3〕陆游诗:隔水横林一抹烟。程垓凤栖梧词:日晚荒烟迷古戍。

〔4〕韩愈诗:半竿斜日隔空墙。周髀算经:立竿日中,以湛影。

〔5〕王次回诗:幽恨几时平。

万里阴山〔1〕万里沙〔2〕,谁将绿鬓斗霜华?年来强半〔3〕在天涯。

魂梦不离金屈戌〔4〕,画图亲展玉鸦叉〔5〕,生怜瘦减一分花〔6〕

〔笺〕

〔1〕汉书匈奴传:侯应曰:臣闻北边塞,至辽东外,有阴山,东西千余里,草木茂盛,多禽兽,本冒顿单于于依阻其中,治作弓矢,来出为寇,是其园囿也。至孝武帝时,出师征伐,斥夺此地,攘之于幕北,然后边境,得用少安。边长老言:匈奴失阴山后,过之未尝不哭也。

〔2〕独孤城诗:不夜城边万里沙。地理志:莱阳夹河两岸,长二百余里,名万里沙。

〔3〕欧阳修诗:强半光阴醉里消。论语“君召使摈”疏:若主君是公,则摈者五人;侯伯,即摈者四人,子男,则摈着二人;所以下随节数者,谦也。故并用强半之数也。

〔4〕见前。

〔5〕李商隐诗:展障玉鸦叉。朱注:画叉也。图画见闻志:张文懿性喜图画,爱护尤勤,每张画必先施帘,画叉以玉为之。

〔6〕牡丹亭写真:晓寒瘦减一分花。

庚申〔1〕除夕〔2〕

收取闲心冷处浓,舞裙犹忆柘枝〔3〕红,谁家刻烛〔4〕待春风?

竹叶〔5〕樽空翻彩燕〔6〕,九枝灯〔7〕灺颤金虫〔8〕,风流端合依天公。

〔笺〕

〔1〕时康熙十九年,先生二十六岁。

〔2〕周处风土记: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

〔3〕陈兴义临江仙词:榴花不似舞裙红。西河诗话载琐碎录云:柘枝舞,本北魏拓跋之名,易拓为柘,拔为枝也。古歌舞不相合,自唐人作柘枝词,则舞者所执,与歌者所措词,稍稍相应,为后世变为戏剧之渐。梦溪笔谈:寇莱公好柘枝舞,会客必舞柘枝。舞必竟日,时谓之柘枝颠。

〔4〕庾肩吾时:刻烛验更筹。

〔5〕杜甫诗:竹叶于人既无分。张华轻薄篇注:竹叶,酒名也。

〔6〕宗怀荆楚岁时记:立春之日,悉剪彩为燕戴之。

〔7〕李商隐诗:九枝灯下朝金殿。汉武帝内传:七月七日,燃九光之灯。

〔8〕张嘉元日诗:夜灯挑尽落金虫。

〔校记〕

胡刊本“颤”作“鹧”。按误。

红桥怀古〔1〕,和王阮亭〔2〕韵无恙年年汴水流〔3〕,一声水调〔4〕短亭〔5〕秋,旧时明月〔6〕照扬州。

惆怅绛河〔7〕何处去?绿杨清瘦绾离愁〔8〕。至今歌吹竹西楼〔9〕

〔笺〕

〔1〕阮亭虹桥游记略云:出镇淮门,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多态,竹木葱郁,清流映带,人家多因水为园亭台榭。溪塘幽窈,而明瑟颇尽四时之美。拏小艇循河而北行,林木尽处,有桥宛前如垂虹,下饮于涧;又如丽人靓妆孜服,流照明镜中,所谓红桥也。游人登平山堂,率至法海寺,舍舟而陆,必出红桥下。桥四面皆人家荷塘,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青帘白舫,络绎如织,良谓胜游也。词苑丛谈:虹桥,在乎山堂法海寺之侧。

〔2〕见下阕。

〔3〕白居易长相思词:泗水流,汴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开河记:隋炀帝慕扬州琼花之美,自汴开河达淮,谓之御河。

〔4〕海录琐事:炀帝开汴河,自造水调。唐音葵笺:水调即新水调,并商调曲。唐曲凡十一叠,首五叠为歌,后六叠为入破,歌第五叠五言,调声最为怨切,白居易诗“五言一遍最殷勤。”是也。

〔5〕白六帖:五里一短亭。

〔6〕刘禹锡诗: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7〕汉武帝内传:上元夫人遣侍女答问云:阿环再拜,上问起居,远隔绛河,扰以官事,遂替颜色。拾遗记:绛河去日南十万里,波绛色。

〔8〕刘禹锡诗:长安陌上无穷树,只有垂杨绾别离。韩偓开河记:炀帝欲至广陵(扬州汉名广陵),以麻叔谋为开河都护,自大梁起首于乐台之北,建修渠,所署命之为汴渠,东西横布数千里。帝自洛阳迁驾大渠,时恐盛暑,虞世基请用垂柳裁于汴渠两堤上,一则树根四散,鞠护河堤,二来人获其阴。诏:“民间有柳一株,赏一缣。”百姓竞献之。帝御笔赐垂柳姓杨,曰杨柳也。

〔9〕江南通志:竹西亭,在扬州府城东北,智禅寺前。杜牧扬州智禅寺诗“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因名。

〔校记〕

〔笺〕粤雅堂本“惆怅”句作“曾是长堤牵缘缆〔1〕”。“绾离愁”作“至今愁”。句末作“玉钩斜〔2〕路近迷楼〔3〕”。并见胡刊本。

〔1〕开河记:炀帝诏江淮诸州,造大船五百只。龙舟既成,泛江沿淮而下;取民间女十五六岁五百人,谓之殿脚女;每船用彩缆十条,每条用殿脚女十人牵之,舳舻相继,连接千里。自大梁至淮口,连绵不绝,锦帆过处,香闻十里。

〔2〕广兴记:江南扬州府江都县西,有地名玉钩斜,炀帝葬宫人处。

〔3〕见下阕。

原作

王阮亭〔1〕

北郭青溪〔2〕一带流,红桥〔3〕风物眼中秋,绿杨〔4〕城郭是扬州〔5〕

西望雷塘〔6〕何处是?香魂〔7〕零落使人愁,澹烟芳草旧迷楼〔8〕

〔笺〕

〔1〕王士禛:新城人,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顺治进士,官至刑部尚书。以诗鸣海内,人称一代正宗。著有带经堂集,池北偶谈等数十种。

〔2〕见王氏游红桥词序;辞录前阕。

〔3〕见前阕。

〔4〕一统志:红桥,在扬州甘泉北。翼以朱栏,岸多植柳,为郡人游览之地。

〔6〕一统志:扬州,汉名广陵,今江南扬州。

〔7〕唐书地理志:扬州广陵郡江都县东,有雷塘。续文献通考:扬州雷塘,一名雷坡,唐长史李袭誉引渠水溉田。

〔8〕温庭筠诗:香魂一哭休。

〔9〕韩偓迷楼记:炀帝顾与近侍曰:今宫殿虽轩敞壮丽,苦无曲房小屋,幽轩短槛。近侍高昌曰:臣友项升,自言能构宫室。帝大悦,役夫数万,经岁而成。楼阁高下,轩窗掩映,玉栏朱楯,互相连属,迥环四合,曲屋自通,千门万户,上下金碧,人误入者,终日不能出。帝顾谓左右曰:使真仙游其中,亦当自迷也。可目之曰“迷楼”。一统志:迷楼,在扬州府城西北七里。

凤髻抛〔1〕残秋草生,高梧湿月冷无声〔2〕。当时七夕有深盟〔3〕

信得羽衣〔4〕传钿合〔5〕,悔教罗袜〔6〕葬倾城〔7〕;人间空唱雨淋铃〔8〕

〔笺〕

〔1〕杜甫诗:和簪抛凤髻。灵毂子:周文王时,名凤髻。始皇时,名望仙。汉灵名迎春髻,同心髻,芙蓉髻。隋名九真髻。唐名平番髻,长乐髻;又名偏髻子。唐书五行志:杨贵妃常以假髻为首饰,而好服黄裙。时人谓之语云:义髻抛河里,黄裙逐水流。

〔2〕王建诗:冷露无声湿桂花。

〔3〕白居易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乐史太真外传:昔天宝十载,侍辇避暑骊山宫。秋七月,牵牛织女相见之夕,上凭而望,因仰天感牛女事,密相誓心,愿世世为夫妇。言毕,执手各呜咽。

〔4〕汉书:使衣羽衣,立白茅上。师古注:羽衣以鸟羽为衣,取其像神仙飞翔之意也。拾遗记:燕昭王召其臣甘需,欲学长生久视之法,赐羽衣一袭。参看笺五。

〔5〕白居易长恨歌: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太真外传:有道士杨通幽,自蜀来,知上皇念杨贵妃,自言有李少翁之术。上皇大喜,命致其神。方士乃竭其术以索之,旁求四虚,上下东极,绝大海,跨蓬壶。忽见高山上多楼阁,泊至西厢下,有洞户东向,阖其门,额署曰:玉妃太真院。方士抽簪叩扉,有双鬟童女出应门,方士造次,未及言,双鬟复入。俄有碧衣侍女至,延入,且引曰:玉妃出。冠金莲,服紫绡,佩红玉,拽凤舄,左右侍女七八人,揖方士问皇帝安否。次问天宝十四岁已还,言讫,惘然指碧衣女,取金钗钿合,折其半,授使者曰:为我谢太上皇,谨献是物,寻旧好也。

〔6〕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太真外传:妃子死之日,马嵬妪得锦秀袜一只,每遇过客,一玩百数,前后获钱双数。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