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唐代以前的诗歌

第一节 唐代以前的诗歌

一、先秦的诗歌

这一时期的诗歌以《诗经》《楚辞》为代表,合称“诗骚”(《楚辞》的代表作是屈原的《离骚》)。

二、汉魏六朝诗

也称“古诗”,包括:

1.汉魏乐府古辞。“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置的国家音乐机构。乐府古辞又包括:(1)乐府民歌,即乐府采集来的民间歌谣。如《平陵东》《陌上桑》《陇西行》《孤儿行》《白头吟》等。(2)文人仿乐府歌谣而创作的诗。如曹操《步出夏门行》、曹丕《燕歌行》、陈琳《饮马长城窟行》就属于乐府中的“相和歌辞”。乐府诗标题上常用“行”。“行”本指乐曲的进行,相当于说“一曲”。

2.南北朝乐府民歌。如《子夜歌》《读曲歌》《长干曲》《西洲曲》《陇头歌》《敕勒歌》等。

3. 文人创作的诗歌。从汉至隋,文人自己创作的诗歌甚多,包括古诗十九首(汉末中下层文人作),曹氏父子、阮籍、陆机、左思、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谢朓、沈约、庾信等人的诗作。

汉魏六朝诗以五言诗为主[1],也有一些三言、四言、六言、七言和杂言诗。

三言:如鲍照《代春日行》[2]

献岁发,吾将行。春山茂,春日明。园中鸟,多嘉声。梅始发,柳始青。泛舟舻,齐棹惊。奏《采菱》,歌《鹿鸣》。微风起,微波生。弦亦发,酒亦倾。入莲池,折桂枝。芳袖动,芬叶披。两相思,两不知。

诗中换韵(“行、明、声、青、惊、鸣、生、倾”押韵;“池、枝、披、思、知”押韵),不避同字(如“发”字出现三次)。

四言:如曹操《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幽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此诗也换韵,且不避“重韵”(“心”字两次押韵)。

六言:间或用于首二句。如汉乐府《悲歌》: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思念故乡,郁郁累累。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杂言:如汉乐府《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七言:清代学者钱大昕认为七言诗出现于五言诗之前,甚至可以上溯到战国[3]。但汉代及汉以前的七言诗尚未定型,或不完整。古典诗歌研究者认为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是魏曹丕的《燕歌行》。这里选录一首: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的七言诗还不发达。七言诗中还有一种“柏梁体”[4]。相传汉武帝在柏梁台上宴集群臣,每人赋诗一句,句句押韵。此说见辛氏《三秦记》(疑为汉人作品,已佚,清人王谟有辑本)。实际上南北朝前的七言诗,多为句句押韵。

这一时期在诗歌发展史上,对唐代律诗形成很有影响的是所谓“齐梁体”或“永明体”。这是南朝时形成的讲求声律的五言诗。“永明”是齐武帝年号。《南齐书∙陆厥传》:“永明末,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邪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永明体”是在认识到汉语有声调高低抑扬之分的基础之上而形成的,其主要特点是注意诗歌中四声的协调和声韵的抑扬。《南史∙陆厥传》中有所谓“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之说,但并未对这些术语作出解释。唐时在此基础上又扩充成为“八病”(即增加“大韵”“小韵”“旁纽”“正纽”)。对于前四病,也是唐宋人的解释,且说法有异。唐代留学中国的日本僧人遍照金刚(弘法大师)所著《文镜秘府论∙西卷》“论病”中说:“颙(周颙)、约(沈约)已降,兢(元兢)、融(崔融,与元兢皆为初唐人)以往,声谱之论郁起,病犯之名争兴。家制格式,人谈疾累;徒竞文华,空事拘检。”[5]看来,“八病”是齐梁到初唐之际的产物。其中有声律问题,也有技巧问题。明人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三说:“休文(沈约)之拘滞,正与古体相反,唯近律差有关耳,然亦不免商君之酷……后四病尤无谓,不足道也。”[6]永明声律说对于唐代律诗平仄形式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则是不可否认的。我们考察齐梁间一些诗人的诗,可以看出一些特点。如:

沈约《伤谢朓》[7]

image
image

住:④“思”作名词为去声。

此诗不但已形成五言八句的格局,且八句之中已有六句合于唐代律诗的平仄(第二句合于律诗中的拗救形式)。但是,齐梁间诗虽律句甚多,却多不合唐代律诗的“黏”“对”规则,押韵也不只是全押平声韵(如沈氏此诗即押上声韵)。所以明人胡应麟在《诗薮∙内编》卷四中说:“用修(按,明人杨慎)集六朝诗为《五言律祖》,然当时体制尚未尽谐。规以隐侯(按,指沈约)三尺,失粘、上尾等格,篇篇有之。”[8]

为什么会形成永明体或齐梁体?从汉语本身的条件来看,这与当时人们普遍认识到汉语有四个声调有密切关系。从汉代开始,汉语中的四个声调就已大致形成,齐梁时这种声调意识已经在诗人创作中产生。诗人有意运用声调的抑扬顿挫(甚至还可能包括声母的清浊)来调整诗歌的音节,使诗歌吟诵起来更富于音乐感。

总的说,唐以前的古诗不讲求平仄和对仗,用韵、字数和句数也比较灵活,没有固定的形式和要求,基本上还不能称为格律诗。但齐梁以降的永明体诗风已开唐代律诗的先河,为唐代律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