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楹联的本质

第一章 楹联的本质

第一节 导言

自从有人类以来,整个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就是一部建设符合人类生存、发展和幸福所需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历史。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在自己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心理条件下创造着具有个性特色的文明价值和文化形态,并以此对人类文明总体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个国家和民族,就精神文化方面来说,它首先创造的是国家和民族的东西,但同时又是在特定的国际关系和世界文化背景下孕育产生的带有世界性意义的东西。这些精神文化财富,既是民族的,也是属于全人类的,因为它代表着特定历史时期人类精神文化所达到的水平和继续发展的基础。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人类的创造力是极其活跃而多能的。有些国家和民族,由于具有某些特殊的情况和独异的条件,也会创造出独具一格的纯属于自己的文化形态。这种独创而又特殊的文化形态,虽然不能直接地被其他民族的文化吸收和融合,但它仍以其形质之奇和意趣之美,如同奇花异卉,装饰着千姿百态、美不胜收的人类文化大观园,并以其曲折的形式为世界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上的启迪和创新的借鉴。我国的楹联就是这样。

现在让我们来欣赏几副反映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楹联。看看楹联是怎样以它独特的形式,描绘了中华民族作为炎黄子孙五千年来所创造的光辉灿烂的历史,中华儿女怎样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奋斗、创造、进取、奉献,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而杰出的贡献。

河南淮阳太昊陵墓清代王掌丝题联曰:

泄造化之机缄,万世文章开易象;
规山川之形胜,千秋陵寝奠淮阳。

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即所谓华夏地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太昊即古帝伏羲,相传为中华民族的始祖。这副楹联颂扬了太昊的赫赫功绩,他发露了“造化之机”,与女娲兄妹相婚而繁衍了人类,创制了八卦而开发了“万世文章”,规划了山川地理而形成了锦绣江山。太昊的形象,乃是中华民族集体塑造的自我形象。对太昊的称颂,实际上就是对中华民族始祖集体化身的赞颂和景仰。又如:四川青城山古黄帝祠于右任题联写道:

启草昧而兴,有四百兆儿孙,飞腾世界;
问龙何道?是五千年文化,翊卫神州。

中华民族从诞生、成长以至成为具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的民族。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扬着勤劳、勇敢、智慧、追求真理和正义、崇尚文明和幸福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获得“文章大国”、“礼仪之邦”的美誉,真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集唐代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名句联)。一九八〇年苏州费之雄在全国十八市职工书画篆刻展览会上的题联对此做了精彩的概括:

泰岱日,洞庭月,黄山松,西湖堤,漓江水,南海潮,黄果瀑,故宫殿,昆仑雪,珠穆峰,江南园林,北国长城,阿里林涛,天堑三峡,点神州锦绣江山,增吾胸中丘壑;

诸子文,屈原骚,相如赋,司马史,右军帖,道子画,李杜诗,苏辛词,汉卿曲,雪芹梦,龙门石窟,秦汉古墓,敦煌彩笔,雄文四卷,数中华灿烂文化,壮我笔底波澜。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李大钊写过一副有名的题赠联: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

联文仅改明人杨继盛题联的一个字,却另铸新义,抒发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豪情壮志,同时又恰恰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艺术写照。为了统一、团结、和平、发展、振兴、文明和幸福之大义,中华民族任重道远,自强不息,炼就一副铁肩钢脊,一腔浩然正气。

今天,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焕发起青春的活力,在社会主义天地里,进行更伟大的开辟、创造、振兴、贡献,犹如一条昂首腾飞的巨龙。一九八三年春节中央电视台等四单位迎春征联第三联就吟出了中华民族继往开来,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新的历史使命和崇高伟岸的形象。

出山海,踞岭催涛,纵观千秋华夏风流史;
立昆仑,倚天仗笔,好绘四化神州壮丽图。

通过以上所举的几副楹联,我们可以看出:它不仅记录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和灿烂文化,而且含蕴丰富,形象生动,形式整齐,音韵和谐,充分显示了楹联本身是一种思想艺术性很强的文学样式,它是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中有待于进一步开发的蕴含极为丰厚的艺术宝藏之一。深入地开掘和研究我们民族的这一独创的文化建树,继承和吸收这份文化遗产,让我们的人民从中认识我们祖先的创造伟力和艺术才华,深刻地了解我们民族以往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乃是培养和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振奋民族精神,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的内在条件,更是建设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历史文化基础之一。

楹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特产之一,它构成了我国人民一千多年来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侧面,并反过来对人们的生活、思想、感情和文化心理素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因此,发掘和整理楹联遗产,研究和阐述楹联史和楹联学的理论,既是历史给我们规定的任务,又是现实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