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版感言
龚增玓 龚懿
父亲龚灿光的译作《磨坊书简》能够再次出版发行,得益于北京出版社对这本译作的肯定和对收藏文学精品的执着与责任感,令我们深为感佩!
《磨坊书简》是父亲生前的译作,1989年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发行并多次再版。今年3月25日,我们接到北京出版社王忠波先生的电话,希望能将此书通过北京出版社再版。这次再版增加了这篇《再版感言》以及父亲病逝前75天写下的《〈磨坊书简〉的翻译与出版》。
父亲一生坎坷,幼年父母双亡,家贫艰难求学,深受《新青年》《马克思主义浅说》《向导周报》等进步书刊的影响及漆南薰先生的启蒙,17岁参加黄埔军校考试并取得优异成绩,旋即投身大革命的洪流。因突发眼疾,转入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宣传员训练大队,由恽代英、罗章龙等主持训练。1927年4月,经农民运动讲习所古永栋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第四集团军政治部宣传大队第五分队队长,随军二次北伐,后调中央军校教导营。时值汪精卫叛变,军校改为军官教导团,叶剑英兼任团长。广州起义失败后,靠同乡资助掩护辗转回到重庆。1929年7月,他考入法国天主教办的上海私立震旦大学,从此与党失去组织联系。虽然成绩优异,但终因家里凑不出学费,一年后,被迫辍学回乡,从此开始了他长达60年的教书生涯。
民主革命时期,父亲在教书的同时传播进步思想,启蒙学生的革命意识,多次组织带领学生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的学生运动。一大批学生因他的教育和影响走上革命道路,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
1950年1月,重庆市军管会派他接管重庆市立女子中学,重庆市人民政府任命他为该校校长。1953年4月,父亲收到由周恩来总理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委派为重庆市人民政府监察委员的委任状(“文革”中被抄走)。1954年1月,父亲接受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委以的重任,负责创建重庆师范专科学校(现重庆师范大学),缓解了当时重庆市中学教师严重缺乏的困难。1956年11月,四川省人民委员会任命父亲为重庆师范专科学校副校长。
父亲执教近60年,他身教言教并重,理论实践结合,深受师生爱戴与崇敬,在重庆教育界享有声誉。在父亲从校领导岗位上被错划为“右派”和“文革”中身心遭受严重摧残的日子里,各个时期的学生对他始终的信任、关心、帮助,是他极大的精神支撑和莫大的心理安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父亲的“右派”错案得到了改正,落实政策,任重庆师范学院顾问、四川省政协委员、民盟四川省委委员、民盟重庆市委顾问。劫后余生,父亲仍然为发展教育呕心沥血,四处奔波,参加调查中小学教育及师范教育现状,倾其才智为教改献计献策。
父亲在年逾古稀,病魔缠身时,以惊人的毅力和深厚的功底,翻译了都德的这本世界文学名著。对于仅学了一年法文,又过了半个多世纪才首次提笔翻译的父亲来说,其艰辛可想而知!为达到文学翻译信、达、雅之境界,他总是一字一句推敲,多方找书对照,体现出他对汉、法这两种语言精髓的深刻掌握和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作风。他说:“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更是一项艰难细致的工程。它要求译者在深刻领会并融会贯通原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善于运用自己对本国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和艺术修养,由此而创造出新的作品,这就不单纯是语言技术问题,这是一种艺术,一门学问,一件精雕细刻的创作。”冒着酷暑严冬,父亲一丝不苟地查阅、翻译、誊写,终于玉汝于成!
父亲一生追求真理,光明磊落,见到不合理的事,总是不畏风险,不计个人得失,在各种会议上直言敢谏,因而很多人都为他担心,但他依然那么坚毅、坦荡、乐观。父亲一贯严于律己,生活极其俭朴,但为公益事业,为帮助他人,从来都是慷慨解囊,学生家贫,他资助学费、生活费。他把省吃俭用节省的钱捐献出来修学校、修路修桥、为学校购买书籍。
父亲走了,遵从父愿,我们将他的遗体捐献给第三军医大学,而他留下的精神财富,使我们懂得了奋进和铭记是最好的怀念。这本书的再版,也寄托了我们对父亲深深的崇敬和缅怀之情。
感谢北京出版社帮助我们实现了这个心愿。
2015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