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意科场
十四岁这年,左宗棠初次参加童子试,名列榜首。次年,左宗棠参加了长沙府试。长沙知府张锡谦看到他的文章后啧啧称奇,打算将他列为第一名。但张锡谦随即发现一名考生文章亦佳且年纪颇老,便把左宗棠列为第二名,并亲自加以勉励。左宗棠在顺利地通过了童子试和府试之后,便踌躇满志地准备参加院试。不料,这年他的母亲余氏去世,按照规定,左宗棠要在家丁忧。可是守孝期还没结束,左宗棠的父亲左观澜又病故了,因此他只有耐心等待下一次考试的机会。
此时,经世致用的思潮已经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兴起。左宗棠一向思想敏锐而犀利,深受经世思潮影响。他从长沙书肆中购得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齐召南的《水道提纲》以及贺长龄与魏源等人编纂的《皇朝经世文编》等书籍,青灯黄卷,朝夕钻研,每有所心得,便做笔记和批注。这可以说是左宗棠实际致力于经世致用之学的开始。
左宗棠出于对倡导经世致用之学的名臣的敬慕,去拜访了因丁母忧回家的贺长龄。贺长龄与左宗棠交谈,感叹其后生可畏,于是将家中所藏的全部官私图书都借给眼前这个爱读书又苦于没钱买书的青年人,供其随意阅览。左宗棠每阅读一本书,都向贺长龄报告心得,互相交流。左宗棠在贺长龄的热情关怀下,学问见识都大有长进。
后来,左宗棠进入长沙城南书院读书。主持城南书院的便是贺长龄之弟贺熙龄。贺熙龄的教学,不再专门注重八股文,而是有意引导学生钻研实用之学。左宗棠追随贺熙龄求学十年,深受其影响。贺熙龄也非常器重这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常常为他讲授汉宋大儒的著作,同时与他探讨经世之学。左宗棠在城南书院与湘乡人罗泽南、丁叙忠和益阳人胡林翼相结交,从这时起,他们就开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魏源
丁忧期满后,左宗棠又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了,也恰恰在这时他遇上了恩科乡试。乡试是获取举人资格的考试,通常每三年才举行一次,而这一年适逢道光皇帝五十周岁,所以另外增加了一次,因此称为“恩科”。这样的机会,对于已经在家中守制耽误了整整五年的左宗棠来说,当然是不能再轻易错过的。可是,参加乡试的人,必须首先拥有秀才身份才行,而左宗棠上次因为母亲去世没有完成院试,当然也就不是秀才,如果依照正常途径,这次难得的机会便肯定要错过了。于是,左宗棠的兄长就给他买了一个秀才的资格,使他能够顺利进入考场。这就是左宗棠花钱买秀才身份的详情,其原因显然不是因为左宗棠水平不够,而是因为时间不等人。
本次湖南省乡试的正考官为礼科掌印给事中徐法绩,副考官为翰林院编修胡鑑。按照惯例,考生的试卷须先经同考官阅看,择优评议,向主考官推荐,方能取中。但左宗棠的试卷,未能通过同考官这一关,就被斥为遗卷,主考官也不再取阅。然而,幸运的是这一次道光皇帝特命主考官搜阅遗卷。其间副考官胡鑑病逝,主考官徐法绩独自披览五千多份试卷,从遗卷中搜取了六人,左宗棠位居六人之首。徐法绩叮嘱同考官补荐,正因如此,左宗棠得以考中了第十八名举人,而他的二兄左宗植则高中第一名,即解元。兄弟双双金榜题名,一时传为佳话。
早在乡试结束,还未发榜之际,左宗棠就已和湘潭名门闺秀周诒端结为夫妇。周诒端,字筠心,与左宗棠同岁,同样也是出身于书香门第之家。不过,左宗棠因无钱操办婚事,只得入赘湘潭周家。
中举之后,左宗棠的下一个目标是参加第二年春季在京师举行的会试,却因贫穷而无力置办行装。左夫人从陪嫁中拿出一百两银子,为他治行。恰逢左宗棠的朱姓姐夫一家穷得揭不开锅,左宗棠便将一百两银子的盘缠全部送给姐夫。亲友们闻讯之后,便又凑了一百两银子送给他进京赶考。年底,左宗棠终于得以启行北上。考试于次年早春在北京举行,然而这次左宗棠落第了。
两年之后,左宗棠再次到北京应试。这一次,身任同考官的温葆琛看中了左宗棠的试卷,便向总裁推荐。总裁非常欣赏左宗棠的文章,对他试卷的评语是:“立言有体,不蔓不枝。次畅。三顺。诗妥。二场尤为出色。”左宗棠被初步选取为第十五名。然而没料到将要揭榜时,因为湖南的录取名额超出一名,就将他的试卷撤下了,而改中湖北一人,左宗棠只被取为“誊录”。左宗棠心高气傲,不甘屈就,决定再拼搏一次。
1838年,左宗棠第三次赴京参加会试,然而他又一次名落孙山。回家途中,他便下决心从此绝意科举。此后,左宗棠转而留意农业,勤勉钻研农业书籍。他更加摒弃词章之业,努力钻研经世之学。迥异于当时那些专习词章举业的士人学子,他积极从事舆图地学的研究,按部抄录。他先后抄录了《畿辅通志》《西域图志》和各省通志,对于山川关隘和驿道远近,分门别类地做了记录,共有几十大册。除了明晰山川道里和疆域沿革,还条列历代军事。左宗棠密切注视西方列强侵华形势的发展,考察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渊源。由此,左宗棠用以经世的地理学与军事学知识日益增长。左宗棠虽然科场坎坷,无法按正常的途径步入官场,但是经世致用之学的积累,却使他受到许多达官闻人的赏识。这对左宗棠以后的仕途,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左宗棠此时也认识到自己生性有些粗驳,便要求自己寡言以养静气。他曾写下一副联语,张挂在书房的墙壁上,以表达自己的远大志向: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
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这气吞万里如虎的宣言,是自勉,也是左宗棠一生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