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曲

[意]但丁

但丁·阿利盖里(Dante Arighieri,1265—1231)是中世纪最伟大的诗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他是站立在旧世纪终结和新世纪开端的门槛上的巨人,其代表作《神曲》是文学史上划时代的巨著。

但丁诞生于佛罗伦萨城一个没落贵族家庭里。他早年丧母,父亲长期经商。他早年学习拉丁文、诗学、修辞学,研究古典文学,对绘画、音乐、哲学也颇有造诣,成为博学多才之士。他受经院哲学和神学的影响极大。9岁时爱上8岁女孩贝雅特丽齐。后者长大后嫁给了一位银行家,不久去世。但丁一生都把她当做真善美的象征和指引自己前进的力量。第一部诗集《新生》(1292)就是献给她的。

但丁在青年时代就积极投身于政治活动。当时佛罗伦萨党争激烈,但丁参加了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贵尔夫党,曾任佛罗伦萨行政官。后贵尔夫党分裂,但丁成为白党领袖,反对教皇的分裂阴谋和对佛罗伦萨内政的干涉。1302年黑党与教皇勾结夺取了政权,但丁全部家产被没收,并被判处终身流放。从此诗人开始了近20年的流亡生活,直到1321年客死拉文那。放逐期间,但丁漂泊游历意大利各地,撰写了《论俗语》、《筵席》和《帝制论》(1310—1312)。但丁意识到自己作为诗人所担负的揭露现实、唤醒人心,给意大利指出政治上、道德上复兴之路的历史使命,为此,他中断了《论俗语》和《筵席》的写作,于1307年前后开始创作《神曲》。

作品梗概

《神曲》由《地狱篇》、《炼狱篇》、《天国篇》三部分组成。诗人采用中古梦幻文学的形式,描写了一个幻游地狱、炼狱、天国三界的故事。诗人自叙他在“人生旅程的中途”迷了路,当他正准备攀登一座秀美的山峰时,被三只猛兽拦住去路。危急关头,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出现在面前。他受贝雅特丽齐之托前来搭救诗人,引导他游历地狱和炼狱,最后贝雅特丽齐引导他游历了天国。

地狱形似漏斗,共分九层。口在北半球,底在地心。生前作恶的灵魂根据罪恶的轻重判定其所处深浅。总的原则是罪恶越大,所处越深。第一层是“候判所”,古代善良的异教徒们在这里等待着上帝的第二次判决,他们惟一的过失是生在耶稣之前。这里住着两类灵魂:一类是《旧约》中的传说人物,是上帝意志的产物,如亚当、亚伯、挪亚、摩西、亚伯拉罕、大卫等等;另一类是但丁所崇拜的诗人、哲学家、科学家、贤士淑女,如诗人荷马、贺拉斯、维吉尔、但丁,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数学家欧克利特,药学家易普克拉等。贪色、贪食、贪财、忿怒者被放入地狱的第二至五层受苦,属于上层地狱。他们犯有不能节制罪,这本非罪过,但能引起罪恶。第六至第九层属于下层地狱。不信灵魂的邪教徒和伊壁鸠鲁学说信徒的灵魂在第六层地狱受苦。在第七层,杀人抢劫的暴徒、残杀人民的暴君深没在滚烫的血水中,自杀者变成毒树,亵渎上帝者在火雨、热沙中挣扎。第八层惩罚的是十种欺诈罪,淫媒和诱拐者、阿谀奉承者、买卖圣职者、预言者、贪官污吏、伪君子、窃贼、劝人为恶者、离间者、伪造者分别在十条恶沟里受罚。但丁看到已去世的教皇尼古拉三世和逢尼法齐乌斯八世倒栽在石缝里,脚底承受着烈火的炙烤。叛徒则被罚下地狱的最底层。这里是一片冰湖,谋杀暗算、叛国卖主的罪大恶极者都被冻在冰湖里。魔王撒旦处在冰湖中心,他上半身露出湖面,头有三个面孔,每张嘴里咬着一个灵魂:即犹大、谋杀恺撒的卡修斯和布鲁都。

但丁跟随维吉尔从地球的中心来到南半球的净界(即炼狱)山门之下。这是巍然耸立在海洋中的一座高山,与北半球的中心圣城耶路撒冷遥相对峙。净界本部七层,加上底部的山门和山顶上的地上乐园,共九层。进入净界山门时,天使在但丁头上用宝剑刻下七个“P”字,以代表七大罪过——骄、妒、怒、惰、贪、食、色。以后每上一层,拭去一个“P”字,表示罪过逐步消除,灵魂不断净化。灵魂经受磨炼消除罪孽后来到地上乐园(即《圣经·创世记》中的伊甸园)。这里好花常开,美景常在,从寓言的意义上说,这是达到了现世幸福的境界。维吉尔悄然隐去,花雨缤纷中,贝雅特丽齐在众天使的簇拥下降临,她亲自引导但丁游历天国。

天国气象庄严,光辉灿烂,充满着欢乐和爱。刚正不阿者、力行善事者、多情者、哲学家和神学家、基督教的殉难者、公正贤明的君主、潜心修道者、立功立德者、基督和众天使等分别居住在九重天,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天府则是上帝和圣洁的灵魂的居所。每个灵魂都沐浴在上帝的光和爱中。贝雅特丽齐归位在幸福的玫瑰花瓣中。圣伯纳德引导但丁谒见三位一体的上帝,电光一闪,象征但丁见到了最高真理和美。全诗以此作结。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