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抢走“Macintosh”

第4章 抢走“Macintosh”

一向拥有激情的乔布斯不会甘心忍受自己在苹果公司的退休生活,他渴望参与到苹果的伟大创业中,并且一直在为自己寻找这样的机会。不久,Macintosh进入了他的眼线。他利用手中的权力和“伎俩”,赶走了Macintosh的“生父”拉斯金,使自己名正言顺地掌舵Macintosh研发组。

在Macintosh研发组,乔布斯仍然继续了他疯狂、无序的管理方式。为了尽快研发出Macintosh机,乔布斯总是用传教士般的煽动性口吻鼓舞人心,他甚至在黑板上写下了:“让我们做海盗吧!”这样疯狂的口号。

在公司的管理层出现动荡,斯科特离开苹果的情况下,Macintosh机闪亮登场。乔布斯称Macintosh帅呆了,《时代》周刊评价Macintosh的推出日为个人计算机大众化普及的第一日,比尔·盖茨也曾赞美Macintosh说:“任何能在128K Macintosh编写出优秀应用程序的人都应该获得奖章。”此时,站在舞台中央的乔布斯仿佛看到了胜利正在向他招手……

第1节 Macintosh到底是谁的“孩子”?

乔布斯利用他在苹果股票上市获得了资金和担任董事会主席所获取的权力,为自己找到了一份人人羡慕的工作.他成功加入了Macintosh机的研发团队,尽管拉斯金不想让乔布斯加入。可是,乔布斯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和“伎俩”成功加入了Macintosh机的研发团队。显然,作为苹果计算机公司的董事会主席、苹果公司最大的股东,乔布斯不能容忍拉斯金对他“呼来喝去”……

苹果计算机公司成功上市后,乔布斯获得了金钱、掌声和荣誉,同时,他也获得了他知道该怎样运用的权力。一向拥有激情的乔布斯渴望参与到苹果公司的伟大创业中,他不会甘心也不会忍受自己在苹果公司的退休生活。于是,他决定利用苹果股票上市所获得的资金和在董事会主席的职务,为自己找一份人人羡慕的新工作。

乔布斯想再回到丽莎计算机研发组的希望渺茫,因为丽莎团队已经对这位疯狂、多疑、总是怒吼的领导者深恶痛绝。丽莎计算机研发员工安迪曾这样描述乔布斯的尴尬地位:“丽莎团队叫乔布斯滚蛋。”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成为亿万富翁后的乔布斯为自己购置了一台蓝色的Mercedes,而他只能将自己的爱车放在楼前的障碍区。因为如果乔布斯将Mercedes停靠在大楼的侧面或者后面,丽莎团队对他不满的员工就会用钥匙刮伤他的Mercedes。

而乔布斯本人又不想参与Apple计算机系列的研发工作,因为Apple系列计算机已经深深地打上了沃兹的“烙印”,沃兹才是他们的领袖人物。不管乔布斯后来采取怎样的行为,都不会改变沃兹在Apple计算机研发部门的“老大”地位。

乔布斯意识到这些后,他想如果他可以掌控一个新的部门或者加入一个刚刚研发不久的新产品,就会很轻易地在这个研发产品上留下自己的“印记”。有了这个念头后,乔布斯盯上了正在开始研发的Macintosh机。

Macintosh机是由一个名为杰夫·拉斯金的计算机天才负责的。他的员工编号是31,当年34岁,曾任发行部经理。1979年春天,马库拉找到拉斯金,向他询问他是否对研发一个代号为Annie的游戏机感兴趣。“我告诉他这是个好项目,不过我对游戏机不太感兴趣。”拉斯金后来回忆说,“不过,我一直梦想着某个时候能够制造一个名叫Macintosh的产品。它主要是从人的因素出发设计,那时这点是完全不可理解的。”

可是,马库拉却对拉斯金的想法很感兴趣,他告诉拉斯金可以将他的梦想实现,他可以在下一次的董事会上提出研发Macintosh机的具体研发方案。显然,马库拉的应许点燃了拉斯金内心的激情,他用很短的时间就设计出了Macintosh项目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框架。

于是,在一次董事会上,拉斯金有机会向所有董事介绍他的Macintosh项目。拉斯金解释说,他将要开发出一部小巧、廉价、操作人性化的计算机。拉斯金对Macintosh的基本构想是:这部计算机将会像烤箱一样,用户只要打开它,立即就能让它工作,不用装卸任何软件或输入复杂的指令,不必需要用户手册。售价为370美元。从物理学上讲,计算机可以包含在一个没有电缆的机箱内。拉斯金期望Macintosh能够方便携带,他设想其重量在20磅以下,内置电池可以提供运行两个小时的电能。另外,也希望计算机拥有实时时钟、打印机、能显示位图图形的四英寸或五英寸屏幕,以及200K5.25英寸软盘驱动器内置在计算机内。

当拉斯金在董事会上粗略描述完Macintosh计算机的基本构想后,乔布斯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因为那时,乔布斯正在领导着丽莎计算机的研发组,他害怕Macintosh机的推出会影响到丽莎计算机。他叫嚣说:“不可能,你不可能开发出这样的计算机,这完全是错误的研发方向,现在公司应该全力以赴开发‘丽莎’。”就此,拉斯金也曾回忆说:“乔布斯憎恨这个想法,他到处说不行,他说这是世界上最笨的产品,绝对卖不出去。”

尽管乔布斯疯狂地反对拉斯金研发Macintosh计算机,因为拉斯金在计算机技术研究上的天赋,拉斯金赢得了董事会的批准,1979年9月Macintosh项目在一片吵闹声中正式启动了。

就在拉斯金领导他的团队一步一步研发Macintosh机时,被丽莎研发组踢出局的乔布斯盯上了Macintosh机。他发现了Macintosh机的很多优点,他又开始到处为Macintosh机说好话。他甚至对拉斯金兴奋地说:“Macintosh机可能成为20世纪80年代的苹果II,这真是一项极其出色的设计,Macintosh指引了未来计算机的发展方向。”对于乔布斯的赞美,拉斯金觉得有些莫名其妙,就像他后来所说的:“他是Macintosh机最激烈的批评者,他总是在董事会上压制这个产品。可是,在两年后,他却开始赞美Macintosh机,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乔布斯的改变的确让人觉得匪夷所思,可是,理解乔布斯的人都会明白,他这种“伎俩”的真正用意,只不过是想博取拉斯金的好感,加入他的团队。就像一名苹果公司的工程师所描述的:“只要看一下乔布斯眼里流露出的目光就知道,对杰夫·拉斯金来说大事不妙的日子不远了——乔布斯要把拉斯金的研究成果据为己有了。”

乔布斯开始向董事会申请加入Macintosh机的研发团队,当拉斯金知道这个消息后,他表示强烈反对,就像他所说的:“乔布斯什么事都想掺和。不管你在做什么,他都要沾上点边。苹果公司没人想让他参与他们的项目。我已组建了Macintosh团队,我想也不需要他。”

但是,拉斯金的反对并没有阻止乔布斯加入他的团队。在马库拉和斯科特看来,把乔布斯“栓”在Macintosh机研发组,或许是个不错的决定。因为Macintosh的研发地点很偏僻,如果乔布斯去那里办公,会减少对苹果其它工作的干预。出于这种考虑,斯科特“批准”了乔布斯的提议。对这一点,乔布斯认识得很清楚,就像他后来说的:“我决定来设计Macintosh,他们没把我们当回事。我想斯科特有点像在迁就我。他们想把我拴在Mac项目上,因为他们认为Mac并不重要,但是我却将它视为证实我价值所在的机会。”

就这样,乔布斯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和“伎俩”加入到了Macintosh机的研发团队。显然,作为苹果计算机公司的董事会主席、苹果公司最大的股东,乔布斯不能容忍拉斯金对他“呼来喝去”。乔布斯进入到Macintosh研发组不久,乔布斯和拉斯金之间的战争就爆发了。

第2节 “当海盗比参加海军强”

从一开始,拉斯金和乔布斯的合作就是乔布斯一厢情愿的,拉斯金讨厌乔布斯,他不想让乔布斯掺和自己的事业。Macintosh寄予了拉斯金的所有梦想,他想亲手将自己的梦想变为现实。可是,当他带领他的团队朝着梦想的目标一步步前行时,乔布斯却闯了进来,并且想取代他在Macintosh研发组的地位。最终,乔布斯凭借着他的权势和“无理取闹”打败了拉斯金,成为了Macintosh的“海盗船长”。

1980年晚些时候,乔布斯开始在Macintosh研发组“安营扎寨”了。当他来到Macintosh研发组,发现Macintosh研发组只有几个研发人员,这与丽莎研发小组的200名研发人员大不相同。乔布斯来到这里,感觉自己仿佛又回到了车库。就像他后来所说的:“我决定离开并由自己与一个小组来设计Macintosh,有点像回到车库。”

这里的每个人都充满热情和创新精神,这让他回忆起了他和沃兹在研发Apple I和Apple II时的激情,这让他觉得Macintosh研发组的每个人都像那时的他和沃兹一样,总能在不可能的领域上创造辉煌。而此时具有深深挫败感的乔布斯也把研发Macintosh机当成了自己梦想的新起点,他要向马库拉和斯科特证明,他也可以带领研发组研发出让人惊讶的计算机。于是,乔布斯开始全身心投入到Macintosh计算机的研发中。

乔布斯的加入,改变了Macintosh项目不被重视的现状。乔布斯利用自己的职位为Macintosh项目的顺利进展提供了种种便利和资金保障。他在董事会议上总是不遗余力地赞美Macintosh,当有人想干涉Macintosh的进展时,乔布斯总是千方百计地“摆平”。乔布斯在Macintosh研发组就像一把巨大的保护伞,他能阻止任何人干涉他们的事务,他能搞定一切麻烦的事情。就像Macintosh研发组的成员安迪所形容的:“乔布斯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竖起了一柄巨大的保护伞,保护项目免受外界的影响。”

乔布斯为Macintosh机的顺利研发提供了种种便利,可是,他的到来同样像是“一把双刃剑”。乔布斯的盛气凌人和固执己见迅速引起了Macintosh研发人员的不满,尤其是拉斯金,他作为Macintosh机的真正缔造者,不会允许乔布斯这个外人来插手他的工作。

从一开始,拉斯金和乔布斯的合作就是乔布斯一厢情愿的,拉斯金讨厌乔布斯,他不想让乔布斯掺和自己的事业。Macintosh寄予了拉斯金的所有梦想,他想亲手将自己的梦想变为现实,研发出一款小巧、人性、简单的计算机。可是,当他带领他的团队朝着梦想的目标一步步前行时,乔布斯这个外人却闯了进来,并且想取代他在Macintosh研发组的地位,这让同样盛气凌人、自负的拉斯金忍无可忍。

乔布斯刚来到Macintosh研发组的时候,就试图更改Macintosh的名字,他为计算机更名为Bicycle,可是Macintosh是拉斯金最喜欢的一种苹果的名字,他不会同意乔布斯将名字改掉的。最后,乔布斯的改名行动不了了之。

在Macintosh机的设计上,乔布斯也处处插手,自以为是的他强调Macintosh必须拥有一个小巧的鼠标。可是拉斯金却中意采用光笔或操纵杆作为图形输入设备。“我不能接受用鼠标。”拉斯金说,“乔布斯则百分之百地坚持在Macintosh上用鼠标。”最后,作为妥协,拉斯金同意使用鼠标,但不是像Alto那样使用三个按钮的鼠标,而是使用一个按钮的鼠标。

实际上,傲慢的乔布斯想让自己的想法渗透到Macintosh设计中的每个环节,这在拉斯金看来是不可理喻的。他与乔布斯的矛盾随处可见,他们会为了Macintosh使用什么型号的芯片争吵,会为了设计机箱的形状争吵,会因为制定计算机研发进度表争吵,他们甚至会为了研发组的开会时间等诸多小事争吵。

有一天,傲慢的乔布斯又来挑衅同样自负的拉斯金。乔布斯用不屑地口吻对拉斯金宣布:“我将接管软件,你可以做技术文档。”这时气不打一处来的拉斯金赌气说:“不,你也可以做技术文档,我辞职。”于是,乔布斯和拉斯金的战争开始公开化。当晚,拉斯金给斯科特写了一封长达四页的机密邮件,在邮件中拉斯金列举了与乔布斯共事的具体问题。拉斯金写道:“乔布斯经常错过约会。他采取行动时缺乏思考,并作出不利的判断。应该给予信任的地方,他却不给予信任。乔布斯经常从个人偏好出发作出反应。他努力像父亲一样,却会作一些可笑且不经济的决定。他经常打断他人的话也不倾听别人说话。他不恪守承诺。武断决策。乐观估计。乔布斯通常不负责任并且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作为软件项目经理他并不称职。”

斯科特看到这封信后,拿给乔布斯看,并准备寻求解决办法。乔布斯当场勃然大怒。后来,乔布斯当着斯科特和拉斯金的面伤心地哭了,他说他再也不能和拉斯金一起共事了。拉斯金的态度也十分强硬,他也不想在忍受乔布斯了。在这次争吵之后,乔布斯赢了,Macintosh机真正的缔造者拉斯金离开了苹果计算机公司,1982年3月1日正式提交辞呈。乔布斯成为了麦金托什机研发组名正言顺的领导者。

当乔布斯成为Macintosh真正的“首领”后,开始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管理Macintosh研发组。为了在Macintosh计算机上打下自己的烙印,乔布斯坚决不允许在Macintosh计算机上使用任何扩展槽,因为扩展槽是沃兹发明的。当研发人员试图通过将扩展槽称为诊断埠而放到设计方案中时,乔布斯发现后立即删除了。

同样,在Macintosh的项目研发中,乔布斯仍然继续了他疯狂、无序的管理方式。为了

尽快研发出Macintosh机,乔布斯总是用传教士的煽动性口吻鼓舞人心,他甚至在黑板上写下了鼓舞士气的口号:“让我们做海盗吧!”他在研发中心狂热地高喊:“爱上你的工作,每个星期奋斗90个小时吧!”“乔布斯身上好像有一种诱人的光环,这种光环能让你忍受他的暴躁、多变,让你凝聚在他的周围,向奴隶般为他工作。并且他总是有办法让你激情四射。”一位工程师回忆起在研发Macintosh时说。

乔布斯将Macintosh的研发人员称为“海盗”,他说:“当海盗比参加海军强。”乔布斯说这话的时候,所传达的意思不仅仅是Macintosh的研发人员要像海盗一样疯狂忘我的工作,而且应该具有“海盗”的行为,那就是“偷窃”。 Macintosh研发人员开始在海盗头目乔布斯的授权下,系统掠夺丽莎计算机的关键技术和人员,他们偷取一切对Macintosh有力的技术,就像安迪所说的:“我们寻找能够讨要、借或偷代码的地方。”而作为编写程序的设计师开普斯则对这种海盗行为说得更为直白:‘许多人认为我们从施乐公司获得了技术,而实际上,我们是从丽莎项目中获得的。”

乔布斯为了达到最快研发出Macintosh机的目标,甚为鼓励员工的这种海盗行为,他因此为Macintosh机的每个研发人员都发了一件印着醒目“海盗”字样的运动衫,还将Macintosh所在的研发大楼楼顶挂起了海盗骷髅旗,用来强调他们的工作与苹果计算机公司其它部门工作是多么不同。这在别人看来更像是示威,是一种挑衅。

第3节 不一样的1984

1984年1月24日,Macintosh闪亮登场,乔布斯称它为“第三个行业里程碑产品”。显然,乔布斯对Macintosh充满信心,乔布斯甚至说:“阻止IBM霸占整个行业的惟一武器就是Macintosh”。毫无疑问,如果扣除市场的因素,Macintosh是优秀的。从人们的赞美声中,乔布斯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苹果计算机公司经过不到三年的时间,花掉7800万美元的研发经费后,推出了“光彩照人”的Macintosh机。那是1984年1月24日,在苹果公司的股东年会上,乔布斯推出了Macintosh计算机。

在揭开Macintosh机的神秘面纱前,乔布斯先通过一段精彩的演讲,让台下的人们“热血沸腾”起来。在他精彩的演讲中,乔布斯谈到了IBM与苹果计算机的竞争。演讲的最后,乔布斯用挑衅的口吻狂喊:“IBM想独吞这块市场,正在将枪指向其进行行业控制的最后一个障碍即苹果公司。我们会让蓝色巨人霸占整个计算机行业、整个信息时代吗?”

此时,人群中尖叫“不、不、不”。乔布斯开始在身后的大屏幕上展示Macintosh机1984年的商业广告。广告一开始就想起了变调的音乐,接着传出了沉重的脚步声和令人忐忑的恐怖声响,然后画面上出现了一个接一个剃着光头的人在那里盲目的没有目标的走着,其中一张大脸(暗指IBM)正在发表长篇大论。突然,一个身穿红色短裤、白色上衣的年轻女郎拿着一把大槌子闯进了灰暗的画面,在她身后有一群戴着头盔的警察在追赶。最后,她跑到了大厅中央,挥舞着大铁锤,大屏幕“嘭”的一生炸开了, 里面散发出了令人眩目的光芒。当他们逐个说“看到光明了”时一阵清风从这些人身边吹过。

广告最后,有一个庄严的声音吟诵道:“ 1月24日苹果公司将推出Macintosh计算机,届时你将看到为什么不同于《1984》那本小说。(《1984》是当时的一本畅销小说,作者是奥威尔,他在书里描述了像机械怪物一样的计算机。)而在广告中,计算机本身的形象从来没有出现过。

当设计公司设计出这个广告片时,乔布斯觉得棒极了,就像他说的:“我对它没有任何不满意。”可是,这个独特、酷、与众不同的广告却遭到了董事会所有成员的反对。当董事会成员看完广告的样片后,屋内鸦雀无声,马库拉非常惊讶地凝视了前方,其他人也都坐在座位上一言不发,直到马库拉问:“谁还想找另外一家广告设计公司”时,打破了屋内的宁静。“其他人都彼此相望,多数人都认为这是他们看过的最差的广告片,除乔布斯外没有一个董事会成员喜欢它。”

可是乔布斯还是坚持播放这个广告片,经过乔布斯的努力和受时间的限制,苹果公司还在在电视上播放了这则让人吃惊的广告。1984商业广告一经播出,立刻引起了轰动,很多人在看完广告后,立即拿起电话,向苹果计算机公司的人员询问:“那是什么?”乔布斯的初衷就是要用悬念的方式来吊人们的胃口,让所有人都对Macintosh产生疑问。这则广告一度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因为《1984》的独特性,美国三大电视网和将近50个地方电视台都重放了“1984”,还有上百家报刊杂志评论“1984”的独特性,最终使苹果计算机公司获得了500万美元的免费宣传。

当商业广告片吊足人们的胃口和引起广泛地争论后,乔布斯适时推出了Macintosh。当现场的观众重温完这则经典的广告片时,乔布斯用严肃地口吻说道:“到目前为止,在我们这个行业只有两个里程碑产品:1977年Apple II和1981年的IBM PC。今天,也就是丽莎推出后的一年,我们正在将第三个行业里程碑产品Macintosh投放市场。”就在大屏幕上出现Macintosh图片的那一刻,现场沸腾了。

乔布斯指着大屏幕,用不可一世地口气说:“我们中的许多人为Macintosh努力了两年多,结果它简直帅呆了。”乔布斯接下来说:“到目前为止,我们只看到了Macintosh的照片,现在我要向大家亲自展示Macintosh。”于是,乔布斯揭开了Macintosh的面纱,乔布斯按了一个键后,Macintosh开始对人们说话了:“大家好,我是Macintosh机,能够从那个袋子里钻出来真是太美妙了……在这里,我带着极大的自豪感向你们介绍这位像我父亲一样的人——史蒂夫·乔布斯。”

Macintosh给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仅是因为它的语音合成功能,还因为它的外观小巧、精致,运行速度快。同时,Macintosh是世界上第一种可以买到的、拥有交互式图形接口并且使用鼠标的个人计算机。它的操作系统领先当时 IBM-PC 的操作系统 DOS 整整一代。除了接口上的差别,Macintosh操作系统在内存管理上有 DOS不可比拟的优势,因为后者实际可用的内存始终局限在 640K,而前者没有任何限制。

从人们经久不息的掌声中,乔布斯知道这一次他“赌”赢了。这一天,他战胜了所有人,成为了舞台中央最闪亮的“人物”,他在舞台中央,尽情享受着属于他自己的成功的滋味……

第4节 乔布斯知道“完美”是什么

乔布斯似乎是一个天生的完美主义者,凡事都要坚持到底,关注每一个细节。在他看来,不是最完美的东西就不够好。所以,在他的“完美”领导下,Macintosh就像是一件艺术品,不仅是一件让所有人激动不已的完美艺术品,同样具有购买艺术品所必需的高昂价格,也许这正是这件完美艺术品被束之高阁的真正原因。

乔布斯似乎是一个天生的完美主义者,凡事都要坚持到底,关注每一个细节。在他看来,不是最完美的东西就不够好。他的这种“特性”在研发Macintosh机时也随处可见。

在Macintosh研发中乔布斯关于软件的设计没有更多的话语权,惟一不需要技术知识的地方就是机箱的设计,所以乔布斯就把机箱看做是自己的设计领域。在一次开会前,乔布斯带着一本电话簿进去了。走进会议室时他就把电话簿扔在了桌子上,不看一眼别人的反应,就自顾自地说:“设计出来的Macintosh机就应该这么大,不能再让他的体积变大了。如果再加大,用户会受不了的。”“另外还有,我一看到这些方方正正的像盒子一样规矩的计算机就厌烦,为什么不能把它设计得更高一点,而不是更宽呢?”说完乔布斯就离开了。

会议室里的人看到这本电话簿后都面面相觑,这个本子的大小只是原来计算机的一半大小,所有人都认为根本不可能设计出这么小的计算机。研发人员认为根据电子学知识根本不能设计出体积如此小的计算机。

可是,个性强硬的乔布斯不允许在他手下工作的人对他的想法置之不理,或者还没有实验就否决掉。即便他的命令很多时候听起来很不合理,他还是要刺激研发组的研发人员试一下,因为他强烈希望研发组能设计出一台带来革命性影响的计算机。所以,研发人员还是按照乔布斯的设想设计出了计算机的外形,半个月后,他们将设计好的模型整齐的摆在一起让普通人前来参观评价,结果人们更肯定在乔布斯的创意下设计的计算机机箱。

此时,Macintosh 机打破了传统计算机的外形,使它至少在外形上与众不同。对于乔布斯的创新行为,他的朋友曾经分析说:“乔布斯做事情从来不像我们一样有所顾忌,这与他的出身背景和早期的成功经历有关。他不愿受任何东西的束缚,他不知道有些事情是不可能的,他只是做他想要做的事情。”

的确是这样的,由于乔布斯的个性、他的富有、他的傲慢自大,以及媒体对他的吹捧,他总是固执己见,认为自己所做的所有决策都是正确的。哪怕事实已经证明他完全错了。在研发Macintosh机的时候,乔布斯认为Macintosh机就应该像一个烤箱,不用进行任何升级,它会像烤箱一样经久耐用,这一理念贯穿到了Macintosh设计的每个环节。结果,Macintosh机失去了Apple II成功的一个关键设计方案,即Apple II的扩展功能。有很多人认为这是乔布斯在努力消除“沃兹的设计印记”。 Macintosh面市后,研发组的工程师们为此又做了很多补救工作。

乔布斯的这种固执己见虽然犯了错误,但它同样给Macintosh带来了完美。乔布斯关注Macintosh的每个细节。乔布斯的苛刻要求使工程师们头痛不已。他们为此经常来找他,说他们无法设计出Macintosh奇特外形所需要的某片塑料外壳,但乔布斯却坚持Macintosh的外壳必须一体成形,它的构造将是一种制造工程的突破。“乔布斯,我做不到,它太复杂了!”一位工业设计师对乔布斯大叫道。“我不接受你的说法,”乔布斯厉声道,“要是你做不到,我会找其他人。”

最后,他们确实做到了,但却用了大约15件其它结构的工具来制造出这一片计算机外壳的塑料片。

乔布斯知道完美是什么样子,就像人们所评论的“乔布斯具有美学的完美主义倾向”。可是,一个出身美国工人家庭、从来没有读过艺术院校、甚至连大学都没有读完的年轻人,是从哪里获取的创作灵感?

这要感谢乔布斯惊人的学习能力,曾经为了替Apple II的设计寻找灵感,乔布斯整日在百货公司观察陈列在那里的商品,详细研究那些以硬件闻名的公司是如何创新它们的外形的。除此之外,乔布斯还喜欢在没事的时候,在停车场漫步,他喜欢比较BMW、保时捷与奔驰汽车,试图了解这些产品为何如此吸引人们去触摸、购买和驾驶。在一次会议上,乔布斯甚至说:“多年来,奔驰公司把他们的线条变得更柔和了,但细节部分却变得更加严谨了,我们也必须让Macintosh达到这个境界。”

在乔布斯的“完美”领导下,Macintosh的推出确实让所有人激动不已。《时代》周刊评价Macintosh的推出日为个人计算机大众化普及的第一日;加州计算机历史博物馆馆长麦克尔·R·威廉斯曾告诉记者:“之后20年那场著名的个人计算机时代都是源于此时。”微软主席比尔·盖茨曾经赞美Macintosh说:“下一代很有意思的软件将在Macintosh计算机上实现,而不是在IBM PC。任何能在128K Macintosh编写出优秀应用程序的人都应该获得奖章。”《inCider》杂志评论说:“Macintosh是个人计算机历史上最具有硬件价值的计算机。这种计算机吸引了多数没有时间或不想经过长时间学习个人计算机复杂的功能就能使用的人。”《infoWorld》杂志评论说:“Macintosh是一种设计得不错的计算机,它代表到目前为止最先进的计算机。我们认为苹果公司至少有一件事情做得很对——Macintosh是具有挑战IBM控制的计算机市场的潜力。”

从媒体的溢美言辞中,可以看到他们对Macintosh的肯定。的确,Macintosh很完美,完美得让人觉得它是一件艺术品。乔布斯也认为Macintosh是一件艺术品,因为只有真正的艺术家才会在他们的作品上签名。而在早期的Macintosh机箱内,人们也可以看到Macintosh的研发人员的塑料签名。乔布斯和Macintosh部门的其他员工在一张大纸上留下了他们的签名,每位员工签名后,就将这张纸制成软件,然后采用化学方法将这些签名蚀刻在加工Macintosh机内侧的工具上。

既然Macintosh是一件艺术品,它就应该也具有艺术品的“高昂”价格。事实的确如此,Macintosh机的市场价为2495美元,对于普通人能接受的几百美元的计算机而言,这个价格实在太高了。当时,很多人都称“Macintosh计算机不是为我们这些人制造的计算机。”这样高昂的价格似乎注定会使这件完美的艺术品被束之高阁……

第5节 沃兹的离离去去

沃兹与乔布斯一起创办苹果计算机公司,共同揭起个人计算机革命序幕,可是作为一个天才式的人物,沃兹没有像乔布斯那样风光无线,他选择了隐姓埋名的安静生活。显然,沃兹缺少乔布斯成为亿万富翁的专注和野心,但他总是努力让别人受益,从而使自己快乐。沃兹和乔布斯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一切似乎都是注定的。

Macintosh问世以来,乔布斯的光芒已经盖过了沃兹,这种状态在乔布斯看来是相当享受的,以致他不允许沃兹开展任何关于新机型的研发工作,这造成了沃兹出走苹果。实际上,这已经不是沃兹第一次出走苹果计算机公司。

还是在1981年,沃兹为了缓解在公司的压力,决定驾驶自己的私人飞机进行一次旅游。结果飞机在起飞时,突然向上爬升,停止运转,然后摔到跑到上,还撞破了两个护拦。在这次事故中,沃兹受了重伤,脑震荡使得他记住不很多东西。严重的顺行性遗忘使沃兹甚至记不起那次事故,也记不住住院期间有哪些人来看望过他。

就在沃兹在医院昏迷期间,苹果内部出现了一次重大动荡。人们将这一天称为“黑色星期三”。因为这一天斯科特决定大规模裁员,解雇了大约40位员工。解雇风波引发了人们对斯科特的不满,很多人开始指责他强行裁员的做法,一时间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斯科特。而裁员行为是在乔布斯和马库拉的授权下才实行的,斯科特实际上已经成为“替罪羊”。乔布斯和斯科特的矛盾由来已久,乔布斯巴不得斯科特马上离开他自己创办的公司。而马库拉也告诉斯科特他粗暴的管理风格不符合自己认为应该采取的公司经营方式。失去马库拉和乔布斯支持的斯科特已经意识到他不能再待在苹果公司了,他说:“自己在苹果公司的问题是一天只有24小时,如果工作没有意思,那就该离开。”于是,斯科特带着他得到的价值不菲的苹果股票于1981年2月辞去了苹果计算机公司总裁的职务。

侥幸生还的沃兹此时对苹果内部的动荡已经失去兴趣,他对媒体抱怨说:“公司成了大企业,我没有修补的工作可做,我只想当工程师。”于是,沃兹选择了离开苹果。离开苹果公司的沃兹又回到了伯克利上学,并进行一些投资。两年后,沃兹因为投资失败损失了2000万美元,这使得沃兹的生活显得有些窘迫。于是,他又谦恭地回到苹果公司,要求找点事儿做。

大家都非常欢迎沃兹的回归,他们认为沃兹的回归会增添Apple II员工的士气。回到苹果后,沃兹开始考虑研发一种代号为Apple IIx的项目,该项目以65816处理器为基础,该处理器与Apple II中的6502处理器兼容。Apple IIx还配有第二个处理器插槽,这样它就可以运行IBM PC和Macintosh的软件。但是,这个项目却被乔布斯毙掉了。

因为乔布斯害怕Apple IIx项目会吞噬Macintosh的市场份额,所以乔布斯坚决反对。就这样,曾经为苹果成名立下汉满功劳的沃兹成为了苹果无事可作的闲杂人。他每天都没有实际工作可作,总被电话、电子邮件、演讲及没完没了的会议困扰着,他抱怨“开不完的会”。而让他更难以忍受的是,乔布斯居然想让他自己的孩子Apple II产品线死掉并退出市场。

在一次股东大会上,一向温和的沃兹向乔布斯发火说道:“我也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作为第三大股东,我想让你们知道我很生气,Apple II小组中有许多人也很气愤。因为为Apple II工作的人整天听到的都是‘Mac,Mac,Mac’。在上次的股东大会上,Apple II这个词连一次也没有提到,我对此有很大意见。现在苹果公司70%收入都来自Apple II产品线,你却全力支持Macintosh,甚至不给Apple II产品线存活的空间,好像苹果的收入都来自Macintosh。看到他们士气低落,我也很受伤害。”

沃兹严厉指责乔布斯对Apple II计算机生产线的投入严重不足,沃兹公开批评管理层在Apple II产品线创造70%收入的情况下却全力支持Macintosh的做法。从性格上来讲,沃兹没有乔布斯的坚定和野心,他不会强迫任何人相信或者贯彻他的想法,他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随意的,一旦他觉得不开心后,他就会选择离开。于是,这位苹果计算机公司的第一员工再次离开了苹果公司。

离开苹果后,沃兹过着平静的生活。他开始在小学里教书,按他自己的话说:“我从小学6年级就一直计划能当老师,只是花了太长时间才如愿。”尽管没有获得教师职业证书,沃兹还是在小学里当起了教师,他教学生计算机操作基础知识,为老师和管理人员提供技术咨询,并在他执教的小学装配了数量巨大的Macintosh计算机以供学生使用。沃兹很享受他的教师生涯,就像他说的:“对我来说有意思的梦想就是教育。”

在常人眼里,这位与乔布斯一起创办苹果计算机公司、揭起个人计算机革命序幕的天才式人物,本应该有着和乔布斯一样的“令人眼花缭乱、赞叹不已的事业和生活”,可是,沃兹和乔布斯在成功后的人生轨迹大不相同,他甘心选择隐姓埋名在小学里教书,在沃兹看来,这没有什么不同,他曾经说:“我并不适于当今的计算机商业。我认为计算机业的创造性已经被人为的商业目的破坏了,利益驱动决定了发展的节奏。疯狂的升级使更多的人无法真正享用计算机。我只是想使每一台PC都能像课桌一样用上20年,使每一个孩子都能人手一台。”

显然,沃兹缺少乔布斯成为亿万富翁的专注和野心,但他总是努力让别人受益,从而使自己快乐。沃兹和乔布斯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一切都是注定的。就像一篇评论中所言:“乔布斯是硅谷高科技商业主义的代表,以不断的创新和变革,不断遭遇错误,又不断奇迹般复苏。而沃兹尼亚克,他是一个技术理想主义,一个人文主义者。从人性的角度看,他是高人一筹的。从商业角度来说,沃兹尼亚克是消极的,他选择了一条注定远离主流、被主流遗忘的道路……”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