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齑画粥
此成语原指分开碎腌菜,划分凝结的粥块,按量分顿来吃,形容生活十分清苦。典出宋·释文莹《湘山野录》:“范仲淹少贫,读书长白山僧舍,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两块,断齑数十茎啖之,如此者三年。”
溯源
范仲淹出身贫寒,无力上学,只好跑到长白山寺院中的一间僧房去读书。由于家境贫寒,范仲淹的生活十分艰苦。每天晚上,范仲淹都用糙米煮好一盆稀饭,等第二天早晨凝固成块后,用刀划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再切一些腌菜下饭。尽管生活如此艰苦,但范仲淹却仍能专心致志地读书。
范仲淹的一位同学了解到情况后,就回家告诉父亲。同学的父亲听说后,被范仲淹刻苦学习的精神所感动,同时也深深同情范仲淹的贫穷处境,于是吩咐家人做了一些鱼肉等好吃的食物,让儿子送给范仲淹吃。可是范仲淹却推辞说:“我不能接受您的东西,你还是带回去吧!”那位同学以为范仲淹不好意思接受,于是放下食物,就回家去了。几天之后,那位同学又来到范仲淹的住所,发现上次给他送的食物丝毫未动,而且已经变坏了。那位同学就责备范仲淹说:“你为什么不吃呢?你看,食物都发霉、变坏了。”范仲淹回答说:“并不是我不想吃,只是我已经习惯了艰苦的生活,如果吃了这些美味佳肴,以后再过这种艰苦的生活就不习惯了,所以我就没有吃。感谢你父亲的一片好意!”
那位同学回家后,将这件事告诉了他父亲。他父亲夸奖说:“真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日后必定大有作为呀!”
范仲淹正是凭着“断齑画粥”这股苦读的劲头,最后终于成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