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迁徙北京

第二章 迁徙北京

放飞梦想

1949年初,傅作义起义,北平和平解放。接着,9月,镇守绥远的傅作义部下董其武起义,绥远省也和平解放。国立绥远中学改名为绥远省立归绥中学。

1950年7月,父亲奉调到北京铁道部设计局工作。9月,母亲带着烨第和关柱一同迁京,租住在西绒线胡同的一个四合院里。美第、关桥、关敦和关堰仍在归绥读书。

当时,父亲在铁道部设计院负责集(集宁)二(二连浩特)线的勘测设计,担任总体设计负责人。他风餐露宿,奔波于“集白”(集宁到白城子)和“集二”线上,在这两条以及“包宁”等线路上,洒下了父亲辛勤的汗水,倾注了一个工程师的智慧,留下了他跋涉的足迹。

关桥很是羡慕父亲的工作,向往着将来也能当一名像父亲一样的工程师!

可以说,关桥当工程师的梦想是从认识父亲的事业开始的。在关桥心目中,父亲很伟大,父亲的职业很崇高!至今,关桥对“工程师”三个字感到很神圣,充满了一往深情。

那时,父亲总是饶有兴趣地给关桥讲土木工程的科普知识,如什么是“型钢的截面惯性矩……”

尽管关桥听不懂,但他爱听。

1950年的5月22日,在归绥中学,关桥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当时称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

不久,抗美援朝的声浪席卷全国。

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韩国军队在朝鲜的强大攻势下,节节败退。韩国向美国等盟国求救。美国为了维护其在亚洲的领导地位和利益,立即出兵干涉。

6月28日清晨,关桥刚刚起床,就听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播送毛泽东主席的讲话,他号召“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

关桥意识到,一场战争即将开始了。

关桥在学校的组织下,与同学们一道书写“打倒美帝国主义”、“美帝国主义从朝鲜滚出去!”等大幅标语,表达对侵略者的义愤。

不久,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入侵朝鲜,并向朝中边境推进,轰炸中国丹东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

连日来,关桥所在的学校组织了声势浩大的集会,愤怒声讨美帝国主义的滔天罪行,同学们纷纷要求上前线,狠狠打击美帝国主义!

关桥痛恨战争!

他想起当年日寇占领太原后,烧、杀、抢、掠,肆虐汾城的惨烈场面;想起汉奸二鬼子穷凶极恶搜刮民脂民膏,残害百姓的场面;想起母亲拉扯着孩子们惊慌失措,东藏西躲的场面……

关桥想参军保家卫国!

这时,军事干部学校招生,学生踊跃报名,关桥和姐姐义无反顾地报了名。

但父母劝阻了年仅15岁的关桥。

父亲对关桥说:“你还小,祖国的建设才刚刚开始,到祖国最需要你的地方去,一样可以大有作为!”

听了父亲的话,关桥仿佛懂得了其中的道理,他点点头,下定决心,好好学习,要把自己激情燃烧的光和热融入到祖国的经济建设之中去,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姐姐顺利通过了审查,被录取到东北军区航空学校(即以后的空军长春飞行学院),作为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的预备人才,受到部队的训练和培养。

从此,关桥家变成了光荣的军属之家!

当姐姐胸前戴着大红花,列队告别时,母亲流下了激动和依依不舍的眼泪。在新中国,女孩子也有出头荣耀之日,母亲尤其为之自豪!

入伍启程前,学校举行了隆重的欢送大会,关堰为台上的姐姐高兴,很想上前去祝贺道别,但却终未能鼓起勇气实现心愿,成了一件难忘的憾事。

1950年夏末,爸爸为还在归绥读书的关桥、关堰和关敦三兄弟办了一张铁路职工家属的免票乘车证,关桥带着关堰和关敦以及行装回到北京的住所,这是关桥一家在北京的首次团聚,只可惜缺了姐姐。

1953年,姐姐关美第(右一)由长春十二航校调往山西临汾,途经北京合影留念

1952年,父亲办公地迁到天津,为了便于父亲在京津两地间的往返,父母亲租居到离北京火车站较近的东单新开路14号(后改为27号)院。没想到在这里一住就是三十载,成了父母安心定居的住所。

27号院是父亲在归绥工作时期的上司苏纪忍先生的私宅,因为是上下级关系,租金略便宜。院大门是普通的四合院门,但整个院子是因地而建的。通北、通南都各一排平房,它们跟东、西邻院的隔墙,一起围成四合院。

建造者可能是出于给人进院后有种幽深、宁静的感觉,从北房往南通过廊道横亘出大客厅,在客厅的山墙与南房间的夹道端砌起一门垛,这客厅的墙、窗和攀附着的爬山虎与门垛浑然一体,恰似屏风,把院子隔成为二进式的东、西两院。

东院直对大门,铺有砖道直入北房的廊道,并以小松树和灌木丁香花作掩蔽,东院面积较小,仅占全院的1/4,给人一种雅致的感受。

穿过门垛和夹道,开阔透亮的西院就展现在眼前。墙边,一株山桃树的树干有碗口般粗,枝杈繁茂,与其他三面画框式的檐廊相互衬托。廊下,是纳凉和学生做功课的好地方。

关桥也曾在廊下用许许多多的小木条搭出一幢幢高楼大厦,或一座座气势恢宏的大桥。他沉浸在一片童话般的梦境中,他在自由的王国里放飞自己要当一名“工程师”的梦想……

姐姐参军成了现役军人,也给家里带来了光荣。大院门楣上与门牌号并列挂上了一块“光荣军属”的红底黄字的圆牌,很是显眼,惹得邻居羡慕不已。挂牌时,街道组织了腰鼓队,敲锣打鼓送来大红喜报,气氛非常热烈。

姐姐参军,为母亲的生活开启了一扇窗口,开辟出了一条与社会联系、沟通的渠道。

此时,孩子们的学业独立、稳定,母亲已开始摆脱家务缠身、受孩子拖累的处境。

精力充沛的母亲终于有了契机,并以此为起点,迈开了从家庭进入社会的步伐。

她开始参与街道工作,开展宣传、普及抗美援朝的教育,组织居民踊跃参加爱国募捐运动,捐款、捐献慰问袋和慰问品。

她那忘我的精神,很快赢得了公众的认同和各级组织的信任,各种荣誉也接踵而来。

她曾任北京东单区军属缝纫组和北京第27缝纫社主任,并被誉为“爱社如家”的好干部。继而又担任了北京被服厂车间副主任、党总支副书记,北京挑补绣花厂厂长。

她先后被评为“军属模范”、“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市手工业先进工作者”,并于1953—1958年间当选为北京市东单区人民代表、区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陪审员。

母亲的工作得到了社会认可,体现了自身价值。她忙得顾不上家,把整个身心都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之中。每天很晚才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到家里。

至今,关桥还说,那时,是母亲意气风发、展现才华、如日中天的年代!

记得有一次,母亲出差去广东交流经验,回家时带了土特产和访问时的照片。母亲十分兴奋地说,广东、福建一带出口加工形势好、产品设计花样新。还特别关注毛巾、手绢、服饰之类的设计,如何采用不对称的图案等。还说南方的饮食也很讲究,新鲜蔬菜,特别是绿叶菜制作加工不用铁刀,用手掰,以防锈味混杂……

母亲滔滔不绝讲述了许多趣事,神采飞扬,容光焕发。在母亲充满激情的叙述中,关桥梦想的种子在萌芽……

记得母亲当选为东单区人民代表时,儿女们特意陪母亲到东单路口附近的“金山照相馆”留影纪念。

照相时,母亲胸前佩戴着当选代表的绶带和大红花,手持代表证,映衬着充满自信的笑容,很是灿烂光彩!

儿女们也都为母亲感到骄傲,母亲积极投身公众事业奉献社会活动,展示出自己的潜能,发挥了自己的才干。

1956年6月,母亲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受到了当时北京市副市长刘仁的接见。

母亲所取得的成就和获得的荣誉,激励着关桥及全家人奋发向上。

父亲忠于职守,勤奋严谨,成就突出,享受到了国庆观礼、节日游园等特别待遇。关桥想,这也是父母比翼齐飞,别样恩爱的回报吧!

1963年1月25日(正月初一),爸爸60岁生日与妈妈合影于北京东单新开路14号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的,关桥从父母的身上强烈地感受到了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他决心以父母为榜样,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发挥光和热,实现自己的梦想!

过年,是关桥家里最热闹的时候。在那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家传的“大铜火锅”为全家享受美味佳肴贡献力量,增添了欢乐气氛。

关桥记得,过年前几天,母亲带着关敦和烨第就忙开了,早早地蒸上几锅白馒头,用红色食用色素在每个馒头上点红点儿,用枣和面团做成3~4层高的枣糕。

心灵手巧的母亲用面团捏成形象逼真的各种动物,煞是好看。面食蒸出来要放在院子里速冻保存,留待过年几天用。

母亲教烨第用油和鸡蛋和面,做成麻花、排叉,下油锅炸成脆香甜的小吃。

吃火锅,准备过程很复杂。这时家里就成了大作坊。择洗白菜、土豆、萝卜、山药、海带、豆腐、虾仁、猪肉。把肥瘦猪肉煮熟,其汤做底汤,瘦猪肉则用蛋清裹皮炸成“酥肉”。把山药削皮切成滚刀块后,用油炸成浅黄色,剁碎的山药与肉馅混合炸成香酥肉丸子。白菜、萝卜、土豆等切块与虾仁放在火锅最下层,上面依次是豆腐、山药块,接着铺一层丸子,依次铺一层猪肉片、酥肉,最上层是海带、葱花,然后加入煮肉汤。

待大家到齐,用木炭加热煮沸,炖至40分钟至1小时,待所有菜肴的美味均融会贯通时,就有一股说不清是那一种菜香味,扑鼻而来,满院飘香。

“开饭啰!”关桥拿着一大把筷子高声喊道。

“爸,请坐上席!”关敦懂事地给父亲让座。

火锅上桌,热气腾腾,再加上白馒头愈吃愈香,兄弟姐妹与父母团团围坐,人气兴旺。

这菜肴固然是母亲的厨艺给大家的口福,但团圆是关桥父母一生最渴求、最期盼、最欢畅的日子!

寒假过后,关桥和关敦都转学留京,关堰则仍回到归绥原校读书。

父母未干预,给了关堰自主权。关堰之所以做出这样的抉择,一是因关堰初中毕业在即,只留下初三最后一个学期了。二是因为临放寒假前,当时的校长兼书记冀丕扬(他是一位绥远地下工作者,曾入狱受过酷刑)与关堰在校园相遇时,对关堰说,你的家搬走了,你留下来读高中吧,还可以免试直读高中。当时,关堰感到既惊讶又受宠,如此爽直的面谈,使关堰为之动心。

高一寒假,关堰未回京,参加了绥远农村的土改工作队,像工作队其他的干部一样,参加了一期全程的土改工作。工作组和贫农协会给关堰的评语是“人小,心不小。”

母亲对关堰游离在外长时间不照面,自然是倍加牵挂,总是在每月给关堰汇寄生活费时多嘱咐几句。

自从家安到北京后,父亲的生活很有规律,也没有那么忙了。渐渐地,与孩子们交流的时间也多了。

父亲对穿着很有讲究,喜欢一种“毛式”领子的衬衫,他还比照画像上的样子为自己设计,请裁缝加工过一件。

闲暇时,父亲还常看一些小册子,如保健知识、中医药书、诗词格律。父亲喜欢蒲剧、山西梆子、眉户戏。

父亲说,蒲剧即“蒲州梆子”,因兴于山西晋南古蒲州(今永济)一带而得名。它是山西四大梆子中最古老的一种,主要流行于山西及陕西、河南、甘肃、青海、内蒙古、河北等省的部分地区。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