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柳色年年伴离别

四 柳色年年伴离别

长安自古就有“烟柳满皇都”之称,河边、陌上、桥畔、楼台、皇宫、御苑、宅院,处处植柳。而长安柳色的代表又是被称为“关中八景”之一的“灞柳风雪”。西安市东南的白鹿原东北隅,有一河流,称灞水,又称霸水。灞水两岸早在秦汉时便开始植柳,到了唐代,这里已是“柳色如烟絮如雪”(白居易《隋堤柳》)的风景名胜了。在灞水之上,有一桥,曰灞桥,也作霸桥。西汉文帝之陵墓即在此附近。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载:“霸者,水上地名也。古曰滋水矣。秦穆公霸世,更名滋水为霸水,以显霸功。”又云:“水上有桥,谓之霸桥。”秦穆公在此处筑有便桥,水大时以舟相连为桥,水小时便搭便桥。西汉时在今桥址西北十余里建有木桥。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在秦、汉原桥址以南改建石桥,称为南桥。保存至现代的,乃清道光十三年(1833)重修的木梁石柱桥。1957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

古代长安人送客东出临潼,往往以灞水为界,在此分手道别。因灞桥为送往迎来之地,人们至此无不黯然,故又称之为销魂桥。在汉代,送客至灞桥,就有折柳惜别的习惯,至唐时,早已是蔚为世俗风气。实际上,柳与送别相联系,最早出自《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与“留”谐音,折柳送别,以表示对亲人、朋友的留恋不舍。唐代诗人在此曾留下不少优美感伤的诗句,“灞陵”、“灞桥”、“灞上”、“灞水”等也常常出现在送别诗中。传为李白的词作《忆秦娥》就有“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名句。他还有一首《灞陵行送别》诗,写的就是在灞陵送别朋友的情景: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路歧,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

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

正当今昔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

李白诗向以意气飞扬著称,此诗却以沉郁苍凉见长。写景中,点到灞陵、灞水、古树、春草、古人、古道、落日、浮云、断肠、骊歌等,无不带有沉郁凝重的色彩。起首两句点明送别地点,同时也定下全诗沉郁苍凉的基调。灞水浩浩,形容离情别绪,生动自然而撼人心弦。惜友人离别远去,万语千言无从说起,只言四周无花古树、伤心春草,以景衬情,忧伤之情不言而自现;怀国忧世,感慨今昔,只“王粲南登之古道”与“紫阙落日浮云生”两句,看似写眼前之景,实则抒写内心的愁闷与隐忧:贤人去朝,小人当道,君王昏庸,朝廷黑暗,这些怎能不让诗人心烦意乱呢?最后两句与开篇遥相呼应,使全诗意脉相连,浑然一体。

晚唐诗人罗隐有一首七绝《柳》,是一首较为特别的送别诗: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依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这首诗是写暮春晴日长安城外、灞水岸边的送别情景,它的特别之处在于,不是写自己送别,而是议论别人送别;不是议论一般的亲友离别,而是有感于女子送别相好的缠绵情景。全篇纯用比兴手法,是写柳,更是托柳写人,贴切而自然。诗前两句描写不难理解,后二句通过感慨飞絮无定和柳条缠人,赋柳而喻人。“飞絮无定”暗喻女子连自身的命运都无法掌握,却又“垂丝绊路人”,指出她们不能、也不懂得客人心情,用缠绵的情丝是留不住的。诗在调侃这些身不由己的娼女,可怜她们徒然地卖弄风骚的同时,也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同情之心,一种难以说清的感喟隐含其中。

长安城西还有一座西渭桥,在今西安市三桥镇西北沣河入渭处。建于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与长安便门相对,也叫“便门桥”。是汉武帝专门为从长安通向他的陵墓而建造的。因其在咸阳境内,唐代也称“咸阳桥”,也叫“便桥”。杜甫《兵车行》“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即指此桥。古“长安八景”之一的“咸阳古渡”即指此。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经此桥仓皇出逃,桥被杨国忠放火烧毁。

咸阳桥与长安城东的灞桥,为唐代长安的东西两个桥头堡。当时东送行人多在灞桥折柳送别;西送行人,则多在咸阳桥洒泪分别。西行之人往往远走西域,虽说从军或出使西域在唐时乃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西域一带在当时毕竟还较荒凉,风物也与内地不同,送客至此,行人日后命运难料,离别之时,行者与送行者均难免悲愁伤感。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就是在此为朋友饯行之作: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诗前两句成功地描绘出渭城春天的景色特征:清晨细雨润湿了大地,旅舍周围的新柳一片青翠。然而诗人就在此时与远行的朋友话别分手,自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两句不仅点明送别地点、时节,同时渲染了送别气氛。虽写的是阳春美景,却给人以凄切之感,此正是清人王夫之所称的“以乐景写哀”的最佳美学意境。这种哀情在后两句诗中得到进一步发挥。阳关在甘肃玉门关以南,是通往西域的门户,诗人的朋友正是从这里再往地处新疆的安西方镇。后两句诗明白如话,娓娓而谈,却包含无尽的挚情厚意,劝慰中透着无奈,惜别里带着牵挂,语浅意深,撼人心扉。此诗传开后,很快在社会上流行起来,当时长安城的乐工伶人为之配乐入曲,名为《渭城曲》,又称《阳关三叠》,广为流传,至今不衰。

送客至桥头惜别,不独灞桥和咸阳桥有。在唐代四川简阳沱江上有座“情尽桥”,诗人雍陶(时任简州刺史)一天送客来到桥边,向左右问起桥名之由来,答曰“送迎之地止此”。雍陶听后不以为然,随即在桥头题了“折柳桥”三字,并写下了七绝《题情尽桥》:

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

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诗即兴而作,直抒胸臆,笔墨酣畅,一气流注,不失为千古佳作。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