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是中国人的一个繁华梦。十里洋场、南京路、拖尾巴的电车、《良友画报》、跳舞场、洋人、洋泾浜英语……如儿童在拼图,中国人根据记忆与资料在拼凑一个已经支离破碎的梦。虽然沉浸到历史的深处我们仍能抚摸到梦的真实的心跳,但很多人已经不愿意那么做了。人们爱看上海的光鲜,那是一个声光电化的世界,多么美好啊,现代生活!
看上海的过去就是中国人在展望未来,其实,未来真的很近,因为在转眼间现代已经是我们的生活了。哪怕在中国的内地,现今中国人也能像30年代的上海人一样时尚、现代。“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当我们所看到的历史与当下生活如此相像时,这更能激发我们过多地关注它。30年代的上海是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它迫使中国人想象它当年的模样。
海派文学研究在近些年来成为热点,本人也有幸被卷了进来。当我仔细研读海派文学时,似乎很惶惑,因为海派并不是人云亦云那样的现代。必须搞清楚它的另一面,就这样我确定了研究方向。在南京师大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笔者查阅了大量的近现代上海报刊,渐渐地,在我的大脑里海派文化的面容越来越清晰。虽然说海派文化追逐时尚、先锋的文化因素,但这显然与海派的开放、包容分不开。笔者认为,开放与多元才是海派最重要的特征,海派不仅向西方开放,它还向中国传统文化开放,海派文化有海纳百川的气度,一切文化,不管是落后的还是先进的它都可以吸纳。就30年代的上海,我们很难以一种同性质的词汇如现代或传统来概括它,更多的是开放、包容与多元。确立在海派文化基础上的海派文学也如此。
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笔者选择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研究海派文学,涉及这个领域的研究者目前还不多,研究成果也不成体系,而且还不够深入,所以,笔者的研究应能将海派文学研究往前推进一步。希望通过本研究,海派文学有一个较为完整的面貌呈现出来:海派文学精神有一定的传统倾向,它是一种融合民族文化的现代都市文学;海派文学是一种开放的文学,开放与多元是它的根本特征;传统与现代是海派文学的双声。如果有这样的效果,研究大体上就达到目的了。
陈绪石
201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