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三日夜渡江登粤漢車

八月三日夜渡江登粤漢車

沿江驚報黄梅陷,武漢家家紛入川。老夫攜室嚮南去,溽暑惱人愁未眠。月移叢樹浸潭水,風颺亂螢没野煙。滔滔世事已如此,懷抱欲言終默然。

望岳陽樓

雲夢當時水接天,洞庭今日半成煙。岳陽樓上長吟客,眼見滄桑又幾年。

過 汨 羅

一片汨羅水,靈均竟葬身。遥遥數千載,澤畔杳無人。

至衡陽江伯夔兄料量行李兼宴之樂福

明發至衡陽,悽悽是異鄉。相逢有賢主,爲我理行裝。入居新篁緑,開樽旨酒香。臨湘三唤渡,此景最難忘。

衡陽易車早發

耿耿銀河天際横,曉雞未唱又長征。車如電掣催人逝,路似蛇蟠繞嶺行。紅土成塵汙素葛,白頭堆雪感浮生。碧瞳袖手觀殘弈,一刦東南笑苦爭。

飯零陵俳體一章

下車饋面水渾黄,入口村茶發異香。逐隊征夫同渴驥,數家食店鬧蜂房。土簋竹箸兼陶碗,白藕青椒雜紫薑。飯飽各分南北去,不知何處是收場?

車渡河者五處

五涉清溪水,溪流處處奇。勞人無逸興,未讀中興碑。浯溪有魯公《中興頌》,雖過之未嘗摩挲也。

入桂省書所見

負重爭先烈日中,漆膚跣足首飛蓬。卻憐金粉南朝女,舞袖蠻腰百態慵。

驅車入桂林

誰將大塊石,幻作桂林城。造化真遊戲,山川盡鑿成。山因無土瘦,川是急流清。萬里投荒客,驅車適旅情。

至桂後旅舍皆滿幾無住處

短衣泥首挾行,異域逢人語不宣。適館授餐無地主,望門投止愧前賢。喪家犬恨難尋竇,脱釣魚驚未入淵。廡下若能容膝坐,敢嫌褊小莫迴旋。

寓樓望山

如屏如障繞孤城,暮靄朝雲百態更。應爲桂林山水好,鄭虔天遣作南行。

八月九日遊月牙山

避難南遊百感并,偶逢名勝眼雙明。樹從石罅縱横出,雲傍檐端縹緲生。崖腹建龕泥佛坐,菜根飯客老僧情。黄山廬嶽今安在?北望中原老涙傾。

遊龍隱洞亦作龍影

巖漏滴成雨,水風吹作秋。問龍隱何處?潭淺不容舟。

見狄武襄碑有感

狄石南征氣象雄,千年勳業伏波同。誰收鴨緑江邊土,長白山高好紀功。

元祐黨籍碑

涑水眉山世共知,織成黨籍果何爲?詔書盡仆他州石,珍重天南賸此碑。

菩薩蠻 村居

清風明月何人識?花香鳥語春無跡。無事試春裝,村居興味長。  暮山山正碧,牧竪歸心急。樹杪掛殘陽,家家晚炊香。

夜 坐 時介侯軍次鄂北

燈花落盡雨淒淒,夢裏關河戰士妻。老病姑嫜違定省,書來楚北捷音稀。

遊七星巖洞

征塵尚未浣,急作七星遊。二老束炬火,前驅若雙騶。入洞未數武,凛然氣如秋。再進即昏黑,非火難開眸。奇石下梗足,巖漏上滴頭。以火照壁間,變怪羅四週。或如魚躍水,或如蛙登洲。或如鳳舒翼,或如獅戲球。有角者似龍,無角者似虯。攫人駭虎豹,攀枝躍猿猴。菩薩披白衫,山神坐暗陬。袈裟挂未著,漁網濕未收。此皆鍾乳形,一一難窮搜。二老互指點,嘮叨語不休。詼諧雜神話,任構空中樓。其中有二潭,大小殊不侔。小者見水光,大者黑難求。但見深莫測,不知有水否?二老復相語,大潭通廣州。昔有顯官女,顔色世莫儔。入洞杳不返,父母急且憂。窮搜巖石間,衣履皆不留。疑爲蛟龍得,沉溺無底湫。曾縱一鴨入,乃在嶺外浮。此事無證據,年代忘漢周。妄言姑妄聽,聊解勞人愁。泥濕滑而膠,路險曲且幽。危欄不敢扶,捫壁苔蘚稠。蝙蝠叫罅中,其聲頗啾啾。迤邐一里强,風聲忽□颼。陽光耀人目,暑氣洞邊遒。出洞相顧笑,洗手臨清流。歎息造化偉,人力豈能謀?

中山公園

叢樹陰森生暮寒,雨餘雲漏日光殘。營開細柳驚笳吹,綏靖署在内。屋結新茅列講壇。訓練班結茅其中爲講舍。石陛猶存明制度,禁城曾駐漢衣冠。瞿公大節張公血,遺烈空從青史看。

獨 秀 峰

同遊者劉同仁兄。

四望盡奇石,誰揮神斧成?孤峰拔地起,老樹出崖横。題壁詩何處,獨秀峰題詞一,不著撰人。倚欄雲暗生。傷時同北望,相對若爲情。

定桂門外坐遊艇

定桂門東桂水清,人家習水水爲生。船娘素足臨波舞,旅客新裝逐浪行。隔岸山涵明鏡黛,上流灘漱石鐘聲。紅樓畫舫秦淮夢,對此茫茫獨愴情。

特 察 里

聞是銷金窟,懸知地獄門。緋衣誰得彩,紅粉足消魂。貪愛群生相,飢寒盜賊根。女閭富齊國,此事實難論。

象 鼻 山

誰借秦皇驅石鞭,驅來巨象駐江邊。背馱廢塔成蓮座,鼻展長虹入桂川。落日餘光迴絶壁,碧波淺浪泊漁船。近聞世亂嚴烽火,遊屐登臨恨乏緣。

移寓鐵峰山下

夫婦合年今百歲,相攜避寇到南荒。一家行李餘三篋,八口親丁散四方。默默看天天欲雨,頻頻搔髮髮生霜。遣奴謝婢成孤往,百事躬親倍覺忙。

自小讀書忘世事,行囊坐倚對興嗟。倩人生火煨新粥,獨自烹泉泡苦茶。未必釋迦真入獄,於今張儉早無家。流民百萬衝風雨,得一廛居已足誇。

門前列肆後牛欄,拾級憑山築一庵。石窟峰高容避劫,竹床夜静易生寒。蟲聲叫月驚秋早,客思還鄉入夢難。絺綌出奔當溽暑,袷衣催寄路漫漫。

寓中有露臺雨後登眺

鎮日昏昏睡思濃,偶然登眺豁雙瞳。山隨城勢週遭抱,城在山光掩映中。絶巘斜陽張錦壁,歸雲收雨作奇峰。此身不入瞿塘峽,無分吟詩學放翁。

聽女僕唐姓所述

良人隨賈入番境,一去兩年杳無影。傳言狹路逢强暴,莽莽荒江埋首領。家有二男長十九,樵薪糴米能養母。徵兵急向中原去,草帶横腰鎗在手。廣西好仔方當兵,四十萬人氣縱横。誓復河山滅倭寇,糾糾别母奮北征。初聞守徐州,再扼長江流。馬當九江相繼失,壯丁二次三次抽。戰場蟲沙雜猿鶴,上將紛紛死溝壑。前行征人幾輩存?生死未明涙暗落。寒衣欲寄知何從,徒勞慈母千鍼縫。父子杳如雙白鶴,夢中長想舊時容。今存稚子年十一,幼小謀生苦無術。街頭賣報夜深歸,冒雨冒風兼冒日。煢煢母子貧何依,自剥花生獲利微。大指食指若鎚腫,飲水不飽終苦饑。我聞此言百感道,其夫死利子死兵。東鄰百萬良家子,何苦驅來作戰争。世界紛紛究何意,生人競造殺人器。茫茫慾壑苦難填,赴死不顧但趨利。

連日聞鑿石聲

鑿山聲丁丁,炸山聲隆隆。大小聲間作,長日役萬工。不知何急事,借問道旁翁。翁頦答客言,桂林民力窮。自從禦倭來,日懼飛機轟。地下築堅室,財殫難爲功。況當運輸迫,庀材苦無從。所幸富山嶽,城外連城中。山皆石疊成,洞壑迴環通。倘遇敵機至,萬人頗能容。天憐桂地瘠,特特構幽宫。近者武漢急,避難紛蟻蜂。人口增半倍,其中有素封。傍山建新屋,屋後鏨穹窿。能容數十口,安樂師邵雍。聞言豁然悟,鑿石今成風。安得五丁女,山腹胥鑿空。他時避浩劫,貧富紛然同。更願聞捷告,驅敵大海東。山民各安處,有耳聽鼓鐘。

望虞山南薰臺

虞舜南巡二女哀,蒼梧荒冢長蒿萊。如何桂嶺嶙峋石,也鑿“南薰”兩字來?

老  去

老去心情百念灰,江南欲賦不勝哀。身經離亂長爲客,酒逼牢愁怕舉杯。面壁石疑天上落,捲簾山入屋中來。桂林風景分明好,日蹙雙眉總懶開。

全  家

全家骨肉各天涯,垂老投荒大可嗟。安得忘憂終日醉,欲傾漓水釀三花。

飄  零

莫道飄零苦,當前山水真。會心收畫稿,餘事作詩人。每濯臨流足,時彎拜石身。抖頭無禮貌,麋鹿日相親。

桂林菜食

惟本同山衲,平生食肉稀。乳花供客嫩,竹筍向秋肥。苦芥回清味,朝菌悟道機。此間雖地瘠,祇此足相依。

城中各廟盡毁以其鐘懸街中報警擊之

社稷城隍一掃空,可知神道不爲功。伽藍絶跡無從記,賸有街頭報警鐘。

正陽門中路石有以碑石填之者

掌故前朝紀述週,官名官跡足尋搜。桂林最富惟山石,欲爲殘碑乞保留。

得珏女書云將攜玖女赴滇

去歲入川今入滇,相離漸遠意悽然。一家骨肉如雲散,滿地干戈幸瓦全。羈旅老夫身尚健,嬌癡弱妹爾應憐。昆明天氣聞清淑,時盼平安一紙傳。

老  驥

老驥猶存千里心,夕陽新草步城陰。中原鼙鼓驚天地,聳鬣長嘶出桂林。

苦  芥

自别温州無苦芥,每逢秋老倍關情。色同水玉溶溶碧,味壓巖茶鬱鬱清。脆美最宜冬筍伴,新香舊得果油烹。廣西作客重相過,如獲良朋倒屣迎。

廿四夜熱甚

終朝無事睡魔擾,兩日不雨秋暑驕。仰望碧天清若水,繁星銀漢耿在霄。

青天湛湛走白日,黑雲滃然四山溢。極天大雨傾盆來,隆隆殷殷驅辟律。老夫住屋屋新成,風雨震撼如欲傾。縱横不過方丈地,乃聞五處屋漏聲。移床徙研事方已,雲漏斜陽雨已止。須臾天地還清澄,階下淙淙瀉溪水。登樓看山山黛濃,洗出萬朵青芙蓉。地高氣薄易變幻,雲雨真成翻手中。

飲  水

所居在山趾,距江强半里。欲飲江中流,誰擔山腰水?昨來健婦苦相辭,傭值雖優力不支。我亦改圖汲古井,今朝水色變茶巵。不碧不黄呈異色,雖非藥餌喉生棘。虎跑龍井幾時遊,低首思鄉涙沾臆。

徘  徊

漓水從南去,湘江向北流。徘徊何所適,愁白旅人頭。

陳 公 豆

吾鄉陳文簡公以豌豆種植之桂林,至今稱“陳公豆”。

八年行省鎮南荒,遺澤深深入瘴鄉。留得陳公豆名在,老農手摘口能詳。

紅 玉 墓

墓在普陀山前,文簡公侍女也。

二百餘年桑海更,安瀾園址草叢生。如何萬里青山畔,墓碣猶鐫侍女名。

遥  遥

遥遥萬里居漓水,夜夜鄉心繞浙江。旅客不教安穩睡,蟲聲叫月月穿窻。

聞中航機遭敵機襲擊沉海徐新六胡筆江輩殉焉

行路艱難不可論,翱翔雲表亦遭冤。人才亂世輕秋草,婦孺同時戴覆盆。填海應爲精衛石,沉江莫返屈平魂。沼吴薪膽分明在,處處中原有血痕。

克復宿松太湖

徐州六月守最久,一潰開封非我有。是誰獻策保鄭州,千里黄河告決口。寇難西進改南行,合肥重鎮集重兵。郊間遊騎纔數十,哄然盡潰棄名城。自兹寇艦江中來,沿江兩岸成劫灰。馬當天險不曾守,不兩月間失黄梅。江北江南盡告急,瑞昌亦復遭兵襲。武漢三鎮天下重,累卵覆巢勢岌岌。奇兵忽從天外至,横腰一擊何犀利。太湖宿松相繼收,安慶黄梅成廢地。老夫聞信喜欲狂,擘窠大書力能當。願祝長驅復京邑,刻石紀功中山堂。

好  景

山經雨洗濃陰合,風引雲歸變態多。應爲旅居苦寥寂,特留好景供吟哦。

飯於酒家

凡粤味飯店多名“酒家”。

隔座聞吴語,傷心盡難民。同爲果腹計,遑問食單名。紅豔椒成醬,青蔥菜作羹。無緣識蝦蟹,歎息動鄉情。

移居鐵峰山下時炊薄粥一小鍋夫婦
分兩餐食之充飢追賦

豆粥漢光武,畫粥范文正。古人紀美談,我乃與之競。晨驅三行篋,雙雙入新居。無婢無煙無水火,主人殷殷問所需。先求水米後求柴,一時大事紛如麻。理篋出鍋大於缽,洗米量薪真行家。老妻吹火火盡熄,愁坐灶下對歎息。倩人煨炭光熊熊,片刻鍋中聲唧唧。啓鍋看粥粥已成,整箸洗盞驚喜并。下以豆豉輔以蛋,一時惟聞哺啜聲。一甌薄粥分兩餐,不愁米貴愁炊難。席地箕坐倚行篋,腹雖已果發長歎。炊米成粥已如此,植稻成米艱何似。辛苦盤中粒粒餐,世間尚有膏粱子。

李昌姪來書中有成佛亦須緣語成四絶

有緣成佛祖,著意作閒人。彈指無今昔,紛紛盡劫塵。

不敢真成佛,但求真是人。真人去真佛,是否隔微塵?

何處求真佛?分明即在人。靈台朗秋月,萬古不汙塵。

人是隳劫佛,佛是超劫人。視劫亦無有,何處著埃塵。

何  事

何事勞勞役苦辛,半因自了半因人。愁來天地難容我,懶極詩書不近身。千古英雄盡塵土,一時兒女雜冤親。自憑欄檻看蜗角,蠻觸紛紛認不真。

卅年事鈔校,手眼至忙碌。日課篇卷多,夜午猶未宿。有時常溽暑,兩臂汗如沐。有時當嚴寒,冷逼雙足縮。臨餐家人催,口應筆揮速。遥聞有逸書,耿耿懸心目。其貪等饑狼,見書如見肉。索畫兼索書,高閣車百軸。偶然乘酒興,揮灑盡數幅。聊應追逋情,顔厚不知惡。散值即伏案,未嘗出一屋。老妻戲相謔,子真囚待鞫。與古相週旋,此樂我所獨。蠧魚無世情,或不奪此福。戰事起蘆溝,中原劫火浮。神京痛臨陷,敵艦湘江流。書籍與子女,盡上西行舟。我將跨蹇驢,繼作劍門遊。長官念儒素,平日無繼尤。況當亂離間,稻粱未易謀。微官不准棄,命居漓水頭。漓水清且長,遊子感異鄉。初聞道路艱,書籍難攜將。隨身三行篋,盡爲暑時裳。卜居鐵峰下,於今二旬强。出門無友生,入室無縹緗。山水縱秀麗,遊興苦踉趟。夜眠看落月,晨起望朝陽。坐如炕有針,睡若刺在床。盤旋一室中,處處皆面墻。精神無寄託,飲食均失常。度日如小年,明鏡愁生霜。百感集胸臆,臆臆何能當。乃知閒人苦,敢笑世俗忙。

得  書

山阻越城水瞿塘,夢魂欲度關山長。近來空中遭敵襲,郵艇不敢雲霄翔。思兒念女心如碎,望書直與望歲類。書來各各道平安,老夫今昔得安睡。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