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序

译序

一、日本物语文学之祖——《竹取物语》

对于当代读者而言,日本的物语文学应该已十分熟悉。日语中的“物语”一词,意即故事或杂谈。其最早为口头传承,后来发展为文字作品。从平安时代至室町时代流行的传奇小说、和歌式小说、恋爱小说、历史小说、战记小说等,都属于物语文学。而物语文学的鼻祖,便是《竹取物语》。这是第一部以日本自创文字(假名)写成的文学作品,它的出现,突破了以往和歌、汉诗一统文坛的局面,是日本文学由抒情诗向古典小说发展的标志,正式确立了物语作为日本古文学新体裁的地位,开拓了文学的新模式,对后世的诗歌、小说、戏曲都有深远的影响。

《竹取物语》又称《辉夜姬物语》、《赫映姬物语》,“竹取”即伐竹之意。此书创作年代和作者皆不详,但从故事内容和相关记录上,可以推断成书于9世纪上半叶至10世纪初,比《源氏物语》还要早了近一个世纪。而作者一般推断为上层阶级的男性,具有较高的佛学与汉学修养,并有积极探索、向往自由的知性精神。此外,日本方面又有研究认为,《竹取物语》是从中国藏族民间故事《斑竹姑娘》演化而来。唐末五代时期在四川省广泛流传的《斑竹姑娘》,由一个留学唐朝的僧人玄昉传入日本后,某位不知名的作者从中受到艺术的启迪和诱发,以日本当时的现实人物为原型,进行了重新加工,增大其虚构性,添入一些独创情节,并加以艺术润色,此后在流传过程中又经过多次增减修改,最终形成了如今的定本。

《竹取物语》是日本人在童蒙初启时即已熟知的故事,全作由化生、求婚、升天三部分构成,讲述一位伐竹翁从竹筒中得到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小女孩经三个月后即长大成人,花容月貌,取名“嫩竹之辉夜姬”。五个贵族子弟垂涎辉夜姬的美貌,向她求婚。辉夜姬出难题考验他们,使求婚者全部失败。后来天皇想强娶辉夜姬,也遭到拒绝。最终辉夜姬在凡夫俗子的茫然无措中升天而去。故事自竹而始、以竹贯穿、由竹收尾,语言简洁朴素、结构严谨分明,生动而引人入胜,令读者进入到清丽雅致的古典文学世界中,为那不同凡响的卓异气息而击掌赞叹。

作为一部极具想象力的经典,《竹取物语》通过庸俗的求婚和机智的拒婚,突出了对权势的抗争,以嘲弄、奚落、痛斥的方式,淋漓尽致地揭示了统治阶层的无知和虚伪,对当时的社会弊端进行了讽刺与针砭。作者对人间病象有着深刻认识,但又苦于无力改变,唯有在空灵美丽的梦境中,寄托自己纯净的感情。辉夜姬就是作者极力塑造的至善至美的理想化形象。这样一个在月亮上诞生,落入凡间的美到极点的女子,其身上有着作者诸多的理想化赋予:美丽、聪敏、纯洁、高贵、重情重义,不仅是位蔑视权贵、以智慧挫败觊觎者的高傲少女,还是一位对养父母充满真挚孝心的好女儿。她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不染浊世尘垢、怀抱清高之志,可以说,作者将自己的爱憎、情感完全植入在她身上,通过她的言谈举止、一颦一笑,将真实与传奇、浪漫与写实、美好与丑恶、幻灭与永生对立而又和谐地结合在一个整体中,融洽交汇,揭示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细腻地表现了她性格中的沉静、忧郁和矛盾。作品最后以升天的洁净与人间的污浊相对比,充满批判意味。

《竹取物语》在创作手法上,吸纳了佛教欣求净土的思想,以及道教飘然出世的神仙思想,具有中国六朝神仙志异的本质要素,带有神奇性,但又不失历史真实性;其语言技巧精细,词藻华美、对话生动,初步运用了文学的心理描写,并有分寸地把握住人物的基本性格。此外,作品还有节奏地贯串着和歌赠答,形成物语文学作品的典型特征,完全跳脱出了日本传统说话文学的窠臼。尽管还有不足,但以上种种,已使《竹取物语》具有了作为小说所应具备的基本要素,这在日本文学史上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