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装纪念版序

精装纪念版序

有些地方是一定要回去的。比如西藏,比如青海。八月末,与旧友相约从西宁驾车穿越青藏高原,经柴达木盆地进入甘肃河西走廊。三千公里,一路看不尽草原,戈壁,长河,落日。在青海湖畔,朝圣的藏民每走三步,便五体投地磕下等身长头,同行的友人转过头去凝望,久久无言。我知道他心里的感动,十余年前我初次邂逅这一幕,也曾胸中如遭重击,被信仰的力量震撼。

雨中的塔尔寺现出荒凉颓败之相,旅游与声名似乎并没有带给它辉煌延续,一些建筑物毁坏了,关闭了,门上挂着生锈的铁锁,倾圯的石墙上长着野草。寺门外的如来八塔上站着发呆的鸽子,并不理会来来往往的游人。相较于内地寺庙这些年的大事修缮,香火鼎盛,塔尔寺的破败,有一种漫不经心的,不予迎和的,岁月流逝里的理所当然。作为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安多地区最大的格鲁派寺院,藏传佛教朝圣中心之一,塔尔寺汇聚了来自甘、青、川、藏地区的众多信徒,与抱着观光目的的旅游客装束神情迥异。藏人信佛,上千年的信仰传承,几百年政教合一的历史,信仰已深入他们的骨髓,成为他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部分。散落在人群里的信徒,纵使衣衫褴褛,面容肮脏,神情却无一例外的澹泊安然,绝无都市人脸上惯常见的焦虑烦躁和观光客眼神里的匆遽、倦怠、茫然。

有时我想,佛教在藏地的传承,也像这块土地一样,大道无言,并不需要汉传佛教里的刻苦钻研经籍,参悟话头,冥想苦思,只需心中有信,每磕下一个长头,每转动一次经筒,心中干净,一无杂念,简单的仪轨,笃定的信念,某种意义上,更接近建立在造物主信念上的西方宗教的表象。而佛教的本质却是去神的,融会贯通了东方宗教、哲学、心理学、自然科学等多种内涵的佛学,已经不仅仅只代表一种宗教信仰,而是含蕴了关于人类终极思考等博大精深的命题。廓然无圣,即身成佛,诸行无常,五蕴皆空,只是这样的教义,在一个缺乏信仰的民族,一个没有信念的时代,不仅仅已经失去悟性的土壤,更甚至沦为禄蠹之辈歪曲利用的借口。内地近些年借助旅游热大兴土木,建寺庙,造佛像,都不过是末法时期的虚假繁荣,并不代表佛法的真正兴盛。但在任何一个时代,即便是在佛法遭到灭绝性打击的时期,都有坚定不移弘法护法的觉者存在。因为按照佛的思想,灭绝同样也是假象,万事万物原本是不生不灭,圆融完满的。

2009年,一个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去往西藏的朋友对我说,你来写仓央嘉措吧,借你的眼睛,帮我看一看西藏。他说人生充满悖论,这个时代鼓荡起每一个人的野心,却又无法给予满足。“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它实际上印证了这个时代人的欲望和困顿。那时仓央嘉措的名字并不为人熟知,但在西藏停留过的人,没有谁不知道八廓街的黄房子玛吉阿米,没有人未曾听说活佛与荡子宕桑汪波的传说。我应承下来写一本书,写下我眼里的西藏,藏传佛教,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

所以,它原本只是一个承诺,或者,一段机缘。与后来蜂拥而至的仓央嘉措热并没有关系。它不是猎奇,不是考证,不是解读,不是故事。它只是关于信仰,生死,爱这些永恒命题一己的思索与感念,只是自说自话,它借一段活佛与浪子的故事说出热爱,说出迟疑,说出人的困惑、挣扎与放下,说出怀念。读到这些文字心有戚戚的人,是那些途中与我目光相接一笑的人,是行脚路上共我看过一段云水的人,是羁旅之中赠我一片柳荫的人。因为文字原本只是一种映照,经由写作者之手,映照阅读者心底山河,山川河流的景致,原本就在他人心里,写作者只是提供了一种路径,使向内的观照成为一种可能。

文字一经写下,写作者的使命便已完成。它以一本书的形式呈现,为人喜爱或者诟病,附加意义,贴上标签,都自有其命运。我几乎从不回头去看自己写下的字,无论它好也罢,坏也罢。对作者来说,它仅仅作为一种证据留在时光里,真实地呈现当日当时执笔人的所思所想,他视界的高低,内心的宽阔与狭窄,自由与拘囿,挣脱束缚的痕迹。阅读是大众的,而写作是私人的,一个直面内心的写作者并不需要对他人做出交代,因为文字已经是最真实的袒呈,它如同真实的人,有先天的缺陷与不足,同时又是圆融通透、智慧俱足的,并且收藏某一段时光里的秘密印迹,用专属的语言说出暗语,在漫长的光阴里等待回声。

在青藏高原,一路邂逅骑单车上路的人,徒步的情侣,转山的信徒,每个人的脸上都风尘仆仆,也无一例外地写着平静满足。身体的苦行带来心灵的愉悦,这是旅行和宗教给予人的共同安慰。习惯了群居生活的人,都会渴望一段脱轨的时光,可以选择自由,孤独,离群索居。阳光炽烈的午后,独自晃荡在西北寂静无人的寺院,想起南方那些香火鼎盛的庙宇,川流不息的游客,导游的小喇叭,拥挤在经堂围观法事的人群。在西北,我有来自荒原回归荒原的自由之感,所有的束缚和捆绑都被斩断了,蚁一样的人群远在远方,空旷与高远带来无与伦比的安全和松弛。

我想,文字能够带给人的,仅仅是这短暂脱轨的自由,也许它的使命已经完成了。

2011年深秋。成都。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