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诸葛亮
(自序)
中国是深具历史感的国家,不仅因为中国有丰富悠久且从未割断的历史,更因为中国人历来重视历史的书写,重视从历史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即使普通人平时也喜欢阅读与历史有关的故事。
在所有过往的历史中,三国历史无疑最受中国人关注,而在所有三国历史人物中,人们最喜爱的又是诸葛亮。诸葛亮,从一名乡村青年成长为蜀汉的丞相,他的人生堪称成功和完美,无论庙堂之上还是市井之间,关于他的史实和传说早已汗牛充栋、家喻户晓,在中国人千百年的集体记忆中,他具备超人的能力和品质,在忠君、智慧、勤政等诸多方面都达到了极致。
但正因为在许多人印象中诸葛亮的智慧无所不能,以至“近于妖”,所以又让人产生了怀疑。自诸葛亮去世至今的近1800年间,围绕着他就一直充满着争论,在对诸葛亮歌颂崇拜的同时,批评之声始终存在,有些批评还相当尖锐。
《三国志》一方面肯定了诸葛亮治政才能,对他的公正勤勉给予大力称赞,另一方面也说他“连年动众,未能成功”,原因是“应变将略,非其所长”;《华阳国志》评价诸葛亮“虽资英霸之能,而主非中兴之器”;晋代史学家孙盛批评诸葛亮刑法峻急;宋代“三苏”认为诸葛亮北伐决策失当、制定的治蜀政策存在明显不足。还有南北朝崔浩所作的《论诸葛武侯》,掀起了对诸葛亮的全面批判,不仅认为诸葛亮军事才干平平,而且认为他不合时宜,看不清当时的大局,同时又严威切法,在个人品德方面也乏善可陈。
近现代以来,诸葛亮仍是最受关注和热议的古代人物之一,随着讨论和研究的深化细化以及新观念、新研究方法的引入,又掀起了一股“重新认识”诸葛亮的潮流,有人甚至提出把诸葛亮拉下所谓的“神坛”;有人认为诸葛亮的人生目标存在误区,与国家统一的大方向相矛盾;有人认为诸葛亮的隆中对策存在天然缺陷,蜀汉最终失败即与此有关;有人说诸葛亮一再坚持北伐是不自量力,而背后有着他个人的盘算;有人提出诸葛亮在用人方面有失误,对有才能的人不加以任用,还利用权力排斥异己;有人说诸葛亮用计谋除掉了关羽,同时还要对蜀汉夷陵之败负责……
这些观点,有的或许有一些道理,但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有的貌似有理,但缺乏历史依据;有的则混淆了历史和现实、史实和传说。由于存在这些争议,因此有必要对诸葛亮重新认识,在三国这个宏大的历史背景下,按照尊重史实的科学方法,沿着诸葛亮的生命轨迹梳理他的一生,逐一厘清那些有争论的话题,还原一个权威、全面又真实的诸葛亮,这正是写作本书的目的。
三国的历史之所以魅力持久,在于这个时代不以出身论英雄,也不以成败论英雄。诸葛亮毕生追求复兴汉室的大业没有成功,却仍然不失为一代良才、良相,他不仅是帝王心中的理想人臣典范,也是大家争相效法的对象,有谁做出了特殊表现便常常被比作诸葛亮。
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重点不在成与败,而在是与非,只有全面地认识历史,才能避免将历史人物脸谱化。考查诸葛亮一生的史迹,可以看出他具备治国治军的突出才能,又有济世爱民、谦虚谨慎、廉洁奉公的品格,他的忠贞、济世、敬业、至公、廉洁、谦虚等都为帝王、将相以及普通百姓所称颂,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于是他成为帝王心目中理想的人臣、人臣治国理政的榜样和普通人平时学习的楷模。清代康熙皇帝曾站在帝王的角度评价诸葛亮,说许多人臣也声称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真正做到这一点的只有诸葛亮。为什么这样说?是因为诸葛亮真正做到了为国家利益付出一切而不掺杂私心杂念,考查诸葛亮的一生,那种敢于作为、勤于作为的精神更令人敬佩,敢于担当、能够担当的精神更加令人肃然起敬。
要认识一个真实的诸葛亮,就要以俯瞰的视野认识那个大时代,在总体上进行定性与把握,而不是将关注的重点放在细枝末节,更不能以此草率做出结论。本书以诸葛亮的成长经历为叙述线索,详尽展示诸葛亮的生平,尤其在他54年人生中的若干次重大转折点上着力更多。在讲述的同时,也试图走进诸葛亮的内心,既看到他的智慧和成就,也试图揭示他曾经面临的矛盾、痛苦和遗憾。这样的诸葛亮,也许你既觉得熟悉又有些陌生,但这才是丰满与完整的诸葛亮。
越是人们熟知的历史人物越难写,作为知名度最高的历史人物之一,诸葛亮也是如此,因为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诸葛亮。写作本书,坚持了严肃、严谨的态度,坚持以正史为依据,不混淆进传说和印象,更不虚说、枉说,针对史料零乱且常互为矛盾的情况,抽丝剥茧地认真对比和分析,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为便于阅读,本书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比如对史书中最枯燥也最难懂的地名、官名,在考证的基础上均用直观的方式进行了诠释,力求通俗、可读。
尽管如此,本书仍存在许多不足,比如在揭示诸葛亮内心成长轨迹方面,尽管做了许多尝试和努力,但仍感到不够,一方面是因为史料有限而写作时又不愿加入虚构内容,另一方面是本人学识和写作水平不足,这些在今后都将继续加以改进。
南门太守
于古城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