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转向故事力学

2 转向故事力学

此刻,魔鬼就站在你的肩上,扮成女海妖塞壬的模样,他说话的语调和你知道的每一个作家都很像,他摇了摇头,黯然神伤。

改变很难,而生活就是要不断地练习改变。

这里有个悖论,很有迷惑性:一旦真正理解了故事力学,你就会发现它其实显而易见。可是,在类似专题写作大会、在线写作网站和评论家的写作访谈中,却并不包含故事力学。每一个成功的故事在某种意义上所被接受的诀窍和目标就是:你必须停止听从他人的方法论和意见;你需要自己决定什么是正确的,什么对你来说是有效的;你必须决定如何将其融入“你是谁”以及如何写作这些问题中。

你要知道,对你自己来说,最佳的道路也许并不是那条简简单单的路,不是那条因循守旧的老路,也不是你的写作同行们走过的那条路。

此处我想谈论的就是如何去选择的问题。

故事力学真实存在。我并非要告诉你,你应该相信什么、应该如何写作。那样做的话,我不过就是你肩膀上的另外一个声音。我要做的是,向你展示故事力学的力量之所在,这样你大可以自己做主,决定如何以最佳的方式发现它们、运用它们。故事力学是永恒的、普遍适用的,不受个人情感影响。在我看来,它们永远不会让你失望,但如果你没有注意到它们,它们也许会将你压垮,或者让你有种悬而未决的感受。在这一方面,故事力学犹如爱情:一旦你看到它,就不可能对它视而不见;一旦你了解了它,与结果相关的选择将会由你自己来决定,而不是靠充满善意但十分幼稚的掷骰子的方式去决定。

如果在写作和恋爱中,过去所遵从的信念以及实践经验对你无效的话,有两件事情可能是正确的:一是要想办法改变一下;二是要清醒地认识到原因不再是一个谜。

几年前,我曾看过一部小说。这部小说发表于20世纪70年代,小说里的主人公是变形虫,是的,我没有在跟你开玩笑,主人公是一种微生物。这部小说,不太像以兔子为题材的现代经典故事《沃特希普荒原》。《沃特希普荒原》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兔子这个群体很容易与我们人类自身的社会性作比较,故事则由内在的戏剧张力与读者对兔子产生的共鸣所驱动。可是,在我看的这本描述变形虫的小说中,故事所设的背景却是微生物生活的世界,与人类社会截然不同。小说中的反面角色是一个邪恶的微生物,作为脊椎动物的人类,我们也许可以将其称为“胚芽”。很显然,小说的作者想要借助这本书大谈科学,可是从最后的结果来看,从戏剧性叙事角度来看,这部小说并没有成功。

为什么?

因为从最初的想法本身开始,这部小说的每一个故事力学要素都被削弱了。这个故事并没有任何引人入胜的戏剧性冲突。读者与小说里的主人公没有共鸣,因为没有人会觉得自己和变形虫有什么联系,这个人物没有任何人类感情或人类特性(如果赋予变形虫以人类感情或人类特性,那么,这个故事就变成儿童幻想作品了,可是小说的作者并不想这样做,他希望我们认真严肃地对待这个故事)。节奏变得无关紧要,因为人们很难对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感兴趣。没有替代性的旅途,没有利害关系,读者没有办法与小说中主人公的经历建立联系,更别说支持它,对它产生兴趣了。即使作者是在酷似研究生的生物化学课上,用莎士比亚般的文笔将它写出来,也依然无济于事。一切都已注定,这部小说永远不会取得成功。甚至可以说,这个故事就是一个恶作剧,是一个笑话,一个没有立意的想法,仅此而已。这样的小说在今天当然没有任何市场。

然而,事实上这部小说最终发表了,而且是由纽约一家知名的出版社出版的。这也再次证明了威廉·高德曼曾说过的一句关于故事创作的话,真是无比正确,他说:“没有人无所不知。”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依靠一些不可改变的要素,比如故事力学。

作为一名写作指导老师,我在工作中看到过太多太多的故事。大多数故事与那本关于变形虫的小说并不相像,但是有些故事所依赖的核心立意,并没有给故事力学相关要素做贡献的机会。记住,我们在这里谈论的是商业故事创作,追求的是出版合同与市场上的读者,一旦我们确定了这一目标,就需要将视野放到更加宏大的画面中去,而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的奇思幻想中。

当故事力学运用不恰当时,即使是独特的想法与立意,也注定失败

比如,关于中世纪的骑士为财产战斗的故事。这个故事本身就存在着戏剧张力的潜力,至少暗含着戏剧张力。但是,在作者加入故事力学、把想法变成立意,也就是设定一个遇到问题的引人入胜的主人公(也许是他久远的曾祖父),为读者提供替代性体验(精确细致、丰富多彩的细节)之前,一切不过是一个历史游记而已。在过去几年里,这种情形我见过很多次:作者热衷于某个主题、竞技场、某个时代或某个地方(特别是在历史小说、科幻和奇幻小说中),他们的故事只是有关这些的,仅此而已。戏剧张力让位于背景。人物在这个很酷的背景中游荡,仅仅充当着我们的眼睛和耳朵,很显然,这削弱了故事力学。

一个有效的故事包含着一个遇到问题的主人公,继而他进行探索,有利害关系,有阻碍前行的敌对势力。故事以引人入胜的节奏展开,逐步揭示真相,结果是读者与故事里的主人公产生共鸣,获得了替代性体验。除了类似于12世纪的爱尔兰这个吸引人的背景要素之外,所有的要素都必须尽早发挥作用,而这一点正是这些作者未能做到的地方。

故事与一个有所作为的主人公相关

最高层面的故事不是关于某个时间、某个地点或者是某个主题想法的,也不是关于某种境况的,这些因素很重要,但它们却是外围的舞台要素。如果不能通过成功写作的六大核心技能进行专业操作,不能恰当地运用好故事力学,这些要素就无法发挥作用(详见本书第22章)。

你知道“猪耳朵做不出丝钱袋”这个谚语吗?

我认为,故事创作亦是如此。在寻找故事的过程中,人们会发现,自己手边上用于缝制钱包的究竟是真丝,还是从死猪头上割下来的猪耳朵。以故事力学作为寻找故事的标准,你会判断出,自己拥有的究竟是一个想法,还是一个故事,抑或说,你的想法能否变成一个故事。

没有人能回避这个事实

有些作家声称,他们无须理会这些烦人的基本原则和故事力学。甚至有时,一些人来到我的写作坊,说出这样的话:

不要多想,坐下来拿起笔就写,让故事自然地流淌,相信自己的直觉,随心所欲,想写就写,持之以恒,最终你将如愿以偿。故事创作没有规则可循。

这是语义混淆。把一个作家遵循的“规则”变成另一个作家写作的技巧。这是一种危险的建议,因为它假定,你已经知道要想让故事成功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工作,假定你已经拥有了敏锐的、进化了的故事直觉。这样做的结果是,写出来的故事往往不能取得成功,或者你根本就没法完成故事创作。我总是听到一些作家痛惜,这么多年来,自己一直相信凭直觉写作是更好的创作方法,他们就如同从宗教信仰中皈依的狂热分子一样。

在其他职业中显而易见的事情,在故事创作中却不太明显。例如,在现实生活中,你不会因为自己不在乎机翼,不会因为你想知道没有机翼的飞机会如何,不会因为自己想证明飞机工程学教授的错误,而去设计一架没有机翼的飞机。

力学一直就在那里。没有它们,你的故事就缺少机翼,自然无法起飞。

与此相反的观点都坚持天真烂漫的碰撞,加上一点点态度,再努力将喜欢的写作模式——随意挥毫——推到最重要的位置(实际上,当这种随意写作的模式奏效时,它已经包含了充足的故事力学,只是正以其他名义驾驭这些力量)。重力是一种“规则”,还是一种普遍适用的“原则”?这又涉及语义学。“水池区域禁止跑步”,这是一个规则,讽刺的是,就如同很多规则一样,这条规则也是基于力学的:水池区域十分湿滑,如果你滑倒,很可能会头破血流,而这恰恰是因为重力在产生作用的缘故。

在大多数的规则和指导原则的背后,甚至是一些讨厌的规则背后,是力学静静地游荡在字里行间,决定了我们做出的选择结果。作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地选择任何过程、任何形式,但有效的故事创作力学总在那里,等待着提升你的故事,或者将你的手稿置于担架上。

前不久,我乘飞机前往盐湖城参加一个写作大会,并在大会上做主题发言,还开了个写作坊。在机场负责接机的是一位年轻的作家,他对我的《故事工程》一书比较感兴趣。该书讲述的是如何通过过程和标准驱动的戏剧格局来运用故事力学(“格局”的确是一个非常工程学的词)。在交谈中,他告诉我,有一位作家比我年长,拥有多年的写作经验,也将参加这个大会,这位作家说我写的书没有什么价值,只不过将原本显而易见的道理复杂化,还说写作只需要了解三件事——开头、中间和结尾——其余的都是在故弄玄虚。听到这样的话,我能够猜测出,那位作家就是一天三顿饭外加一张床那种类型的写作者。

我问:那个人出版了多少部著作?答案是零。

我讲的这个小插曲很有意思。当然,我也碰到过此类作家,他们赞成这种简单的信仰体系,但遗憾的是,这种信仰体系存在局限性,他们中没有一个人出版过著作。即使声称自己是凭直觉写作的一些成功作家,他们最终也是偶然间发现了故事力学(或者向故事力学的方向提升),并使得故事力学发挥出相应的作用。如果他们经常这么做的话,或许,他们就会成为被读者熟知的作家。

是巧合吗?我觉得不是。

故事力学并不在乎你是否认识它们。它们就如同重力、阳光和气温,无论你在意或者不在意,它们就在那里,不增不减。如果是胡乱对付它们或者忽视它们,那产生的苦果或许只有自己才能品尝到。

寻找力学,还是不寻找力学?

这不是你应该问自己的问题。因为故事力学——与故事力量同义——是普遍适用的讲故事的法宝。当你在创作故事时,无论过程如何,你总是在寻找你的故事。那么,关键不在于你如何去寻找,而在于你想寻找的究竟是什么。

当你看到一块金子时,你能识别出来吗?还是你会满足于一些漂亮的石头,一些能够很方便地镶嵌到马赛克中的石头?

当一部成功的故事作品凭空问世,我的意思是,创作故事的作家并没想到去借助故事力学要素,而是仅凭个人直觉写作,却写出了行之有效的东西(尽管这种事情确有发生,但这些书通常要花几年的时间去写作,而且要一遍遍地进行修改),即便如此,这也并没有否认上述理论的真实性。这个作家没有意识到或者说没有重视发生的事情——特别是发生的过程——就像一个矿工挖到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但却不是他想要的东西。他选择好了地点就开始挖,不停地挖,直到他真的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也许这些作家根本没有意识到他们在寻找故事。对他们而言,这就是写作,在自己的想法中淘金。即便如此,作家不承认的这些故事力学要素,依然会自觉地排列组合,点燃故事的核心。这种情况,通常是在修改了几稿之后,或是经过几年的技巧磨炼之后才出现的。

你可以验证这一点

坐下来,写一个没有引人入胜的戏剧张力的故事。换句话说,试着去写一个没有故事力学的故事,戏剧张力只是故事力学中的一个要素。

创作一个没有主人公的故事,或者所创造的主人公不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英雄式人物;没有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亟待解决,也没有一个迫在眉睫的旅程需要开启,主人公不能自然而然地引起读者的共鸣,因而也不容易获得读者的支持。这样做就忽视了一个好故事的两股核心力量。试着去写这么一个故事: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无法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在叙述方面也缺乏引人入胜的故事节奏、故事弧线、潜台词和主题深度,风格不鲜明、不吸引人。随心所欲。想写就写,弄出个200页的人物背景介绍,其间却没有任何事情发生。忽略你所听过的一切让故事行之有效的准则。

我要说的是,这就是你被拒稿的原因。我刚才说过的那些现象,有些听起来可能颇为熟悉。如果写出来的故事真是那样的话,并不是因为图书经纪人或出版社的编辑没有明白。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他们明白了——他们清楚地知道是什么使得故事成功,当它在那里的时候,他们一眼就能认出它;正如当它不在的时候,他们也会十分想念它。

这些都是故事力学,故事力学可以被找到并被运用到故事创作中。创作者可以找到故事力学的要素,发现它们,审查它们,并作出选择,无论是在写初稿之前,还是在写作过程之中。因为我们在故事创作中做出的选择,只是程度和精确度的问题,要知道,一个人的第一冲动并不总是最佳的选择。

我见过太多类似的故事手稿,它们总是试图刻画一个在世界中迷失的主人公,需要努力发现自我。可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一想法提升为一个拥有故事力学的立意,而是直接用这一想法写出了一个片段式的、流水账式的故事:大篇幅地描述主人公琐碎的日常生活,主人公如何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然后突然有一天,峰回路转,主人公又开始重新融入这个世界。这些作者创作的故事没有任何戏剧张力,没有情节,主人公没有进行探索,没有问题需要解决,没有目标需要实现,没有面临外部反对势力的压力,没有能让读者与之产生共鸣的利害关系。

这些作者的初衷都很好,但它们并不是故事的立意,而仅仅是期望中的故事主题潜台词。也许你描述出的人物弧线源于主人公的内心,但在你加入其他故事力学要素之前,它根本就不是一个故事,至少还不足以达到发表的水准。

即使是霍尔顿·考尔菲德也有事可做。

想想那个故事吧!一只活泼的变形虫,想要跑出去探索另外一个世界?那个作者写起故事来,如同作诗一般,但是最终没有成功。因为在读者那里,这样的故事根本就没有成功的可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依然有两个人很喜欢它——图书经纪人和出版社的编辑。在我看来,可能因为他们俩和那位作者一样,也被这个独特的想法吸引了。这其中或许有其他原因,但我却不赞同如此写故事。在我看来,你最好创作一个构思好的故事,而不是去写一个无所依靠、孤零零的想法。

对故事写作而言,没有技巧、仅凭艺术是远远不够的;没有艺术,却拥有技巧,也许可以蒙混过关。如果你兼具艺术和技巧,你就更有希望在出版物上看到自己的名字。

将下面这句话贴到你的工作台上:

故事不仅仅是关于一些事情、时间、地点、情境、主题的,而是有关一些正在发生的事情。

请思考以下这个绝对可靠的悖论:如果故事中某些特定的基本原则和力学相对偏弱,甚至缺失,那么,这个故事不可能取得成功;然而,如果这些因素确实在发挥作用,那么这个故事也仅仅是有可能走向成功。此刻你想玩哪个游戏?你自己选择!

如同为百老汇的演出试镜,参加试镜的每个人都能歌善舞,但最终能获得角色的人寥寥无几。同样,试镜这门特别的技艺也有力学蕴藏其中,唱歌跳舞是这门技艺的力学;但扎实的力学基础也只是通往专业的技艺水平的基础。可是,如果你没有展示出这些力学,你根本就没有理由去试镜。因为最终获得演出角色的那些人,不仅掌握力学,更是深谙此道的大师。

这就是我们的目标:理解并熟练掌握由力学驱动的故事创作技巧。选择一个好的立意,使得故事力学最优化,从而巧妙地设计出整个故事,这将给读者带来难以忘怀的阅读体验。

  1. 塞壬(Siren),又译作西壬,古希腊神话传说中,塞壬是人面鸟身的海妖,飞翔在大海上,拥有天籁般的歌喉,常用歌声迷惑过路的航海者而使航船触礁沉没,船员则成为塞壬的腹中餐。
  2. 《沃特希普荒原》(Watership Down),又译《兔子共和国》,英国当代小说家理查德·亚当斯的成名作。
  3. 霍尔顿·考尔菲德(Holden Caulfield),《麦田里的守望者》里的主人公。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