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俗神的由来

第二章 俗神的由来

福神的传说

在民间传说的诸神之中,福神的起源很早。每当过年的时候,老百姓都要贴上“天官赐福”的年画。年画中的天官身上穿着一品大员的红官服,手拿如意,长须飘飘,面貌安详和蔼,给人一种雍容华贵的印象。在有的年画上,天官还携带着五个小童子,这些小童子手中捧着仙桃、鲤鱼灯、石榴、春梅和佛手。在新年的时候,人们贴上这样的年画是为了祈求天宫赐福。

福神,本名叫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是唐德宗时期的进士。他因为学识渊博、品德高尚,颇有盛名,因此受到唐德宗的重用,官升至谏议大夫。贞元十一年,陆贽等人因为边关军需困难的事情上书,结果受到裴延龄的诬陷。唐德宗大怒,要杀陆贽等人。朝廷中没有一个人敢上谏,只有阳城以死上书,力陈裴延龄的奸佞和过错,这才使得陆贽等人免于一死。后来,唐德宗想让裴延龄做宰相,阳城听说了此事又上书反对,列举裴延龄的种种罪行。唐德宗认为阳城诬蔑,不但不理会他的忠言,还将其贬为国子司业,后来又贬为道州刺史。

阳城在做道州刺史期间,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因此受到道州百姓的爱戴,将其功绩千载传诵。其中,最值得称道的就是其不畏权势,不进贡侏儒的故事。

唐德宗荒淫无道,喜好侏儒,于是就下令让各地向朝廷进贡侏儒。贡阳县就是后来的道州,向上进贡了一名叫王义的侏儒。王义从小就长不高,即使成年以后,身高也不足三尺。王义虽然不高,但头脑灵活,口齿伶俐,还会唱小调,逗人取乐,深得唐德宗的喜爱,于是,唐德宗就下令贡阳县每年都要向朝廷进贡侏儒一名。这样,贡阳县进贡侏儒就成为一项制度延续下来。后来贡阳县改为道州,但进贡侏儒的制度没有变。

道州并不产侏儒,只是当地男子的个子都很矮罢了。历任道州官员为了讨好皇上,同时也迫于上级的压力,就想尽一切办法到处搜索侏儒。毕竟侏儒是有限的,官员们就人造侏儒。他们把从贫苦百姓家中抢来的,或者以很低的价格买来的幼童,放到窄小的陶罐中,只将脑袋留在外面,用这种方法抑制孩子的生长,制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侏儒,进贡朝廷。这种丧尽天良的做法,给当地百姓平静的生活笼罩上了一层阴影。

阳城被贬到道州以后,听说了这骇人听闻的做法,决心铲除这个恶习,每当上级要求道州进献侏儒时,阳城就是不进贡。唐德宗多次下令责问他,阳城每次都据理力争,并上疏说:“国家法典有规定,进贡本地有的东西,不能强迫进贡没有的东西。道州这个地方不产侏儒,只有极少数的矮人,所以不应该进贡。”最后,朝廷理亏词穷,也不得不下诏废除进贡侏儒的这项制度。

道州的老百姓知道了这件事情以后,欢呼雀跃,为了感激阳城的解厄赐福、为民申冤,道州百姓建立寺庙供奉他,尊其为福神。后来,其他地方的百姓也纷纷效仿。

据说阳城的生日是在上元灯节,也就是元宵节,因此在这一天,各地的老百姓都为其庆祝生日——有各种各样的赏灯活动,游园盛会,祈福道场,每户添丁的家庭还要在祭祖的时候举行“点灯”活动。

禄神的传说

禄是指官职禄位。禄神是掌管文运、官运、功名利禄的神灵。在我国古代,做官是要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的,科举考试成功与否又与文人读书写文章的好坏直接相关,所以禄神不但受到官场人士的敬奉,也受到崇尚文化的老百姓的喜爱,成为民间的吉祥神。

禄神被人神化之前,专指天上的禄星。禄星位于文昌宫的第六星,专掌司禄。后来,人们对禄星的崇拜,渐渐将其人格化,成为和福星、寿星并列的神仙。福禄寿三神仙常常出现在传统风俗年画中,其中禄神抱着或者牵着一个小孩,所以有人把他叫作“送子张仙”。在戏曲中也有“禄星抱子下凡尘”的唱词。可见,禄神在民间受欢迎的程度。

有关禄神张仙的故事很多,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为唐朝宰相娄师德消灾的故事。

娄师德年轻的时候体弱多病,看了好多名医,吃了许多补品也没有用。一天,有一个算卦的先生来到他家给他算了一卦,说他印堂发黑,三日必死。娄师德听后并不以为然,因为从小体弱多病,早就做好了死的准备。

在这三天中,娄师德将家中的仆人都召集了起来,跟他们说:“你们不用再伺候我了。我已经把路费准备好了,你们都回家去吧。”仆人们一头雾水,不知道主人出了什么事情,只好听从主人的安排。

处理好这些事情以后,他什么事情也不做,专门等待死亡的到来。等到第三天,娄师德看自己还活着,非常惊奇,心想可能是那个算卦的说得不准。

第三天晚上,娄师德躺在床上睡觉,睡梦中感觉有人从屋外走了进来。他睁眼一看是个紫衣人。娄师德想自己反正也要死掉了,管他是谁呢。只见那个紫衣人从怀里掏出一个弹弓,对着娄师德的脑袋就是一下。娄师德以为自己必死无疑,紧闭着双眼。等了好一会儿,娄师德只觉得神清气爽,病痛好像都消失了。他睁开双眼,向四周看了看,那个紫衣人正站在他的面前。

娄师德赶忙下床,问道:“请问是何方神圣,救了我娄师德一命,请受我一拜。”

紫衣人说:“我是禄神张仙。你本应该高官厚禄,可是灾星盖顶,我特来救助你。”娄师德半信半疑地看着紫衣人。紫衣人说:“你不相信的话,可以给你看看我的官禄簿。”说完,紫衣人就带着娄师德来到了一个小屋子里。在这个屋子里放着一本官禄簿,娄师德拿起来翻开查看。

只见自己的姓名、年龄、籍贯、进士及第、当宰相的时间及八十五岁的寿命都记录在上面,心中大喜。这时,他看见自己堂兄弟的名字也在上面,就想看看到底写了些什么。他刚要翻开看,一个怪兽拿着叉子闯进屋里,大喊道:“大胆娄师德,竟敢乱翻官禄簿,泄露天机。”

说完,怪兽就用叉子刺向了娄师德。娄师德吓得惊醒,才知道原来是一场梦。后来,娄师德果然做了宰相,高官厚禄,验证了梦中的事情。

禄神在民间很受欢迎,老百姓认为禄神可以带来官职禄位。因此人们喜欢在屋内张贴禄神的年画。传统的年画中,禄神有时候是一身华贵的打扮,左手张弓,右手拿弹,作仰面直射状。有时候禄神怀抱或者牵着一个小孩。又因为“鹿”与“禄”谐音,在中国的年画、风俗画和吉祥画中一般用“鹿”来象征“禄”。如“福禄寿三星图”中便是一个老寿星骑在一只鹿上,上空飞着蝙蝠。再如“加官进禄”画中,就是一个官员抚摸着一头鹿。

送子张仙

张仙是一位传说颇多的神仙,有人将其称为禄神,又有人将其称为“送子张仙”。

《历代神仙通鉴》记载,这位张仙是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士,叫张远霄。在巴蜀道教名山青城山修道成仙。他有一门最堪称道的绝技,就是擅长弹弓射击,百发百中,而射击的目标正是那些作乱人间的妖魔鬼怪。五代至北宋时期,他在巴蜀地区已经小有名气。那么这位张道士后来又是怎样成为送子张仙的呢?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举兵伐蜀,大获全胜。后蜀灭亡以后,孟昶的爱妃花蕊夫人被送给了新皇帝宋太祖赵匡胤。花蕊夫人不忘旧情,时时刻刻想念着前夫孟昶。于是就请工匠画了一张孟昶打猎的画像,挂在寝室的墙壁上。

一次,花蕊夫人独自面对画像默默流泪,正好被赵匡胤看到。赵匡胤看见花蕊夫人对着画像哭泣,非常奇怪,就问:“爱妃,怎么独自对着画像哭泣呢?难道画中是你的亲人吗?”花蕊夫人赶忙止住悲声,回答道:“这画中人乃是送子的神仙。我嫁与皇帝多年,可是一直没有子嗣,非常伤心,就命画师按照老家的风俗画出送子张仙。希望可以保佑我早生贵子。”赵匡胤听完,非常高兴。从此再也不问画中人是谁了。

后来这件事在宫中流传开来,那些想要子嗣的嫔妃都在自己宫中悬挂起送子张仙的画像。只是画中的张道士被褪去道袍,换上一身戎装,并拥有了孟昶英俊潇洒的美男子扮相,从此以送子的张仙闻名于世。后来这件事情传到民间,人们为了求子就供奉起张仙来。

这个故事不见于正史,真伪难辨。但北宋之初张仙送子的说法已风行于世,成为不争的事实。北宋文人笔记中记载了一则张仙送子显灵的故事。

苏东坡和苏辙两兄弟参加同一年的科举考试,并且兄弟两人同时高中进士,这个消息一时轰动朝野。其实早在两兄弟出生以前,他们的父亲苏洵就梦见过张仙弯弓向天射击,连发两弹。

据说,有一天,苏洵正在睡午觉,在梦中看见一人站在自己面前。苏洵赶忙上前施礼,说:“请问你是谁啊?”这个人笑着说:“我是送子张仙。”苏洵忙问:“不知神仙有何事情啊?”只见张仙拿着弯弓向天空中连射了两弹。

苏洵不解其意,赶忙恭敬询问,张仙也不作答,隐身而去。后来,苏轼和苏辙两兄弟出生,一直到兄弟两人双双高中,苏洵才恍然大悟,原来张仙早就托梦给自己。为此苏洵还写过一篇名为《张仙赞》的长诗,以表示谢意。

另外,张仙射天狗的故事也十分有名。

据说宋仁宗赵祯年已五十多岁,尚无一子。宋仁宗非常苦恼,经常向上天祷告,希望赐予自己一个儿子。一天晚上,他在睡梦中忽然看见一个男子。这个男子衣着十分华丽,脸上好像敷了一层粉,五缕长髯在胸前飘洒。

仁宗看来人仙风道骨,赶忙施礼,说道:“不知是哪位神仙驾临,有什么事情吗?”这男子挟着弓弹,来到宋仁宗面前,说:“我是送子张仙。陛下因为天狗守垣,不得子嗣。今天我特地来为你用弓弹驱逐天狗。”

宋仁宗听后很惊讶,忙向这位美男子询问是怎么回事。这男子说:“这只天狗在天上掩盖住了日和月,让天上的神仙看不到人世间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跑到世间作恶,专门吃小儿,但是这只天狗最怕我的弹弓,只要一看到我就会逃跑。”宋仁宗听了以后非常高兴。梦醒来后,仁宗立刻命人按他梦中所见的张仙形象描绘了一张图,贴在宫中祈子。所以民间就有了“张仙射天狗”的说法。

张仙既能送子,也能护子。以前过年祭神的时候,家家都要请一张张仙神像贴在烟囱旁边。因为据传天狗会从烟筒里钻进屋来,吓唬小孩,吃小孩,或者传染天花给小孩。只要将张仙像贴在烟囱旁,天狗就进不来了。张仙神像旁还常贴上对联:“打出天狗去,保护膝下儿”,横联是“子孙绳绳”。或“打出天狗去,引进子孙来”,横联是“子孙万代”。

麻姑献寿

人们为老人祝寿时,是有男女之分的。女寿星图中画的是麻姑。画中的麻姑腾云驾雾,一手拿着自制的寿酒,一手拿着王母娘娘赠送的仙桃。酒和桃成了麻姑图中不可缺少的两样东西。因此,酒和桃在人们心中也成了长寿的象征。

麻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一位少数民族姑娘。她长得十分俊俏,一条乌黑的大辫子垂到腰间。她不仅长得漂亮,还心地善良。麻姑的父亲叫作麻秋,性情十分暴虐,专横跋扈,经常欺压贫苦百姓。即使这样,麻姑对他的父亲还是很孝顺。

一天,麻姑到山上去采摘野果,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大桃子。麻姑舍不得吃,就把桃子揣在怀里,打算拿回家给父亲吃。

麻姑在回去的路上,看见路边围了一群人,就好奇地过去看个究竟。原来是一个穿着黄色衣衫的老婆婆病倒在路旁,不省人事。有几个人七嘴八舌地说:“这个老婆婆一定是饿晕了,要是能有点吃的,还能活过来。”围观的人只是这么说,却没有一个人给老婆婆拿吃的。那时,兵荒马乱,田地荒芜,粮食十分珍贵。麻姑听完这些人的谈话后,想也没想,就把怀中的桃子拿了出来,蹲下来,去喂老婆婆。这个桃子又甜又多汁,老婆婆吃了以后,很快就醒了过来。旁边的人都称赞麻姑心肠好,将来一定会得到好报。

老婆婆醒了以后,还是很虚弱,开口对麻姑说:“好孩子,谢谢你了,能不能再给我煮些粥喝呀?”麻姑听后,爽快地答应了。她让老婆婆坐在树下等她,自己快速地跑回家中。

麻姑回到家后,开始煮粥。这时麻姑的父亲回来了,麻姑就把刚才街上发生的事情告诉了父亲。麻秋听说女儿不仅把桃子送给了老太婆,还要给老太婆煮粥,非常恼火。于是他把麻姑关了起来,不准她出去。

可是麻姑放心不下那位老婆婆,等到半夜父亲睡着的时候,偷偷跑了出去。当她来到白天老婆婆等她的地方的时候,老婆婆已经不见踪影,只留下一颗桃核。麻姑只好把这颗桃核捡起来回到了家。躺在床上,麻姑在睡梦中好像看见了白天的那个黄衫老婆婆。老婆婆笑眯眯地看着她,对她说:“好孩子,谢谢你的桃子了,我们有机会还会见面的。”说完就飘然而去。麻姑在梦中惊醒,觉得这个老婆婆一定不是寻常人。

早上起来以后,麻姑把那颗桃核种在院中。几个月以后,就长成了一棵又高又茂盛的桃树。奇怪的是,这颗桃树每年三月就结出又大又红的桃子。这时,就会有很多人来看热闹。麻姑就用结出来的桃子救济贫苦的老人。这些老人吃了麻姑的桃子,精神抖擞,身上的小毛病都不见了。麻姑这才明白当初的那个老婆婆是神仙下凡。

后来,国家打仗急需士兵,麻姑的父亲应召入伍。麻秋因为骁勇善战,屡立战功,被封为征东将军。战事平息以后,皇上下令让麻秋负责修建宫殿,为了讨好皇上,麻秋抓来好多贫苦的农民,让他们没日没夜地干活。

麻姑非常同情这些人,就去劝说父亲。可麻秋怎么听得进去。麻姑就趁父亲不注意的时候,从将军府拿药、拿吃的给这些工人们。麻姑得知鸡叫的时候这些工人们才能休息。她就躲在鸡窝里,学鸡叫,好让工人们早些休息。可是这件事情很快就被麻秋知道了。麻秋十分恼火,叫人把麻姑关了起来。

麻姑运用聪明才智逃了出来。麻秋听说后十分恼火,决定要狠狠地痛打麻姑。就在这危急时刻,王母娘娘正好驾车经过此处,她早就听说了麻姑的善行,于是就把麻姑解救出来,收为徒弟。

有一年农历三月三日王母娘娘寿辰,天庭举行蟠桃大会,各路神仙都来祝寿。百花、牡丹、芍药、海棠四位仙子特来邀请麻姑一同去祝寿。四位仙子为王母娘娘送上了仙花。麻姑只拿了一个小土坛。其他各路神仙都掩嘴而笑,觉得麻姑的礼物太寒酸。

王母娘娘知道麻姑的礼物一定不一般,就说:“麻姑,你送的是什么好东西啊?快让我看看。”神仙们听王母娘娘这么说,都不敢小看麻姑。

麻姑对王母娘娘说:“今日娘娘大寿,小仙特酿了一坛寿酒,请娘娘品尝。”打开坛盖后,一股清香飘满瑶池。神仙们都凑到了酒坛跟前,交口称赞。连天宫中专管酿酒的神仙也都赞不绝口。原来,麻姑用山上的泉水,配上各种名贵的草药,放了七七四十九天,才酝酿出这坛美酒。王母娘娘大喜,封麻姑为虚寂冲应真人。

麻姑成仙以后,还经常回家乡显灵,为穷困百姓消灾免祸。

王母娘娘蟠桃会

王母娘娘,也称瑶池金母、西王母,又叫瑶琼。传说中她是玉帝的妻子。在天上掌管宴请各路神仙之职,在人间掌管婚姻和生儿育女之事。王母娘娘住在瑶池,园里种有蟠桃,食之可长生不老。每年三月三日她诞辰之日,都要在瑶池中开蟠桃盛会,以蟠桃来宴请各路神仙。

王母娘娘种的蟠桃很神奇,小桃树三千年一熟,人吃了体健身轻,成仙得道;一般的桃树六千年一熟,人吃了白日飞升,长生不老;最好的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日月同寿。因此,各路神仙都争先恐后地来参加蟠桃会。

参加蟠桃会最有名的,也最为我们熟知的几位神仙,就是孙悟空、沙和尚和猪八戒。沙和尚以前是天上的卷帘大将,因为在蟠桃会上打破了王母娘娘喜爱的琉璃盏,被罚贬下人间。猪八戒是掌管天河的天蓬元帅,在蟠桃会上酒后调戏了月宫仙子嫦娥,被罚转世误投胎为猪身。其中,孙悟空大闹蟠桃会的故事最为有名。

东胜神州傲来国有一座花果山,山顶耸立着一块仙石,受日月精华,产下了一个石猴。石猴身手不凡,异常勇敢,被推为水帘洞洞主。后来,石猴四海拜师求艺,在西牛贺州得到菩提祖师的真传。

菩提祖师给他取名为孙悟空,教他七十二般变化。这天,菩提祖师把悟空叫到了身旁说:“你技艺已经学成,可以回去了。”悟空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师傅,一个筋斗云就翻回了花果山。

猴子们正在山上嬉戏玩耍,忽然看见自己的大王从天而降,高兴得欢呼起来。孙悟空给他们讲了自己学艺的经过,还演示了不同的法术。猴子们看得眼花缭乱,直拍手称好。这时,一个老一点的猴子说:“大王,你这么大的本事,没有应有的工具也发挥不出来呀。”猴子们一听,都说:是啊,是啊。

孙悟空一听,也觉得有道理,就问:“上哪里去找应手的工具呢?”老猴子说:“听说东海龙王有件宝物,叫作定海神针。大王可以借过来。”

悟空非常高兴,马上去龙宫借定海神针。龙王说:“你要是能拿得动,就送给你。”悟空在神针下面往上看,只见上面写着几个大字“如意金箍棒”。悟空心想;要是能小一些就好了。没想到,神针真的变小了。悟空将神针托在手里,对龙王说:“现在这个宝物归我了。”龙王没有办法只好让他走。

悟空拿着金箍棒来到了阴曹地府。他找到生死簿,将上面跟猴有关的名字全部划掉。这一举动惹怒了阎王。他命令手下的牛头马面去捉拿孙悟空。这些人怎么是悟空的对手,一个个被打得鼻青脸肿。

龙王和阎王联合去天庭告状。玉帝想要派兵去捉拿。太白金星建议,把孙悟空召入天界,让他做个弼马温,在御马监管马。

孙悟空不知道弼马温是个什么官职,以为是和玉帝一样大的官,就高高兴兴地答应了。来到天庭,他才知道自己只是个养马的小官,气得拿起金箍棒打出了南天门。回到花果山以后,自立为王,号“齐天大圣”。

玉帝听说这个放马的猴子竟然自称齐天,气得胡子撅起老高。他命托塔李天王率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美猴王连败二郎神、哪吒二将。太白金星二次到花果山,请孙悟空上天做齐天圣,管理蟠桃园。

孙悟空听说吃了蟠桃园的桃子可以长生不老,就答应了。这天,悟空正在蟠桃园里睡觉,忽然一阵嬉笑声传到了他的耳朵里。原来今天是王母娘娘的寿辰,七仙女奉命来摘仙桃。

经过询问,孙悟空得知王母娘娘设蟠桃宴,各路神仙都请了,唯独没有请他。孙悟空火冒三丈,先是大闹蟠桃宴,自个儿开怀痛饮,还将所有仙酒仙菜席卷一空,装进乾坤袋,准备带回花果山。哪知酒喝多了,撞进了太上老君的宫殿,将专供玉帝服用的金丹吃了个干净,这才返回花果山,与众猴孙大开仙酒会。

玉帝和王母娘娘听说了此事后,气得咬牙切齿,立刻命李天王带领十万天兵天将,兴师问罪。孙悟空与二郎神斗了几百回合,不分胜负。最后,中了太上老君的计,不幸被擒。斧砍、火烧、箭射,都损伤不了孙悟空一根毫毛。玉帝大怒,将孙悟空打入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中炼烧。没想到孙悟空并没有被烧死,他跳出丹炉,打上了凌霄宝殿。一路上,天兵天将,望风披靡,玉帝狼狈奔逃。猴王大获全胜,回到了花果山,重新树立起齐天大圣的旗号,与猴孙们过着快乐的生活。

玉帝束手无策,求助西天如来。孙悟空终究敌不过佛法无边的如来,一路筋斗云翻不出如来的手掌。如来将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饥吃铁丸,渴饮铜汁,苦度了500年。

和合二仙

我国民间有供奉财神的习惯,大多数供奉的是关羽。不过,中国的财神有文财神比干和范蠡,武财神赵公明和关羽,女财神和合。在我国财神体系中,女财神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她们总是面带微笑,手持荷花和宝盆,给人们带来财富的同时,还能带来美满的姻缘。

古时候,有一对双胞胎姐妹,姐姐叫作和,妹妹叫作合。这对姐妹长得胖胖乎乎,天生福相。她们长大后,因为长相富贵,谁家有娶媳妇、嫁姑娘这样的事情,都会请这姐妹俩。只要有这两姐妹参与的婚事,都会婚姻美满。

有一回,一个媒婆为村子里王家的儿子和李家的女儿说亲,结果一看双方的八字,王家的儿子是火命,李家的女儿是水命,自古以来水火不相容,因此王家不同意这门婚事,李家也要把女儿嫁给别的人家。其实,王家儿子和李家女儿早就好上了,两个人说什么也要在一起。

王家儿子和李家女儿看家人如此反对,决定一起殉情。两个人来到了河边,望着流淌的河水,不禁抱头痛哭起来。和合姐妹俩正好路过这里,看见两个人在河边哭,就走过去问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人一看是和合姐妹,就止住了哭声。王家儿子说:“我俩真心相爱,可是就因为我们的八字不合,双方家长不让我们在一起。”李家女儿哭着说:“我们就是死也要在一起,所以才跑到河边来的。”

和合两姐妹听完他们的哭诉,非常同情两个人,决定帮助他们。和合姐妹暗地里找来媒婆,给了一些钱,让媒婆改变说辞。媒婆重新来到了王家,说以前弄错了,李家的女儿不是水命,是木命,木生火,两个人是天生的一对。这样,就撮合了两家的婚事。后来王李两家日子红火,人丁兴旺,他们都非常感谢和合两姐妹。从此和合两姐妹撮合姻缘的好名声就传开了。

和合姐妹的父母早亡,她们靠着自己的勤奋,日子过得十分富足。可是,当地不怀好意的人,总是来纠缠这两姐妹,想要谋求她们的财产。姐妹两人商量怎么才能摆脱这些纠缠,姐姐说:“他们这些人都是因为看上了我们的财产,要是我们做了亏本的买卖,他们也就不会来了。”

做什么生意才能亏本呢?姐妹俩想破了头,也没什么好办法。最后她们决定花大价钱买一堆没用的青稻子。说干就干,她们到乡下收购了几百斤的青稻子。她们想这些青稻子也没有什么用,到时候时间一长就腐烂了,这笔生意一定亏本。

人们看见和合姐妹俩买了一堆青稻子,认为姐妹俩一定是疯了。可是姐妹俩非常高兴,心想:这回就可以摆脱那些恶人们的骚扰了。

谁知道,这一年爆发了马瘟病。一匹匹马可怜地死去,人们都束手无策。这时,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兽医说:“要治马瘟病,只能用堆黄了的青稻子。”可上哪里去找堆黄了的青稻子呢?这时候人们想起和合姐妹俩买的那堆青稻子。人们纷纷来到她们这抢购。很快稻子卖完了,姐妹俩一算,没赔反而赚了不少。

姐妹俩没有想到,本来是赔本的买卖,竟然还能挣到钱。第二年,姐妹俩又商量做亏本的生意。姐姐说:“妹妹,我们一定要吸取去年的教训,今年一定要做成亏本的生意。”妹妹说:“姐姐,你说我们今年买些什么好呢?”

她们研究了一下,决定买一大批木材。她们把买来的木材堆在空地上,谁也不知道她们想干什么。这时,和合姐妹俩拿起燃着的火把,丢到了木材堆上。原来,她们想把新买的木材烧掉。

和合姐妹俩望着熊熊火焰,露出了笑脸,心想这次亏本的生意算是做成了。谁想,天上突降大雨,把大火扑灭。这些木材被雨水浇成了木炭。这年的冬天,非常寒冷,北风呼啸。人们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可还是冻得直哆嗦。于是大家都到和合姐妹那去买炭来取暖。一堆炭很快就卖光了。和合姐妹俩又挣了一大笔钱。

这两件事后,姐妹俩决定再也不做亏本生意了。因为她们不论做什么都不会亏本。后来,和合姐妹俩被文武财神接到了天上,玉皇大帝封姐妹两个人为女财神,地位与文武财神并列。

泗州大圣

泗州大圣,又称泗州佛。传说他是一位西域僧人,人们称他为“僧伽大师”,是观音的化身。唐高宗时,僧伽大师曾来到长安、洛阳一带化缘,后来又去了吴楚等地。他手执杨树枝,到处说法。有人问他:“大师姓什么呢?”他就答道说:“我姓何。”又有人问:“大师是哪里人氏?”他就答道:“我是何国人。”“何国”据说在西域碎叶国以北。

后来,他游历到泗州,就在这定居了。有一天,他在一户人家留宿,突然对主人说:“这里本来是一座寺庙。”主人闻听后格外惊奇,忙让仆人在院内掘地,果然发现了一块古碑,碑上题名为“香积寺”,又刨出了一个金像,人们看过之后都说是“燃灯古佛”,而大师却说是“普光王佛”。

景龙二年,唐中宗派特使迎接大师来京城,皇上远接高迎,百官行礼,颇为隆重。皇上还亲笔题写了“普光王寺”的匾额。景龙四年三月三日大师圆寂,归葬泗州,并漆身起塔。传说唐中宗曾问过僧伽大师:“僧伽大师何人?”僧伽大师回答说:“观音化身。”从此,泗州僧伽大师的圣名广为传扬。

宋朝太平兴国七年,宋太宗下令翻建泗州僧伽大师塔。雍熙元年,太宗又加封僧伽大师“大圣”谥号。从此“泗州大圣”更是四海名扬。

在福建、台湾、广东等一些地方,泗州大圣的职能正逐渐发生变化,产生了另外一个传说版本。泗州大圣被称为“泗州佛”,其职能主要是掌管爱情婚姻。各地情侣们都祈拜他,并修了许多凉亭供奉他。泗州大圣就成了爱情之神。

那么泗州大圣是如何成为爱情之神的呢?其中还有一段有意思的故事。

相传宋朝时候,在福建惠安和晋江两县交界处有条洛阳江。这条江的水流十分湍急,万分险要。这天,蔡襄的母亲正怀着蔡襄要过洛阳江。由于水流湍急,蔡襄的母亲在过江的时候,在船上受到了惊吓,上岸后她就对腹中的胎儿说:“我的儿子诞生后,要是能做官,一定要在这条险峻的河上修造一座桥。”

后来,蔡襄果然当上了泉州太守,他按母亲的意思来江边造桥。可江水湍急,连投到江中的石头都被冲跑了,更不用说在上面架起一座桥了。蔡襄束手无策,一筹莫展。

有一天,有个老翁与一名绝色女子划船来到江心。老翁宣布有谁以钱掷中姑娘,就把姑娘嫁给谁。于是前来投钱的人不计其数,可是钱都落在江里,没有一个人可以砸中姑娘。这样过了几个月,江底积满了钱,成了架桥的奠基石。实际上,这位老翁是土地爷变的,姑娘是观音菩萨变的,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蔡襄架桥。

可是,就在大功快要告成之时,一个聪明的泗州人想了个巧妙的方法,用钱掷中了姑娘。老翁便叫他到凉亭中去商议婚事。这位泗州人到凉亭里一坐,就再也没有起来。原来他的灵魂被观世音菩萨度化到西天成佛去了,但肉体却留在了凉亭之中。这座肉身就成了民间膜拜的泗州大圣。

人们传说,泗州大圣十分理解与同情那些追求美满婚姻的痴男怨女,所以只要在泗州大圣佛像的后脑勺处挖下一点泥巴,偷偷地撒在对方身上,对方就永远不会变心,这样爱情、婚姻就会得到幸福的结局。但是这一来,这座佛像的后脑勺处就只好一修再修了。

月老的故事

“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缘分注定事,莫错好姻缘。”这是人们的美好愿望。月老,又叫月下老人,正是掌管人间姻缘的婚姻之神。据说,月老手中有一根红线,将一男一女的脚脖子拴在一起。所以,两个人即使是在天南海北,也能走到一起。

唐代杜陵有一个叫韦固的人,从小是个孤儿,本想早点娶妻生子,可是总是求婚不成,一次他外出游学,住在宋城的一家旅店里。在宋城这个地方,韦固遇见了自己的一位老乡。两个人就找个地方攀谈了起来。

当这个老乡知道韦固尚未娶妻的时候,就说自己可以给他介绍一户人家的女子。韦固非常高兴,相约明天早上在这里见面。晚上,韦固躺在床上睡不着,一心等着天亮。最后,韦固等不及了,穿好衣服,决定先去约会的地点等着。

他走在夜深人静的街道,看着天空中的明月,感慨颇多。自己从小孤苦伶仃,好不容易长大成人,有了些成就,可是就是找不到中意的媳妇,不知道这次能不能成功。他正胡思乱想着,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人好像在月下看书。

他紧走了两步来到一座寺庙的门前,看见一个老人,其身边放着一个布袋子,正坐在台阶上翻书。

韦固心想:这个老头好奇怪啊,竟然在这种地方看书。韦固忍不住探头去看这个老人看的是什么书。

韦固凑上前一看,竟是一本无字的书。韦固暗想这老人家看的书怎么没有字呢?他向老人家拱了拱手,问道:“老人家,您看的是什么书啊?”老人笑着回答道:“这是天下人的婚书。”韦固觉得奇怪,心里想:我怎么没听说过天下有这么一本书啊。又问:“老人家,您袋子里装的是什么啊?”老人说:“装的是红线,是用来系住夫妻二人的脚。两个人如果被我的红线系上,就算是仇深似海,就算是贫富悬殊,就算是相隔天涯海角,都会在一起,想逃都逃不掉。即使两个人再相爱,我的红线没系,两个人也是不能到一块儿的。这就叫千里姻缘一线牵。”

韦固听了老人的话,很是好奇,就询问自己的姻缘:“老人家,那我的妻子是谁啊?”月老翻了下书,笑着说:“你的妻子现在刚刚三岁,是店北头卖菜的瞎老太婆的女儿。”韦固一听,心里暗自思量,想想自己的满腔抱负,怎么会娶一个卖菜人家的女儿。

于是,他对老人家说:“我的同乡给我介绍了一户人家的女子,约我早上见面。没准这个女子就会成为我的妻子。”老人笑呵呵地说:“这姻缘都是天注定的,怎么强求得来呢?”韦固告别老人,赶往约会的地点。他在那里等了一上午,也没见到自己的同乡,只好沮丧地回去了。

回到店房以后,韦固越想越生气,就喊来随行的仆人,命他暗中去刺死这个小女孩。第二天,仆人来到了菜市场,找到了那个小女孩,上去就是一刀,然后慌忙逃走。仆人因为做贼心虚,没有刺中小女孩的心脏,反而刺中了眉心。仆人回来以后将经过讲给韦固听,两人仓皇逃出了宋城。

十几年后,韦固驰骋沙场,骁勇善战,立下显赫战功。有一次,刺史王泰犒赏士兵,看见韦固英雄少年,十分喜爱,就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刺史的女儿十几岁,长得很漂亮,是个知书达理的人。韦固十分满意。可就是妻子眉心处总贴着一朵花,无论什么时候都不拿下来。韦固问她,她才说明原因:“我的父母原是城里卖菜的,自幼贫寒,三岁时,父亲过世。有一天母亲抱着我去市场,不知道从哪里来了一个狂徒,想要杀死我。不过,我命大,只刺中了眉心。后来,我的母亲报告了官府。刺史大人负责调查此事,可始终不明因果。刺史见我可怜,就收我为义女,对待我如同亲生女儿一样。我觉得有这样一个疤痕不好看,就贴了一朵花在上面。现在才告诉夫君,请多包涵。”

韦固问:“你的母亲是个盲人么?”

妻子回答道:“是啊,你怎么知道的?”

韦固心想真是天意不可违,就把十几年前在宋城遇见月下老人的事情讲给妻子听。从此夫妻二人更加相敬如宾。后来他们生了一个男孩叫韦馄,官至雁门太守。

由于这个故事流传很广,后人将其改编成戏剧搬上舞台,并且月老也成为媒人的代名词。

刘海戏金蟾

在民间版画中,刘海戏金蟾的吉祥画十分流行。画中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胖小子,穿着红肚兜,笑眯眯的,两手各拿一串金钱,旁边配上三足金蟾、荷花、梅花等,呈现出一派喜庆的气氛。在针业,奉刘海为祖师爷,大概是取其“线过金钱眼”的动作。在地方戏曲中,有《刘海戏蟾》、《刘海砍樵》等剧目。

刘海,历史上确有其人。原为五代时人,本名刘操,字昭远,又字宗成、玄(或元)英,居燕山一带,先为辽朝进士,后出家修道,号海蟾子。刘海十六岁的时候中进士。后来,刘守光被后梁太祖封为燕王,刘海就当上了燕王的丞相。刘海特别喜好谈玄论道,与道士交往密切。有一天,一个道士来访,刘海以礼相待,询问道士的姓名。这个道士听而不答,只是在刘海面前拿出十个鸡蛋、十文金钱,每一文钱间隔一个鸡蛋,将钱和蛋层层垒叠,最后蛋和钱垒成了一个塔状,却没有坠下来。刘海惊叹道:“这太危险了!”道士告诉他说:“你身家性命面临的危险,比这个更严重。”刘海问道:“怎么样才能摆脱这种危险呢?”道士并没有回答,拿起鸡蛋、金钱,掷之地上,然后长笑离去。

原来,这个道士是说刘海现在身居高位,这高位就像垒起来的鸡蛋一样,随时有可能坠毁,要摆脱危险,免去杀身之祸,就要抛弃荣华富贵,就像道士将鸡蛋、金钱掷于地上一样,弃荣华富贵如敝屣。刘海很聪明,马上就明白了道士的用意,当晚摆了一桌丰盛的酒席,美美吃了一餐,然后砸碎所有的宝器。第二天,解下相印,穿上道士的服装,假装发疯,出了燕国,远游去了。

在路上他又遇到那位道士,道士授给他服丹成仙的口诀。刘海这才知道他是钟离权。两年以后,燕王刘守光僭称大燕皇帝,不久就被朝廷剿灭,刘守光遭诛灭九族之祸。而此时,刘海正云游天下访道。后来遇上了吕洞宾,授之以秘法,乃得道成为真仙。从此,刘海以钟离权、吕洞宾二位仙人为师,追随他们遁迹于终南、太华之间,不知所终。

元朝元世祖封刘海为“海蟾明悟弘道真君”,武宗皇帝加封为“海蟾明悟弘道纯佑帝君”。刘海出家后,取道号“海蟾子”,称为刘金蟾。后来,由这名字又附会上了刘海戏金蟾的传说,刘海就成为能给人间带来钱财、子嗣的吉祥神。

关于刘海戏金蟾又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刘海以金蟾为食物。金蟾是民间信仰中的灵物,刘海以之为食,说明他神奇非凡。一种说法是刘海捉金蟾是令金蟾吐金,施济天下穷人。

在民间中,最流行的还是刘海捉三足金蟾的故事。

康熙年间,苏州有一个乐善好施的大善人叫贝宏文。有一天,一个自称为阿保的小伙子主动找上门来做佣人,贝善人便收留了他。阿保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干活很卖力。而且他干活从不要工钱,还常常不吃饭,有时一连几天不吃饭都不饿。

贝家的人都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不吃饭。阿保只是笑,不回答。更令人吃惊的是,他可以把陶瓷做的尿壶像翻羊肚子似的翻过来,洗刷里面,然后再翻回去,洗外面,陶瓷的尿壶在他手里竟然像柔软的面皮。

有一回元宵节,阿保抱着小主人去看灯,很晚未归,贝善人十分着急,派出家人四处寻找,哪里都找不到。快到三更的时候,阿保才抱着小主人回来。贝善人埋怨他回来得太晚,让一家人提心吊胆。阿保说:“杭州的灯不热闹,我带着小主人去了一趟福建的省城,那里的灯好看。”贝家的人都不相信他说的话。不料,小主人从怀中掏出了一把新鲜的荔枝,这是杭州没有而福建才有的水果。贝家人这才相信了阿保说的话,在心中暗暗揣测阿保一定来历不凡。

这天,阿保到井里打水,打上来一个大蟾蜍。奇怪的是,这个大蟾蜍不仅形体巨大,而且只有三条腿。三条腿的蛤蟆是传说中的灵物。阿保对贝家人说:“这个蟾蜍逃走已经好几年了,今天总算把它捉住了!”左邻右舍的人都跑来看热闹,并竞相传说这阿保就是戏蟾的刘海。阿保见自己的身份已经暴露,便谢过主人,升空而去。

顺天圣母

顺天圣母,又被称为注生娘娘、陈夫人、临水夫人。在我国福建地区,她是人们普遍信仰的顺产女神,其主要负责救助那些难产的妇女。

各种典籍都有关于顺天圣母的传说。但有关她的家世,却说法不一。

说法一: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载,陈靖姑是唐朝人,祖居福州府罗源县,其父在朝廷官拜户部郎中,母亲葛氏,陈靖姑有个兄长叫陈二相。

有一年,村里来了个蛇妖,危害百姓。村里人没有办法只好立庙奉祀,每年重阳节的时候都要用童男童女献祭给大蛇,当地的百姓苦不堪言。正好观世音菩萨赴群仙会后回南海,在途中路过福州的时候,见此地妖气冲天,知道有妖孽为害百姓,决定派人前去除害。她剪下一块指甲,化作一道金光,直达葛氏肚腹之中。葛氏从此受孕。

葛氏在唐大历年间正月十五这一天生下了陈靖姑。陈靖姑生下来的时候,“瑞气祥光罩体,异香绕闼,金鼓声若有群仙护送而进者,因讳进姑”。十七岁的时候,陈靖姑拿着宝剑斩杀了为害一方的蛇妖,为当地百姓除了害。这件事情传到了朝廷,唐惠宗封她为“顺懿夫人”。

后来,皇后难产,生命垂危。陈靖姑知道了这件事,就进入宫中,帮助皇后娘娘生产。她来到皇后的身边,看见皇后脸色发青,马上就要支持不住了。她马上运用法术帮助皇后顺利地产下婴儿。

皇上听了宫娥的上奏后非常高兴,召见了陈靖姑。皇上说:“要是没有你,皇后的性命就保不住了。你立了这么大的功,朕都不知道怎么感谢你才好。”陈靖姑回答道:“救助皇后是我应该做的事情。”拒绝封赏,皇上拗不过她,只好敕封陈靖姑为都天镇国显应崇福顺意大奶夫人,并在古田建庙祭祀陈靖姑。在民间,人们都相信陈靖姑法力无边,专门保护童男童女,催生助产。

说法二:陈靖姑是福州人陈昌的女儿。当时,古田临水乡附近的山洞中,有一条白蛇吐气为疫疠之害。一天,乡里人看见一个身穿朱衣的人用剑斩杀了白蛇,为民除害。乡人赶忙上前打探其来历,朱衣人对大家说:“我是江南下渡陈昌的女儿。”说完就消失了。

人们按照这个地址去寻找朱衣人,可是找遍了整个下渡也不见这名女子。

人们为了纪念朱衣人,就在她斩白蛇的洞旁修建了一座庙。从此以后,人们一有什么难事都去庙里祈求朱衣人,有求必应。从此朱衣人名声大噪。南宋时朝廷封其为崇福昭惠慈济夫人,所赐匾额上题为“顺懿”。后来又加封她为天仙圣母青灵普化碧霞元君。

浦城有个叫徐清叟的,他的儿媳妇难产,有生命危险。陈靖姑知道了这件事情就幻化身形,来到徐家。徐家人正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听说有人能够解救,赶忙将陈靖姑请进家中。陈靖姑帮助产妇顺利生下了孩子。徐家给予厚谢,陈靖姑坚辞不受。徐家人问起她的姓名和住处。她只是说:“古田人,姓陈。”说完就离去了。

后来,徐清叟到福州做官,就派人到古田去查访陈靖姑。来人见到庙中神像,酷似那个帮助分娩的女子,就回去报告,徐清叟也来庙中看那神像,方才恍然大悟,原来到他家去助产的是陈靖姑的化身。于是,上奏朝廷,请求为陈靖姑加封。福建地区的人都很崇拜陈靖姑,妇人分娩,必然挂她的神像在房中,以祈得顺利分娩。婴儿生下三天后举行洗儿诞生礼时,才将神像取下烧掉。

说法三:陈靖姑是福建古田县临水乡人。她与同乡的刘杞成婚,感情甚好。婚后不久就怀孕了。可正赶上大旱。她为了消除旱情,帮助乡亲,不惜用堕胎的方法来祈雨。最后雨是祈求来了,她自己却因为堕胎失去了生命,死的时候只有二十四岁。她临终前发下宏愿说:“我死后必成神,专门帮助产妇分娩。”后来,妇女分娩的时候,其家中都要挂陈靖姑的神像,才能够顺产。

关于陈靖姑的身世虽然有不同的说法,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都与助产、分娩有关。人们根据接生婆或分娩死亡妇女的故事编造出了陈靖姑这位神灵,使她成为产妇的吉祥神。

妈祖的传说

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妈祖是一位重要的神,尤其是在台湾,有很多妈祖庙。每年三月二十三日是妈祖诞生日,要举行祭祀和妈祖像巡街活动。妈祖的信徒人数众多,香火旺盛,至今不衰。在东南亚以及日本、朝鲜等国家,也有妈祖的信徒。

妈祖确有其人,姓林名默,居住在福建莆田湄州屿。在林默被人们尊为妈祖之前,有着许多传奇的经历。

五代时期,在福建湄州住着一户姓林的人家,林家世代海上经商。林家老爷去世以后,由其儿子林愿接管了家业,但林愿每次出海都不顺利。原来,做生意没有官府的保护是不行的。于是,林愿花钱买了一个巡检史的官。从此,他不仅可以收过往船只的税,而且自己家还可以不征税。林家海上的生意很快地红火起来。

林愿的妻子华氏为其生了四个儿子,可这四个儿子看上去体弱多病,一点都不出众。

林愿就与夫人一起来到普陀山进香,祈求观世音菩萨再赐一子。

观世音菩萨和龙女去参加王母娘娘的蟠桃会,在经过福建莆田的时候,看见有黑气从海面上升起来。龙女赶忙往下观看,只见海中有一妖怪作孽,经常掀翻船只,把落水者当点心吃掉。龙女想要下去收服这个海妖,观世音菩萨没有同意。等开完蟠桃会,回到了普陀山,正好碰到林愿与夫人求子。

观世音菩萨知道林家人心地善良,乐善好施,听到祈求之后,就对身边的龙女说:“龙女呀,林家世代与人为善,今日来求子,师父不得不应允,你就投胎到林家去吧,到时还可以收服海上的妖孽。”龙女听完后说:“林家求的是儿子啊?”观世音菩萨说:“天机不可泄露。”

林愿夫妻上完香回来,不几天华氏就怀上了身孕。三月二十三日这天,林府周围被一道红光笼罩住,一声巨响,华氏产下一个女婴。这个女婴一生下来,就不哭不闹,直到满月也不会哭笑。林愿以为这个小女儿是个哑巴,就将其取名为林默。

林愿找来许多名医为小女儿看病,可是没有一个人能够让林默开口说话。这天,林府外面来了一个和尚,说可以治疗林默的病。林愿赶忙请他进来,说:“大师,如果能让我的小女开口说话,一定不会忘了大师的恩情。”和尚笑着说:“施主严重了。还是让我先看看你女儿吧。”

林愿赶忙派人把女儿找来。说来也奇怪,林默一看到这个和尚就张开小嘴笑了起来。和尚走到林默的身边,俯下身去,在她的耳边说了几句。只见,林默点了一下头,又笑了起来。和尚走到林愿面前说:“明天她就会说话。”说完就飘然而去了。

第二天,林默果然张口说话了。林家人非常高兴,想要感谢那个和尚,可是怎么找也找不到。原来,那个和尚是龙女的师兄善财变化的,受观音菩萨之命前来点化龙女。要不然,林默见到和尚怎么会开心地笑起来呢。

林默长大以后,经常到海边为父亲和哥哥祈求平安,也为出海的其他百姓祈福。一天,林愿和大儿子出海办事。在家中睡觉的林默突然手脚紧紧地抓住被子,并不停地在床上翻滚。华氏正好路过林默的床边,看见女儿这样,以为她在做噩梦,就赶忙叫醒她。

林默从梦中醒来,哭着对母亲说:“不好了,父亲和大哥掉到海里去了。”林母听得一头雾水,以为女儿在说胡话,赶紧摸了摸林默的头。林默看着母亲,悲伤地说:“父亲他们刚才在海上遇到了很强的风暴。我双手各拉着一条船。左手拉着父亲的那只,右手拉着大哥的那只。本来父亲和大哥可以平安无事的。你把我叫醒,我匆忙之中,松了右手,大哥的性命是保不住了。”华氏听后很吃惊。等到林愿从海上回来以后,大儿子果然遭遇了海难,印证了林默的话。此事传开以后,大家都说林默是神人。

林默一生没有嫁人,她经常驾船出海,凭着自己的好水性救助那些遇难的人们。林默死后,当地人修了庙宇祭祀她,并称她为神女、龙女、妈祖。她的神灵不时出现在海上救助人们。

宋徽宗时期,给事中路允迪奉旨出使高丽国。他率领的船队行驶到渤海海域时,忽遇大风,船队一下子刮翻了七八只。路允迪十分惊恐,跪在船板上祈求神女保佑。这时,路允迪觉得船平稳了。他睁开眼睛一看,一个红衣女子站在船头。靠着神女的保佑,路允迪的船队摆脱了风浪,安全地驶向高丽国。回朝以后,路允迪将此事报告给了宋徽宗。徽宗听后,为林默的庙宇题了一块名为“顺济”的匾额。

自宋以后,历代帝王都嘉奖过神女的灵迹,对林默的册封多达四十次。

文财神的故事

在民间,比干和范蠡被称为文财神。

比干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忠臣。他是商朝的宰相,也是纣王的叔父。比干小的时候就聪明,勤奋。二十岁就开始辅佐帝乙,后又辅佐纣王。在他当宰相的这几十年,主张减轻赋税,发展农牧业,富国强兵。可是纣王荒淫无道。比干多次直言劝谏,纣王都不听。

妲己看比干不顺眼,就对纣王说:“大王,我有个心口疼的病,吃什么药都治不好。我听说只有用圣人的心做药引,才能够治好这个病。”纣王非常着急,关心地问:“上哪里去找圣人的心啊?”妲己说:“听说比干就是圣人,他的心一定能治好我的病。”

纣王听信了妲己的谗言,把比干叫进皇宫,对他说:“我听说圣人心有七窍,今天我要把你的心挖出来看看是不是真有七个窍。”结果比干被剖心而死,终年六十三岁。

还有一种说法,比干被纣王挖心以后,并没有死。一位仙人送给了他一粒仙丹,保住了他的性命。比干因为没有心,所以他能够做到不偏不倚、公正无私。后来,人们把这位受人尊敬的君子奉为文财神。

另一位文财神就是范蠡。他是春秋时期楚国人,后来和好朋友文种一起去越国。很快就得到了越王勾践的充分信任。

越国被吴国打败以后,越王勾践做了吴国的奴隶。范蠡也随勾践一起入吴,为吴王夫差驾车。在吴国忍辱偷生的两年里,范蠡鼓励勾践养精蓄锐,为了日后的复仇做准备。后来,吴王放勾践回国。勾践回国以后,卧薪尝胆,准备攻打吴国。为了振兴越国,勾践拜范蠡为宰相。范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富国强兵。为了麻痹吴王夫差,他把自己最心爱的女人西施送给了吴王。

吴王刚开始对西施充满了戒备之心。但是,吴王还是没有抵住美女的诱惑,中了美人计。他对西施非常宠爱,为了博美人一笑,为她修建了豪华的宫殿。可是,西施一点也不高兴,整天对吴王冷冰冰的。别的妃子巴结吴王都来不及,哪敢这样对吴王使脸色。可是,吴王的占有欲非常强,越是得不到的,越想拥有。

吴王每天都围着西施转,想着怎样才能逗美人开心。渐渐地,吴王不理朝政。大臣们看不过去,都来劝谏吴王。其中一个大臣说:“大王,你可不能沉溺于美色之中了。越国正在养精蓄锐,准备随时消灭我们吴国。”吴王哈哈大笑,说:“你们想太多了。那个勾践是个懦夫,他恭维我还来不及,怎么敢反抗我呢?你们想得太多了。”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