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

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

钱学森

在新中国成立后归国知识分子中评选一位最杰出的典范,若选钱学森,恐怕无人能出其右。他是享誉海内外的“科学巨星”,36岁便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美国人称他“可以抵得上三到五个师的兵力”;他开创了航天和“两弹一星”伟业,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他不畏艰险,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又是一位卓越的知识分子,精音乐、擅画工,关心农业、教育,到了晚年,他还提出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他的非凡成就和人格魅力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璀璨的光芒。伟哉钱学森,立丰功伟业担民族脊梁;大哉钱学森,任世事变迁不移报国志!

一、祖国,我要为您的复兴而效劳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上海,那正是国家积贫积弱,备受凌辱的年代。钱学森成长的年代,更是伴随着军阀混战,社会动荡,新旧思想交锋。困境和灾难催人觉醒,国内仁人志士为救国图存上下求索。这促使钱学森在成长中思考着,很早便有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觉悟。

1.帮其学,莫如立其志

筠抱显于髫龄,兰芳凝于丱齿。钱学森出身书香门第,久受传统文化熏陶,铸就了浓烈的家国情怀。其父钱钧夫(家治)是一名开明人士,为求救国之道,曾留学日本,后效力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门。钱均夫家教严格,懂得“帮其学,莫如立其志”。在钱学森幼年时,父亲就教导他:要树立好好读书,贡献社会的远大志向。钱均夫一方面让他学理科,同时又送他学习绘画和音乐。这种培养理念,使钱学森自小就在“科学与艺术”结合的氛围中成长。其母章兰娟是位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家闺秀,淳朴而善良,母亲的慈爱之心给了钱学森深远的和连绵不断的影响。

钱学森三岁随父母到北京,就读的是当时最好的小学和中学: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小、北京师范大学附小和附中。在良好的家庭熏陶下,钱学森自小就显示出“学霸”的潜质,他的朋友张维这样回忆道,“尽管年纪还小,但他做事已经习惯于周密思索……”钱学森在读中学时,进步知识分子逐渐认识到启蒙新民、教育救国的重要性,全人格教育的思想兴起。当时北京师范大学附中的林砺儒校长将这一教育理念引入学校,并进一步发展。其精髓浓缩于“诚、爱、勤、勇”的校训中。当时学校很多老师是地下党员,思想进步。他的老师“常常用较长时间讨论时事,批判北洋军阀政府的腐败无能”。这些教育使钱学森能够关心社会,关注祖国和人民的遭遇。他后来说:“当年我们在附中上学,都感到民族、国家的存亡问题压在心头,老师们、同学们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在这样的气氛下,我们努力学习,为了振兴中华”,“我能为国家为人民做点事,也是与中小学老师的教育分不开的。”

自小“优越”的生活、教育环境,为钱学森提供的不只是衣食上的富足,还有精神世界的充盈、视野上的开阔,也在他心中埋下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种子,当时他并不知道,对这八个字的坚守,铸就了其坎坷而功勋卓著的一生。

2.从“交通救国”到“航空救国”

中学时的钱学森,受孙中山提出的《建国方略》影响,认识到,要振兴国家,发展交通,必须要改变中国铁路大部分由外国人铺设的现状,中国要有自己的交通和铁路人才。于是,在1929年7月,高中毕业选报大学志愿时,钱学森做出了人生的第一次选择:要学铁道工程,给中国造铁路。他报考了当时全国最好的大学——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铁道机械工程专业,当时叫铁道门。当钱学森“抱着振兴祖国的决心”决定为改变旧中国积贫积弱的面貌尽一己之力,走交通救国、技术强国之路时,冥冥之中,他已经将自己的人生选择和国家的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再也无法分开。

以总分第三名成绩考入交通大学的钱学森,大学期间成绩一如既往地优秀。如不出意外,毕业后他将会谋得一份体面的工作,施展其交通救国的抱负。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中国领空控制权丧失,面对着日军狂轰滥炸的飞机,面对着同胞被屠戮的惨烈景象,血的教训让钱学森意识到强大的航空工业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面对国之患、时之需,他毅然放弃了当时自己所学的“热门”专业,决定改学“冷门”专业——航空工程,当时的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要学习能打下日本飞机的本事。

钱学森从来都是一个务实的行动派和实干家,志向从“交通救国”转向“航空救国”之后,他选修了《航空工程》等课程,并将校区图书馆里所有的航空方面的书都读完。仅在1933—1935年间,他就先后发表了《美国大飞船失事及美国建筑飞船的原因》《最近飞机炮之发展》《火箭》《气船与飞机之比较及气船将来发展之途径》等多篇航空、火箭方面的论文。彼时彼刻,他个人的梦想与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他曾在《火箭》一文中感慨:“我们真的如此可怜吗?不,绝不!我们必须征服宇宙。”多年以后,当中国的火箭升空时,他是否还能记起当年自己决心要征服宇宙的“豪言壮语”?当听到从人造卫星上转播过来的嘹亮的《东方红》乐曲时,他是否为当初的选择而倍感欣慰?

3.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在国家和民族大义面前,以钱学森为代表的无数爱国人士将“小我”融于“大我”,撑起国家的脊梁,筑起爱国主义的丰碑。他们不会忘记自己是中国人的身份,哪怕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中国已经不能为他们提供庇护和倚仗;钱学森明白,要实现自己的科学梦想,必先使这个国家强大。爱国不是空洞的词语,而必须是实实在在的科学研究。身负强国之责的他毅然决定远赴重洋求学。在当时,只有最优秀的应考者才能获得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的资格。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夏,钱学森参加了选拔考试,当年只招20名留美公费生,“航空门(机架组)”名额只有一个,而来自全国各地参加考试的大学毕业生都是各校的尖子,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最终钱学森以航空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开始涉足航空工程领域。1935年8月20日,经过在国内飞机修理厂一年的见习期,钱学森胸怀“航空强国”的远大抱负,乘坐“杰克逊总统号”邮轮,从上海出发,踏上了赴美求学的征程。

(1)你们谁敢和我比

初到美国的钱学森处处受人歧视,对此他感到非常气愤,于是下决心奋发学习,一定要为中国人争口气,一定要用自己的才智在外国同学面前证明中国人不可小觑。面对一位美国同学的公然挑衅,他愤然回击:中国作为一个国家,是比美国落后;但作为个人,你们谁敢和我比,到学期末看谁的成绩好!美国学生不敢答话。因为他实在不敢挑战这个能轻而易举解答出让他们头疼的力学题,在大部分同学都不及格的考试中,能够上交没有任何错误和涂改痕迹的试卷的中国学生。在“学好本领,报效祖国”的坚定信念支撑下,钱学森刻苦学习,潜心研攻,仅用一年时间即获得麻省理工学院飞机机械工程硕士学位。

在学习过程中,他意识到当时航空工程学习偏实践经验,缺乏理论指导。若有科学理论指导,航空研究必然能事半功倍。由此,钱学森决定转做航空理论方面的研究。当时美国的航空理论研究中心,在洛杉矶的加州理工学院,冯·卡门是业界权威。主意一定,钱学森主动上门拜访冯·卡门,经过口试,被录取为应用力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1936年10月,钱学森转学到了加州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1939年获航空、数学博士学位。

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留美初心:“要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学到手,而且要证明我们中国人是可以赛过美国人,达到科学技术的高峰。”科学报国的雄心壮志,扎实的智力积淀,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铸就了钱学森年轻时期的“学术辉煌”,为世界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多开创性贡献。1939年,年仅28岁的钱学森与导师冯·卡门共同完成的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课题并创立“卡门—钱学森”公式,一举成名。他凭借《关于薄壳体稳定性的研究》一文,跻身航空技术工程理论界知名专家行列;此外,他还提出火箭与航空领域中的若干重要概念、超前设想和科学预见,开创了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两门新兴学科,奠定了他在力学和喷气推进领域的翘楚地位。1947年2月,年仅36岁的钱学森就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正教授,并成为该校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2)遥远的祖国才是永远的家园

从1935年到1955年,钱学森在美国整整居住了20年。这期间,他功成名就,地位显赫。但钱学森始终眷恋着生他养他的祖国,“美国只是他人生的一个驿站,遥远的祖国才是他永远的家园。”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他一直保留着中国国籍,时刻准备回国效智效力。他曾说:

在美国,一个人一参加工作,总要把他的一部分收入存入保险公司,以备晚年退休之后用。在美国期间,有人好几次问我存了保险金没有,我说一块美元也不存,他们听了感到奇怪。其实没什么奇怪的,因为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使客居美国的钱学森心潮澎湃,他向夫人蒋英说:“祖国已经解放,我们该回去。人民中国才是我永远的家。”他即先后辞去各种要职,毅然决定回国。1987年,钱学森在访问英国时对当地的中国留学生谈及为什么要走回归祖国这条道路时,掷地有声地说:

我认为道理很简单——鸦片战争近百年来,国人强国梦不息,抗争不断。革命先烈为兴邦,为了炎黄子孙的强国梦,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血沃中华热土。我个人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员,只能追随先烈的足迹,在千万般艰险中,探索追求,不顾及其他。再看看共和国的缔造者和建设者们,在百废待兴的贫瘠土地上,顶住国内的贫穷,国外的封锁,经过多少个风风雨雨的春秋,让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想到这些,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丢呢?

但对于美国军方来说,钱学森知道的太多了:钱学森不但赴德国考察过导弹研制资料,还参与了美国军方火箭研制项目,参与撰写美国空军发展规划。钱学森回国的决定让当时的美国海军次长金贝尔异常惊慌,并极力阻挠,因为钱学森“在任何情况下都抵得上3至5个师的兵力”。钱学森的归国之路注定充满坎坷。1950年,当他提出要回到新中国时,无端的刁难接踵而至,美国政府不但决定取消钱学森参加机密研究的资格,并指控钱学森是美共党员,非法入境,同时又不允许其出境。他被监视居住、经常性地审讯、限制自由,甚至一度陷入囹圄。长达五年的“折磨”并未使钱学森屈服,反而使其赤子之心更加沸腾。美国联邦调查局已公开的档案曾这样记载一次审讯情况:在经过多次正面审讯,钱学森均不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以后,检察官想转着弯地引钱学森上钩。他在一连串的例行提问以后,突然问钱学森忠于什么国家的政府。钱学森略作思考,回答说:“我是中国人,当然忠于中国人民。所以我忠心对于中国人民有好处的政府,敌视对中国人民有害的任何政府。”检察官追问:“你说的‘中国人民’是什么意思?”钱学森答:“四亿五千万中国人。”钱学森发自肺腑的回答,不仅是用自己随机应变的机智勇敢对诬陷的驳斥,更是面对美国的强权压力,表明个人政治立场的正式声明。他渴望为国效力,面对强权,毫不畏惧地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坚持归国的意志不动摇。

钱学森归心似箭,急于报国的赤子之心令人肃然起敬。他意识到,再也不能坐以待毙。1955年6月的一天,经过周密的计划,他与蒋英佯装逛街巧妙地避开了特务的盯梢,以香烟盒代替纸,用中文写一封信。信中写道:“无一日、一时、一刻不思归国参加伟大的建设高潮……心急如火,唯恐错过机会。……阻碍归国的禁令已于4日被取消,然我仍身陷囹圄,还乡报国之梦难圆,省亲探友之愿难偿,戚戚然久之……恳请祖国助我……”钱学森的这封短信几经辗转,终于送到了陈叔通老人的手中。老人在读完了求援信后,迅速将这封短信转呈给了周总理。

在钱学森的不懈抗争和中国政府的严正交涉下,1955年9月17日,历尽艰辛的钱学森一家终于踏上归程。在回国的邮轮上,钱学森无比激动地说:“今后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面对美联社记者的提问,钱学森深情地说:“我是大唐的后代,我的一腔热血只图报国。我的根在中国。”踏入祖国的那一刻,他在心底深情呢喃:“终于回来了!”

  1.  钱学森:《回忆母校师大附中》,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38页。
  2.  王寿云:《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钱学森》,《人民教育》1992年第1期。
  3.  钱永刚:《钱学森人生的五次选择》,《科技日报》2015年5月5日。
  4.  参见《大成政纸堆》数据库,访问时间:2018年8月25日。
  5.  钱学森:《火箭》,《浙江青年》1935年第1卷第9期。
  6.  《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9月25日。
  7.  刘延东:《继承和发扬钱学森崇高精神 推进科技和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求是》2012年第2期。
  8.  史继:《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党员干部之友》2002年第1期。
  9.  《一切成就归于党归于集体》,《人民日报》1989年8月8日。
  10.  王建柱:《人民科学家的楷模钱学森》,《党史纵横》2012年第1期。
  11.  魏根发、杜莉:《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钱学森》,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第421—422页。
  12.  涂元季:《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钱学森》,《人民日报》2005年6月2日。
  13.  姜泓冰:《竭尽努力建设自己的国家》,《人民日报》2011年12月12日。
  14.  缪俊杰:《走近钱学森》,《人民日报》1998年4月24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