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大庾岭北驿
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1】,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2】。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3】。
【注释】
【1】阳月:阴历十月。古人认为大庾岭是南北的分界线,有十月北雁至此折回的传说。【2】瘴不开:指林中瘴气弥漫,一片迷蒙。【3】陇头梅:大庾岭上的梅花。大庾岭多梅,又称梅岭。《荆州记》记载,南朝梁诗人陆凯与范晔友善,曾在江南寄梅花一枝给范晔,并有诗云:“折梅逢驿吏,赠予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这里也有望梅而思乡的意思。
【译文】
十月,大雁就要南飞,传说飞到大庾岭就会北返。我也到了这里,却还没停下,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大潮刚落,江面很平静,林间光线昏暗,瘴气驱不散。明天,我登高回望故乡,但愿能看见,岭上红梅开放。
【赏析】
宋之问在武后、中宗两朝颇得宠幸,但在睿宗执政后,却因依附张易之而成了谪罪之人,被发配岭南。这首诗就是他被流放钦州(治所在今广西钦州东北)途经大庾岭时而作。
大庾岭,在今江西大庾,因岭上多生梅花,故又名梅岭,古人往往将其视为南北分界,有十月北雁至此不再南飞的传说。而岭南区域,更是被视为人烟隔绝的荒凉僻远之地。
阴历十月,诗人看到南飞的大雁,想到它们到了大庾岭就飞回的传说,想起自己还在流徙的途中,不知何日可以回去。两相比照,自然带出人不如雁能北回的嗟伤。
五、六两句描写了眼前大庾岭北驿的景色,暮色降临,江上潮水初落,水面平静;林间瘴气遮蔽,一片迷蒙,仕途的失意与思乡之情交织在一起,更让这位落魄南去的逐臣觉得凄凉悲苦。
末二句又从写景转为抒情,揣想明晨踏上岭头,可看见岭上盛开的梅花。这里贴切化用了南朝梁时陆凯自江南寄梅花一枝与范晔并赠诗的典故。诗人宕开一笔,以自己的一段想象来关合全诗,情致凄婉,含悠然不尽之意。
⊙作者简介⊙
宋之问(约656—712),字延清,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一说汾州(今山西汾阳)人。唐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武则天时因附张易之,左迁泷州参军。唐睿宗即位后,被流放到钦州(今广东省钦县),随即赐死。其诗与沈佺期齐名,为初唐律体定型的代表诗人。早期多粉饰太平、颂扬功德的应制诗,被贬后则写出了一些有较深生活感受的作品。明人辑有《宋之问集》。
本篇中实景虚想交织在一起,诗旨在写“愁”,却未著一“愁”字,吞吐深浅,欲露还藏,却真真切切地反映了诗人贬谪南荒哀肠百转、愁感丛集的心情,十分扣人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