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队合作与英雄正义

第二讲 读《三国演义》,话“成败”

【话题探讨】

1.何谓“英雄”?如何理解《三国演义》的“英雄观”?

2.在“德性”“智慧”“器量”诸因素中,你认为哪种因素最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

3.王充有言:“贵贱在命,不在智愚。”这句话有无道理?请结合《三国演义》人物命运诠释之。

4.在《三国演义》所叙那些被浪花淘尽的“英雄”中,你认为哪位智慧水平最高?为什么?

5.《三国演义》所叙述的“瑜亮斗智”与“懿亮斗智”有何异同?

6.根据《三国演义》的叙述,司马懿凭什么成了“三国最后的赢家”?如何评估其代价?

谈起《三国演义》,有一个永远绕不开的话题,即“英雄之成败”。在这部纵横捭阖、气壮山河的经典小说中,“英雄成败”之道值得思考。每当提到那些叱咤风云的“英雄”,人们总不免会俯膺长叹他们于风云变幻中的“是非成败”。关于“成败”的因素,毛纶、毛宗岗父子曾说:“兴亡成败,止在能用人与否耳,岂在好色不好色哉!”意思是,成败不取决于生活作风,而取决于是否善于用人。而对成功者而言,英雄主义的“胆识”、饱含机变的“智慧”以及涵容万事的“器量”,当是关键性的考量因素。

一、团队合作与英雄正义

中国有一句老话说:“宁作太平犬,勿当乱世人。”有谁能愿意生逢一个朝不保夕的乱世呢?然而,“乱世”又是英雄豪杰建功立业、有所作为的舞台。恰恰国难家愁、民不聊生的“乱世”造就了无数英雄,即所谓的“乱世出英雄”。“三国”就是这样一个风云多变、英雄辈出的“乱世”。关于这样一个“乱世”图景,我们不妨借用第七十三回所写诸葛孔明的话来说,就是:“方今天下分崩,英雄并起,各霸一方,四海才德之士舍死忘生而事其上者,皆欲攀龙附凤,建立功名也。”在天下分崩离析的战乱年代,英雄豪杰们“你方唱罢我登场”,如同走马灯一般,纷纷登台表演,争霸逞雄。

在文学作品中,“英雄”叙事能够感发人心,充满兴味。其中,“一壶浊酒喜相逢”的际遇与“冲冠一怒”的血性襟怀,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三国演义》第一回之所以非同凡响,就是因为它是围绕这两个话题打开的。先看其所叙“桃园三结义”:为抵抗黄巾军,幽州太守刘焉招兵买马,刘备、张飞、关羽三位英雄先后出场。他们一见如故,志同道合。在桃园结义仪式上,他们盟誓说:“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树立了干一番轰轰烈烈事业的雄心壮志。一场轰轰烈烈的英雄创业活动开始了。

除了渲染“桃园三结义”的诗意和豪情,《三国演义》在第一、第二回即叙述了身为英雄的张飞的两次“愤怒”。说到英雄的“愤怒”,人们自然会联想到《荷马史诗》从“阿喀琉斯的愤怒”写起,彰显了英雄的气壮山河。《三国演义》的叙述与遥远的西方史诗叙事不谋而合。张飞的第一次大怒缘于董卓。刘、关、张兄弟三人从黄巾军手里将其救下回寨,不料因为他们是“白身”而遭到董卓的轻视。面对董卓狗眼看人低,张飞反应最快,他脾气发作,提起刀来就要入帐杀董卓。对此,作者赋诗感叹道:“人情势利古犹今,谁识英雄是白身?安得快人如翼德,尽诛世上负心人!”张飞的第二次大怒缘于督邮。督邮本是一个寻访下情的官差。这个人作威作福,尤其是拿刘备太不当一回事,于是又惹起张飞大怒,把他痛打了一顿。这就是众所周知的“怒鞭督邮”故事。打了人,惹下祸害,刘、关、张三位英雄只好逃往他乡避难。

二、问世间谁是“英雄”?

在“三国”世界,人们不止一次谈论过这样一个话题:谁是真正的“英雄”?

第一次“论英雄”,发生在李肃策反吕布时。当时,吕布问前来劝降的李肃:“兄在朝廷,观何人为世之英雄?”李肃的回答是:“某遍观群臣,皆不如董卓。”他给出的理由是:“董卓为人,敬贤礼士,赏罚分明,终成大业。”这里隐含着“英雄”标准:敬贤礼士,赏罚分明。当然,从董卓为恶多端、祸乱朝政、荼毒百姓来看,他并不是这样的“英雄”。那么,面对董卓之乱,纷纷起兵讨伐的十八路诸侯是不是英雄呢?十八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是小说中一批重要人物的集中亮相。前锋孙坚在进军汜水关时被董卓的大将华雄击败,华雄耀武扬威,势不可当。在潘凤等大将接连被华雄斩杀之时,关羽主动请缨前去战华雄,在温酒未冷却的极短时间内将华雄斩杀,从此名震诸侯。说起来,这十八路诸侯并非没有战斗力,只是左顾右盼,各自保存实力。因看不惯诸侯们推诿不前,曹操曾经说了一句著名的话:“竖子不足与谋!”十八路诸侯固不足道,倒是在叙述“讨董卓”的集体行动过程中,小说让一批主要英雄人物脱颖而出,除了胸怀雄才大略、慧眼识人的曹操,豪迈敢战的孙坚,“温酒斩华雄”的关羽,还有包括关羽在内的“大战吕布”的刘、关、张“三英”,他们逐渐成为闻名天下的英雄。

关于“英雄”话题,《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叙述的“青梅煮酒论英雄”最深刻、最全面。这场讨论在曹操和刘备之间展开。当时,曹操已经挟天子以令诸侯,羽翼日渐丰满,势力较为雄厚;刘备虽为皇叔,却势单力薄。尽管他手下将不过关、张,兵不过三千,但毕竟“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即有刘邦的风貌,胸怀英雄气概。为了防止曹操因嫉贤妒能而谋害,刘备不得不在其住处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光养晦之计。关羽和张飞不知内情,抱怨刘备不留心天下大事,却去学小人之事。聪明的曹操自然也察觉到这一点,就找时机来试探。一天,刘备正在浇菜,曹操派人请刘备小酌,刘备只得胆战心惊地一同入府见曹操。一见面,曹操就问刘备:“你在家做的好事!”刘备当时已经暗受衣带诏,当即吓得面如土色。接着,曹操拉着刘备的手走到后院,说:“玄德学圃不易。”刘备见机密未泄,才放下心来。曹操说,适才看见园内枝头上的梅子青青的,想起“望梅止渴”那件往事,今天见此梅,不可不尝,恰逢煮酒正熟,故邀你到小亭一会。刘备听后心神放松下来,随曹操来到小亭。只见那里已经摆好了各种酒器,侍从人员陆续将盘内的青梅放在酒樽中煮起酒来。二人以青梅下酒,酒酣耳热时,天边黑云压城,忽卷忽舒,有若龙隐龙现。曹操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曹操这一席话,看似描述龙之变化,目的却是在说“人得志而纵横四海”。待绕了一大圈之后,曹操就切入正题,问刘备谁是当世英雄。刘备装作胸无大志的样子,接连数落了几个权豪势要,结果都被曹操否定。凭实说,刘备数落到的淮南袁术、河北袁绍、荆州刘表、江东领袖孙策、益州刘璋,以及张绣、张鲁、韩遂等人都独霸一方,均有一定势力,堪当英雄之称。只是在曹操眼里,他们各自都有致命的缺陷,容易对付,后来这伙人也的确被历史的浪花一一淘汰。袁术不自量力,抢夺玉玺而称帝,结果成为众矢之的,最终被曹操打败,忧病而死。袁绍从冀州发兵讨伐董卓,曾为十八路诸侯军的盟主,但在与曹操决战时,因不听谋士的良言,兵败官渡,不久病死。刘表历任荆州刺史、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武成侯,病死后,继位少子刘琮投降了曹操。孙策雄踞江东,后来试图趁曹操与袁绍打仗之机,秘密出兵袭击许都,不料反被吴郡太守许贡手下的门人刺伤而死。身为益州牧的刘璋迎接刘备入川,借以攻打汉宁王张鲁,不料引狼入室,被刘备迁驻南郡公安,后孙权攻下荆州,再次任他为益州牧,他却因病而死。这些声名较显赫的头面人物都曾建功立业,却最终如同落花流水,被风吹雨打而去。曹操给出了当世英雄的标准是:“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刘备继续装傻,问:“谁能当之?”曹操指了指刘备,后指了下自己,算来算去,直接挑明:“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既把刘备树为英雄敌手,又自负地以英雄自居。当时天雨将至,雷声大作。刘备装作受了惊吓的样子,筷子遗落到了地上,并搪塞道:“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曹操笑着说:“丈夫亦畏雷乎?”刘备说:“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内心的惊惶,巧妙地掩饰过去了。

在小说前半部分,作者使得各路英雄纷然沓至。一出场就是一大群,一亮相就是一大批,形成“群雄逐鹿”的辉煌洪流。关于《三国演义》中的武将排名,以往有个顺口溜:“一吕二马三典韦,四关五赵六张飞,七许八黄九姜维。”或曰:“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不论怎么排名,所提到的英雄无不武功盖世。由于成败充满了变数,因而人们认同“不以成败论英雄”这一道理。

三、天下英雄谁敌手?

在群雄之中,经过大浪淘沙而得以立稳脚跟并脱颖而出的曹操、刘备、孙权是“三国”世界里公认的真正大英雄。正如宋代词人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所讲的:“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所谓“曹刘”即曹操、刘备,孙仲谋自然是“孙权”。

曹操以“英雄”自许,并非自诩。的确,若论指挥千军万马、号令三军的气魄和能量,曹操绝对当得起“英雄”称号。只是他的“英雄”中掺杂着“奸”,故而被视为“奸雄”,而且还成了“古今来奸雄中第一奇人”。说他“奸”,无非是说他经常为了自身利益不择手段,再加上他说过那句带有座右铭性质的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从而背上了千古骂名。当然,作者也着意通过罗织一系列“非礼乱法”的故事,不断地对他进行“抹黑”。说他屠城、杀俘、坑降、纵火、掳掠、奸淫乃至以杀戮为乐,以杀戮为功,真是坏事做绝。尤其是,“许田射鹿”,欺负皇帝;杀董贵妃与伏皇后,阴险狠毒;杀害忠臣义士,诛其家族,心狠手辣。然而,曹操毕竟虽“奸诈”犹“英雄”。想当年,他曾为刺杀董卓而不惜生命,在差点被识破的危急时刻,幸得借口献宝刀机智脱身,何等侠义机敏!对待手下才俊,他除了物质诱惑、美色拉拢,还善于通过推心置腹、折节敬礼来驾驭、笼络。自己既培养了一大批文臣武将,又从敌对的阵营中拉来了不少得力干将。如张辽曾经追随丁原、董卓、吕布,后被曹操招降;徐晃一度侍从于杨奉,后来主动投奔曹操;贾诩做过张绣的谋士,屡建奇功,后劝张绣共同归降曹操。另外,文聘旧事刘表、张郃乃是袁绍之旧臣,庞德曾是马超的旧将,他们无不弃故从新,乐意为曹操卖命。这自然是一代“英雄”曹操魅力吸引的结果,谁也遮蔽不住。中国有一句话叫“老不看《三国》”,其中的一个意思是说,一个人到了老年,他肯定已经老谋深算了,如果再去看《三国演义》,那就会变得老奸巨滑。曹操给人以老奸巨滑的感觉,是一个存在严重道德问题的英雄。

相比而言,刘备胸怀英雄志向,有雄视天下的气魄,故而几乎成为古今众口交誉的“英雄”。单就他拉拢人才的真情“感化”,就非等闲视之。对待即将离开他的徐庶,刘备坚持和他共宿最后一宵,执手彻夜长谈,并伤心落泪地说:“备闻公将去,如失左右手,虽龙肝凤髓,亦不甘味。”感动得徐庶也哭了。第二天,他与徐庶并马出城,送至长亭分别时,还嫌怨前面树林挡住送别的视线,竟然“伐树送友”。如此体贴宽怀,感动得徐庶发誓,终身不会为曹操设一计一谋,并为他推荐了诸葛亮。非但如此,徐庶果然最后兑现了诺言,使得刘备减轻了风险。再说,对待关羽。当刘备得知失散的关羽身在曹营的下落后,便写了一封信给关羽。关羽看书信后,触动旧情,放声大哭,并回信表示:“羽但怀异心,神人共戮。”因此不惜“挂印封金”,拒绝了曹操高官厚禄诱惑,毅然决然地辞别曹操;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回到刘备身边。相对于曹操以利诱惑人才而言,刘备征服人心的手段就是通过制造感情气氛,发挥自己泪腺发达的特点,以哭泣感动人心。他对待张飞等人,同样如此。刘备在前线打仗,让张飞守徐州。张飞因喝酒而丢了城池和刘备的家属,去找刘备接受批评和惩罚。不料,刘备非但没有怪罪张飞,反倒提出了他的“手足衣服”论,说兄弟如手足,妻子像衣服,衣服破了还可以补一补,手足断了怎么能接呢?张飞自然感动不已,全心效力。大家还熟悉“赵云单骑救主”的故事,面对赵云拼死救回的儿子,刘备接过来就摔在马前,并说:“为了你这个孺子,差点损失我一员大将。”借以表明,他对赵云的爱在亲儿之上。赵云慌忙从地下抱起刘禅,哭拜说:“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刘备的确是富有人格魅力的大英雄,他的英雄本领在于“善用感化”。我们不必估算他的“感化”中到底有多少真诚,也不必计较他的真情中带有“几分虚伪”。

从道理上讲,“英雄”应该有德性,这也是当今人们的一种角色期待。可是,生逢乱世,好人难做。《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向来被视为道德英雄的楷模。然而,他的英雄之路并非全然靠德性铺就。人们说他并非“妇人之仁”,尤其是对他劝说曹操杀掉吕布一事,说他为了利益也够狠心。后来,经过几次挫折,随着事业的蓬勃,刘备慢慢地疏离了道德。他开始在诸葛亮的鼓动下“抢地盘”。先是抢来荆州,又硬赖着不还;而后又打起益州的算盘。刘璋遇到张鲁侵占的麻烦,想请本家刘备去帮忙。结果刘备带着兵进去后,就想尽办法抢了人家益州。由此看来,英雄不能完全靠德性安身立命,英雄的事业往往要靠权谋来达成。无论是“孟德”,还是“玄德”,其实都“缺德”。而“缺德”不妨碍他们身为英雄的威名。英雄的生存靠的是识时务,英雄的成功靠的是拳头硬。所谓的“智慧”也不过是一个中性词,其中有奸猾的成分,有不择手段的因素。

历史地看,孙权自然也是一个了不起的大英雄,连曹操都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足以说明曹操对他的高度认可。就小说本身来看,对他的英雄气魄,作者没有给足够的笔墨,使他的英雄光泽不够闪亮。不过,从纳鲁肃于凡品、拔吕蒙于行阵等事来看,他的英雄本色还是有口皆碑的。

再问,“三国”世界谁是英雄?只要你带着“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包容,连失路或失败英雄都给予一定的肯定,那么,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三国”世界,也许可以说,能够有机会上场亮相的都算作英雄。按照政治地位来讲,首推曹操、刘备、孙权。

四、试解“瑜亮斗智”游戏

“英雄”顶天立地于宇宙间,靠什么安身立命?德性乎?武艺乎?智慧乎?对此,恐怕又是众口难于一词。“英雄”通常是在“斗智斗勇”中产生的。有勇无谋,算不得真正的“英雄”。如果说“英雄”都有较高的智慧水平,那么智慧能否造就英雄?在“三国”竞技场上,富有智慧的“英雄”数不胜数。除了被称为“智绝”的诸葛亮,还有智商超常的司马懿;更有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的荀;“运筹如范蠡,决策似陈平”的郭嘉;屡出奇谋的荀攸。更遑论少年得志的周瑜和号称“凤雏”的军师中郎将庞统等等。在关于英雄之间的“斗智”叙述中,“周瑜与诸葛亮斗智”算是特别精彩的一场。

从邂逅相遇,到彼此你来我往,周瑜有三次要谋杀诸葛亮,诸葛亮也有三次把周瑜气得死去活来。活着时势不两立,死去又惺惺相惜。瑜、亮的恩怨情仇会给我们哪些人生启示呢?且让我们从具体故事说来。当年,面对“黑云压城城欲摧”的紧张战势,孔明只身来到东吴,在东吴主张投降曹操的谋士们的群体围剿之下,舌战群儒。接着,就与周瑜在柴桑初会。从他们照面的那一刻起,两个英雄的合作与明争暗斗就开始了。原来,周瑜打定主意摆摆谱,把被曹操大军压境、临危抱东吴佛脚的诸葛亮戏弄一番,再答应出兵相助。不料,诸葛亮假装不知道大乔是孙权的兄嫂、小乔是周瑜的娇妻,三言两语就刺激到周瑜敏感的神经,使之冲冠一怒为红颜。天下好戏常在于:英雄美人同台演出,刚柔相济。易中天先生评论说:“罗贯中这一笔将英雄逐鹿中原变成了争风吃醋的特洛伊之战。在烽火连天、剑拔弩张的背景中,浮现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佳人倩影,平添几许浪漫。”几番接触之后,精明的周瑜知道孔明才智惊人,必定成为他辅佐孙权成就霸业的最大障碍,于是便处心积虑地预谋杀之。我们看周瑜如何出招:孙刘联盟刚刚结成,周瑜就在他的三江口指挥中心请孔明议事,安排孔明去聚铁山断曹操八十万大军的粮道。这当然是“借刀杀人”之计。再看识破此计的诸葛亮如何接招:他的高明之处在于不但不当面戳破,反而欣然应允,摩拳擦掌,整点军马,摆出一副马上要奔赴战场的架势。老好人鲁肃于心不忍,前来暗示劝阻。诸葛亮通过几句自吹自擂和编造童谣,贬刺周瑜无能,并故意让鲁肃转达。经此一激,周瑜暴跳如雷,立刻决定亲自前去劫曹操的粮草。这时,孔明又回过头来好意劝周瑜不要冒此大险。后来,周瑜从鲁肃口中得知,诸葛亮又识破他用反奸计提供假情报给曹操的间谍蒋干,骗曹操冤杀了水军大将蔡瑁、张允。他再次坚定了誓杀诸葛亮以绝后患的决心。于是,周瑜借口军中缺少战箭要诸葛亮答应十日之内造十万之箭,如果不及时交差,就要军法从事。不料,孔明却声称只需三天,且立下军令状。诸葛亮凭着识天气,趁大雾而完成“草船借箭”。周瑜的杀人借口又被排除了。周瑜并不善罢甘休。后来,孔明筑坛作法,要借东南风来助周瑜火攻曹军。当夜三更时分,果然东南风大起。周瑜见状,更增强了害死诸葛亮的紧迫感。可待他快速派兵追杀时,诸葛亮已登上赵云前来接应的船,追兵无功而返。

再看诸葛亮是怎样回敬周瑜的。周瑜火烧连环船,赢得赤壁之战大胜。于是率大军渡江,跟曹军的统帅曹仁打得难解难分,并身中一箭。趁此机会,诸葛亮派赵云、张飞、关羽袭取了南郡、荆州、襄阳。周瑜闻讯诸葛孔明不劳而获,气得大叫一声,箭伤迸裂,昏死过去。此为一气周公瑾之大概。后来,周瑜听说刘备丧妻,设计请孙权将妹妹许配给刘备,想趁刘备前来东吴迎亲的时候,将他软禁,逼他交还“被借”的荆州。不料,诸葛亮早有对策,弄假成真,使刘备娶了东吴郡主。周瑜又设计以声色犬马麻痹刘备,让他丧失斗志。诸葛亮将计就计,待刘备在东吴享受了半年的款待后,让随行的赵子龙保护刘备和孙夫人逃回。当周瑜大势已去、气馁之际,诸葛亮吩咐军士在岸上齐声大叫:“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羞怒之余,大叫一声,旧伤迸裂,不省人事。此为孔明二气周公瑾。再后来,便是孔明三气周公瑾。周瑜声称要率领五万兵马代刘备去攻打西川,试图“假途灭虢”。孔明设下伏兵,四面合围。周瑜怒气填胸,坠于马下,被部下救回船上。周瑜醒了之后,听说刘备和诸葛亮在山顶饮酒取乐,备受刺激,就赌气真的要去攻西川。岂料刚逆流而上一段水路,就被孔明派兵拦住。周瑜终于一蹶不振,昏死复苏,并仰天长叹道:“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享年三十六岁。经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较量,这场“斗智”故事以周瑜被气死画上了句号。但这个句号之后,还有一段补缀。事后,诸葛亮并没有如释重负,而是带着沉重的心情亲临周瑜灵前,致了一份祭文。其中有一句说:“魂如有灵,以鉴我心;从此天下,更无知音。”有人说,这是猫哭老鼠假慈悲。其实不然,真正的英雄是该有一份惺惺相惜之情的,我们该相信诸葛亮对周瑜的英年早逝是真心痛惜的。

“气死周瑜”是否就表明诸葛亮具有绝顶“智慧”呢?非也。主要还是因为周瑜气量太窄。徐岱《小说叙事学》曾指出,诸葛亮其实是一个“常败军师”。当阳长阪之战,刘备惨败,诸葛亮不在现场,被安排去联络刘琦了;赤壁之战的总指挥是周瑜,诸葛亮只是在祭东风等方面敲了点边鼓,胜利之功并非非他莫属;七擒孟获,以强凌弱,算不上大事业。至于说到六出祁山,北伐曹魏,几乎每战必败,他更是常败将军。民间有句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意思是,三个才能平庸的人,若能同心协力、集思广益,也能胜过诸葛亮的智慧。由此可见,诸葛亮之所以被视为“智慧的化身”,是因为作者运用了叙事“障眼法”。每叙述大的失败,都托之于其他原因,作者要么安排诸葛亮不在场,要么把罪责归结到刘禅、马谡等人身上;每叙述大的胜利,往往都被作者附会到诸葛孔明料事如神上。

五、再看“空城计”之谜

诸葛亮所演“空城计”,几乎家喻户晓。这里再略述其大概。当时,诸葛亮得知街亭失守,蜀方溃不成军,首尾不能相顾,本人也来不及逃脱。危急时刻,诸葛亮连下数道命令。先是急唤关兴、张苞吩咐说:“汝二人各引三千精兵,投武功山小路而行。如遇魏兵,不可大击,只鼓噪呐喊,为疑兵惊之。彼当自走,亦不可追。”当司马懿率兵黑云压城之际,诸葛亮传令:“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接下去,诸葛亮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那边司马懿前军见此模样,皆不敢进,司马懿亲临视察,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遇上关兴、张苞二路伏兵,魏军只得尽弃辎重而去。于是,诸葛亮率军连夜撤回汉中。最后,司马懿引军复到西城,问知诸葛亮“止有二千五百军在城中,又无武将,只有几个文官,别无埋伏”,“关兴、张苞,只各有三千军,转山呐喊,鼓噪惊追,又无别军,并不敢厮杀”。司马懿悔之不及,仰天叹道:“吾不如孔明也!”

关于空城计之虚实,历来有争议。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一书中认为实有其事,并进行了理性分析:“此皆师诸葛亮‘大开四城门’之故智,而‘虏’、‘贼’又蹈司马懿之前辙,‘疑其有伏兵’。夫无兵备而坦然示人以不设兵备,是不欺也;示人实况以使人不信其为实况,‘示弱’适以见强,是欺也。‘空城计’者,以不欺售欺之一例也。”用“不欺售欺”来解读这件事,合乎两个主角的个性和情理。再加俗议多言:诸葛亮设空城计,基于料定你司马懿不敢来,你司马懿对我有一定的谨慎、恐惧感,不敢贸然进城,所以我敢“冒死一赌”。而智商略低的司马懿终于上当,为免于中计而选择退兵。

即便如此,关于这场“空城计”之谜,人们总免不了会犯嘀咕。颇具代表性的质疑是,姚雪垠在《谈〈李自成〉的若干创作思想》一文中所讲的:“诸葛亮的空城计,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真是妇孺皆知。这个故事是虚构的,借以夸张诸葛亮的惊人智谋和勇气。故事的影子出现很早,在裴松之注《三国志》时已经斥其虚妄。问题不在于它是虚构,而在于它的极不合理。写魏军统帅司马懿(历史上他未参加这一战役)破了街亭,率领十五万大军进到西城。诸葛亮身边只有两千五百人,来不及撤退,只好施用空城计。司马懿足智多谋,难道连对方还剩下多少兵力竟一无所知?西城是弹丸小城,会能有多大埋伏?你害怕中伏,派一千人冲进去试探一下,岂不明白?或者你将西城包围一两天,岂不很好?还有你已经清楚诸葛亮‘笑容可掬’,何不命将士们用乱箭射死孔明?另外,在《三国演义》中本来将司马懿写成诸葛亮的劲敌,在这个情节上却将他写成是一个蠢材,胆小鬼,破坏了司马懿形象的完整统一。”这段发问掷地有声,戳穿“空城计”的虚假和欺骗性,并指出这是作者构思的失误以及由此导致的败笔,很具有冲撞力。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