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爱晚走的客人马先生

10.爱晚走的客人马先生

这天是王金仓第一次值班。已经晚上八点半了,和他一起值班的两个服务员小姑娘在那儿窃窃私语,王金仓这才知道,原来今天来的这位客人是他们口中的“惯犯”,经常晚走。“就是这个人,每次来都要到凌晨一两点才走,遇上他真是倒霉!”那个小姑娘抱怨道。王金仓之前没有值班过,不知道都要做些什么,所以自然没有什么好抱怨的,他也不知道该怎么接那两个小姑娘的话,只是笑笑,沉默不语。快到九点的时候,其中一个小姑娘跑进渔人包间,语气镇定但带着一些不耐烦,跟那些客人下了最后“通牒”:“如果需要加菜要马上加了,不然厨师走了就加不了。”

其实餐厅规定九点半以后才不能加菜,因为厨房也会安排厨师值班。一般后来加的菜不会太复杂,所以一般值班的厨师也都能做。服务员提前去跟客人说只是想提醒客人早点走,她们好早点回去休息。

在北京晚上营业到十二点以后的餐厅的确很少,很多客人晚上十点以后就找不到能吃饭的餐厅了。在王金仓的老家马兰花,每天晚上到了十点后还会有一大批人出来吃夜宵喝啤酒,十二点以后,喝啤酒、吃烧烤、吃火锅的地方才是最热闹的。

可是这桌客人到了十点半还没有要走的意思,王金仓看那两个小姑娘很不耐烦的样子,就说:“要不然你们先让客人买了单,我在这里守着,你们先回去休息吧。”两个小姑娘很高兴,于是让客人买了单,她们就走了。两个小姑娘走后,里面的客人就把王金仓叫进去,让王金仓帮忙去附近的烧烤店买些羊肉串来,王金仓也没有拒绝,让夜里看门的老王帮他盯着,很快就去买了烧烤回来,那位姓马的客人要给王金仓五十元的小费,王金仓没有要。过了不久马先生又让王金仓去买了两盒香烟回来。

王金仓在包厢外的小隔间看着他从餐厅旁边的红绿灯路口那个小书摊买的书。他觉得那个小书摊卖的书都是当前最畅销的,而且非常便宜,他一有机会就去那里淘书。后来仔细看才发现,里面有些内容缺失或纸张质量实在太差,这才发现那些多数都是盗版。但因为买不起正版,而且要买还得跑去好几公里外的中关村图书大厦,王金仓平时没有休息日,去买书很不方便,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王金仓此刻正手捧一本名为《蓝海战略》的书,讲的是商业竞争战略,也是时下最畅销的书,正看得入神的时候,他突然感觉有人正盯着他,一抬头就发现马先生正站在他对面。

马先生看了看他手里的书,又看了看他,“小伙子,你还能看这样的书,你看得懂吗?”

“看得不是很懂,就是随便翻翻。”王金仓不好意思地站起来回答。

“小伙子,你叫什么名字?”马先生看着王金仓微笑着。

“我叫王金仓,叫我小王吧。”王金仓爽快地回答道。

“哦,小王八,这个名字逗,我姓马,就叫我公马吧。”马先生打趣,两个人一下都笑了。

“我们今天喝得差不多了,改天再来。”马先生算是跟王金仓告了别。

王金仓把他们送上了车,共有三辆奥迪,都是由司机开车来接。快上车的时候马先生转过身问王金仓“你是三河省的人吧?”

“是的,我家是马兰花市的。”王金仓有些疑惑,不知马先生怎么猜出来的。

“哦,哦,难怪觉得你口音像呢,我也是马兰花人,你是彝族吧?”

“啊,老乡啊,我是彝族。”王金仓有些欣喜,居然在这么大北京城还能遇上老乡。

马先生呵呵笑着坐上车走了。把客人送上车后,王金仓进大厅问老王时间,老王说已经马上就两点了。王金仓抓紧收拾好包间后就赶回了地下室。

王金仓还是习惯性地看了看对面的房间,由于太晚了已经没有了灯光,估计早已经睡着了,王金仓心里有些微微的失落。北京的地下室就是夏天冷冬天暖,地下室的走廊里也安静得让人觉得更冷了,只是各个房间时不时地传来鼾声。

王金仓已经特别困了,刚躺上床就睡着了。沉睡中,王金仓好像突然听到有人在敲门,并大声喊着“老婆开门”。王金仓下意识感觉是在敲自己的房门,声音感觉是个喝醉酒的中年男人。

王金仓正想应答,就突然听到对面的女孩在喊:“你敲错门了!”细弱的声音强装出镇定和严厉,但仔细听,能够听到微微的颤抖。

“我没有敲错门,你就是我老婆,快开门!”那个醉汉回答着,用力地拍着门。

王金仓立刻站起来开了门,果然是一个醉汉在敲对面姑娘的门,王金仓毫不犹豫地走过去:“这个不是你老婆的门,你敲错了!”

那个醉汉看了看王金仓,舌头有些打卷,还有些踉跄:“这就是我老婆的门,别乱管闲事。”一边说着一边使劲拍着门,拍得啪啪响。

王金仓拉住了醉汉的手,那个醉汉却想一巴掌扇过来,王金仓赶紧抓住他的手一拉,瞬间那个醉汉就扑到了地上。也许是摔疼了,那个醉汉爬起来就要来打王金仓,王金仓顺势一脚又把醉汉踢到了地上。房东听到了外面的声音,走了出来,大声训斥了那个醉汉,强行把他拖走了。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