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

第一章 向南1397公里

逆行

街道口的风,撩醒了夏虫

竹床上的小孩儿做着梦

热干面糊汤,一样的吃相

海角天涯,流淌唇齿香……

黄鹤楼的诗,烂熟在嘴巴……

这是我的家,我们守护她……

如果有一天,她也需要我

搭把手,就过了……

户部巷的老街上,这首《武汉伢》被轻声地哼唱。疫情发生后,这首由17位武汉文艺工作者创作的公益歌曲,是所有武汉人心底的呼声。歌声飘到江畔,水雾在江面蒸腾;老爹手端着的热干面正冒着热气,满脸的沟壑道出了人生的沧桑……生于武汉、长于武汉的音乐人勾勒出一幅幅画面,期待曾经的美好能尽快重现。

全国人民都期盼武汉尽快恢复往日生机。(供图:孙玮泽)

武汉告急

没有一种现代战争的武器,比空气中病毒的袭击更加令人恐惧。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个春节更像是一场劫难的开始,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始料未及,关注的焦点一直都是疫情风暴中心——武汉。

2020年年初的武汉,遭受了新冠病毒的疯狂侵袭。随着春运高峰的到来,武汉疫情防控局面变得异常复杂和凶险。1月18日,农历腊月二十四,武汉新增确诊人数激增,由前一日的62人猛增至198人。为尽快阻断疫情传播,一系列紧急部署接连而出:

1月20日,武汉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启动战时值班备勤机制。

1月21日,对进出武汉人员加强管控,加强对公共场所的管理。

1月22日深夜,在武汉研判疫情的李兰娟院士向上汇报:基于疫情状况,武汉必须马上封城,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而且封城的时间绝不要拖到1月24日即大年三十,否则疫情会更大规模向全国散播。

1月23日,农历腊月二十九,这一天凌晨,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决策,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紧急发布第1号通告:23日上午10时起,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

武汉全面进入战时状态,实行战时措施。这在新中国历史上是头一遭,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一个千万人口级别的大城市采取最严厉的防疫措施:封城。

武汉封城,世界震惊。随着疫情的急剧暴发,武汉面临着缺医少药、物资紧缺的困难局面。

“请救救武汉,救救生于斯、长于斯的美丽城市……”

1月23日,《长江日报》发出求援信息,武汉开通二十四小时电话接收社会各界爱心捐赠。

1月24日,除夕,官方媒体“湖北之声”发布武汉紧急求援消息,指出多家医院物资紧张,可能只够维持3—5天。

与此同时,在社交媒体上,武汉医院医疗物资缺乏的信息铺天盖地,包括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在内的众多三甲医院通过官微、微信群直接发布海报,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

疫情猛如虎,武汉人民的生活节奏也全部被打乱了。

古道钟声,江风犹在,可户部巷里却没了人头攒动的场面。这条位于武昌区最繁华路段的巷子有着“汉味小吃第一巷”的美誉,东靠十里长街,西临浩瀚长江,南枕“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北接都府堤红色景区,是一处由名街名楼名景名江环绕而成的美食天堂。疫情暴发前,这里天天人头攒动,喧嚣一直延续到深夜。

户部巷有多繁华?从《湖北日报》2019年春节期间的一篇报道可见一斑:

2019年2月5日,大年初一,市民游客络绎不绝地在武昌户部巷美食一条街穿行,品尝各种风味小吃。当天,武汉市武昌户部巷美食街涌入人流超过10万人次,市民游客品尝美食成为过节的一种生活方式。

疫情来袭,武汉不得已摁下了暂停键,一切都变了。

2020年大年初一,户部巷空空荡荡。

始建于明代的户部巷,步入了有史以来最冷清的暗淡时光。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有媒体到户部巷实地探访,所有门店大门紧闭,整条街上空空荡荡,采访时只遇到了一个人,是一名环卫工人。

闹市繁华不再,市民生活的社区亦是如此,人们封门闭户、闭门不出。疫情极大地改变了武汉人的生活状态,也给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世界的交互关系带来显著影响。

大年初二上火线

当“武汉告急”的声音传遍全国时,一场足以载入人类史册的大动员旋即展开:举全国之力,支援武汉!国家派出了史上规模最大、力量最强的医疗救治队伍赶赴武汉,全国346支医疗队4.2万多名医护人员陆续驰援湖北,和湖北全省50万医护人员一起,并肩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前线。

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里,“辽宁元素”“大连元素”成为驰援武汉大军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一城,三面环海;一城,九省通衢。

江河滔滔奔流入海,海浪声伴着集结号角,两座城,因为一场疫情,因为一群勇士的逆流而上,紧紧连在一起。辽宁省委省政府、大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来了。

1月25日,农历庚子年大年初一,为全力支援湖北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医疗救治工作,按照国家卫健委的要求,紧急组建辽宁医疗队援助湖北。这是辽宁首支援鄂医疗队,由来自呼吸科、感染科、医院感染管理科、检验科等科室的137名医护人员组成。

1月25日下午,接到辽宁省卫健委通知后,大连市卫健委下发紧急通知,招募医护人员加入辽宁医疗队驰援湖北。通知从各大医疗机构院内网、微信群等端口发出后,大连医护人员纷纷主动请缨:

“我报名!”

“我请战!”

“只要被需要,我们义无反顾!”

“主任,我也可以去武汉。”

“一切听从组织安排。”

“需要我们的时候到了,我自愿加入抗击疫情的队伍……”

各大医院微信群被自愿报名的声音刷屏。

1个小时内,仅7家医院就有近700人报名,最终确定了第一批17人名单。由于任务紧急,从接到通知到奔赴武汉,这些队员只有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准备,第二天凌晨即将出征武汉。

接到支援湖北的动员令,卢雨经历了外表平静、内心狂跳的1分钟。卢雨是大连市中心医院手足外一科的护士。冷静下来,她在手机微信里写了请战书。她根本没想到,在互联网时代,这些心里话会传遍全国。

“我还有强大的憋尿能力……”

请战书中,卢雨列举了自己能够胜任这项工作的7条优势,希望能到最前沿的阵地上。

这封请战书,让很多人笑着笑着眼睛就湿润了。1月28日,《半岛晨报》记者采访卢雨时,她刚下夜班,但整个人精力充沛、声音有力。当武汉相继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后,职业的敏感性让她时刻关注着疫情的发展。卢雨取消了回家和父母过年的计划,随时准备到前沿阵地去抗击疫情、救护病患。

卢雨请战书的截图。

“我热爱我的工作,它不是养家糊口的手段,而是我要做到终老的爱和信仰!”卢雨认为,“能憋尿”确实是一项实用的技能。“这不是为了故意搞幽默,而是实实在在地把自己能做什么表达出来,提供一种参考。”

在抗击疫情一线,医护人员都要穿隔离服,穿脱隔离服比较麻烦,且处理不当有感染隐患。同时,在紧张而繁忙的工作中,也很难抽出时间去上卫生间。因此,“能憋尿”就成了一项能经过实战检验的能力。

“去抗疫一线固然有感染病毒的风险,可作为医护人员,救死扶伤、勇担大义的职业精神始终都在,心中的这团火不能灭。”卢雨说,自己也是普通人,也会感到害怕,但这身白衣,会让她勇往直前。

敢于冲破困难阻力、迎着狂风巨浪而上的人,在21世纪的前20年有了一个新的名称,叫逆行者。

“如果需要支援医疗队,我去,先报个名……”

2020年,薛晓莹36岁。她是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护士长,辽宁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成员。除夕夜,她就提交了请战书。

大年初一,薛晓莹值班,依然是忙忙碌碌的节奏,在病房里做处置时,和患者们说防护,告诫他们戴口罩、勤通风。

下午2点,科室主任给她打电话,几乎是哽咽着说:

“来任务了,去武汉。晓莹,明天出发。”

她的回答斩钉截铁:

“好的,主任,我去武汉!”

说完“去武汉”,科里一起值班的玲玲立刻就哭了。薛晓莹安慰着玲玲,心想,如果马上就走,初二和初四的班谁来上?冬天呼吸科总是很忙,又赶上过年休假,人手总是紧张,真想值完班再去武汉。

晚上回家,思路是乱的。薛晓莹收拾着行李,大脑一片空白。次日启程,去待几天?都带什么?还没等她反应过来,四面八方涌入的电话让她应接不暇。感受到了大家的担忧和关爱,薛晓莹一直都是回应一句话:“放心吧,我会保护好自己,武汉我是一定要去的,在需要我的时候,我不会做逃兵。”

东西收拾好之后,已经是凌晨,安静下来的夜晚,她躺在床上问自己:“怕吗?”

薛晓莹觉得害怕,怕看见儿子稚嫩的笑脸,怕他拥抱自己,怕看到父亲老泪纵横的脸,怕单位的姐妹们会更辛苦……

至于去武汉,她没怕过。她相信大连医疗队的勇士们,她相信所有人只是去去就回。

薛晓莹爱笑,嘴角总是向上翘着。

打铁还需自身硬,上阵更需英雄胆。所有人都知道,此去疫区,没那么简单。《半岛晨报》一位网友的留言让人泪目:

“孩子在等妈妈,妈妈也想孩子,可妈妈出发的时候,都不知道能否回来抱抱自己的孩子。为勇士们点赞!”

1月26日凌晨4点10分,城市还在酣睡,她准时钻出被窝,整理好行装,出发!

5点30分,薛晓莹抵达市政府门口。市政府大楼亮着灯,四周静悄悄的,唯有市政府大院里人头攒动。

大院里,上演着各种各样的送别场面。亲切的院长、温暖的主任、贴心的院办主任、干练的医务科长、朴实的器械科长……看着每一个忙碌的身影,迎着每一个关切的眼神,都让薛晓莹在这寒冷的清晨感受到无比的温暖。

薛晓莹没让家人来送,不想看到他们哭,因为她也不想哭,只是去去就回嘛,拒绝煽情。

大年初二,17名医护人员在夜色中启程。(供图:薛晓莹)

最后,科室主任拥抱了薛晓莹,两个人的脸紧紧贴在一起,此刻,薛晓莹真的控制不住泪水了。

正月初二凌晨这场特殊的送行仪式,在点名声中开始了:

“曹丽华。”“到!”

“张永利。”“到!”

“薛晓莹。”“到!”

“王利菊。”“到!”

……

整装完毕,来自大连7家医院的17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队,登上大巴前往沈阳与辽宁其他医疗队会合,一起乘机驰援湖北。

大连首批逆行者中,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七医院呼吸内科的护士刘宇秋是一名“90后”,她是家中独女,今年本该在家中陪伴父母过年,一听到需要支援湖北,她第一时间报名参加。由于护理技能扎实、工作表现突出,刘宇秋如愿以偿地争取到了该院唯一的名额。

刘宇秋是瞒着父母报名的。因为害怕父母担心,等到出发的时间确定了,她才告诉他们:

“爸、妈,我要到武汉去支援抗击疫情了。”

1月26日,大连第一批医护人员奔赴武汉前的留影。(供图:曹丽华)

“你要干啥?”父亲起初不愿她到那么危险的地方去,但看到女儿的坚决,他欲言又止:

“去吧,闯一闯也好……”

正月初二的早上,刘宇秋与伙伴们登上大巴之后,父母不停地向着渐行渐远的汽车挥手。然而,刘宇秋并不知道,刚刚送她上了车,爸爸妈妈就马不停蹄赶往火车站,准备赶回黑龙江鸡西老家。

为了支持女儿的选择,父亲没有告诉她爷爷病危的消息。正月初二的早上,也就是刘宇秋踏上出征路的时候,刘宇秋的爷爷经抢救无效,永远地离开了。

知道爷爷去世的消息是在几天以后,刘宇秋已经奋战在与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第一线,每天都在高强度地工作着。她与家人报平安时,妈妈不小心说漏了嘴。小时候,由于父母在外工作,她几乎是由爷爷一手带大的,与爷爷的感情无比深厚。爷爷去世的消息差一点儿将她击垮。刘宇秋一遍遍告诉自己要坚强,爷爷正在天上看着自己:

“如果是您,应该也会支持孙女的决定吧?只是,来不及见您最后一面了……”

得知刘宇秋家中的情况后,单位领导在电话中问她是否有什么困难,刘宇秋哽咽地说:

“有爸爸和叔叔们料理爷爷的后事,我没有什么好牵挂的。请领导放心,我一定圆满完成任务。”

第二次出征

2月1日,正月初八,辽宁省卫健委接到国家支援湖北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的任务。

又是一次紧急召集,彼时湖北的情况已经非常严峻。湖北省卫健委官网2月2日消息显示:

截至2月1日24时,湖北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9074例,其中武汉市4109例;目前仍在院治疗8565例,其中重症1118例、危重症444例。

14时40分,大连市卫健委接到辽宁省卫健委的紧急通知,本次辽宁医疗队需要医护人员118名,其中大连18名。

大连各大医院相关重症医学专业立即响应。

“我没有什么后顾之忧,‘单身狗’一名,希望您把我列入支援武汉的名单!”

“再给我两个名额,护士长!我们科还想上两个!”

“我年纪大,不像年轻人家里孩子小需要照顾,我没负担,让我去吧!”

……

16时30分,来自大连7家医院的18名队员名单已经确定,2个小时的时间,速度真快!与此同时,一张张满是红手印的请战书,也摆在了各大医院领导的办公桌上。

大连第二批医护人员去武汉前在沈阳机场合影。(供图:龚平)

大连第二批驰援武汉的医疗队队员中,“80后”“90后”居多。在大连市友谊医院重症病房工作3年的邹天资是一名“95后”男护士,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医疗队,却没有向父母透露半句,直到2月1日接到集结出发的通知时,父母才得知这个消息。

妈妈:

“儿子,必须得去吗?”

邹天资:

“是,我必须得去。妈妈,希望你不要反对我。男护士一辈子的职业体现就在此刻。”

爸爸:

“这件事情儿子做的是对的,我支持儿子。我跟你一样心疼儿子,但是不能不让儿子去,不能拖他后腿。”

晚上,在妈妈收拾行李的工夫,邹天资走进房间,将自己的头发都给剃光了,这让妈妈着实一惊。在邹天资妈妈的印象里,儿子非常注意自己的发型,年前还特地染了头发,即使早上5点起床上班,也会先洗个头,将发型打理好再出门。

剃完光头,妈妈大呼“难看”。邹天资却说,挺舒服的,到了武汉省得打理,又能很大程度上避免被感染,挺好。

1995年出生的邹天资从小就是孙楠的歌迷,“我跟孙楠老师是校友,我们都是育红小学的学生,从小他就是我的偶像。作为大连人,真的是从小听着他的歌长大的,作为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可能《红旗飘飘》这首歌最能表达我的心情。”

在得知邹天资喜欢《红旗飘飘》这首歌后,经《半岛晨报》记者联系,孙楠给邹天资录制了一段祝福视频。孙楠说:“这首歌送给我大连的小老乡天天,也送给我们辽宁以及全国在抗疫第一线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们,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视频中,孙楠还特别为邹天资弹唱了一首《大海啊,故乡》。

“95后”邹天资爱美,为了上前线抗击疫情他剃了光头。

2月2日早晨6点,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的时候,18位战士已在大连北站集合。他们的行李非常特别,背包上、行李箱上贴着来自医院同事们衷心的祝福:“加油!”“保重!”“平安归来!”

扫描二维码观看孙楠祝福视频

大连市第二批支援武汉医疗队的队长是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ICU副主任龚平。“没想到这么快、这么急就要出发。”龚平报上名后就立即回到工作岗位,因为他所在的急诊ICU是整个医院最忙的地方。

2月1日晚上11点半,他才把手头的工作交接完毕,回家赶紧收拾行囊,一边收拾衣服,一边和家属说:“我有不少同学、同事都在武汉那边的医院工作,他们确实非常辛苦,急需我们的支援。”龚平有18年急诊危重病工作经验。

此次辽宁省支援武汉医疗队的对口医院,是位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这里是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主战场之一,东院区联合包括李兰娟院士团队在内的全国12个省市14支医疗队共3500余名医护人员协同作战,对重症和危重症病人实施“一人一策”的精准治疗,挽救患者生命。

白衣战士逆行的壮举,给大连人民带来了巨大鼓舞,大家以不同形式表达对逆行者的礼赞和战胜疫情的信心。网友“老木”看到满是红手印的请战书,顿时热泪涌出,创作了公益歌曲《山河的承诺》。

2月9日,中共大连市委宣传部与《半岛晨报》联合制作的民间原创公益MV《山河的承诺》面向全国发布:

当你并不擅长却为爱拼命找借口

当你单身多年成为逆行的理由

当你挥别家人扬起故作决绝的手

当你踏上未知的路

默念无生死不计酬

这一次报名已经超越那一纸厚重

这一轮请战也许残酷却温柔

这一句平安注定会穿越这春天

这一场义无反顾点亮了最美的白昼

你已经成为我们继续守候的执着

你已经化为我们脚下希望的轮廓

你每一步的坚毅写满惶恐的角落

你用无悔的笔墨扛起山河的承诺

平安归来!

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公益MV《山河的承诺》

与时间赛跑

1月26日18点25分,运送辽宁援鄂医疗队的飞机降落于武汉天河国际机场。

夜幕下的武汉,到处回荡着瘟疫狂欢的喘息,这并没有让医疗队队员们畏惧,反而让大家心生怜爱,这座城市生病了,我们是来给它治病的,我们要做勇敢的逆行者。

载着辽宁医疗队队员的3辆大巴,行驶在前往酒店的路上,穿行在江城苍茫的夜色中。街道上空空荡荡,偶有行人也是行色匆匆。

晚上9点钟,大巴驶入武汉蔡甸区知音莲花湖酒店。武汉的气温很低,但辽宁医疗队队员们的心却是火热的,大家都希望早点儿消灭疫情。

异常凶险的开局

辽宁首支援鄂医疗队的任务是支援武汉市蔡甸区人民医院,该医院下设3个院区,分别是江北院区、济和院区和妇幼保健院区。

武汉处于困境之时,该医院挑起了整个蔡甸区抗击新冠肺炎的重担,用院领导的话说,医院人员力量分散,担子更加沉重,一个人承担三个人的工作量。

辽宁援鄂医疗队抵达武汉的这一天,湖北省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新增确诊病例371例,新增死亡病例24例,大批疑似患者需要确诊,情况已经变得异常严峻,留给队员们的准备时间非常有限。

担任大连医疗队队长的,是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二科主任曹丽华,她是呼吸病领域的专家。

疫情暴发后,曹丽华作为大连市新冠肺炎专家组成员之一,已经连续工作多天,得知大连紧急组建支援武汉医疗队时,她第一个报名:

“我是一个党龄25年的老党员了,专业对口,这个时候我不上谁上?”

曹丽华虽然看起来有些瘦削单薄,但一旦遇到“战事”,她立刻就会像钢铁侠一样无所畏惧地冲在前面,无论是2003年抗击非典,2005年在黑山县抗击禽流感,还是2020年年初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都留下了她的飒爽英姿。

1月27日、28日两天,辽宁医疗队在酒店参加各式各样的动员会、培训会,国家卫健委专家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治及防护培训,组建党支部,训练穿脱防护服,商讨各种护理细节,林林总总,为进入“战区”做着各项准备。

非典、禽流感、新冠肺炎,一旦遇到“战事”,曹丽华就成了战士。

感染控制培训就是阵前磨刀,大家都非常重视。每个人在自己熟练掌握了防护要领之后,又为其他同事进行了防护服穿脱的演示和培训。回到宿舍,为了保证第二天顺利进入病区,不少队员又反复加强练习防护隔离措施流程,直到深夜。

1月29日,在经过培训后,辽宁医疗队投入到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

辽宁省首支援鄂医疗队抵达武汉后分成了6组,其中普通组5组,重症组1组。大连17名队员中,6人在江北院区ICU,11人在济和院区,曹丽华作为辽宁医疗队三组医疗组长,分管感染五病区,负责50张床位。

1月下旬,武汉各大医院医疗救治条件相当有限,各种医疗物资十分紧缺。在飞往武汉的飞机上,曹丽华就开始思考和论证各种预案,确保到了武汉能顺利开展各项医疗工作。

然而,刚到济和院区病房时,曹丽华就感觉头“嗡”的一下,“真是被吓到了!”

曹丽华眼前,是一个由普通病房改造的临时传染病救治医院,没有明显的隔离区,没有专业的感染控制,忙乱起来甚至连垃圾都没人收拾,传染病救治医疗队伍才组建4天,没有一位是呼吸专业的医生……

面对窘迫的现实,如何抓好院区感染控制、防止队员感染成为曹丽华着手解决的第一道难题。

在对队员进行严格的院感知识技能培训的同时,曹丽华带领院区感染控制小组,从划分污染物区、半污染区、清洁区,规范医疗垃圾处理,到对病房进行消毒通风,对在同一病区工作的当地医护人员进行防护服穿脱的培训等每一个环节,进行了整体的院感管控。经过一系列的努力,五病区在很短时间内具备了传染病专业病区的接诊条件,消除了医护人员被感染的潜在隐患。

曹丽华工作的感染五病区尚且如此,江北院区ICU又是怎样一种情形呢?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张永利医生被分到了重症组,负责接管协和江北医院的重症ICU,“我们去的时候医疗物资匮乏,哪有什么防护头套啊?怕,恐惧,这是人的正常反应,但患者病情危急,也就顾不上了。”

很多人对ICU可能很陌生,张永利说,ICU即重症加强护理病房,这里面收治的都是重症或昏迷患者,是距离死亡最近的地方,也是病人的“鬼门关”,过去了,就走向重生;过不去,就撒手人寰。在ICU工作,技术门槛很高。

蔡甸区有50多万人口,就这一家医院有ICU,一共才14张床位。原本这里只有12张床位,本已满员接收,又额外增加了2张床位。

张永利长期从事重症医学的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从业近30年来,她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凶险的开局。

1月29日,张永利所在的重症组正式接管协和江北医院ICU,进入ICU之前,要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口罩、手套,穿上鞋套等防护,这一整套穿好,得十几分钟。

当时,医院防护物资比较紧张,值班之前两三个小时,她就不喝水、不进食,尽量保证一套衣服可以穿到值班结束,减少防护资源的消耗。由于病房内温度比较高,工作强度大,医生常常因为汗水浸湿护目镜而看不清楚。

张永利在武汉的岗位是最危险的重症监护病房。

第一个班下来,张永利发现自己的头发还是有些长,戴帽子容易露额头。为了更好地防护,她决定剪短头发,可满街的理发店都关门了,“晚上,护士长帮我剪了个齐耳短发,还真不错!”

比当地医疗条件更加棘手的,是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病情。

1月下旬,武汉确诊患者激增,患者病情变化也特别快,医疗界对于新冠肺炎治疗还处于初步认识的过程。ICU内,患者的病情更加危重,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特别大。

“的确,这次同白衣战士们较量的,是一个陌生而又极其狡猾的对手!”张永利说,第一天送来的病人都是危重病人,氧合指数大都不到100mmHg,甚至有的已降至40mmHg,呼吸越来越困难。

这些数字意味着,进到ICU的患者,个个命悬一线!

正常人氧合指数是400~500mmHg,若小于300mmHg就表示身体缺氧,低于100mmHg就表示严重缺氧,降到40mmHg就是重度缺氧了。重症组医护人员根据病情的危重程度,分别采取早期插管、肺复张、俯卧位通气三种治疗手段。

几乎所有患者均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的升压药剂量、输液速度、呼吸参数等随时需要调整。张永利身穿厚重的防护服,在异常艰苦的工作条件下,守护在患者床旁密切监测,全力抢救患者。

危重症病人,身上插满了各种管子,每次为一位病人翻身需要5名医护人员通力合作才能完成,有时得忙活四五分钟。

随后,每4个小时还需要对病人的姿势调整一次,而病房内没有家属也没有护工,病人的吃喝拉撒以及病房的卫生全由医护人员来管理,张永利和ICU的60位同事都成了全能战士。

第一天的工作在有惊无险中结束,辽宁医疗队快速进入角色,赢得了武汉同行的认可。

在武汉,有一句当地人常说的话是:“我信了你的邪!”意思是“我服你了”。辽宁医疗队投入战斗后,这句话出现的频率很高。

协和江北医院感染科汪主任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昨天,是辽宁专家团队正式进我科病房的第一天,忙活了一整天,大家的话总结起来,就是服气。”

第二天,从其他病区转来一名66岁的女患者,这名患者已经发热10天,呼吸困难4天,高流量吸氧无效,情况非常危急。张永利立即采用气管插管并实施肺复张和俯卧位通气救治,5天后,患者的氧合指数由来时的90mmHg升至300mmHg,撤呼吸机、拔管成功,呼吸通畅,能说话了。

2月17日,这名患者要转到普通病房了,她激动地对张永利等医护人员说:“谢谢你们,辽宁医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2月份,国家专家组三次来到医院指导,专家们对重症组的出色工作非常满意,连连说:“患者在这里得到了非常好的救治,你们团队的病人无须转诊。”

张永利知道,专家组表扬的背后,是重症组60名医护人员的坚持和奉献,大家连续多天超负荷工作,为了节省时间,他们把午饭都省掉了。

师生并肩战疫情

王利菊是大连市友谊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兼病案室主任,大家都亲切地叫她“大菊”。

1月25日,王利菊主动请缨,成为逆行赶赴疫区一线白衣战士群体中的一员。经过两天的培训,她进入协和江北医院感染五病区工作。王利菊穿上厚重的防护服,戴上帽子、口罩、护目镜,正式投入到紧张的诊治、排查、抢救病危患者的工作中。

结婚纪念日这天,在武汉的大菊收到丈夫张雪松发来的情书:

今天是结婚纪念日,16年了,真快,瑞瑞也8岁了。16年,除了进修等情况外我们从没有分离过这么长时间,包括念书的时候。我真的很佩服你,佩服你的勇敢、担当、职业操守。

我幸福,因为有你。

本身我就生活能力差,平时让你照顾惯了,没有你的日子真的不习惯,但通过这几天的锻炼,生活能力有所提高。

你在疫情前线,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一定要注意防护,保护自己,勤洗手,多通风,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吃好睡好休息好。

家里你不用担心,到目前为止全家一切都好……

结婚纪念日一个人过,独自在大连的张雪松想老婆吗?中国男人表达爱的方式总是那么含蓄,心里很想,就是说不出口。他等着媳妇回来,给她发个大红包。

往年的结婚纪念日,张雪松都会给大菊送一束花,和爸妈一起吃顿饭。夫妻俩本是同学,一起共患难走到今天。刚工作时,两人经济压力不小,最开始大菊的月工资才800多元。轮转、进修、休病假、生孩子,夫妻俩缓了很多年。后来条件逐渐好了,丈夫想补偿她,但大菊很节俭,不让他浪费钱,攒钱还房贷,供瑞瑞上学。

缘分,是一个奇妙的东西。相识是缘,重逢是缘。这次疫情,也让很多人再续前缘。

大菊在辽宁医疗队三组担任副组长,巧的是组长曹丽华是她研究生时期的临床老师。这一次,师生并肩来到武汉前线,共同抗击疫情。

大菊毕业15年了,两人业务联系挺多,但见面的机会不多,这次能够在武汉并肩作战,大菊仿佛回到自己的学生时代:曹老师带领学生们查房,提出问题,她认真学习临床诊治技能,到图书馆寻找答案……

这层师生关系,让大菊与曹丽华一起工作无须磨合。再续师生情缘,对她也是一种人生收获。

曹丽华到达病区的第一天,就带领大菊对整个病区的情况做了详细的观察及了解,师生二人将所有问题在最短时间进行归纳,在与病区原有武汉医生进行交流后,很快提出相应对策。

新冠肺炎传染性很强,尤其是初期,人们对它的认知非常有限,医护人员虽然身着层层防护服,但近距离接触仍有感染风险。但为了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曹丽华尽可能距离患者近一点,让患者能听清楚自己的病情,应该做的检查,一样都不会少。

王利菊在辽宁医疗队三组。

有人说,好医生都是一点点地靠经验累积起来的,曹丽华非比寻常的冷静,让她带的这支特殊的队伍心里特有底气。她则坚信,只要大家团结在一起,一定能打赢这场战役。

作为三组组长,曹丽华以身作则,扛起了重担。

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比预想的还要复杂,曹丽华发挥呼吸专业优势,带领医生查房、指导诊疗、评估病情,对病人规范、精准化地施治,提高治愈率。

重症病人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较高,怎么处置?关键时刻,曹丽华指导病区医生和护士进行血栓风险评估,并进行有效预防和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精细化管理,减少并发症和病重率。

特殊时期临时组建起的医疗团队面临很多问题,为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曹丽华又发挥教学优势,指导他们合理使用抗生素,判读血气结果,解读胸部影像学变化,识别和管理重症患者,引导大家共同学习新冠肺炎治疗的最新进展。

在武汉,曹丽华以其高超的医疗技术、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对待患者如亲人般温暖的态度,赢得了住院患者及医疗队医护人员的一致赞誉。

“从医很累,但能被别人所需要,被患者所信任,能用自己所学解除病人痛苦,就感到很幸福。”曹丽华说,“为患者服务,是我终生追求的目标。”

在武汉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有时曹丽华和队员们在路上走,就有当地人问他们:“你们从哪里来?”

“我们从辽宁来。”

“谢谢你们来帮助我们。”

曹丽华说,每当听到这样的话语,所有的疲惫就一扫而光了。

辽宁微笑天使

进入感染五病区,一看有曹丽华组长坐镇,薛晓莹觉得心里有底了。

进到病区,薛晓莹感觉就像陀螺一样,没有停下来的时候。

输液卡片是她和同屋小秋首先关注的事情,先熟悉病床的分区环境、治疗原则,才能做到心中有数。第一天进入病房,原本领导说让她们先看着,可是当看到武汉同行们忙碌的身影、患者们希冀的眼神时,她们忍不住上前帮忙,核对姓名、药名。

有患者听到医护人员带着大连口音的普通话时,激动地说:

“你们是大连医疗队的吧?谢谢你们来了!”

薛晓莹点点头:

“武汉加油,我们一起加油啊!”

干了4个小时,薛晓莹觉得最受困扰的,就是护目镜起雾。当看不清的时候,真的好着急。

第一天进入病区,她只是做了一些最基本的操作,练了练打留置针、冲管、换液、收拾治疗盘。她深信,护理队员一定会慢慢规范现有的工作流程,圆满地完成支援任务。

毛糙的头发一直都是她的顾虑,到了夜里,既然睡不着那就剪头去。

薛晓莹上街找理发店的时候,有武汉市民看到她外套后面印着“大连卫生”字样,就双手合十,面带微笑致谢,隔着口罩也能看到他们质朴的笑脸。薛晓莹能给予的回应也很简短,就四个字:“武汉加油!”

走了好长的路,也没找到一个略大些的理发店。最后进了街头一家小店,真的是小小的店。剪头的大姐很坚决地用乡音告诉她:“不剪女头!”薛晓莹央求再三:“姐,不要有顾虑,我只想剪短,你放心剪,我不挑剔。”

在剪发的过程中,大姐平静地问她:

“蔡甸区的病情重吗?会治得好吗?”

她微笑着对大姐说:

“一定会好起来的,只要你们戴好口罩,做好防护,就一定会好的。”

身在武汉的医护人员都明白,这时候,武汉人民最需要的是信心,最想听的是从医护人员嘴里说出的有信心的话。

20元,搞定了她的新发型,顿时就觉得利索和轻便了,真好。

早晨采血,共7名患者,平均每人3~4管。薛晓莹第一次戴着手套进行采血,触觉真的有影响,但并没有影响到技术发挥,她挺开心。一个妹子很是崇拜地看着她,说她血采得准。薛晓莹心里乐了,心想,你要是在呼吸科干,一干就是14年,你可能采得比我还准呢!

一上午,她完成了6套留置针的输入。工作14年,留置针扎过的数量可谓不计其数,但戴着3层乳胶手套透过起雾的护目镜完成这一操作还是头一次,真的很难,可都成功了,满满的成就感。

防护服挡住了她的容颜,挡不住她明亮的眼睛。(供图:薛晓莹)

50床的大叔有点小倔强,湖北的护士小妹妹气呼呼地告诉她,大叔要扎钢针、不打留置针,他的病情有些复杂,每日要分4次输入同一种药物,不同意留置针,着实有些不方便。

薛晓莹告诉湖北小妹妹:“我去试试。”她温和地和大叔讲道理,告诉大叔这个药很金贵,如果渗漏会造成浪费,还有留置针的诸多好处。大叔终于理解了,表示愿意配合。

26床住着一位留置导尿的老伯,双脚肿得很厉害,薛晓莹看着他喘息的样子很心疼。接到医嘱为他静脉注射药物,她习惯性地看了一眼他的尿袋,满满的。没有片刻迟疑,薛晓莹立马帮老伯把尿倒掉,下班前又帮老伯倒了两次尿,看着老伯感激的眼神和笑容,她感觉很欣慰。

在病房穿梭撤药时,她被32床的阿姨喊住,要拍照,薛晓莹欣然接受。拍完正面拍背面,阿姨说她要发个朋友圈感谢辽宁队的支援。

照片里,薛晓莹衣服后面写着:辽宁队薛晓莹,微笑天使。

看哭大连人的日记

“在三级防护服里,汗水已经顺着护目镜往下流了,有时眼前被汗水挡得很模糊,坚持完成几个静推患者的处置。下班了,终于能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了……”

“这两天湿疹犯了。裤腰一圈痒得不得了,上班时间不能挠,下班就使劲挠,已经被我挠破了……”

“每天上班前两个小时就开始准备防护用品,穿好纸尿裤,简单吃点干粮,不能喝水,进到ICU,一干8小时,纸尿裤只能装2泡尿,一坐下来,尿往胸口涌,一直告诉自己:没事,习惯就好了……”

这几段日记,来自辽宁第一批驰援湖北医疗队大连队员、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急诊ICU护士长王迎莉。如果不是看到日记,亲朋好友们真的不是很清楚王迎莉经历了什么。

52岁身患高血压的王迎莉,在武汉奋战了55天。

日记写在武汉,却湿润了大连人的眼。

王迎莉从事护理工作30余年,曾被评为“大连市名护”“辽宁省护理天使”,是临床经验丰富的资深护士长。也正因如此,当得知辽宁要组建医疗队援助湖北时,她拿出了这个理由来说服家人:

“虽然我52岁了,年纪有点大,也有高血压,但是我有经验啊,武汉此时正需要去了就能直接冲上去的战士……”

王迎莉的丈夫王志方是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一名医生,王迎莉作为先锋驰援武汉后,大年初三,大连所有医疗单位放弃休假,全员上岗,王志方也奋战在医院的ICU里,成为大连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前线的一员。

初六早晨,儿子王俊伟来跟他说:“爸,我要回北京,我不能在家里这么闲着。虽然不是武汉,但我感觉北京那边,老师们也需要我。”

王俊伟在北京大学医学部读硕士研究生一年级,工作地点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妻子已经出征,王志方这时候稍稍犹豫了一下:

“你能不回去吗?现在不鼓励出行,在火车上、飞机上都有风险啊!”

儿子心里显然已经有了答案:

“我妈都去了,她不怕,我也不怕,我该回去!”

儿子斩钉截铁的态度让王志方不再犹豫。

由于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原本该团聚的一家三口却身处三地。王迎莉去了武汉,王志方坚守大连,儿子在北京,全都战斗在临床一线。这个医生之家,以自己的分离、奋战、坚守、牺牲,来换取这场战役的最终胜利!

武汉就是战场,疫区就是战区,王志方太知道妻子的处境了,他默默地写道:

“这个职业,赋予我们太多的神圣,可是脱下白大褂,我们也是常人。我们做医护人员的心里很清楚,疫区就是战区,只是我们的敌人是看不见的病毒。我多么希望出征的是我,而不是她。”

王迎莉就这样义无反顾地冲到武汉防疫最前线,留给家人们无尽的牵挂。

“迎莉,大年初二咱们家不成文的惯例,就是全家人一起辞旧迎新,但今年咱家的饭桌上却少了你的身影。你妈妈将一双筷子和倒满红酒的酒杯放在自己身旁,视同你在身边,全家人都没有说话,你妈妈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喊大家动筷子吃饭……迎莉,你今年也52岁了,自己在那要多保重,注意防护……你公公在医院ICU有你丈夫志方守护,你放心吧。爸妈在家都挺好,真的都挺好……”

这是父亲王传江写给王迎莉的家书。

到达武汉后,王迎莉成为大连医疗队临时党支部的委员,协助医疗队队长整章建制,沟通工作。这让她忙上加忙,休息时间少之又少。她的岗位在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江北医院,最困难最危险的ICU,护理危重病情的患者。

每天工作8个多小时,4小时才轮换一次。穿着笨重的防护服,为重症患者吸痰、翻身、叩背、进食……工作的时候,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每天脱下防护服,汗水湿透了衣背。

对于52岁的王迎莉来说,这完全是在超负荷工作。但是,王迎莉从来没有叫苦喊累,每次在和家人、同事、朋友通话时,她总是安慰说,自己很好、很安全,工作不累,不用担心。

在丈夫眼中,她这个人平时风风火火,但年前体检的时候,体检报告也显示出一堆问题。前方传来很多照片,媒体也有关于妻子的报道,王志方知道,她温柔的笑容背后,隐藏了太多的泪水。“我希望她在武汉能够保重身体,平安归来,也希望她的战友们也一样。”

在妻子王迎莉不在班的时候,他偶尔有机会和她连个视频通话。视频里有限的时间,其实反复就是那几句话:

“我在这边挺好的,你在那边注意安全!”

王迎莉在视频里看看老公炒的菜,有时候还说:

“就一个菜?你多弄点,增加点儿营养……”

王志方在视频这边说:

“好,好,你放心吧,照顾好自己,我没问题……”

2月11日,第二批驰援湖北的大连医疗队微信群里,收到了一条温暖的视频。王迎莉利用休息时间,录制了一首自己演唱的歌曲:

泥巴裹满裤腿

汗水湿透衣背

我不知道你是谁

我却知道你为了谁

为了谁

为了秋的收获

为了春回大雁归

满腔热血唱出青春无悔

……

扫描二维码收听《为了谁》

当《为了谁》的歌声响起,白衣战友的眼睛湿润了。原来,细心的王迎莉一直密切关注同事的状况。那天工作中,她突然发现一名男护士靠在墙边一动不动,便奇怪地问:“在干什么?”

男护士答:

“别说话,说话尿不出来。”

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纸尿裤,大家笑着笑着,都流下了眼泪……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