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响的洪钟

异响的洪钟

王吉辰

文理三百六十科,百无一用是哲学

谈起哲学,尤其是西方哲学,是很让人头疼的,而且大部分人对哲学家的看法,往往像对待僧人那样复杂:一方面会奇怪,他们居然傻到遇见绝代佳人不动心,看到鸡鸭鱼肉不嘴馋;另一方面则又钦佩他们终究是看破了红尘,超脱了人世。

西方哲学之所以让人感到头疼,我想是受柏拉图等人的哲学影响太深,通篇的归纳分类与辩论枯燥乏味,思维跳跃,又加之语言的艰涩难懂,让人不得不瞌睡。常常因为一句不通,导致全篇不知所云。

因此,《围城》有云,学哲学,等于什么都没学。

众里寻他千百度,一语惊醒梦中人

当然将一切事物绝对化的观点本身就是不对的。西哲中自然也有另类——就像“女声”中突然冒出一个李宇春,总还是会吸引一部分人的目光——悲观主义哲学便是其中一个“另类”。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一句哲学家的话:“活着就是为了等死!”如果你觉得这句话消极到了极点,那就错了,叔本华会告诉你,“活着不如去死。”

叔本华曾这样说过:“如果我们受到戕害,那么,死去比留在这个世间更可取,这就是真理。”

叔本华认为,人生即是一大痛苦。而消灭这些痛苦的办法就是发疯、自杀、毁灭全人类。

幸好我们的本华大叔早已离我们远去,如果他成立了一个邪教组织,凭借这样疯狂的教义,其地位应当是可以直逼拉登的。细细想来,精彩的教义,却是一半言语的可笑,一半事实的严峻。

言语道碹凌云意,撕碎红尘是此声

叔本华说:“在任何不幸与烦恼中最好的安慰,莫过于想及他人的境遇更不如自身这一点。”这种安慰的方式实在是人人都能做到,但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来说,则意味着多么可悲的命运啊。

不错,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在我们的生活中幸福这个词,我们用来评价他人多,还是形容自己多呢?也许他注定就是来修饰别人的,却极少被用来形容自己,就像没钱的人看有钱的人幸福,有钱的人看清闲的人幸福……我们会看到这个循环无止境地进行下去。

我们看到的所谓幸福,谁又敢肯定不是别人的痛苦之处呢?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我们容易看到太多自己的不顺,却难以看见自己的幸福之处,于是也便有了“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一代代人……其实人们常常是如此,幸福拽在手里了,就不再是幸福了。

不过我更有一句话提醒那些总在抱怨的悲观朋友们:不要以为总是自己脚下的路难走,其实你看到的那是和你一起的同行者。

苦海无边皆因欲,贪得无厌乃人心

正如佛教所说,诸恶的根源,便是欲望。

有人敢说自己无欲无求吗?有的话也许已经直接涅槃成罗汉了吧。当然,人作为动物是不能摆脱欲望的,即便是至圣先师孔子也不得不说:“饮食男女,人之所大欲也。”一旦有欲望产生,人自然不会满足,因而一切恶事也随之被引导出来。

坚持这一观点的人,并不在少数,可见叔本华并不孤独,比如庄子在《逍遥游》中曾告诫人们切莫贪得无厌;再如《红楼梦》中妙玉最爱的那句诗:“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大有悲观主义之风,却是地地道道的大实话。

不同的是,中国人大都讲道义,不会教唆别人去自杀,而是授以解决之道。所以当时西方哲学家们还在纠结鸡毛蒜皮的事情的时候,中国哲学家早已得道成仙,早已成圣成贤。

叔本华在谈及产生欲望的原因时这样说道:“人之所以有这样强烈的欲望,主要原因在于对未来即非当前事物加以思考。”因而人的悲惨是因为贪欲,而人的贪欲又常常无法满足,所以人注定是要受苦的。即便你所热衷的所谓幸福,也不过是短暂的,微薄的自我安慰而已。

这,便是叔本华的悲观论。

黄粱梦醒繁华尽,掩耳一生为盗铃

“我们除了为一件事而去竞争外,或为某种纯粹的智力趣味而全神贯注外,我们在生存中就不能获取快乐。”

距离的缩短和困难的克服能使问题展现在我们面前,就好像它能使我们得到满足一样,其实这不过是一种幻影罢了。真等到我们接近时,它又消失掉了。

回想一下,我们对于自己已经得到的东西的热情,何尝比得上追求时的百分之一。一旦你将心仪已久的东西据为己有,你便自然而然地将目光转移到别的地方,新鲜感消失,它的地位随之下降——竟然又是一个悲观的论据。这,难道就是人生?

悲观主义哲学何其浩大,这看似冷漠无情的哲学范畴却着实有非凡之趣,其实真理也好、谬论也罢,知识永远是用来充实人们的,而不是奴役人们的。

最后,送一句话给所有深爱着叔本华和他学说的朋友们:爱他可以,请别靠近他。

(第81期 A2版)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