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非虚构写作,是一种生活的英雄主义

序言
非虚构写作,是一种生活的英雄主义

第二届非虚构写作大赛,是真实故事计划联合50多家出版机构和影视企业共同发起的,在中文世界里,寻找优秀的非虚构作品和作者。大赛很荣幸地邀请到作家双雪涛、电影导演忻钰坤、编剧史航等文艺界知名人士担纲评审。

在各方努力之下,这届大赛一共收到了2000余部参赛作品,最后20部作品入围决赛圈。这些优秀作品的合集,就是现在您拿到的这本《模拟人生》。从为百万元彩礼放弃上大学的少女,到为让聋哑女儿过上正常生活远渡重洋的中国父母,这些作品记录了蓬勃纷繁的中国社会,以及个体命运的生长涌动。这些从生命里拿出的故事,重新发现了文学和人的联系。

在这些作品中,我特别向大家推荐罗丹写作的《当一个抑郁症患者决定去说脱口秀》,里面的主人公蔡师傅是一名境遇坎坷的大学肄业生,情感失败,靠送外卖维生,在成都地下脱口秀俱乐部,他找到了自己生活的一个出口。蔡师傅的身上有当下许多年轻人的影子,不顺从也不励志,一直与自己较劲。另外一篇作品,是矿工诗人陈年喜的《我的喀什朋友》,这是诗人尝试非虚构写作的一次突破,意境苍凉、语言朴拙,给人全新的阅读体验。

在评价获奖作品时,编剧史航说:“太重了,我们两只手都接不住。”

担当评委的作家袁凌在大赛颁奖仪式上提出,本次大赛的参赛作品在整体上更“内心”、更小。他认为,2019年以来经济形势和社会情势变化很大,人们更加关注自身处境和自己周遭的事物,这一社会趋势影响着这场关注现实的写作大赛。私人叙事,个体书写的“小”,却仍然可以触及人的共同经验:以写作,去厘清自我成长的脉络,逼近生活的真相。

这也是我们策划出版这本《模拟人生》的初衷,我们希望能将这些个体最在乎的故事,集结成册,以便读者能从“小”处出发,发现生活的庞大与丰富。这本书将用个体生命案例作为一把利刃,剔除日常生活的庸常与重复,打磨久已不觉的钝感,让人重新去感受碰撞、疼痛和无可回避的意义。读者们如有一两处共鸣和刺痛,这本作品集的价值也就达到了。

除开出版获奖作品集,我们也在不断探索延展真实故事价值的各种可能性,包括影视改编。

真实故事计划第一届大赛的获奖作品《密谋十七年的逃亡》已进入改编阶段,本次大赛(第二届大赛)的获奖作品如《穿婚纱的杀人少女》《当一个抑郁症患者决定去说脱口秀》也已被影视企业和知名导演签下,相信不久后,这些故事就将与大家在荧幕上相见。

2020年对很多人来说都是艰难的一年,新冠疫情的爆发,打破了人们习以为常的人生路径,轨迹生出跌宕。希望《模拟人生》这本书里,这些对生活怀有英雄主义的故事能够鼓舞大家,在沉吟时保持内心的活力,能发现每一段生活的意义,全身心投入进去。也希望你能写下自己的故事,参加非虚构写作大赛,这个大赛将每年举办一次。

人类学家说,是故事改变了人类。生活也是。希望你喜欢这些真实故事,喜欢这本书。

真实故事计划创始人 雷磊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