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这是一本很好看的小书,书中写的都是作者在美国亲历的小事,完全是朴实的白描,作者自称“用的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的视角来观察和记录的”。既然感到值得写下来,总是有所触动。多数“小事”在美国人看来理所当然,天天视而不见,而在中国人眼中就有其新奇之处,通篇串起来,就显出了“美国特色”,也就是美国人行事处世与中国人不一样的地方。看得出来,作者是有心人,他所捕捉的表象大多说明了某些本质的东西,而且反衬出某些与此相对应的“中国特色”。
书中一件件小事多是在生活中与普通美国人交往所得,串起来得到的总的印象是普通美国人善良、大度、热心、开朗、务实,城府浅而少心计,最后一点可能与某些中国人恰成对比,所以常会使他们显得“傻”。作者在一件事上自嘲说,自己是以“小人之心”度人了。这个总的印象与我多年与美国人打交道中的感受相吻合。中国人从自身经验总结出的“各人自扫门前雪”、“防人之心不可无”、“逢人只说三分话”之类,不存在于美国人的处世哲学。另一方面,恰恰是中国人所缺的那点“傻气”,成就了美国人的大业。
作者八岁的女儿在学校的一些事最说明问题。她参加一个“帮助俱乐部”,是小学生自发发起的组织,像模像样地制定几条“章程”,其中有一句话:“帮助别人是我们融入社会的开始……”,一学期下来,记录了许多帮助别人的“好事”;她还参加为非洲饥饿中的孩子募捐,做法是挨家挨户推销一种巧克力,卖价比市场高,高出的部分就是买者捐出的钱。她有板有眼地按程序去做,居然做得很成功,手中的巧克力都卖掉了。试设想,如果有一位中国老师忽发奇想,在学校发起这样的活动,会遇到什么样的反应?首先家长就不会答应:哪个家长会放心让一个八岁孩子独自挨家敲门推销?十有八九是会碰钉子的,那孩子该多委屈!说不定还有人身安全问题;为遥远的非洲人募捐更是不可思议,我们自己这么多灾难还顾不过来呢;再者,被募捐的人家,忽然一个孩子没有大人陪伴,没有“有关部门”证明,敲门推销高于市价的巧克力,谁会相信他(她)?后面有什么背景和陷阱?还有,谁保证募来的款项都到了非洲饥民那里,如何证明?这些问题在中国都难得到解答,所以这种好事难以行得通。而在美国似乎不成问题。在操作上有行之有效的一套规范;人与人之间有基本的信任;而且这种事习以为常,时时、处处都有某种为世界上某类人群的募捐活动。是否捐赠,大家凭自愿,“事行乎此心所安”。事实上总是有人愿意捐。所以我曾说“捐赠文化”也是美国的传统的一部分,成为美国社会的一种特色。这是从小熏陶出来的,作者女儿的经历足以为证,而且不是特例。作者认为,培养孩子从小关心他人,是美国式的素质教育。我们从媒体上经常读到的是美国哪个校园发生暴力事件,因为那是新闻,而上面提到的这类事是常事,毫不新奇,所以不会有媒体报道。
美国人择业观念也与中国不同。同一个实验室的同事共同竞争职位,作者和一名中国同事当上了助理教授,而美国人希拉克当了实验员,希拉克很高兴,因为实验员工作轻松,收入还高,感谢他们两位让给他这个职位。中国人却觉得好歹助理教授也是教授,如果当个实验员,跟国内的家人说起来多没面子!还有一位在本专业中顶尖的名教授的双胞胎哥哥自愿经营垃圾处理,弟弟颇引以自豪,而且说退休后就要加入哥哥的垃圾处理公司,因为可以为环保作出贡献。一位名牌大学教授自愿转到中学当老师。一位木匠师傅是业余摄影家,他的摄影达到与《国家地理》杂志签约供稿的水平,但是他坚持以木工为本职,收入不低,足够经常旅游摄影,而摄影只是业余兴趣。他在作者朋友家里做木工活时一丝不苟,完全是个普通工人。还有一位哈佛毕业生,因父亲是油漆匠,从小耳濡目染对油漆产生爱好,尽管父亲希望他不要再在油漆气味中生活,他最终还是凭兴趣选择油漆为业,不过是通过说服他在职的公司老板成立了“油漆部”来实现。油漆部由他负责,并培训工人……诸如此类故事都说明美国人对不同的职业没有中国人那样森严的等级观念,他们是为自己而不是为在别人眼中的虚名而工作。首先是凭爱好、兴趣,而且相信行行出状元,油漆匠也大有发展前途。我想起多年前认识的一名美国青年,他对研究哲学感兴趣,就特意找一个纯体力活谋生,以便节省脑力,业余时间专注于哲学研究。有时职业与兴趣是统一的,有时谋生手段可以与兴趣分开。
对待学历问题,中国人常以为美国人特别重学历,也是误解,应该说是重视而不迷信。作者说:“在美国,只要你能够勤劳、诚实,认认真真地把事情做好,就有立足之地,这比什么文凭都重要。”书中还提到姚明得到美国人的喜欢,改变了美国人从张艺谋电影中得到的中国人的形象:不是病态的、阴暗的、充满仇恨的,而是健康的、阳光的、友善的。作者说:“其实姚明在美国更多的,也是更重要的,是文化力量。李小龙曾经在美国给中国人树立了一个健康的、正义的形象。可今天的姚明树立的是一个更真实、更亲切、更积极向上的高大的中国人的形象,这一点可能比多少块奥运金牌都要珍贵得多。”作者不止一次提到张艺谋的电影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深有同感。
除了日常生活外,书中有一章提到美国的税收制度如何鼓励创业,深入浅出,言简意赅,于操作细节中见本质,很值得一读。从政策的设计中看到政府的理念是不与民争小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利,最终企业壮大了,政府也收获大利,达到双赢。但是同样的政策,让某些华人一钻空子,结果就不一样,他们自以为得计,结果却永远成不了气候。这种占小便宜吃大亏的例子书中不止一处提到,如99美分的瑞士军刀、对森林开放的态度,等等。看来作者对这种短视的精明之弊深有体会。作者本人是有所成就的企业家,想必是自觉地摆脱了这种习性之故。
还有许多助人为乐的感人故事,读者可以自己去读,就不列举了。当然此类事不止美国有,哪个国家,包括中国都有。所不同者,发生在美国小人物身上的这些小故事都是出于平常心,本乎自然,没有道德优越感,也不会有记者去宣传;而在中国,可能有些事就会成为“感动中国”的人物事迹而上电视。
这些都是与最普通的美国人打交道的感受。我本人也有同感,反观“中国特色”常有苦涩的会心之处。不过这也不是美国人的全部。我因工作之故,也结识一些上层精英,特别是与政策有关的“思想库”专家,就没有那么朴实了。尽管在学术争论、思想碰撞中,美国人还是比较坦率,可以据理交锋而不伤和气,这是其可爱之处;但是一涉及政治、外交,其潜在的听众就不是普通百姓而是权势人物——不论是本国还是外国的。要在这一界立足,就不能只靠率性和真诚。在这个领域我也体会过美国人的实用主义甚至到了势利的地步。至于美国政界、职场的博弈,乃至华尔街的巧取豪夺,就更是另一回事了。所以有人说,有两个美国:华盛顿和纽约不能代表整个美国。实际上华盛顿郊区小镇的居民待人接物就与市中心不一样,更接近本书所写到的那些普通人。普通老百姓还是占绝大多数,所以本书的故事是有代表性的。
作者说得好:“美国人接受一件事情或一个人物经常是不分国界的,只要你有实力,只要你有个性,只要你符合文明的价值观,他们就能接受你,无论你来自哪个国家和属于什么民族。当然,接受一件事情不分国界可能被称赞为博大的国际胸怀,但是,如果处理一件国际事务或地区冲突而不分国界,就会被指责为霸权主义了。”多年前,我曾提出一个观点,现在逐渐被更多的人接受,那就是:美国对内行民主,对外行霸权,可以并行不悖。这也造成了美国“国民性”的双重人格。
如果说这本小书有什么微言大义,作者自己表述得最确切:“不管别人如何看待美国,我以为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最重要的是冷静地分析美国所取得的成就及取得这些成就的方法与付出的代价。这些都要从客观了解美国开始。这,就是我写《旅美小事》的初衷。”
资中筠
2010年5月
(本文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研究员、美国研究所原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