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生活一样真实:斯通诗歌的崇高与超验

像生活一样真实:斯通诗歌的崇高与超验

斯通的诗歌表面清晰简单却蕴含着丰富和复杂,描写的内容都很普通但有着崇高和超验的意义。人们往往习惯于从大河奔腾、海洋澎湃、群星闪烁、巍峨群山及英雄气概之中去感受崇高,但斯通的诗描写的大多都与家庭、日常生活直接相关,如她的佛蒙特农庄经常进入她的诗歌王国。她描写钢琴、餐桌、打字机、地板、电扇、白菜,屋子里的报纸、信封、唱片的封面以及布满诗歌草稿的购物单。洗澡间的墙上也挂着学生、朋友、她的孩子及孩子的孩子们写的诗,一切的一切都与诗歌相关联。精致的绿色墙纸、挂着雨滴的窗户、果园、邻居,所有的生活瞬间都构成她的诗歌人物。

斯通的第一部诗集《在彩虹年代》的标题起得恰如其分:诗集里的诗歌是“彩虹色的”,闪烁着音乐的光芒,回响着丁尼生与浪漫主义诗歌的余韵。诗歌关注朝气蓬勃的家庭生活,正如在诗集同名诗里,说话者回忆起她的母亲,洗干净并晾干色彩艳丽的“飘动的亲密生活”。在这首诗里,洗衣服这件事在回忆中闪闪发光,并且闪耀出女儿们精力十足地在搓衣板上“磨她们的手指关节”。此外,这首同名诗也反映了整部诗集正规的形式:“tub”与“rub‐a‐dub”押韵,女孩们从筐里两件两件地甩衣服,并把它们晾在“丁香花和紫杉之间:/棕色的条纹布,粉色的,浅蓝色的短裙”。在《当愿望变成鱼》里,韵律和格律都十分急促:“海鸥振翅拍打,/海浪拍击岩石”;“我们的感知在大海的琴弦上发出阵阵弦音,/……一群年轻的姑娘们/……在嬉笑中追逐并围在一起踏浪。”在“世界和自由的尽头”,“溢满阳光”的空气笼罩着“散发海藻味的大海”。

然而这个流光溢彩的世界并不完全自由,单纯的朝气蓬勃、轻松愉悦。在《当愿望变成鱼》这首诗里,姑娘们的“周日愿望”就是“把挖出来的水母装到瓶子里”;尽管天真单纯,但是她们也看到散落在沙滩上的“海草和死鱼”。所有的美丽和青春都非永恒,不祥正在暗暗靠近,正是这样的感情凸显了青春活力。

斯通诗歌的力量在于,斯通用她那崇高的心灵,从平凡琐碎之中去感受情感与精神的升华,使读者产生情感激荡、精神激奋的诗性效果。从这个方面看,斯通继承了迪金森和W.C.威廉姆斯的诗歌传统,强调生活就是诗,诗就在生活之中。著名诗人金耐尔说,“斯通的诗不是对经历的描述与记录,她的诗直接就是人生经验。”斯通的诗固然描写了平凡的日常生活,但她的描写并不是物质的、僵化的,而是像英国诗人锡德尼所倡导的那样充满理想。她的两本诗集的书名《便宜》及《二手大衣》表明斯通日常物质生活的匮乏以及普遍的社会贫穷、无家可归等社会现象,但她在诗歌中总是对未来充满愿景。她讨论政治、学术,关注性别、种族和阶级,对这些问题她都做出自己的判断,而她的判断常常使人对未来充满更多更美的希望。

斯通的生活诗学使人们的审美追求可以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中发现意义,从而具有审美的因素,提升日常生活的品格,减轻日常生活的压抑性和枯燥性。斯通的诗歌及其诗学追求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范本,促使人们思考如何从人的日常生活之感性现实中寻求意义,在日常生活的感性丰富性中寻找自我,确证人作为感性本体的存在。斯通的生活诗学通过人的日常生活并且在人的日常生活中重新构造了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