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肄业避祸

3.肄业避祸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唐家久昌参行所在的珠宝巷一带,曾经以珠宝银楼、珍玩铺子聚集而著称,此时已变得市井萧条,买卖铺子十去其九,昔日的繁华烟消云散,就只剩米店、柴店与南北杂货铺还能勉强支撑。

久昌参行也没能逃过此劫,已经入不敷出,无法维持正常经营了。唐家人束手无策,只有任凭自家仅有的这一点薄产,慢慢垮掉。一家人赖以为生的参药店生意,因日军的侵略而倒闭了!

没了营生,一家人的生计无从着落,只有靠昆吾的大哥唐云以往卖画所积攒下的一点积蓄勉强维持。曾经平静、自足的日子,已经被这场战争完全颠覆了。此时唐家人已经欲哭无泪。

到了11月初,上海战事吃紧,已告危急,消息传到杭州,市民更是人人自危。但凡有点积蓄的人家,都卷了金银细软,携老带小逃往内地去了。日子窘迫的贫苦人家也开始逃离市区,藏匿到郊县村镇,观望动静。

投亲避祸,也成为摆在唐家人面前唯一的出路。也像别家那样迁去内地?不可行。一则举目无亲,二则唐家人口多,川资路费所需不菲,只怕是越逃越难,穷困潦倒再无返回。最后经过慎重商议,父亲唐景潮决定由自己留守杭州看家,由长子唐云带领家人到富阳乡下先暂避一阵,看看形势怎样发展,再做打算。

投奔富阳,一是因为唐云是个“富阳女婿”。他的爱妻俞亚声是富阳人,她的娘家就在富阳乡下。二是因为富阳县距离杭州城不远,且临富春江,无论是将来战事结束返回杭州,还是战事恶化需要再做打算,一家人都可进可退。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杭州辖下的富阳县,位于杭州西南方向,距杭州城大约30公里。这里山清水秀、景色迤逦,天下独绝的富春江横贯全境,既赋山城之美,又具江城之秀,是典型的江南山水城市。元代画家黄公望的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就是以富春江畔为背景,描绘这里无限风光的。

唐家人的乡居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这时的唐昆吾只是个12岁的少年,刚开始读国小六年级。战火的威胁,使他不得不中断刚读了两个月的六年级课程,跟随家人迁居富阳乡下。珠宝巷的石板路上从此又少了一名快乐的小学生。

虽然很不情愿,但小小的他毫无办法。在最近几个月里,他已经听够了防空警报响彻杭州的尖啸,听够了远处不时传来的爆炸声,听够了大人们交谈时那忧心忡忡的嗟叹,看够了父亲满面的愁容和母亲的眼泪……

中途辍学又背井离乡,对小昆吾来说是极苦恼的。他想念学校,想念朝夕相处的小伙伴。他每天读着随身带来的国小课本,仿佛又重新置身课堂,回到属于他的快乐童年,只有这个时候,他才是快乐的。他怀揣小小的心愿,一心期盼着有一天能回到自己心爱的学校——杭州盐务小学。

那是一所隶属于民国政府教育部门的官办小学,教师队伍的素质和待遇在当时都是比较高的。校舍就在珠宝巷北头路西,是由旧宅门改造而成的。整座房子都是木结构的,木板壁、木地板、木窗户,收拾得干净整洁。当门照壁,进去是会客厅改造的学生礼堂,从厅堂两侧可以进入后面由厢房改造的教室。再往里进,是个不算太大的天井,这里是学生们课间玩耍、嬉戏的所在。天井的两头是教室,还有老师的办公室。在二楼上临着天井还有教室,学生可以从一处窄而陡的木楼梯拾级而上。

少年唐由之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时的小昆吾还并不知道,之后连年的战乱使他与家人一直流落异乡,他的整个少年时代都将在那里度过,再也没能回到他心爱的小学课堂。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