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有轨电车唤醒的城市
因为有轨电车,黑石礁与别的地方有了不同之处,多了些热闹和喧哗,多了些妩媚和浪漫,仿佛黑石礁没有了夜晚和白天的分别,在人的记忆里是转动的,哪怕夜沉睡了,哪怕月亮凝固了,有轨电车都是在咣当声中照跑不误。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冰天雪地,有轨电车都会沿着自己的线路和目标前行,像一个被情迷惑的妇人,执拗地坚守着曾经许下的诺言,恪守初始的本分,不改初衷。
文学院招生,在每一个城市都有相应的比例。从省文学院毕业后,除了文学艺术等诸多收获以外,我最骄傲的是,在全省的每一个城市里都有了自己的同学;从鲁迅文学院毕业后,更骄傲的是,在全国的每一个城市里都有了自己的同学。因为工作的关系,又因为天性喜欢四处游玩,经常会到不同的城市,无论是到哪个城市,一想到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有一个曾经同窗的同学,那种温暖的感觉就会在身体里弥漫,不由得会拿起电话,拨打过去。有同学来,我也会由衷地高兴好久,耐心地带着同学在城市里转来转去……
去年冬天,接到一个南方同学的电话,她要带放寒假的女儿到外地旅游。母女俩想到大连来玩。大冬天的到大连,恐怕没有什么太好玩的地方,但同学说她俩就想到北方来感受一下寒冷的滋味。两个人在网上搜索大连的旅游攻略,把想去的景点都提前了解了一下。母女俩经常出游,香港澳门青岛厦门等都去过,觉得大连和别的沿海城市比没有什么特别的。同学问我,你们大连除了有海以外,还有没有更特别的地方?
难道有海还不够吗?
有海的城市有好多呀!
是啊,也对。我想了想,我们的有轨电车!我说,我们城市的每一个早晨,都是被有轨电车唤醒的。
一个被有轨电车唤醒的城市,无法不让人沉浸在遐想中……
为了这个被有轨电车唤醒的城市,母女俩决定出发。
有轨电车永远是我们城市醒得最早也睡得最迟的“劳动者”,在公路交通不甚发达的往昔岁月里,大连人记忆最深刻的一定是清晨第一班有轨电车划过寂静夜空的声音,那是黎明前大连最早也最动听的声音,浸满了岁月的味道,音乐般悦耳动听。而午夜最后一班有轨电车总是依随着城市的酣睡而归,似乎永不疲倦。
有轨电车一直以来,是大连市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早期的实用为主和如今的美观与功能的并举,都一样地让人刻骨铭心。尤其现在的新式有轨电车,完全摈弃了实用主义的呆板,与城市的浪漫达成了共识,漂亮的外壳,动感的车身,明亮的色调,轻软地滑过铁轨的声音,充满时尚感,仿佛城市与有轨电车一起滑动、飘移,浪漫而美丽。
不过,在处处浮躁的当下,过往的笨拙和木讷有了让人怀念的可爱质朴的味道,无怪乎时下越来越流行复古,于是,大街上又多了些依照老有轨电车式样仿造的有轨电车,瘦小的窗子,咣当对开的拉门,古铜色的车体,摇晃着在铁轨上飞驰,如果不是城市无处不在的高楼大厦,真让人以为回到了从前。每当看到这种老式有轨电车在城市里滑过,时常有种穿越时空的美妙感觉,又仿佛看到了久别重逢的亲人,总有说不出来的喜悦溢满心中。
百多年来,有轨电车已然成了这个城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小时候我曾经在黑石礁住过,印象最深的当然是有轨电车站了,那里是城市的终点,也是郊外通往城市的起点。而如今住的地方和黑石礁背道而驰,但是仍然离有轨电车很近,出了小区就是有轨电车站。每天上下班都会顺着有轨电车轨道开车,朋友到我家串门找不到路时,我就指挥他们顺着有轨电车道一直往东开就到我家了。
南方的同学和她的女儿终于来了,娘儿俩来了后,迫不及待地要坐有轨电车。每天开车与有轨电车并行,我就总想找个机会再重新坐有轨电车,一直往黑石礁去,多好,那里有我曾经的家。
正好是休息日,天很冷,因为下了一夜的雪,显得更冷。大街上行人大多缩着脑袋,仿佛一夜间矮了几分。我们早早起来,决定从城市的东部出发。虽然天天与有轨电车见面,但自从自己开车以后,好多年没有坐过有轨电车了。因为太早,有轨电车上几乎没有什么人。上了有轨电车,有种格外的亲切感,同学的女儿欢快地在车厢里前后串着,像我小时候坐有轨电车第一个冲上车时,面对空空的座位无所适从一样,一会儿想坐这个座,一会儿又想坐另外一个座,不知道究竟选哪个才好。我也从有轨电车的前面走到后面,又从后面走到前面,感觉非常的新鲜。小时候的有轨电车是硬木的长条板凳,如今早已换了漂亮的彩色塑钢座椅,吊在空中的圆圈形的把手已经换了形状,小小的吊环把手上还围满了广告。有轨电车上电视广告里正在喧闹着,有轨电车终于开了,乘客不多,大家跟着有轨电车一起左右轻晃着找着平衡,有的人哈着气搓着手轻轻地跺着脚,有的漫不经心地打量着窗外,想着心事,有的干脆佯装闭目养神……
这情景让我想到了小时候的黑石礁,想起了黑石礁有轨电车终点站上的调度室,亲切的感觉一下子蜂拥而来,虽然儿时的记忆大多模糊,但对有轨电车的记忆却异常的清晰。那时的有轨电车没有当下这么的时尚,有的只是实用而方便的亲切——
也是在这样的冬天,车站上吹哨发车的女调度在雪地上跺着脚,等待着把站台上的有轨电车打发走。清脆的哨声终于吹响了,几乎在有轨电车启动的同时她也极快地钻进了调度室。调度室是个小铁皮房,与黑石礁广场形成一个落差,位于黑石礁广场的最高处,可以看到整个广场。这时的小铁皮房里炉子上的水壶正嗞嗞地冒着热气,热烈喧闹,把小铁皮房里烘烤得暖融融的,把冻僵了的树干和呼着白气的行人隔在窗外……
挨着小铁皮房的是报刊亭,喜欢读书的大哥经常会在上有轨电车前花三分钱买一份《北京晚报》,坐在晃荡的有轨电车上看报正好可以修炼人的耐心。挨着报刊亭的是台阶,从车站沿着十几阶的台阶走下来,就到了黑石礁广场。黑石礁广场的北侧有一个国营黑石礁饭店,这家饭店后来在全市有了好多家连锁店。挨着饭店的是国营黑石礁商店,80年代初我人生的第一双高跟鞋就是在这家商店买的,花了二十四元钱,当时对我来说可是一笔“巨款”。饭店对面大道南面有一个大大的院落,院子里是一幢漂亮的别墅,后来“三产”热闹的时候,别墅改成了水产化工旅社,院子里后来又起了新楼。旅社占据了南侧大半个广场,当年,这里的女孩子个个年轻漂亮,她们三五成群从旅社大院里走出来时,像移动的风景,常常会吸引大街上羡慕的目光跟随;道南侧一溜还有许多小饭店、杂货铺、理发店、五金店、浴池、照相馆、储蓄所等,还有一个不大的自由市场从大道边向南面街巷深处延伸一条大路挨着有轨电车道从市内舒展过来,穿越广场,贴着黑石礁旅社的院墙,自东往西朝凌水桥旅顺方向延伸过去……
又一辆有轨电车在哨声中碰上了门,开始晃荡着咣当咣当地向远处开去,车身左右摇晃着,摇摆得快倒下去一般有些让人担心。第一班从黑石礁有轨电车站发车的哨子从凌晨四点钟响起,直到第二天凌晨最后一班有轨电车收车,有轨电车几乎全天不停歇地运转,中间只停顿几个小时,这停顿的几个小时,使忙碌了一天的有轨电车终于可以喘息一会儿,整个黑石礁,甚至整个城市都陷入了寂静之中。早期的有轨电车噪音很大,但是住在黑石礁和有轨电车沿线的人们,似乎并不介意,他们已然听惯了这样喧闹的声响。我曾经问过住在沿线的几位朋友,一天到晚听着有轨电车轰隆隆的响声会不会睡不着觉啊?他们几乎众口一词地回答,听惯了有轨电车的轰隆声睡得更香,如果哪天听不到反而不习惯了。就好比听惯了身边的人打呼噜,冷不丁少了那个打呼噜的人也会不习惯一样。
那天我们从城市东部坐上有轨电车,到了火车站,又从火车站到兴工街换了往黑石礁方向的有轨电车,小时候这条线路是4路,全长八公里。我记事时的有轨电车票是四分钱,后来涨到七分钱,再后来涨到一毛钱,现在是一元钱,原先的黑石礁是有轨电车始发站也是终点站,有轨电车长长地一排停在终点,有着墨绿色车体和一个个小窗口的有轨电车,像一个个庞然大物,依次在铁轨上整齐地排列停靠着,远远看去,它们像一队队着装整齐慢慢行进的士兵,到达再出发,周而复始,成了黑石礁一道独特的风景。
因为有轨电车,黑石礁与别的地方有了不同之处,多了些热闹和喧哗,多了些妩媚和浪漫,仿佛黑石礁没有了夜晚和白天的区别,在人的记忆里它是转动的,哪怕夜沉睡了,哪怕月亮凝固了,有轨电车都是在咣当声中照跑不误。不管刮风下雨冰天雪地,有轨电车都会沿着自己的线路和目标前行,像一个被情迷惑的妇人,执着地坚守着曾经许下的诺言,恪守初始的本分,不改初衷。
记忆中的有轨电车司机大多是女性,有轨电车司机曾经是我从小特别羡慕的职业,邻家一个姐姐当了有轨电车司机,男朋友要多帅有多帅。那时候的有轨电车司机没有专门的驾驶室,只有一根钢管把乘客和司机分开,彼此很近。我乘坐有轨电车的时候喜欢站在有轨电车司机的旁边,与她一起目视前方,全神贯注,有轨电车司机挺直腰板手握扳手式方向盘的姿势在我看来要多美有多美。有轨电车是最容易产生爱情的地方,在这个城市里,曾经流传过太多的有轨电车上的爱情故事。我的小学同学李小媛的父母就是上早班时,在一起乘有轨电车认识的。第一次好像是下雨的时候,她的爸爸在黑石礁车站站台处,撑一把黑色的雨伞,把孤单无助的小媛的妈妈请到了伞下,他们一起等有轨电车。那个年代,有一把黑雨伞的男人是多么酷啊,一下子就把小媛的妈妈给迷住了。他们都倒班,一个在热电厂当工人,一个在西安路饺子馆里做面点师。恰好他们都坐第一班有轨电车上早班,后来,不管下雨不下雨,他们都相约黑石礁车站,一起坐有轨电车上班……
小媛就是因为父母的爱情故事选择了机车设计制造专业,我后来许多关于有轨电车的知识都是从她那里得知的。她告诉我,第一批行驶在大连街头的有轨电车,是用三个国家的技术拼凑起来的,车身为木结构,它的底盘出自英国,电气部分出自德国,由美国组装制造出厂,早年大连人都叫这种有轨电车“美国大木笼子”。有轨电车当时分白牌车和红牌车,白牌车是好车,干净、舒适,乘客多数是日本人。中国劳工和普通百姓只能乘坐挂红牌的“破车”。据记载,当年,日俄战争后侵占大连的日本为了巩固在“南满”的统治,由“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在大连大规模实施了城市电气铁道筹建计划,1909年有了第一条从电气游园(今裕景商城)至大栈桥(今大连港码头)的有轨电车后,在其后长达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开通了十条有轨电车线路,高峰时车辆达百余台……
终于到了黑石礁,早年的终点站早已经取消了,原来的黑石礁广场已经被有轨电车轨道和建筑占据了,为了给地面的交通让路,有轨电车被架在高处,横空穿越黑石礁,先是通到了小平岛,如今终于通向了旅顺,仿佛把遥不可及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有轨电车在充当重要的交通工具的同时,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道美丽的流动风景。有轨电车的相关技术也有了改进,有了无辫式有轨电车等新技术车型,有轨电车也有了消音器、防噪音轨道、路轨平交、隔音屏障等,不似从前那样轰隆隆到处作响。当有轨电车在拥挤的城市间悠然地在长长的轨道上滑过时,远远看去,像一条静静流过城市河流上的船舶,而我已仿佛全然忘记了当年在有轨电车里面,沙丁鱼一样被挤得透不过气的感觉,对有轨电车全是美好的回忆。
同学母女俩跟着我坐了一通有轨电车,痛快地过足了瘾,有轨电车之行成了娘儿俩在大连最美好的回忆,过了很久,还在微信里跟我一起回味。而我,对有轨电车越发的喜欢,夜深人静的时候,经常会竖起耳朵,渴望听到有轨电车那种穿越城市上空的声音,渴望听到女调度发车时吹响的清脆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