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曾国藩,晚清重臣,著名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湘军创立者和统率者,晚清散文“湘乡派”创始人。由于实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完成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伟大事业,他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中华千古第一完人”。他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曾国藩作为叱咤于清朝末年的风云人物,他打败太平天国,是清王朝的“救命恩人”;他“匡救时弊”、整肃政风、学习西方文化,使晚清出现了“同治中兴”;他克己唯严,崇尚气节,标榜道德,身体力行,获得上下一致的拥戴;他的文章兼收并蓄、博大精深,他是近代儒家宗师。作为为官、治军、治家及为人处世等方面的楷模,他熟读中国历史,对为官之道参深悟透,在官场风风雨雨几十年,始终屹立不倒;他治军有方,认为“用兵之道在人而不在器”,用封建伦理观念将军法、军规与家法、家规结合起来,使士兵或下级易于遵从官长的命令;他是结交、培养、推荐和使用人才的高手,他的幕府几乎聚集了全国的人才精华,最著名的有李鸿章、左宗棠、郭嵩焘、彭玉麟、李善兰、华蘅芳、徐寿等;他是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精神的典范式人物,虽资质一般,但志向远大、意志超强、勤学好问,待上、待下、待同僚谦恕自抑、豁达大度,朋友极多;他自始至终坚持个人道德修养,克己复礼,更有传世家书成为家教样板,可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他是中国传统持家教子的典范,其家族一百多年来没有纨绔子弟,代代有英才……其门生故吏颂之曰:“德埒诸葛,功迈萧、曹,文章无愧于韩、欧,实为一代名臣、名将、名相。”晚清政府旌表他:“学问纯粹,器识宏深,秉性忠诚,持躬清正。”梁启超称赞道:“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蔡锷将军对其治兵思想推崇备至:“带兵如带子弟一语,最为慈仁贴切。能以此存心,则古今带兵格言,千言万语皆付之一炬。”

曾国藩一生著述颇多,在其逝世后,经后人整理,他的著述文字总计超过1500万,包括了书信、奏稿、诗文、日记、案牍、散文、书札等多种文体。其中尤以成功心法《挺经》、传世良言《家书》、识人秘要《冰鉴》、治家方略《家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而最为世人津津乐道的,则要数《曾国藩家书》。当代著名学者南怀瑾指出:“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有两套,其中之一就是《曾国藩家书》。”这部《曾国藩家书全鉴》收集了曾国藩从道光十八年(1838年)考中进士,踏上仕途之路一直到同治十一年(1872年)去世为止所写的近300封家书,记录了曾国藩前后30多年的翰苑经历和从武生涯。书中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小到人际琐事和家庭生计,大到进德修业、定国安邦之道,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精要总结。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事中蕴含真知良言,表现了一位伟大思想者对世道人心的入微体察、一位卓越谋略家对修身勤政的完美忠告。仅一部家书足以体现曾国藩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美誉,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在编辑本书时,我们从修身、治家、为政、劝学、用人、交友、治军、处世方面,分别对曾国藩家书蕴藏的人生智慧进行了详细解读,并结合曾国藩一生做官、处世、用人等方面的具体事例对其精要部分有针对性地进行了点评。每一封信编者都注有准确的日期和详尽的翻译,并且在每一封信后的“解析”栏目中都结合曾国藩说过的一些理论观点和做过的事进行具体分析,可使每一位渴望了解曾国藩的读者从另一个角度走进曾国藩的内心世界,深入了解、正确评价这位“中华千古第一完人”,同时提高自身的人格修养和精神境界。本书堪称一部案头枕边必备的智慧宝典,为我们的人生和事业提供了宝贵的成功经验。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