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3年8月19日,法国曼恩-卢瓦尔省的索缪济贫院,一个叫作让娜的二十岁女子产下一名女婴。她叫嘉柏丽尔·香奈儿。可可,是她后来自己取的名字。这是让娜和那个叫作阿贝尔的男子所生的第二个女儿。阿贝尔从未想过结婚。两个女儿,相继都成了私生女。嘉柏丽尔十五个月大时,让娜方才成为合法母亲。

嘉柏丽尔之后,让娜还生了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最小的儿子早夭。父亲阿贝尔太年轻了,想要过的仍旧是自在无拘的浪荡生活。他很少在家。让娜一个人拉扯六个孩子过着贫苦的生活。反复怀孕让她的身体每况愈下。1895年,2月寒冬,疲惫的让娜因肺病,在家中那张冰冻刺骨的床上离开人世。

那一年,嘉柏丽尔刚满十二岁。

连让娜去世的时候,阿贝尔都不在身边。还能指望他什么呢?很快,不堪负重的阿贝尔便回来把两个儿子送给别人当免费的童工,又把几个女儿送去巴黎附近一个叫作“玛利亚圣心会修道院”的孤儿院。修道院所在的村庄叫作奥巴辛。多年以后,它因为嘉柏丽尔名满世界。然而,阿贝尔去了美国。

在孤儿院,她生活到十八岁。

最好的少女时光,她在那个充满米色窗框和马赛克走廊的孤儿院里度过。她出身寒微,从不是什么天之骄女。父母都是普通的行游商人,走集串市,兜售围裙和罩衫。岁月待她,始终未见温柔。不见明媚,只有潮湿。在修道院,她学会了裁裳缝衣。日子在她手中,她靠着一针一线,缝出了自己举世无双、无可替代的一生。

童年时期的香奈儿

十八岁,嘉柏丽尔离开了孤儿院。

成人之后,只有继续请愿当修女的人才能留在修道院。嘉柏丽尔自然不愿。好在,父亲兄弟姐妹很多,据说有十八个。当中,两个姑母与嘉柏丽尔亲近。最小的姑母阿德里安娜只比她年长一岁,与她最是亲密,一同走过很多年。年长的姑母露易丝没有子女。离开修道院之后,嘉柏丽尔去了姑母露易丝所在的城市。

阿列省首府,穆兰。

姑母待她很好,除了帮助嘉柏丽尔提升自己的缝纫技巧,还从报纸上剪下连载的言情小说给她看。她最爱皮埃尔·德库尔塞勒的小说。她在别人的故事里,看到从来不曾了解的人情物事。世间情意,最是婀娜。哪怕在露易丝处,她也知道那不是自己的家。小说,让她对家、对爱有了深之又深的向往。

后来,露易丝帮她物色了一所教会学校。从小到大,她都不怎么起眼。贫穷人家的寻常女孩,没有什么可以令她与众不同的资本。直到,教会学校的校长帮她在一家针织品铺子找到了一份店员兼缝纫女工的工作。这份工作让她与隔壁一家的裁缝相识。

有时,嘉柏丽尔也为隔壁的裁缝做些针线活。有一次,裁缝让她去给附近的驻军军官们缝补裤子。她便去了。她身材小巧,可是眼神倔强。也是那次,她才意识到自己已出落成一个令男子频频回顾的美人。军官们邀请她去参加为驻军举办的音乐会。她得去为军人表演。

可是,她表演什么呢?

对了,她会唱歌。她唱了一首《谁见过可可?》。那首歌,写的是一名丢了爱犬的少妇。曲调欢快活泼,嘉柏丽尔唱得也好,惹得在座的军人们不停唤她“可可”。她于是拿走了歌中那条走失的小狗的名字。可可·香奈儿,这个名字的来源并无什么惊心动魄的故事,也无什么神秘莫测的因果。

它来得简单、纯真又干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