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青海湖·

01 壮美大西北

·大美青海湖·

朋友,你到过美丽的青海湖吗?2017年10月,当我踏上湖畔那片平坦而肥沃的草原时,我的心都快蹦出胸腔了!

大巴开出青海省湟源县不久,导游就指着远处耸立的高山告诉大家,那就是著名的日月山。大巴沿着日月山下的倒淌河向西行驶没多久,眼前突然立起一堵灰蓝色的墙,这堵墙,上边沿平直,下边沿隐在混沌难辨的烟霭里,我的脑海里立即涌现出这样三个字——青海湖!

对,它就是青海湖,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水域辽阔,环湖一圈长达360公里。我们在大巴车上看见的那堵墙就是青海湖湖面。

我突然想起第一次看见海面的情景——三十多年前,我去秦皇岛,就曾见识过这样的“高墙”。那天在秦皇岛,雨过天晴,秦皇岛海面那堵墙显得很高,呈深蓝色,太阳照在海面,海面上行驶的船只被涂抹上一层鲜亮的色彩,像幕墙上粘贴的剪影。现在,类似的高墙又矗立在我面前,因为多云天气,这堵墙虽然呈深蓝色,却掺进去不少灰色,湖面上没有船只,辽阔的草原作为湖面的陪衬,灰蓝色的墙才不那么抢眼。

没想到,我又在青海湖边遇见了戈壁,戈壁那边,是光秃秃的山,山上石头多、没有树、草很少,靠湖这边,草原变得枯黄。让我没想到的是,青海湖边的草原会那么平坦而辽阔。原先我只考虑到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湖边应该矗立着岩石的山,哪里料到居然是平坦的草原。十月中旬,草叶已经枯黄,唯有牧民种下的油菜花在湖边恣意地开放,给人一种春天的感觉。几天后,我把拍摄到的金黄色油菜花发到朋友圈,有朋友竟然质问:“这个季节还有油菜花?”

如果我没到过青海湖,我也不相信,10月中旬了,油菜花还开得这么灿烂!在江南,油菜花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是旺盛期,那时节,平原地区的油菜花开成金色的海洋,把星罗棋布的村庄都淹没在花海里。据说,青海湖的油菜花盛开在7月,10月间盛开油菜花,任谁都将信将疑,他不了解,这是青海湖一带的牧民特意反季种植的油菜,为的是在草枯季节给青海湖增添一点亮色,不惟翠绿色的菜叶儿,那怒放的金灿灿花朵在蔚蓝色天空和湛蓝色湖水的背景下,多么亮丽夺目!

除了油菜花,在泛黄的草地上,不时有一群羊、几匹马正悠闲地吃草,羊群不规则地散布在草原上,如同天上的云朵,任意漫步在天庭。一忽儿,我微微闭上双眼,等再睁开时,竟有些分不清哪是天上的云朵,哪是草地上的羊群。羊群一边寻觅着自己喜欢的野草,一边慢慢向前挪动;天上的云朵听了风的召唤,也慢慢地向前移动。大约风也是懒散的,一会儿急催,云朵便紧赶慢赶几步;一会儿似乎忘记自己的职责,那云朵便停留在天庭某一角落,半天都不曾移动一步。

旅游大巴快速向前行驶,它大概懂得车上旅客的心情,迫不及待地想把青海湖最美丽的一面呈现给远道而来的客人;青海湖二郎剑景区也像是等不及了,大巴车前行之时,它也跟着对向行驶,一步步向大巴车靠近,终于在大巴车轻轻的刹车声中跟游客相拥在一起。

先前,我们的车还在日月山和倒淌河之间奔驰时,青海湖南岸的草原显示出一种高姿态,似乎抱着任凭游客踩踏的决心,像虔诚的朝圣者一般,匍匐下身子,迎接我们这些来自两湖地区的游客;而湖对岸,被雾气遮挡的黑黝黝的山峰背后,连绵的群山上覆盖着皑皑白雪,那应该就是日月山顶峰。日月山倒是不客气,它昂首挺立,有几分自信,更有几分傲气,似乎在说:“我相信你们也到不了我跟前。别说跟前,连我的山腰,你们也上不来,我凭什么瞧得起你们?”

我知道,环绕青海湖一周差不多360公里,对于远道而来的旅行者,估计很少有人耐心地走完一圈,除非他有足够的盘缠和时间,除非他有特定的任务。像我们这些跟团的旅行者,绝大多数人只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既然这样,我们就只能被日月山藐视。

我无法跟日月山计较,也没有闲暇去较真,我得抓紧分分秒秒,去领略青海湖的壮美!

站在青海湖南岸二郎剑景区,放眼望去,湖水浩瀚无边,蔚蓝而空灵。先前看见的那堵墙此刻离得更近,颜色也从灰蓝变成湛蓝和深蓝,仿佛一湖蓝色的颜料,手一伸,就能掬来一捧。我偕妻子与团友,迫不及待地朝湖岸奔去,把导游在车上反复叮嘱的“高原反应”全都一股脑儿甩到一边。

我们终于站在青海湖边!

走上伸向湖水的人工半岛,脚下是平坦的大道,大道两边是汉白玉砌成的雕花栏杆。栏杆上雕刻着舒卷的云纹和水纹,要是不仔细看,还以为是谁把北京颐和园七孔桥上的栏杆复制过来了呢!

妻子倚靠在栏杆上,背后是废弃的解放军某潜艇基地。潜艇基地虽然废弃了,那座曾经供海军潜艇士兵演练的水上建筑还在,“鱼雷发射基地”几个鲜红的大字还清晰可见。我想,当海军潜艇部队在这里训练时,这美丽而壮阔的风景就只能属于海军,而现在,我们这群退休的江南游客就站在海军基地附近,这个神秘的军事基地也成了青海湖的一个景点,心中不由生出一丝自豪。

青海湖湖水真洁净,如同雨后的晴空,一丝不染,微风吹拂着湖水,湖水漾起一层层细碎的波浪,像被舞女轻轻抖动的蓝色丝绸。一只海鸥闯入我的镜头,它的同伴正围拥着旅客,这只海鸥却独自在湖面上盘旋,它是不是一位善舞的仙子,被它的伙伴派来给游客表演独舞的?你瞧它,一忽儿飞向湖的深处,一忽儿飞回岸边;一忽儿冲向云天,一忽儿贴着湖面滑翔。我断定它既是一位善于舞蹈的仙女,又有点喜好卖弄,不过有一点你不得不承认,它的舞姿十分优美,引得我一直追随它,不曾有一秒钟疏忽。

在这里,一群海鸥却独辟蹊径,游弋在毛石堆砌的湖岸浅水里,我知道它们并不是为了觅食,浅水中肯定没有鱼虾,那些细小的微生物又入不了它们的眼,栈道上游客撒下的鸟食足够喂饱它们,它们吃饱了,喝足了,就在浅水里闲庭信步,风浪平静的浅水处当然是它们清静的庭院。你瞧这只鸟,洁白的脖子一伸一缩,是不是在跳舞呀?那一位,朝栈道上的游客看了看,把金黄色的喙伸到翅膀底下,然后划动两只金黄的“船桨”,翅羽一翘一翘的,好像在向岸上的游客炫耀:“怎么样,我这一身洁白的羽毛,够美丽吧?”

不时有海鸥飞起来,在空中盘旋一阵,再滑翔着落到水里,另几只海鸥再飞起来,在空中盘旋、舞蹈。这时候,我童心萌发,站在岸边展开双臂,学海鸥展翅飞行的样子。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时,湖面上也有一只海鸟在水面上扇动翅膀,跟我学飞的频率几乎一致,我想,这只海鸥一定是被我扇动的两只手臂所感染。

离这群海鸥不远,有一座高大的石碑,石碑上用红色的油漆阴刻着“青海湖”三个大字,三个大字左下方还有一行小字,写着“中国最美的湖”。

我不知道,青海湖算不算得上“中国最美的湖”,不过比较起来,它是当之无愧的,比如介于湖北湖南之间的洞庭湖,即使到了冬天,那湖水的颜色也不像青海湖这样蓝;西湖的水波是明丽的,可是,西湖水域面积太小,谈不上壮阔,也称不上浩渺;鄱阳湖过于小巧玲珑,一到冬天,就会一干到底,露出长满青草的湖底;天山天池只以秀美著称,因其为淡水湖,湖水倒是清澈,晶莹如玉,四周群山环抱,青树翠蔓,绿草如茵,繁花似锦……可是,天池只是个微小的湖,半月形的湖面远远比不上青海湖湖面;至于江苏扬州的瘦西湖、山东的微山湖等等,也都只能算作小儿科,唯有青海湖碧澄瓦蓝,跟蓝天相映衬,构成浑厚壮阔的美丽景色,把其他一切湖泊都比得黯然失色!

的确,青海湖在荒凉的大西北上镶嵌了一颗璀璨的明珠。可惜我没在春天时节来青海湖,也不是在夏天来青海湖“朝圣”,所以,我没见到湖边似锦的繁花,也没看见鸟岛上空翩翩飞舞、展翅翱翔的天鹅,可是我看到了矗立在高原上的那堵蔚蓝色的墙,看到了意趣盎然的嬉戏的海鸥,还见到湖边低头吃草的羊群和马群。在那么多文章和图片都对青海湖极力赞美的诱惑下,我要是再不来目睹大美的青海湖,实在是心有不甘。现在,当朋友们问起我最近游历过什么地方时,我一定会自豪地说:“我刚刚从青海湖回来!”这么回答的时候,我给朋友们留下了一份值得艳羡的礼物,也给自己留下一份怀念。

·西北大戈壁随想·

年轻时读唐诗,读到岑参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多少有些不解,我们都知道,草是绿色的,可是,西北的草怎么是白色的呢?今天,在西宁开往乌鲁木齐的火车上,我终于看到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戈壁和戈壁滩上的茫茫白草。说是白草,大部分地方,野草颜色泛黄,浅黄色,一团团,一片片,有时是一线线,再看则茫茫一片,延展向天边。

我多次在电视上、画报上看见一望无际的戈壁荒滩,藏羚羊因季节变换而迁徙时,横亘在它们面前的,就是这样的荒漠。现在,我们乘坐的列车,正行进在这片大漠荒滩上。车窗外,天气阴沉,细雨纷飞,见不到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奇景,不过,能见到这样的荒漠戈壁,亦为幸事!

昨天在青海湖,我已经见识过草原,原来,草原并不是一马平川,它以平坦地形为主,也有山丘,山丘之外是连绵起伏的远山。火车正行驶在山丹的戈壁上,在这里,原本是茫茫草原的平坦大地上,枯萎的草一坨坨,总是连不成片;山丘起伏,线条柔和,不少山头上像荒滩一般,也长着一坨坨草,草比草原上更稀疏。

忽然,路边出现几个古老的烽燧,正在向人们述说自己曾经的繁华和显耀,大汉王朝凭什么控制遥远的西域呢,不就是靠这些烽燧不断地传递信息、从而派遣大军、发布征战命令吗?

站在一旁的旅客不断念叨着“山丹”,忽然说:“山丹,过去是出军马的地方。”我不知道这位旅客是不是在部队待过,更不知道他是否在部队养过军马,但他之所以这么武断地说山丹出军马,一定是有根据的。面对一望无际的荒漠,我想,过去,这地方也许真是军马场,只有成千上万匹军马反复践踏过后,肥美的草原才会变得如此贫瘠,繁茂的草地才会变得如此凋零。

我知道,这里还不是荒漠深处,凭记忆中的地理知识我知道,山丹县北部不远,就是著名的巴丹吉林沙漠,在它东边,隔了金昌和民勤,是著名的腾格里沙漠,要是在巴丹吉林沙漠或者腾格里沙漠,怕是连这“癞痢头”样的草丘都难得一见了。在这里,离铁道线不远,隔一会儿就能看见一两处村落,有的村落已经颓圮,版筑的土墙,有许多都倒塌了,没倒塌的,也只剩下四堵危墙,苍白的墙上爬满藤蔓,荒草在厅堂里恣意疯长。当然,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颓墙,不远处,黄绿相间的树林空隙处,不时露出一角鲜红的屋瓦,假如不是被厚重的玻璃隔着,我一定能听到大公鸡引颈高歌,也应该能听到小狗汪汪的叫声。

当我的视觉正要疲倦之时,大漠深处忽然出现一片树林,那当然是白杨树,是茅盾曾经描写过的北方的白杨树,它们棵棵直立向上,对抗着西北风。当列车行近之时,从树的缝隙里闪现出一个小村子,有时候是两个三个村落,当村落渐渐密集成片时,就该是个小镇或小城了。我不知道,张骞出使西域时是否碰到过这样的小镇或小城,想必小村是碰到过的,汉朝大将卫青、霍去病率大军大破匈奴时,这些城镇和村落应该做出过重要贡献,这里的村民或许还悄悄地当过斥候。

我正埋头描述之时,忽然又看见一处烽燧,或许是一个废弃的城堡,我正要拍照时,古堡却一闪而过,令我懊悔不已。所幸的是,紧接着,一段废弃的土墙出现在眼前,它有两米多高,有些地方一连几百米长,有些地方却残破不堪,从断开的土墙侧面可以看出,土墙上窄下宽,用黄土夯成。这样的土城几乎每隔几公里就有一个,它们或许是军马场马圈的篱笆,或者是古代屯兵之所,要想让西域安定而祥和,这样的烽燧和城堡,是必不可少的!

是的,这片大戈壁,从古至今,都为国家的统一和强大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当初,它们应该是水草肥美的原野,现在成了荒漠,实在可惜!

我听到过俄罗斯的朋友说,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是中俄铁路的交会点,中国人乘火车去俄罗斯,必须经过海拉尔,在海拉尔,中国一侧的草原荒漠化十分严重,一出海拉尔,就能见到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这也许跟我国人口的一度迅速膨胀有关系吧,人口密度一小,草原和森林环境就好;经过治理,如果我们的大西北能成为绿色王国,西北人民该多么幸福!

让我们为大西北祈福,让我们为华夏民族祈福!

·泽被千年的坎儿井·

对我来说,“坎儿井”这一水利灌溉工程,完全可以用“如雷贯耳”来形容,自打读小学起,我就在自然常识课上了解过它,睡梦里,我曾无数次飞临新疆,钻进吐鲁番盆地的地底下,在清凉的井水里洗脚,也曾从井渠里掬一捧甜丝丝的井水,滋润我干涸的喉咙……直到五十多年后,我才踏上吐鲁番盆地,一睹坎儿井风采,实在是太晚了点。

10月18日上午,乘坐的夕阳红专列抵达新疆吐鲁番市,一下火车,我们就直奔五道林坎儿井。停车场附近矗立着一座土黄色城堡,看上去新筑不久,却显得古朴典雅,样式如几个世纪前的古都。

我们来到一个院子,院里有一座博物馆,博物馆里有坎儿井模型。在这里,我们了解到,坎儿井就是“井穴”的意思,早在两千多年前,《史记》中便有坎儿井的记载,那时称为“井渠”,它是荒漠地区一种特殊的灌溉系统。

我从中央电视台的《远方的家》中看到过工人淘挖坎儿井的情形。坎儿井下没有支架,完全靠黄土的黏性来支撑地下隧道。因为地表干旱板结,土层不易垮塌,人们才得以在井下一寸一尺地疏浚。劳作时,他们需要把泥土装进竹筐,运到井口,再用辘轳把竹筐提到井口,周而复始。地下隧道很窄,只容一人通过,疏浚的工作很难通过大兵团作战。据数据了解,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达1700多条,全长约5000公里。我不禁想,从古至今,坎儿井下,到底洒下了多少工人的汗水!

我们从导游的讲解中得知,吐鲁番盆地有深厚的含水层和丰富的地下水补给来源。而且吐鲁番盆地从西北到东南的坡度极大。从空中俯瞰,吐鲁番盆地东南面都是低矮平缓的荒山秃岭,南部更有陷落的艾丁湖盆地。北部有博格达峰,西部有喀拉乌成山,地势极高,火焰山横贯中央。从西边和北边流下来的雨水和雪水,集中到河沟,顺流而下,河水经过火焰山,被山峰阻隔,流入戈壁沙砾地区,一部分蒸发,一部分渗入地下沙土,形成潜流。

从西部山脉到艾丁湖畔,水平距离仅有60公里,落差却达到1400米,平均每公里降低24米左右,这便给人们巧妙地利用这种山的坡度创造了条件。从西北部到东南部,地表下的土层起伏蜿蜒,连绵不绝,像一个巨大的连通器。只要在低于博格达峰和喀拉乌成山的地方挖个出水口,地下水就会汩汩地涌出,坎儿井正是利用这样的原理,挖断板结的黏土层,从丰富的地下水土层里将水引出来。

是谁第一个发现地下含水层的?又是谁了解到地下水能够顺着这个巨大的“连通器”源源不断地流出来呢?这个我们不得而知。但在这个年平均降水量约16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3600毫米的极端干旱地区,能繁衍出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不由得我们这些现代人不敬佩!

走进一座高大的凉棚,凉棚下挂着巨大的“坎儿井乐园入口”招牌。要下一道坎,只能先来到坎儿井博物馆,博物馆里面才是坎儿井真正的入口。

也不知道下了多少级台阶,拐了多少道弯,当脚下变得平坦起来时,便听见了哗啦啦的水声,这水声如同腼腆的维吾尔姑娘,姑娘仿佛抿住嘴儿笑着,那水流声静悄悄的,偶尔在弯急的地方或者有坎儿的地方,才激起一些汩汩声。

循着水声,我们来到很深的地底下,在一个较为开阔的地方,用厚玻璃镶嵌的地下,有一条涌动着水流的暗渠,暗渠尽头是一堵土墙,昏暗的灯光下,土墙上钉着一块木板,木板看上去很拙朴,用锯子豁开后,可能都没刨过一下,拙朴的木板上,用维吾尔文字和汉字阴刻着“坎儿井”三个大字。游客们蜂拥而至,抢着在“坎儿井”牌匾前留影,我和妻也不能免俗。

有一处井口,从外面大大方方地泼洒进明丽的阳光,从暗渠里看去,仿佛是垮塌的洞口挺立着几棵白杨树,有攀缘的藤蔓伸到暗渠里,成了暗渠的点缀。

转过身来,幽暗的地下巷道曲曲折折,我们在曲折的巷道中穿行,脚下的暗渠一忽儿露出黯黑的水道,水道用栏杆护卫着,在微弱灯光的映照下,不时闪耀出暗淡的光波。再过一会儿,暗渠被木板或玻璃板覆盖,你能感受到水流的涌动,却看不见水花。我知道,一旦它们流到低洼的地方,就会涌出地面,流进水渠,喂饱干渴的庄稼。

从坎儿井出来,在吐鲁番的街道和村庄,我看到许多流淌着井水的沟渠,就连街道两边的白杨树,都被人们砌上围栏,使之成为一方方水池,从高处流下来的水灌到水池里,慢慢被泥土吸收,于是,全年平均只有16毫米降水的盆地里,白杨树才能长得绿油油的,那不是坎儿井的功劳还能是谁的?

我看过一幅从空中拍摄的吐鲁番盆地照片,苍凉的大地上,隔不远就出现一个封土堆,像蚂蚁巢穴外拱起的土包,听过讲解员介绍,我才知道,那就是坎儿井地下暗渠的一个个竖井,这些竖井连成不规则的直线,从这些不规则的直线延伸出许多浓绿的平行的线条,那都是沿着坎儿井出水口生长的庄稼或树林。也许,它们是一蓬葡萄架,也许是一条窄长的防护林,再不就是沿渠道两边的蔬菜地。

我忽然想起南宋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对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的一句评价“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叶梦得是说:大凡有井水的地方,就有人居住,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就会有人歌唱柳永的词。这句话写出了柳永词的传播之广。在群星璀璨的北宋词坛上,柳永是一位耀眼的明星,在那个年代,柳永的词就像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几乎家喻户晓。现在,我要活用叶梦得这句话来形容坎儿井:“凡有坎儿井的地方,都有维吾尔居民,凡有坎儿井水涌出来的地方,都能绿树成荫。”

坎儿井,你在新疆吐鲁番地下流淌了两千多年,尤其是近两百年来,你沃灌了吐鲁番盆地千千万万顷良田。不敢想象,如果没有你,吐鲁番盆地是一副什么样子!而今,即使在严重干旱、年平均降雨量约16毫米的吐鲁番盆地,也能一年四季瓜果飘香,这都是你的功劳啊!

据史料记载,清朝末年,禁烟大臣林则徐被流放到新疆之后,大力开拓坎儿井。至今还有人把那里的坎儿井称为“林公井”。无独有偶,同样是清末重臣的左宗棠,在平定阿古柏叛乱之后,在新疆开凿坎儿井。这两位清末大臣,既是国家的功臣,也是当地人民的福臣,他们开凿和疏浚的坎儿井,至今还让后人受益。

当然,1700多条坎儿井,肯定不是一个朝代所开凿,两千多年来,坎儿井时有坍塌,又不时有人去疏浚,有旧井被废弃,也有新井被开掘,历经时代的洗礼,才形成了现在规模的坎儿井系统。它泽被当地人民两千多年,而且必将继续沃灌吐鲁番盆地的良田。当夏日来临之季,在坎儿井旁的林荫下,人们看到一群年轻维吾尔妇女用脚蹬着摇床哄着欲睡的孩子,手里绣着花帽,不停地和女伴说着悄悄话,林荫下传来一阵阵欢快的笑声,你不以为这是坎儿井的荫庇吗?

难怪人们给坎儿井如此高的荣誉,把它跟万里长城和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人工工程呢!它是当之无愧的呀!如果从水利的角度讲,我还要把坎儿井跟四川的都江堰、广西的灵渠并列在一起,可是,跟坎儿井比起来,都江堰和灵渠的工程量和造福面,都很难跟坎儿井相提并论。那么,今天,我们唯有高声赞美坎儿井,才对得起它,也才对得起当初开凿坎儿井的先民!

·苍凉的交河故城·

在我印象中,西域的故城,当数高昌故城最著名,我见过网络和电视上的高昌故城图片,那些断垣残壁,看得让人落泪,须知,它曾经是一座王城啊,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要塞,位于今日的新疆吐鲁番地区,是古时西域的交通枢纽,曾经是世界宗教文化荟萃的宝地之一,但却在十三世纪末毁于战火。现在我们在网上和电视上看到的图片,是高昌故城残存的遗址。由于有高昌故城先定格在我的脑海里,我的记忆里几乎没给交河故城留下空间,只依稀记得,丝绸之路上有一座交河故城,印象却十分淡薄。直到2017年10月18日,当我站在交河故城的城垣下时,才深有感触!

交河故城遗址前有一座完整的老房子,应该是现代的仿古建筑,从外面看去,仿制的古建筑有四层,墙壁好像用砖砌成,外墙抹了泥,正面墙上的空白处阳贴着“交河故村”四个大字。第四层或许只有半层,是供防御用的,当敌兵进犯时,站在顶层居高临下,用弓箭和檑木就能有效地击退敌人;和平年代,这里大约可以当晾晒场。

整座故城像一条大鱼,鱼头在南部,鱼尾为北部。我们从南部的鱼嘴部主街道一路上坡而行,街道两边有壁陡的土崖。当年,土崖上应该有守城的卫兵,街道那么狭窄,土崖那么高,派几个弓弩手据守高崖,任何人都冲不进城堡。

进入故城不远,街道西侧有一座高大的土台,据说是故城的瞭望塔。当年,瞭望塔是交河城里最高的建筑。站在瞭望塔上,整座城池一览无余,就连城外,也看得一清二楚。我估计,那时候国王指挥作战只需要挥动旗帜,城里的官兵就可以往来驰援。

瞭望塔不远处是王宫,跟汉民族王宫的建造形式不同,交河王的宫室是从地表往下挖掘而成的,王宫的屋顶几乎跟街道路面一般高,向下挖掘十几米深,才是国王的宫室,宫室与宫室由地道连通,从这点看,它又如我国现代的地道战工事。古时候,车师前国的王宫为什么挖到地底下去呢?是不是因为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太大,住在地底下,早晚更暖和些呢?

由王宫往北,是城里其他官署和商家居民的房屋,许多建筑都建在地上,从依旧耸立的断垣残壁看,地面上的建筑并不少,也不缺乏高大、雄伟的建筑,根据仅存的残破墙壁来看,那些版筑起来的墙壁既高且厚,即使用现代的大炮轰击,大概也很难击垮,王宫附近的瞭望塔历经两千余年还依然矗立着,就是最好的见证。

从故城东侧和南端保留的宽大的出入通道看,当初车师前国的军队是可以骑马或者驾着战车出城或入城的。城中的建筑群沿一条中轴线铺展开去,中央大街南北长350米、宽约10米。大街北端有城里最高大的寺院,大街南端和东侧各有巷口通往城外。中央大街以西以北的寺院建筑大都左右对称,中央的殿堂里都有坛座或龛柱,而中央大街以东的居民区域,院落既不方正,房间也很狭窄,各院落的建筑物很少对称。由此可见,车师前国鼎盛时期,国都的宗教势力是非常强大的。

根据现有的历史资料分析,交河故城普遍采用适宜于当地自然条件的建筑方法,人们在土崖地面挖出墙和台基以外的生土,将剩下来的泥土形成墙和台基,然后在相对的墙面上对称地挖出椽孔,用木椽承接楼板,类似于陕北的窑洞。房屋顶上覆盖着泥土,也跟陕北的窑洞洞顶相似。

站在交河故城遗址上,炽烈的阳光下,一座座泥土筑垒起来的建筑物反射着白色的光,向人们诉说着昔日的辉煌和今天的苍凉。天空那么蓝,几乎一尘不染。前两天,在青海湖时,青海湖的气温在零摄氏度左右,返回西宁途中还遇到下雪,可是今天,交河故城的气温高达26摄氏度。但促使车师前国灭亡的不只是恶劣的气候环境,应该跟车师前国国王的好战和不惜民力有关。

这样一个小国,在匈奴和大汉之间生存,委实不易,不过,只要国王心术正,老百姓和睦相处,这个国家或许能国祚永续。可惜的是,这么一个小国,却不停地侵扰大汉边境,袭扰大汉的使者和商队,这就为它的覆灭埋下了伏笔。公元前108年,汉将王恢率轻骑击破楼兰,赵破奴率军大破姑师,待到西域各国完全臣属于汉时,车师前国的覆灭就在所难免了。

唐贞观十四年(640年)以后,交河城成为高昌郡交河县城,从此逐渐衰落,至明朝永乐年间,城中只剩下几户人家。

19世纪以来,不少外国探险家来过此地。1928年以后,中国一位叫黄文弼的考古学家多次到此考察。1949年以后,国家许多单位到交河故城考察,才使得这座城堡名扬中外。

现在,车师前国和高昌古国都只能以遗址的面貌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假如车师前国和高昌古国都能完整地保存到现在,谁敢说,交河故城和高昌故城不会成为著名的世界遗产地呢?

·神乎其神的“火焰山”·

火焰山,在网络普及之前,绝大多数朋友都是从神话小说《西游记》中了解的,我自然也不例外。小时候读《火焰山》,确曾惊呼过火焰山的神奇,天哪,绵延八百里,大火熊熊,人怎么活呀!

一个少年读者,一旦钻进《西游记》的神话故事里,还怎么出得来呢?君不见,唐僧师徒四人,一路风尘仆仆朝西行去,何其壮哉!你是否听到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啦啦啦啦啦……啦……”可是,就这么走着,走着,不觉一阵热浪袭来,热得难受。时值秋季,怎么会这么热呢,唐僧派悟空一打听,原来,前方有一座火焰山……

这就是我们最初认识的火焰山,它横亘在唐僧四人西天取经的路上,方圆八百里,山上寸草不生。再一打听,想要过山,非得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扇灭大火后方可通过。往下读,我们便读到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斗便由此拉开帷幕。

我青少年时期尚无网络,在脑海里,火焰山仍然只是个神话传说。直到前几年,大概因为吐鲁番做旅游宣传吧,在网上晒出火焰山的真实图片,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世界上还真有一座火焰山呀,它就在新疆吐鲁番盆地,虽然没有方圆八百里,却也有两百里长,二十里宽,想想看,即便在今天,这样一座火焰山,不借助特殊的交通工具,也是难以逾越的。

当网络和其他媒体一再渲染火焰山的神奇时,你很难不被打动,那么,到了新疆,到了吐鲁番,就绝不会放过一睹火焰山的机会,我就是被媒体和导游一而再、再而三地鼓动之后,才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前往火焰山的。

现在,我终于站在火焰山前。天空异常洁净,异常蓝;火焰山整体泛红,山顶和皱褶处呈深红,山坡断层有一条条深红色的带状横纹。按照我浅显的化学知识推断,红色的岩石里面应该富含铁元素,可是,所有关于火焰山的资料中都没有提及,我也不敢臆断。让我大惑不解的是,火焰山表面怎么有那么多沟壑?按一般常识,它们应该是雨水冲刷的痕迹,可是资料显示,火焰山地区年均降水量只有16毫米,哪来的暴雨冲刷山体表面呢?难道火焰山在历史上曾经有过暴雨吗?或者孙悟空借到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时,真的扇来了狂风暴雨?否则,山体表面的水流痕迹真的无法解释呀!

景区广场上立着一溜赭色的小柱头,小柱头上的雕塑按照猴子、手掌和火焰依次排列,让人立刻想到,火焰山绝对跟火分不开,也跟孙悟空分不开。可是,猴子和火焰之间立起来的手掌是什么寓意呢?象征绝对权力吗?象征对邪恶势力的征服吗?像牛魔王那样的恶魔,如果不是众天神的合力缠斗,怎么能降伏?牛魔王之所以跟孙悟空斗法,是因为孙悟空降伏了他和铁扇公主的儿子红孩儿,而红孩儿是因要吃唐僧肉才被孙悟空降伏的,孙悟空代表着正统和正义!孙悟空大战牛魔王,成就了火焰山的大名。在火焰山景区,当然得塑孙悟空和牛魔王的雕像。

真要从景色的角度看,火焰山其实并没有什么看头,人们到了火焰山,只是想见证它的存在。在一个没有水、没有植物的地方,会有什么风景呢?偌大的火焰山下,宽敞平坦的广场上只有几尊塑像,游览,也只能聚焦在这几尊塑像上。

我想,做生意的人,尤其是炒股的人,一定喜欢牛魔王塑像:好一个牛魔王,骑着一匹避水金睛兽,龙口、狮头、鱼鳞、牛尾、虎爪、鹿角,全身赤红,据说这匹避水金睛兽能腾云驾雾,会浮水,性情通灵,疑似龙族……我看它神似一头牛。你看它,低着头,挺着角,跟它的主人一样,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牛魔王带了一下缰绳,它歪着脑袋,鼓着眼睛,似乎能听到它粗重的喘息声。就算它不是牛,骑在它身上的总是头牛吧,而且是牛中的魔王。炒股的人,喜欢的是牛股,有劲,一直上扬,这尊塑像,表现出非凡的刚劲和上扬的力量,当然是炒股之人所青睐的。

另一处塑像,塑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外加一匹白龙马,被所有旅客所钟爱,围着这处塑像照相的人里三层外三层,这一群去了,那一群人又来,塑像前总是人满为患。我想找个空挡,在这处塑像前单独照一张,一直不得机会。

起初,我十分讶异,火焰山下怎么会没有铁扇公主的塑像呢?跟火焰山有关的神话故事都与铁扇公主密切相关呀!呵呵,真是无巧不成书,正当我这样想着时,一位年轻貌美的铁扇公主翩然而至,她就像要给孙悟空来个惊喜似的,轻手轻脚地站到我身旁,一袭天蓝色的连衣裙,头顶凤冠,脖子上系一条火红的围巾,围巾下摆缀着一些闪亮的珠串儿。这位铁扇公主张开两只手臂,戴着黑手套的两只手轻轻拈着渐渐晕染成白色的裙子下摆,看上去成了一只翩翩飞舞的蝴蝶。我以为她是飘过来的,飘过来之后就靠在我身边,我一点预感都没有,直到她张开双臂贴在我身边,我才看清这是一位年轻而美丽的“铁扇公主”。

轻轻地咔嚓一声,妻子在我面前按下快门,我扭过头去,看着“铁扇公主”,发现是一位年轻貌美的维吾尔姑娘。姑娘的脸很丰满,五官轮廓很端正。这时,只见她微微含笑,换了个角度,变了个姿势,又往我身边贴。我看了看背后的塑像,见塑像前还是围着许多人,就说:“不照了,不照了。”“铁扇公主”柔声说:“还照一张吧?”

我重复道:“不照了。”

“铁扇公主”依旧微微含笑地看着我,把手一伸:“照一张,十块钱。”

我说:“我不照了。”

“铁扇公主”说:“您已经照了一张,十块钱。”

我这才知道,火焰山广场上为什么没有铁扇公主的塑像,原来,景区给游人预备了许多妖娆的“铁扇公主”,她们活跃在拍照的游客之间,随时随地和游客来个精彩的亮相。

我递给“铁扇公主”十元钱,往旁边移了两步,再次看了看这位维吾尔姑娘,发现小姑娘长得很美,美得可以做杂志的封面模特,便以为照这张相片,是我来到火焰山游览最大的收获。

正是下午两三点钟。在吐鲁番盆地,上午十一点到下午四点,是气温最高的时候。刚跟“铁扇公主”照过相,心还在狂跳,加上烈日的炙烤,不管是心脏还是血管,血液都在急速奔流。我不禁想到那个一直困扰着我的问题又浮上心头:火焰山为什么会这么热?

原来火焰山上有自燃的煤层,由于天山一带地质活动较为剧烈,埋在地底下的煤层一旦露头,与空气接触,氧化后积热增温,便会引发自燃,酿成煤田火灾。这么说,火焰山真有燃烧着的火焰啊。当年唐僧奉旨去西天取经,路过火焰山时,也许真的遇到过大火,只是现实中根本就没有铁扇公主,也没有牛魔王,那么,关于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应该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战胜自然灾害的一种美好的想象。

在古代社会,人们对很多自然现象无法理解,便抱有一种敬畏之心,想象出很多神话故事来解释这些现象。火焰山周围的老百姓当然非常希望有一把芭蕉扇,扇一扇,扇灭熊熊火焰;扇两扇,扇来习习凉风;扇三扇,扇来倾盆大雨,从此万物萌生,风调雨顺,万民和乐。

也许,有人会嘲笑这些朴素的古代先民:幻想出这样的神话故事岂不是自欺欺人?我要问的是,面对灾难,我们如果连幻想都没有,那不是连草木都不如了吗?前不久,我在网上看到一则未证实的消息,政府打算把雅鲁藏布江水引上青藏高原,引到新疆。到那时,火焰山的大火怕是终归要熄灭的。到那时,我们再到火焰山游览,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一定是孙悟空挥动芭蕉扇大力扇过三扇之后的情景,红艳艳的火焰山一定会变成绿油油的青山!

·天池,你是摄人心魄的仙女·

在我心里,天山天池跟青海湖一样美丽。我无数次在心里跟“她”幽会,却因现实中不能亲眼看见,差不多要害相思病了。

你听导游是怎么夸赞天山天池的——

“天池风景区中心是个高山湖泊,那里雪峰倒映,云杉环拥,碧水似镜,风景如画,古称‘瑶池’。‘瑶池’,听说过吧?”导游像是要考考大家似的,稍作停顿才接着往下说,“神话中,西王母想宴请众多神仙,打算开个蟠桃会,寻遍下界无觅处,她来到天山,见群山环抱中镶嵌着一面明亮的镜子,连连说:‘这里好,这里好。天镜,神池,正好在池边大宴群仙!’怎么样,天山天池,是神仙游乐之地,来天池游览的人,也算当了一回神仙!”导游短短几句话,就把大家说得心里热乎乎的。

天池风景区一共有四个自然景观带。景区中心的天池是个半月形的湖,长3400米,宽处1500米,水最深的地方约105米。湖水由天山融化的雪水积聚而成,尤其清冽,在山峰的映衬下晶莹如玉。它被群山环抱着,挺拔、苍翠的云杉塔松倒映在水中,把清澈的湖水染成翠绿;它被如茵的绿草和似锦缎般的野花围拥着,山,因为绿草和野花的装饰而美丽妖艳,水,因了云杉的倒映而神秘莫测,山水成就了“天山明珠”的美誉。

景区区间车行驶在盘山公路上,公路两边泛红和泛黄的树林像一幅幅色彩艳丽的油画,给我们这些急于见到天池的游客不少安慰,我们也可以把这些油画看成欣赏天池美景的序曲。

当海拔渐渐升高时,公路两边的山就变得跟吐鲁番盆地的戈壁滩一样,许多山头是童山,山上的草木也跟戈壁滩相似,这里一团,那里一片;山脚下有人工种植的树木,树木不大,正在努力地生长。山的皱褶里突然出现一片洼地,洼地上长着一丛红柳或者几棵白杨。这样的洼地有的地方较大,大到几亩地面积,于是,小溪便在这里憩息了一会儿。洼地下游有一道拦水坝,积蓄的溪水里倒映着蓝天和白云,也倒映着树木,当洼地上的树木变成金黄时,溪水里沉淀了满满当当的“金子”,这是不可多见的景致。

皱褶深处,一棵棵、一丛丛苍翠的云杉和挺拔的塔松便顽强地站起来,它们在狭窄的岩石皱褶里,不屈不挠,尽情吸吮着积存的雨水,一个劲儿伸枝展叶,给人蓬勃的生机感。我正在欣赏岩石缝隙里的塔松呢,忽然,车上的游客一阵惊叹,我顺着大家关注的方向看去,公路左边有一片开阔的河滩,河滩上的树这里一棵那里一棵,植株很稀,树冠很大,在树的间隙,一群羊散放在河滩上静静地吃草:河滩上,草已发黄,草地上慢慢移动的羊群就像黄绿色地毯上镶嵌的一串串水晶。噢,树林里还有几匹马,跟羊一样,马啃着草,不时甩几下尾巴,极其悠闲的样子。树林里没有牧民,让我生出一丝幻想——这几匹马就是牧民吧,有马在,羊群才不会跑开去。

我忽然想起著名作家碧野所写的《天山景物记》,我们现在就在天山呀,碧野描写的天山太美了,美得我几十年来无时无刻不向往天山。当年,碧野可能是站在一个较高的地方看天山的,他说:“远望天山,美丽多姿,那常年积雪高插云霄的群峰,像集体起舞时的维吾尔族少女的珠冠,银光闪闪;那富于色彩的连绵不断的山峦,像孔雀开屏,艳丽迷人。”

昨天,我们在吐鲁番盆地欣赏过维吾尔少女的舞蹈,那华丽的衣裙,那婀娜的腰肢,那修长的胳臂,把人们看得忘乎所以。没想到,今天,我就处在这样美丽景色的环抱中,是多么幸福呀!

我清楚地记得碧野所描写的天山牧场,他写道:“墨绿的原始森林和鲜艳的野花,给这辽阔的千里牧场镶上了双重富丽的花边。牧场上长着一色青翠的酥油草,清清的溪水齐着两岸的草丛在漫流。无边的草原是这样平展,就像风平浪静的海洋。在太阳下,那点点水泡似的蒙古包,闪烁着白光。”

原先,我对碧野用“碧绿”来形容原始森林很有些不解,现在身临其境,才不得不佩服碧野用词的贴切。只可惜现在不是夏季,否则,我眼前溪水边的洼地就该有鲜艳的野花在恣意地开放,给这片小牧场镶嵌上双重富丽的花边了。

当年,碧野是在草原看见成百上千的羊群、马群和牛群的。现在,我只看见几十只羊,几匹马,不过我很满足,毕竟是在天山脚下看见这些马和羊的,这样的画面会在我脑海里扎下根,让我永世不忘。

我们终于到达山顶,一片明镜似的水面突然出现在视野里,水域四周都是高山,明亮的镜子就镶嵌在低洼的山坳里。我想,这应该是个堰塞湖,当初,博格达峰在地壳运动中隆起来时,天池这一块便塌陷下去,形成今天的天池。

当我们站在天池岸边时,大约是上午九点,太阳从东边的博格达峰照射过来,云层遮住了一部分阳光,投射到天池湖面的阳光便被撕成一丝丝、一缕缕,由于迎着阳光,湖这边,湖水白亮亮的,仿佛在水面铺着一层水银;湖那边,阳光投射的那片湖面则像燃烧着火焰,又像泼洒了一炉滚烫的铁水,亮得晃人眼睛。

我靠着湖边栈道的栏杆,右脸沐浴着阳光,身后的山峰一层层排列延伸开去。近处的山峰,一棵一棵挺立的云杉,看得清清楚楚,山峦的轮廓线清晰可辨,越远,轮廓线越模糊,最高处的雪峰便在蓝天上勾勒出一道剪影。这种景致很耐看,很让人惬意,我脸上的笑容也因此祥和起来。

我站在较高的地方抢拍了一幅照片:湖面上大致有三种颜色,一是白色,湖面被风一吹,泛起粼粼的波光;二是黛色,那是倒映在湖面的山峰,无论是树影还是山影,都一例呈黛色,被两山夹持的湖汊则绿成黑色。我拍照的地方有几棵树,大概是橡树,深秋季节,天池景区气温低,橡树的叶子几乎落光,倒映在湖中的博格达山顶的日光便被树枝隔成一些极不规则的小块,水面上,一块巨大的金子被分割成碎块,才有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美感。

当太阳挣脱云层的束缚,终于大大方方地悬挂在天空的时候,山与湖就换了另一副模样。原来,山上的云杉并不十分密集,长云杉的地方,色彩浓绿,不长云杉的地方,色彩青绿,青绿中泛点儿黄,再高处的山头呈灰赭色,绿色植物由下而上逐渐淡去,再高处,就是积雪。

几乎在同一个地方,当太阳渐渐升高,阳光直射在湖面时,湖水跟蓝天成了一个颜色,而近处的杂树和远处裸露出来的山坡则染上一片金黄。这王母娘娘开蟠桃会也未免太铺张了吧,居然在湖边铺上这么多金子做成的地毯!

我从湖的上游转回来,来到游客密集的核心景区,这时,湖里正游弋着一条快艇,快艇划破湖面,水波荡漾开来,在湖面漾起一圈一圈的波纹,煞是好看。

站在核心景区向对岸看去,两岸的山峰交错地插进天池,使得天池的景色显得错落有致;而远处的雪峰高高地耸立,我只知道那是雄伟的博格达主峰。在蒙古语里,“博格达”意为灵山、圣山,据说,这座博格达主峰海拔高达5445米。我们站在湖边,博格达峰被近处的山峰挡住了,只偶尔从群峰的间隙露出一两顶白色的帽子,当我们站在高一些的地方遥望主峰,才发现主峰两侧各有一座山峰拱卫。三座山峰并列起来,直插蓝天白云,看上去像一个巨大的笔架,莫非王母娘娘的蟠桃会上还有识文断字的文曲星吗?不然,怎么会在这里搁上这么大的笔架呢?

在天池,没有积雪的山峰已经很美,景色被墨绿与湖蓝主宰着,美不胜收;再加上远处有雪的雪峰,还加上笔架的联想,这幅图画就更增添了一些意趣。站在这么美丽的天池风景区,我真的不想马上离开,我觉得,跟这么美丽的风景分离,其痛苦并不比跟一位妖娆的恋人分开轻多少。我想,是不是美景和美人都有同样的魔力呢?

谁说不是呢?当我即将离开天池的时候,忽然觉得,我跟天池似曾相识,它的形状酷似四川九寨沟的长海。当年我站在九寨沟长海边上,也曾涌现出不忍分离的情感。

在九寨沟那样的风景区,我们不可能不生出一些眷恋。想想那个五彩池,它那变幻莫测的绚丽色彩,怎能不勾起你无限喜悦;想想那长海,想想长海里倒映的山影和树影,你怎么舍得猝然分离?现在,我就站在天山天池边上,我觉得,她就是一位千娇百媚的少女,她那变幻的色彩,她那跃动的轮廓,她那诱人的天光云影,都是天池施展出来的手段,她让我们近距离欣赏到了美丽的少女,然后在心里不停地思念,即使远隔千山万水,心依然跟她相连!

可惜的是,我必须离开天池了。下午,我们要乘火车赴敦煌,我们只好把一个心结系在天池边的云杉上。这时,我心里突然有一种想放声大哭的冲动——我不远万里来到新疆,在天池边上居然待了不到一个小时,让我怎么肯倏然离去!

·佛教文化的宝库——敦煌莫高窟·

我已经按捺不住了!我早就应该写写莫高窟了,但是,距游览莫高窟已经过去20天,我却不知从何处下笔。写洞窟,洞窟只是个载体,或者说只是容纳佛像的空间。那么写佛像吧,莫高窟的佛像很值得一写,可是,莫高窟的彩绘也值得写呀!还有莫高窟所处的环境——旷远、浩渺、雄浑……唉,莫高窟遍地都是经典,无论怎么写,都可能挂一漏万,不得已,那就从洞窟和它所处的环境写起吧。

一走出敦煌火车站,我们就被广场上载歌载舞的美女们所吸引,美女们身穿敦煌壁画上飞天女神的盛装,一下就把我们提前带到神秘莫测又金碧辉煌的艺术宝库中。

敦煌故城屹立在沙海中,漫天的风旋舞着,风中明显挟裹着绵绵的细沙。从公路两边的白杨树能看出,这里的树是靠水渠引水浇灌的,路两边的防风带有多长,路边的水池就有多长。

此时,大巴车正载着我们驶向世界文化遗产地——莫高窟一带,目之所及,满目苍凉。路边似乎有河流,河岸还砌着堤岸,河床上有流水的痕迹。我不知道,河床上的流水痕迹是什么时候留下的,今年夏天?还是某个雨量充足的春季?从它的灰白颜色我只能推断,在这里,怕是许久没下过雨了。有数据显示,敦煌的年均降水量约40毫米左右,只比我们才游览过的吐鲁番盆地强一些。

我注意到河那边的山,只能算沙丘,沿河连绵起伏的,都是由沙构成的山岭,只在沙丘的凹陷处不时出现几丛红柳,它们也是从沙堆里钻出来的,哪天来一阵沙尘暴,说不定又会被埋进沙里。在一处陡峭的崖壁上,出现了几排排列不规则的洞窟,崖坎上是一面陡坡,坡度刚好让沙粒趴伏其上,如果再陡一些,流沙就会滑下崖坎,把崖壁上的洞窟一一湮灭。

幸好是这样干旱的环境,否则,稍一潮湿,莫高窟的那些洞穴早就垮塌了!

遥想当年,那个叫乐尊的和尚云游到三危山下,忽见对面鸣沙山上金光万道,金光中显现出千座佛像,乐尊心有所悟,便在崖壁上凿下第一个石窟。是不是众佛真的在此云集过呢?从此,无论是丝绸之路上的商人,还是居住在附近的百姓,为了祈求事业的顺利、生意的发达,纷纷在这儿许愿,开凿石窟,千姿百态的神灵就在这片崖壁上按下云头,纷纷归座。没想到,这种盛事居然延续了上十个朝代,形成目前规模宏大的洞窟群!

莫高窟的停车场建在一片河滩上,显得十分开阔。从停车场到莫高窟要过一座桥,桥建得很宽阔,桥面离河床至少三米。桥那边也有一片不大的开阔地,开阔地上挺立着一丛丛高大的白杨。我之所以用“丛”来做修饰语,是因为开阔地上的白杨树并不成行,也不成列,这里几棵,那里十几棵二十棵,有些白杨树间隔得很开,有些则密密地挤在一起,谁也不想稍稍跑开一点。这些白杨树非常粗壮,非常高大,有的高达几十米,几棵树的树冠连在一起,在空中撑起几百平方米的大伞。有几棵白杨树周围倒是没有砌水池,大概因为长在河边,能汲取河床下的积水,否则,它们早该枯萎了。

那边的一些白杨树站成一排,像约好了似的,站在那里等待游客去参观莫高窟,更像守卫在窟外的哨兵。曾几何时,莫高窟遭遇疯狂的盗窃,那时候,如果有像白杨一样的哨兵的保护,几万件文物断不会落入文化侵略者手中。

这一丛白杨树共五棵,有三棵昂然挺立,伸向苍穹,撑开的大伞正在为附近的洞窟遮蔽太阳,另外的两棵,像是被人为地挤撞,倒向河边,却又努力挣扎着不想倒下,它们一定想到自己的职责,朝河边斜伸出的枝条分明在求援:快来帮忙,有坏人要盗宝!河那边,一排排挺拔的白杨树被风吹得直摇晃,像是在呼应:好的,我们来了,别怕,我们是你的坚强后盾!

站在通往洞窟的栈道上回望,洞窟前的广场上,一个小院被白杨树围起来,这是个小巧的院落,北方庭院布局,泥抹的墙,泥苫的屋顶,就连翘起来的飞檐也像是泥土捏成的,只有向外开的那道侧门,看上去是用青砖砌就,门框和门显然是木头做成的。这一切,莫不给人土里土气又古色古香的感觉。

走进被围的院子,站在栅栏边看洞窟,这时我们才看清,这排洞窟是莫高窟的主体建筑,分四层,外墙全都灰扑扑的,洞窟外面的走廊装了木头栏杆,也一律灰扑扑的,这便合了它两千多年历史文物的身份。两千多年了,无论是洞窟的门脸上还是洞窟外面的栏杆,若是没落上厚厚的灰尘,反而不真实。

从地面第一层看去,洞窟有大有小,有的洞窟一连几个串联在一起,还在门额上搭建起屋檐和斗拱,很是气派;那些小洞窟的门因为小,常常被人们忽略,而那些大洞窟,一看门外的装饰,就让人觉得不同凡响。对呀,有的洞窟一看就觉得它是在摆阔气,有的洞窟,看上去寒酸,便悄悄地躲到一边,一声都不敢吱,这应该跟当年洞窟开凿者的财力有关,钱多的人自然把洞窟开凿得大些,钱少的人,不管开多大的洞窟,他敬神礼佛的心是值得肯定的。

莫高窟院子正中有一座门楼,用红色的木柱搭成,木柱顶上是斗拱飞檐,从门楼前面看,门楼三开间,正中的飞檐下,天蓝底色的木板上,大书“莫高窟”三个字,是郭沫若的手迹。

我不止一次听人谈起莫高窟,它的大名如雷贯耳;也曾许多次在电影、电视上看见过莫高窟,它那神秘莫测、古色古香的洞窟,让人生出无尽遐想。今天,我终于站在它面前,而且沿着扶梯,走到洞窟门前,等一会儿,我还要进到洞里,亲眼看见两千多年前的艺术奇葩,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莫高窟的“九层楼”,不是真正的楼房,而是莫高窟的一个洞穴,它建在莫高窟石窟群正中,高45米,依山崖而建,里边供奉着世界上最大的室内盘腿而坐的泥胎弥勒菩萨塑像,洞外按楼层间隔大小装饰着九层屋檐。九层楼是这里的最高建筑,编号第96窟,人们都称它为“大佛殿”,又因为从外面看去有九重楼,才叫“九层楼”。

据史料记载,这座大佛窟修建于唐朝年间,唐朝的人以“肥硕”为美,所以这尊弥勒菩萨塑像显得十分丰盈圆润,是典型的唐代风格。据说在武则天执政时,为了巩固自己的帝位,就对民间宣扬说自己是弥勒佛化身,工匠造像时,揉进不少女性特征。细心的游览者如果观察再仔细一点,就不难发现,这座弥勒大佛面形丰圆,眉目舒朗,着波状肉髻,这都是唐代美女的典型妆饰。

洞窟高,塑像自然高,塑像高,造像的难度便大,造成之后的艺术性也非其他洞窟所能比。

现在,我站在一楼抬头仰望九层楼,一层一层的楼宇,延伸到鸣沙山顶,上面几层直插蓝天,大约神灵本应该是住在天庭的,只有高耸云天,才能俯瞰芸芸众生。

莫高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文物宝库。据文献资料记载,清朝末年,莫高窟第17号藏经洞中曾经出土4~11世纪的经卷、文书、织绣、画像等5万多件,这一发现为研究中国及中亚古代历史、地理、宗教、经济、政治、民族、语言、文学、艺术、科技提供了数量极其巨大、内容极为丰富的珍贵资料,价值极高。可惜,由于当时社会动荡,清政府腐败,更可恨的是,道士王圆箓无知、疏于管理,这些宝藏几乎被西方文化侵略者盗运殆尽。

可惜的是,历史没有假如,中国一百多年的积贫积弱,才造成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上半叶的落后。今天,作为一个普通国人,我在参观了17号藏经洞之后,在参观了莫高窟之后,情不自禁地捶胸顿足起来,难怪著名的思想家顾炎武会大声疾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为中国民族的复兴尽自己的一份责任,谁也没有推脱的权利!

附:敦煌石窟,是中国甘肃敦煌一带的石窟总称。它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东千佛洞以及甘肃北部蒙古族自治县五个庙石窟等。可惜旅行团只游览了莫高窟。要是在敦煌再增加一天时间,把其他几个景点都看看就好了,即便是蜻蜓点水似的看也好。可是,我们跟敦煌其他景点失之交臂!

·河西走廊不只有苍凉·

很早,我就知道,河西走廊在甘肃。从地图上看,甘肃省地图像一根斜放着的拉长的腿胫骨,河西走廊就安放在这根腿胫骨中上部,是古代丝绸之路中的重要一段。其实,在我心中,这个概念一直是模糊的,这次西北五省旅游归来,我按照旅行线路进行了梳理,才真正弄清这条走廊的具体位置,还有它的雄奇景色和丰富的历史地理文化知识。

10月14日晚,旅游专列从武汉出发,行经西安、兰州,一整天,旅游专列几乎一直在河西走廊中穿行,我们从陕西进入甘肃,到达兰州,甘肃省的版图差不多走了四分之一,可是,还没进入河西走廊。我原以为,河西走廊是从西安开始的,张骞出使西域不是从长安(即今天的西安)出发的吗?我自诩对中国历史地理很了解,却不料在“河西走廊”上闹了笑话。

志书上对“河西走廊”是这样表述的:“河西走廊,是中国内地通往新疆的要道。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南北介于祁连山、阿尔金山和马鬃山、合黎山以及龙首山之间,长约1000公里,宽至100公里,为西北至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形如走廊,因为在甘肃境内,故又称‘甘肃走廊’。之所以称‘河西走廊’,是因为这条走廊位于黄河以西。”

这个“乌鞘岭”,我在中国分省地图上找了好半天,刚开始我在陕西进入甘肃的地界找,怎么也找不着,一直找到武威,才找到。乌鞘岭位于甘肃省已经走过五分之二的地方。原来,河西走廊是从陕西进入甘肃之后,往西北行进约五分之二以后才开始的。

旅游专列一过兰州,铁路两边就渐渐变得荒凉。不过,荒凉一阵子,又富饶一阵子,所以,我便写下《河西走廊赞》的五言诗,诗中描写的“雪山皑皑白,杨柳枝枝黄;黄河九曲折,炊烟绕牛羊”就是我对在火车上所看见的河西走廊的真实写照。诗的末尾我这样写道:“今我去西域,不曾见荒凉。”在那段铁路上,我确实看不见这条走廊有多荒凉,能看见的,几乎都是茂盛的庄稼,整齐的村落,所以我才在诗的末尾赞叹道:“村寨鸡犬鸣,百姓幸福长。”

在河西走廊的旅行中,我掠到好几幅印象深刻的图画,不能不跟朋友们分享——

第一幅:蓝天下,白云缭绕在雪山上,雪山冲破白云的束缚,剑一般地把锋刃指向苍穹;群峰错落有致,被云层遮蔽的山头一片深褐,就连皑皑白雪也蒙上了一层阴影,像是特意给雪山准备的深暗背景;当云层不小心掀开一道缝隙,灿烂的阳光不经意洒在雪白的山头,那雪峰立刻变得白亮亮的,像有钱人故意露富,那露出来的,就是白花花的银子。

远山只能看见大皱褶,山脚下的皱褶便细致得多,仿佛一个景点,欣赏的人多了,便在山脚下留下大大小小的脚印。山脚下有一个村庄,离得太远,只能看到一条白色的线条和几个灰色的点。

远山和近山之间是戈壁,近山处如同水利建设工地随意倒下的泥土,又像要挡住戈壁的一道土墙,这堵墙还没来得及整理,显得有些凌乱。

紧挨铁路的是人工种植的一行行固沙植物,还没有完全遮盖住大地。固沙植物和近山之间是裸露的黄土坎,在阳光的照射下黄得耀眼。

怎么样,这样一幅景象,你只觉得壮阔吧?

下面就柔和多了——宽大的河谷中是肥沃的良田,深秋季节,高粱和玉米还没收完,更多地方是连成片的棉田,摘棉花的妇女,这里一群,那里一伙,摘过棉花的棉田灰褐色浓一些,还没摘过棉花的田里,褐色、绿色和白色掺和在一起,给人幸福祥和的印象。如果在春天,这里应该是一片粉黄,连近处山头上也被粉黄所主宰,那是金灿灿的油菜花呀!

第二幅:列车往前行驶,山川渐渐荒凉。前面出现一道河湾,河水哗哗地流淌,如果不是火车与铁轨摩擦撞击发出哐当哐当的声音,我们就会听见河水奏出的悦耳音乐。可是现在,河对岸插入一道高崖,崖壁上能清楚地看到沉积的沙石,高崖仿佛随时会坍塌,有一块崖壁也许才垮塌不久,河水流到那里,激起一层层浪花。

第三幅图画显得凝重得多:山上光秃秃的,山脚下的植物只能勉强让我们看见一些绿色;近处有几个土堆,像是很久以前版筑的旧垒,旧垒十分残破,版筑的土墙上还能依稀看见几个墙孔,土墙下已经有很厚的流沙……我猜想,这地方,几百年前抑或一千多年前,可能是个集镇,还可能是个军事堡垒,而今,附近沙漠化太严重,已经不适合人类居住。看到这幅画面时,老天的心也仿佛沉甸甸的,他突然耷拉下脸,满天的乌云往下压,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这三幅画,构成河西走廊典型的风景。走廊给我们展现出不同的画面,像人们的心情一样,有喜怒,有哀乐。河西走廊随时变换着春夏秋冬的脸色,好在我是特意来欣赏大西北的,连带着欣赏河西走廊,我的心情,才不会被他不同的面孔所影响。

·驼铃声声鸣沙山·

游览鸣沙山之前,导游一再强调,游览时可借助三种交通工具:一是越野吉普;二是沙漠摩托;三是骆驼。导游极富煽动性地说:“来到沙漠,不骑一骑骆驼,岂不是遗憾的事?”

是呀,来到沙漠,不骑一下骆驼,确实是遗憾,可来到沙漠,不在沙海里走一走,是不是更遗憾?我不止一次欣赏沙漠驼队的图片:广袤的沙漠,七八头骆驼缓缓地行进在沙丘上,在洁净的蓝天背景上留下一幅清晰的剪影。这样的景象,骑在骆驼上是绝对欣赏不到的,骑在骆驼上,只能供他人观赏,只是个道具,那才是最遗憾的呢!我和妻子,当然选择徒步跋涉沙漠!

有人威胁我们:“在沙丘上行走,走三步,至少得退一步。”

我说:“别管他,走三步退一步,依然在前进!”

我和妻子不为所动。我们俩,天生一对玩家子,爬黄山、爬泰山,都不乘缆车。不是不想乘缆车,须知,徒步跋涉过程中有足够的乐趣,路边的山野有许多美丽的风景,是乘坐缆车绝对看不见的。古时候杜甫登泰山“一览众山小”,那是必须亲自攀登上去之后才有的豪情,乘缆车,呼呼的,几分钟到山顶,有什么滋味?

我们已经在沙海里走出好远,后面骑骆驼的同伴才追上我们。从鸣沙山牌坊出发到沙山脚下有约500米平路,骆驼载着游客,在平路上迈着轻快的步子,脖子下的驼铃清脆地响起来,仿佛在向我们炫耀:看看我们,在沙漠上行走多么轻松!骑在骆驼上的游客也向我们嗨嗨地叫喊,他们的意思是:看我们骑在骆驼上多过瘾!

越接近沙山,地上的沙子越厚,我们行进的速度明显地慢下来。身边不断有驼队经过,在平路上,我们的速度并不比骆驼慢多少,等到开始爬山时,骆驼才把我们甩下一程又一程。

湖南的老小伙小杨,身体比我好,跑得快多了;武汉的陶医生昨天生病了,今天体力不济,被远远地甩在后边。我的体力足够跟上小杨,但是,我得带着妻子,还得等陶医生,速度自然慢下来,宜都的老黎本来想跟我们徒步跋涉沙漠,走了一程,折转去骑骆驼了,只有我们四人相继跟着,继续爬山。

沙山上,积沙很厚,在沙山上行走,有时候,脚陷进沙里尺把深,刚拔出来,流沙就把脚坑复原,只留下浅浅的脚窝。

陶医生已经落后很远,我和妻子都站下来等她,就在我望向陶医生时,一刹那,我看见,一支驼队正行进在东边的沙丘上,初升的太阳从沙山顶上照过来,没映在阳光中的骆驼现出清晰的剪影。阳光从驼峰,从两只骆驼的间隙,还从骆驼的腿间射过来,那一刻,整头骆驼仿佛一齐沐浴在圣光里。我大声地提醒妻子和陶医生:“快看那边,骆驼,阳光里的骆驼!”

妻子和陶医生一听,顺着我指的方向看过去,两个女人不约而同地尖叫起来:“啊——”

妻子说:“好美!”

陶医生没忘了说:“叫他们去骑骆驼!”

其实我知道,骑在骆驼上也能欣赏到骆驼沐浴在阳光里的奇观,只是他们欣赏的时间很短,我们站在沙漠里,可以一直看到驼队走出太阳,我们甚至可以变换方位,让驼队较长时间浸泡在阳光里。

一会儿,陶医生实在走不动了,她仰面躺在半山腰的沙地上,四肢一摊,很享受的样子。山下,不断有新的驼队走过来,到达山顶的驼队经过短暂休息之后返身下山,清脆的驼铃从远处响过来,经过我们身边时,那铃声放大,叮当,叮当……一声声,仿佛在耳边敲响,再渐渐远去。有人放开嗓子吼起来:

送战友,踏征程,

默默无语两眼泪,

耳边响起驼铃声……

哪有哭声?分明是呵呵的笑声。我知道,他唱的是降央卓玛唱的《驼铃》,与我们眼前的情景正相吻合。歌唱的人嗓子并不很好,但是,此情此景,吼两声《驼铃》,倒是挺有味。

前面的人似乎没有把歌词续下去的意思,跟着和的人又吼起来,总是吼这几句:

送战友,踏征程,

默默无语两眼泪,

耳边响起驼铃声……

为什么还唱其他歌词呢,大家要的是应景,只要“耳边响起驼铃声”就足够。

驼队陆续远去,似乎另有人接着唱下去,我没有听他唱“路漫漫,雾茫茫,革命生涯常分手”,倒是“任重道远多艰辛,洒下一路驼铃声”清晰地从远处传过来。

不久,我们一行四人终于攀上鸣沙山顶。

鸣沙山顶,有人正坐在滑沙板上往山下滑。据说,沙子只有在流动时,才能在风中发出呜呜的响声。滑沙的那面山坡很陡,可惜今天上午没有风,好几个人坐在滑沙板上往下滑,流沙都没有发出鸣叫声,这不得不说是攀登鸣沙山的遗憾。

站在鸣沙山上,放眼向北望去,敦煌市城被绿洲围裹着。天很蓝,绿洲深处有雾霭,鸣沙山一带却碧空万里。资料上说,鸣沙山为流沙积成,这一点不假,沙分红、黄、绿、白、黑五色,我们见到的主要是浅黄色沙砾。我有些不解:汉代为什么把鸣沙山称作角山呢?是不是因为这些山头都像一只只翘起的兽角?

鸣沙山主峰显得很高,虽然海拔只有1715米,但站在山顶,却有一种眩晕的感觉,这眩晕不是来自它的高度,而在于它的壁立与尖削,我想沿着鸣沙山顶峰向前走,让别人欣赏我们留在蓝天上的剪影,可是,鸣沙山顶峰的山脊宽不盈尺,踩在山脊上,有踩在雪峰上的感觉,那山脊,似乎随时都有可能塌陷,我只得放弃走山脊,改从山的东面滑下去。再说,我们还得去月牙泉呢,不能老在鸣沙山上盘桓。

同行的小杨也同意从山的东面滑下去的想法,他试着躺到陡峭的山坡上,只要不用力,身子并不会自动下滑。他再试着向斜下方滚动身子,身子也不发生连环滚动,这跟我们在泥土的山坡和石头的山坡上滚动,效果大不一样,可能是沙粒松软的缘故吧。

我忽然想,小杨躺在沙坡上也不连续打滚,想必走下山去,也不会打蹿吧,就试着往沙坡上走了几步,嘿,稳稳当当的。鸣沙山主峰,山脊附近的坡度小于四十五度,我往山下走时,如果稍稍往沙坡上一躺,就能贴近坡面。刚开始,我脚跟着地,脚下踏出一尺多深的沙坑,身体决不前倾,也不后仰,如履平地。哈哈,如果我们不徒步跋涉鸣沙山,怎么会有这样的体会?

幸好我们坚定不移地选择爬山,而没骑骆驼,更不去坐沙漠越野车,那种在沙山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是何等快乐的体会哟。我忽然记起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的一段名言:“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亲自跋涉鸣沙山,辛苦自不必说,可是回馈十分丰厚,非常值得!

王安石又曰:“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宜都的老黎想跟我们一起爬沙山,但是他担心体力不够,退回去了,我很为他惋惜。“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武汉的陶医生实在爬不动时,如果我们不伸出援手,给她点精神鼓励,她也很难爬到山顶的。“力足以至焉”,却不尽力向上攀登,当人家看到奇异的景色后,才想着后悔,只会惹人讥笑。自己尽力后还不能到达目的地的,才会终生无悔。

我喜欢旅游,而且不太习惯凭借外力,凡景点,无论远近,都爱亲力亲为,让自己有机会见到十分奇特的风景,这次跋涉鸣沙山又一次得到验证。所以我们出游,千万别什么都听导游的,正如这次,骑在骆驼上听驼铃,远不如走在沙漠上听驼铃来劲;坐在驼峰上看朝阳,远没有跋涉在沙海上看别人骑骆驼沐浴在晨光里的剪影令人心旷神怡!

·安闲静卧的月牙泉·

每当我在画报上、网络上看到安闲静卧的月牙泉时,心里就抑制不住一阵冲动,就像厌倦了喋喋不休的女人,忽然见到一位娴静而睡姿优雅的少女一样,那种冲动是情不自禁、难以按捺的。一个正常的人,在这种情况下要是没有一点儿欣喜的意思,那他一定有严重的缺陷,要么是生理上的,要么是心理上的!

这次大西北之行,行程中如果没有月牙泉,我不知道,这次旅行自己到底能不能成行。

噢,我们终于来到月牙泉的怀抱,就如同我终于如愿以偿地扑到心爱女人的怀抱一样,我被她的安闲和淑静融化了。

我是从鸣沙山跋涉而来的。从鸣沙山顶到月牙泉,必须下到一座山坳,在山谷中行进许久,再爬上一座陡峭的沙山,才能站到月牙泉背后,因为心里惦记着月牙泉,我们在鸣沙山山谷的跋涉速度很惊人。鸣沙山到月牙泉之间的山谷是狭长的,山谷中没有风,太阳照在谷底暖融融的,让人有一种“此间乐,不思蜀”的感喟。然而,只要翻过月牙泉背后的山头,彼处更乐,我还怎么会留恋鸣沙山中的山谷呢?翻越月牙泉背后那座沙山时,我四肢并用,一鼓作气攀登上去,月牙泉也没让我失望,当我站在月牙泉背后的沙山顶上注视眼前那一弯月牙儿时,那种欣悦之情便如同点燃的一堆干柴,噼里啪啦地燃烧起来。

月牙泉,你太神奇了!谁也弄不明白,在四周都是沙丘的环境下,不时有大风掀起沙尘,可是,为什么流沙会落到周围的沙丘,却不落到月牙湾里呢?像那样小巧的一座月牙湾,按说是要不了几场沙暴就能淹没掉的。可是据有文字记载以来,月牙湾一直那样安闲地静卧在那个由沙粒组成的山坳里,那湾清澈的泉水也一直像美人的眼睛一样,在那里不停地眨巴。

月牙泉的神气离不开鸣沙山,她跟鸣沙山互相烘托。月牙泉静卧在鸣沙山环抱之中,鸣沙山拱卫着月牙泉,像拱卫着自己娇艳的女人。泉若明眸,山若蛾眉,明眸因了蛾眉的修饰而更加秀美,蛾眉因为明眸的明亮而熠熠生辉,于是形成了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看来,她们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的确名不虚传。

现在,我正顺着月牙泉的蛾眉往下溜,迫不及待地想近距离目睹那善睐的明眸。

站在山顶往下看,月牙泉那样小巧,小得似乎可以忽略不计,最醒目的是那座楼阁,环绕楼阁的是几片土灰色的屋瓦,通往外界的栈道旁边有一片葱绿的草地,那汪泉水像一位羞涩的少女的眼睛,因为欣赏她的游客太多,羞红了脸,明亮的眼波漾出眼眶,把眼睑也湿润了。

我终于来到那颗明眸前。山谷里有一丝风,微风吹过湖面,湖面起了一些皱褶。湖岸上有密集的芦苇,一棵葱绿的大树垂下浓绿的枝条,想为月牙泉挡点儿风……这样的一眼泉,这样一个安静的地方,静卧着这么贤淑的一位少女,谁走在她身边,都不忍大声说话,更不敢吆五喝六。也许是害怕泉边的流沙,也许是害怕招来风暴,还怕引来云彩吧。看,太阳那么祥和,它把温暖的阳光洒在沙丘环绕的港湾里,让这位熟睡的少女更添了一分妩媚,一分宁静。

我在月牙泉边踯躅徘徊,心里又萦绕起那个奇妙的问题:为什么这弯清泉涟漪萦回,碧如翡翠;为什么泉在流沙中,干旱季节也不枯竭;为什么狂风吹沙,沙不落泉中?有人认为,这一带可能是原党河河湾,属于敦煌绿洲的一部分,由于沙丘移动,水道变化,于是成为单独的水体。由于月牙泉所处地势较低,渗流在地下的水不断向泉内补充,使之涓流不息,天旱不涸。这种解释,好像可以看作月牙泉没有消失的原因,但是为什么狂风卷飞沙而飞沙不落月牙泉呢?真是个不解之谜!

月牙泉是游览胜地。唐朝时期,泉里还有游船,泉边有恢宏的庙宇。泉水南岸,原来有一组古朴典雅、错落有致的建筑群,有娘娘殿、龙王宫、菩萨殿等百余间建筑。各殿宇有彩塑百尊以上,所绘壁画数百幅。那时候,月牙泉边亭台楼阁,庙宇辉煌,林木蓊郁,泉光与山色相映,古刹神庙,绕以常年香火。

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月牙泉鸣沙山一带垦荒造田,抽泉中水灌溉附近的庄稼,周边的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敦煌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月牙泉也未能幸免。幸好近年来敦煌市政府及时采取了补水措施,否则,这样一处稀世奇泉真要干涸了的话,这一代人就会成为千古罪人!须知,即便整个敦煌绿洲生产出来的粮食累加起来,也抵不上月牙泉这个自然奇观的价值啊!

月牙泉,你终于又润朗起来了,泉边终于又绿意盎然了,晴空之下,我们又能邂逅你这位美丽安闲的姑娘。当我千里迢迢来到你的怀抱,只看了你一眼,我的心早就醉了。我没想到,泉水也能醉人。到底是泉水醉了我,还是你的安闲恬静醉了我呢,我已经分不清了!

·驰骋在通湖草原·

这是几百年前的一个神奇故事。

几百年前,位于内蒙古和宁夏交界处的腾格里沙漠腹地有一片浩渺的湖水,有一天,两个小喇嘛拎着一把铜壶,在距离这片湖水60公里处的太阳湖边取水,一不小心,铜壶咕咚一声掉到水里去了,没想到几天后,一个牧民妇女在这片浩渺的湖水边上发现了小喇嘛丢失的铜壶,人们才知道,太阳湖和腾格里沙漠腹地的这片湖同属一个地下水系,因此,人们把腾格里湖叫作“通湖”。这个通湖东距内蒙古阿左旗巴彦浩特200公里,南离宁夏中卫市26公里,内蒙古占了一小半,宁夏中卫市占了一多半,它西望甘肃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北路的要塞。风景优美的通湖草原因为神奇的故事而多了一分神秘色彩,故事因为通湖的存在显得更加真实可信。

10月22日清晨,当大巴车把我们载到通湖的时候,草原上的太阳才刚刚升起。没有粗犷的牧民扯起嗓子唱歌,我们耳边却分明响起嘹亮的牧歌: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白云下面马儿跑,

挥动鞭儿响四方,

百鸟齐飞翔。

要是有人来问我,

这是什么地方?

我就骄傲地告诉他,

这是我的家乡……

哎哟,过去几十年,这首歌,在不同场合,我不知道听过多少遍,每一次听,眼前都会出现广阔的草原,奔腾的骏马,还有高悬在地平线上的太阳。不过,那都是音乐的旋律和歌词在我脑海里的艺术的再现,而此刻,我就站在通湖草原,眼前就是一片辽阔无边的原野,太阳正从东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通湖草原景区大门口,那个蒙古包特别大,它当然不是真正的蒙古包,只是模仿的蒙古包建筑,用中国画大写意的手法建造,既神似,也形似。整体建筑呈长方形,屋顶以红黄色为主,从屋檐起升腾着一朵朵“祥云”。这幢建筑右侧是用粗糙的木头搭建的景区大门,门额上是两只夸张的牛角,两只牛角连接在一起,牛角上也有升腾的云彩图案,牛角上宽大的牌匾上大书“通湖草原”四个大字。在类似蒙古包的建筑物前,用木栅栏圈着三只“羊”,浑身雪白。一只羊站在中间,昂首向太阳眺望,两只小羊分列在旁边,是大羊的孩子吧,这是一组雕塑。

在草原,怎么能没有羊群呢?羊群、蒙古包、马和牛,再加上蓝天白云,构成祥和的草原风景。

景区大门前的广场很宽大,很平坦,跟广场毗连的是湖泊,在初升的阳光下,湖面也变成金黄色。

刚才在路上,我们就看见路边湖畔和草地边上积有“白雪”,我心想,西北的气候果然不同,才下过雪吧,积雪还没消融呢?没想到导游说:“你们在湖边见到的雪,其实是一种硝。”

哎哟,不是雪呀?我们这些南方人,谁晓得这湖泊边上草丛里像雪的东西是硝呢?往远处看,远处是茫茫的沙海,朝近处看,近处是灰绿色的草原,还有草丛似白雪的硝。在南方,有路隔十里风景不同的说法,我们北行几千里,把硝看成雪,也就不奇怪了。

有意思的是,广场入口处立着一个高大的铜壶雕塑,它有两只巨大的壶嘴,一个提梁,不知这把铜壶是不是那两个小喇嘛丢失的。我默默地念着“铜壶”两个字,念着念着,“铜壶”就念成了“通湖”。

不一会儿,旅游大巴把我们载到一个村落。这个村落建在辽阔的草原上,高大的胡杨林成为村落的屏障,胡杨林下静静地伫立着一群蒙古包。来得太早,牧民还没起床,就连胡杨林中的鸟儿也仿佛怕惊醒了早睡的牧民,有几只飞来飞去的小鸟也都悄悄的,真应了那首著名的歌——《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我在别处也见过蒙古包,但是总觉得,别处的蒙古包不正统,只有这里的蒙古包,才觉得像那么回事。你看它,两个两个地并列在一起,是两兄弟的住所呢,还是父子俩的居住地?每座蒙古包,外形上像我们小时候玩的陀螺,这陀螺倒扣着,圆柱部分成为蒙古包的墙,圆锥部分便成了蒙古包的顶棚。朝阳这边开了一道门,门的上沿几乎跟屋檐平齐,蒙古包的顶棚上是浅色的云纹,在蒙古包中间的尖锥处,有一个金色的盖子,那是蒙古包埋立柱的地方,我觉得那个金色的盖子既能起到遮雨的作用,更是一种装饰。以前在北京参观天坛时,天坛顶上就有这样的装饰物。

正统的蒙古包是用帆布做围墙的。有关资料说,牧民的蒙古包主要由架木、苫毡、绳带三部分构成。大部分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好几块,每块高一米三到一米六,长约两米三,用条木编织成网的形状,几块连接起来围成圆形,蒙古包的顶子做成伞盖形状,圆顶,与侧壁连接。帐顶和四壁再用毛毡围起来,用绳索固定。门一般安在蒙古包西南壁上,过去,牧民还在帐顶上留个圆形天窗,用来采光、通风,排放炊烟。现在,许多牧民已经把窗户开在侧墙,既美观又实用。

眼前我们看见的蒙古包就是这样的,不过它们的色彩很鲜艳,不是那种在草原上经常迁移的活动式蒙古包,是旅游景区的点缀。

离蒙古包村落不远,有一座经幡。这样的经幡,凡有藏民居住的地方,我们都见到过,通常在一根立柱周围拉出许多绳子,绳子上悬挂五彩的小旗帜。过去,我在九寨沟见过,前几天在青海湖边见过,现在矗立在我们眼前的经幡,主体建筑是一座塔,塔身奶黄色,从蒙古包这里看去,那座经幡显得很高大。

导游告诉我们,可以到经幡那里去转一转,导游强调说:“转经幡一定要按顺时针方向转,转经幡时可以为家人祈祷,请上天保佑你心想事成。但是如果反时针转,就是诅咒家人,那是万万不可的。”

经幡底座的塔身很高,我们上到转经台必须爬上塔的平台。我和妻心里都装着点家事,心里想,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我们就带着心思,走上转经台,绕经幡转了三圈,也算作一种自我安慰吧。

遗憾的是,通湖草原景区没为我们准备马,供我们骑乘的只有骆驼,骆驼的行进速度那么慢,骑在骆驼上观赏草原风光实在是有些煞风景,如果有几匹马,经过驯化的,让我们骑上去,我们甩动马鞭,嘚嘚的马蹄声在草原上响起,那该是何等惬意哟。

不过,虽然没有在草原上骑过马,至少,我们真正见识了草原,见识了真正的蒙古包,比那些不是草原的景点特意弄几顶充当蒙古包的帐篷还是强多了,在我们心里,我们已经骑上骏马,在千里通湖草原上纵马驰骋,听,那咴儿咴儿叫唤的,不是我们胯下的奔马吗?那嘚儿嘚儿的蹄声,不是我们挥动马鞭催赶而起的“急雨”?

胡杨林里,鸟儿似乎醒过来了,它们叽叽喳喳地叫着,于是,除了骏马的飞奔,我们耳边还响起鞭声,降央卓玛那嘹亮而浑厚的女中音再次响起在耳边: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