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诗经·国风·周南·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午后阳光下休憩,捧一杯春茶,静静地看茶叶于沸水中浮沉,转瞬寂然无声。新枝斜过墙院,花影临风,吐着香气,却又这般不肯端正。

鸟语喧闹,花事烂漫,当下的一切,如梦亦如真。以我今日的修行,也算是见过山河,见过天地众生,不该生出闲愁离怨。然人生无愁则无求,无情则无碍,如此世界一片清朗,又未免太无趣。

我一生以梅花自喻,安然于世,不与人争。可古人写意画中的寒梅,虽冷傲清绝,却也必是倚着山石,或有竹松相伴,霜雪衬托。独我寄居红尘三十载,悠悠岁月,竟一直来去如风,片叶不沾衣。

那些陪我走过文字长河的人,以及伴我寂寞晨昏的人,终如过客,必要远去。是缘分太浅,还是人世浮华,我过于清淡?一片梅林,竟无处让人安然栖息。可我此生所寻,绝非浮华,而是人间的珍重与情意。

三春三世景,一生一卷书。近日读《诗经》,觉春光无限,那诗的语言恰如这锦绣如织的人间,美丽亦真实。我们当下的生活乃至人情世故,又何尝不是一本《诗经》?万物生长,富贵功名,男女情爱,皆著于诗文,随着光阴流转,千秋万代,不被消磨。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他是年轻的樵夫,于深山密林,伐薪劳作。她是汉江之上的游女,翩然风姿,让他心生爱慕,想要追求,却终是徒劳。浩浩汉江宽广无边,望不到尽头,无法渡过,空留惆怅。悠悠江水清远且长,筏舟摆渡亦是不能。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纵是追寻不到游女的踪影,求而不得其芳心,樵夫并未心意阑珊,他依旧一往情深,期待着有朝一日游女嫁之,把马儿喂饱,来年得以驾车相迎。

年复一年,他砍伐着林木,与山花野草做伴,和杜若松柏为邻,只是他魂梦所牵的,是汉江的游女,而非身披薜荔、腰束女萝的山鬼。多少次失望又彷徨,对着浩渺无边的江水,一次次幻想着与游女结下今生的情缘。

奈何,郎有情,妾无意,又或许她神游于江畔,朝云暮雨,餐风饮露,又怎会轻易俯瞰这烟火人间的凡夫俗子?年轻的樵子,梦境终究还是幻灭,独立茫茫汉江,唱这戚戚之音。

人生有梦,方觉有盼头,否则漫漫行程,水复山重,如何轻易度过。这情缘亦算是人生一劫,过去了,岁月依旧清平。他被情思缠绕,碌碌难脱,亦尽了心力去追求,虽怅然无果,当是年少无悔。

人间事,难遂心意的又岂止情爱?或为名利,或为尊荣,又或仅仅为了一箪食、一瓢饮的俭约生活,依旧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烦恼和缺憾。纵是幽谷的兰草,山寺的桃花,林间的燕子,亦不能超然世外,风云无猜。

我对樵夫的喜爱,缘于伯牙和子期那段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伯牙为琴师,子期只是一寻常樵夫,但他们彼此心意相通。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故摔琴绝弦,终生不复弹。

更有晋时王质深山伐木,观几位童子下棋,欲归去时,见斧柯烂尽。回到人间,与他同时代的人都已亡故。可见山中一日,世上千年,人事流转变迁,又怎管你红颜白发,少年须翁。

虽为女儿身,幼时也曾随父亲去往高山密林之处,采药打柴。山路逶迤,荆棘丛生,时遇虫兽奔走,也见珍稀草木,更有山云雾霭,迷幻如梦。那时,亦盼着偶遇伯牙这样的琴者,或某个执杖的仙翁,对弈煮茗的童子,哪怕是久居山林的猎户,隐于洞穴的狐女,都将会成就一段传奇,令人痴迷。

但这些都是唐宋传奇里的故事,经作者的写作,后人再改编成戏,给平淡的生活增添了风流雅韵。人世苦短,多少人甘愿守着无味的日子,不去追寻缥缈的情缘。或是期待着,做一回戏里的人物,惊天动地地爱一次。或成或败,或离或合,或生或死,皆不重要。

世间奇情艳意,自是需要缘分,伯牙有子期,隐者有高士,才子有佳人,俗子有凡妇。更有许多孤独的灵魂,穷尽一生也寻不到与之情意相投的知己。所幸,万物有心,往来游走,终有一物,与你温柔邂逅,静默陪伴。

这樵夫是百草丛中的一草,或许没有子期的悟性,亦无超脱的境界。他仅仅是南山打柴的凡夫,想要追求自己心仪的女子。伐薪喂马,折花赠远,所思所求,只为博佳人一笑。

浩渺汉江,迢迢难渡,无鱼雁寄书,不可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后来,这汉江之上的游女,亦不知嫁与何人,是幸福美满,还是郁郁寡欢?而这位年轻的樵子,娶了何人为妻,那美丽多情的新妇,又是否可以弥补他内心的遗憾?

人间事如高山流水,清风朗月,看似有情,却是忧喜各知。有缘还要有分,白娘子和许仙结缘千年,做了凡间夫妻,终是离恨多于相守。《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和林黛玉,亦是前世有一段宿缘未了,故幻化为人,来世间磨砺。待泪还尽,一缕香魂归去,她做回花神,再不惹爱恨。

这篇《汉广》里的游女,是神女,亦是民间的少女。西汉时研究《诗经》的人认为,江汉之间的广大地域被周文王文明化,那里的女性有贞守之德,于是诗人便作此诗,以乔木、神女、江汉为比,赞美那里的美丽女子。

自古美好的女子,谦卑而良善,她们似早春的兰芽,又如夏月的清荷,温婉端淑,令人敬爱。纵是世景荒芜,落难遇劫,亦不该生出太多的仓皇哀怨,日子过得当清洁简明,仍婉兮清扬。

《诗经》便有这天然妙韵,它本是民歌,简洁易懂,不似经文那般禅意深邃,暗藏天机,亦不像唐诗宋词那样韵律严谨,不够随性。它是自然山水,是男女情爱,是寻常茶饭,无须雕琢装点,不必刻意安排,言语即诗。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千百年过去了,汉江的游女,还在水畔走走停停,寻寻觅觅,她的世界,无太古的暮霭荒愁,唯有眼前的盛世清音。

不去询问,当年的樵夫去了何处。时令三月,桃花深处,有更好的人家,为其等候,岁岁年年。

读书导航